2020中考歷史熱點押題:「科舉制被廢除115周年」考點,考前必背

2020-12-23 中小學每日一練

01熱點材料

材料一:唐朝科舉經常舉行的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等,其中進士及第是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唐代宰相共計368人,進士出身者就有142人,高級官員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於進士。自唐高宗、武則天開始,到唐玄宗時,在崇尚文學的社會風尚的影響下,進士科的考試內容在逐漸轉化為以考詩賦為王。

材料二:一般認為,(歐洲中世紀)最早的大學建於12世紀,隨著貿易和工商業的不斷發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務機構,並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的從業人員,原有的教育機構不論數量、規模還是所設專業都無法滿足時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間,大量的新知識湧入西歐,這些新知識衝破了大教堂學校和修道院學校的束縛,產生了有學問的職業,它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的求知慾旺盛的青年來到巴黎和博洛尼亞,組成那些學術行會,並給予我們對於大學的最初和最好的定義:一個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社團。

材料三: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隨後,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分離。

材料四: 清代來華的西方人對科舉制大為讚嘆。1755年,英國《紳士雜誌》在一篇關於中國的文章中提道:「所有作者一致認為,中國的行政管理水平遠在其他國家之上……·他們的功名頭銜均非世襲……每年一度在中國的都城開科取士。」

02考向猜押

1、分析科舉制對我國古代的積極影響,並談談科舉制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精神?

(1)積極影響:

①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

②使社會下層獲得一定的做官途徑,有利於社會階層的流動;

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④利於培養讀書風氣,推動文化繁榮。

(2)精神:公平競爭、唯才是舉、自由錄取等。

2、請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清末廢除科舉制度的影響。

積極:建立了新式學堂,培養了許多適應近代化需要的新式人才;有力推動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傳播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衝擊了儒家傳統觀念,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消極:造成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失落和不安;傳統文化一度遭到衝擊。

3、科舉制度為什麼在西方受到推崇?

西方人推崇科舉制是因為科舉制有助於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體現了公正平等的原則,有利於打擊貴族特權。

4、唐朝的用人制度對當今我國科教興國戰略有什麼啟示?

重用人才是興邦安國的重要前提,要重視人才;通過考試制度選拔政府工作人員,有利於提高政府部門的效能,賦予社會革新氣象和創造精神;不斷完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創新。

5、聯繫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請說說你對當前考試制度改革的建議?

建議:制度要適合國情;要善於學習西方,取其精華去其槽粕;考試制度是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我們應改革考試制度,通過多種渠道去選拔人才。

032020中考歷史:科舉制被廢除115周年考題預測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宋代時,嵩陽書院既是教育教學的機關,又是學術研究的機關,盛行講會制度,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人進行講會,開展爭辯,書院的教學,實行「門戶開放」,有教無類,不受地域限制,並且十分注重拉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有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清代末年,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歷經千餘年的書院教育走完了科舉歷程。

材料二:中世紀後期,大學在義大利法國和藍國的文化中心城市興起。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譽為「歐洲母大學」的巴黎大學,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大學課程內容大體分為:神學、文藝、法律、醫學四種,學生通過公開籤辯考試 就能獲得學位。學成畢業的各類人才,有的進入城市管理機構,有的從事工商業管理活動,有的從事司法、醫療工作·····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教育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古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特點:重視儒家教育。發展趨勢:至明清以後,科舉考試越來越僵化,不講實際學問。培養守規矩死讀書的人,為封建統治者服務。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較中世紀大學與中國古代教育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都盛行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注重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也都有過脫離實際的教法。

不同點:中國古代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受封建制度下科舉制的影響;西方中世紀大學因城市興起、工商業經濟的發展而產生,滿足城市市民階層的需要;促進了近代社會的到來(文乙復興的興起);深受教會的影響。

(3)綜上所述,你認為影響教育的因素有哪些?我們應該繼承哪些優秀的教育思想?經濟發展、政治制度等都會影響教育。教育要面向現實、面向社會、面向未來,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人才;要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注重對能力的培養等。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河南貢院是進行科舉考試的場所,在歷史上歷經變遷、修復,為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作為科舉制度的終結地,在我國的科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以杜佑《通典》記載的始於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的說法來算,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廢除為止。有近1 300年歷史。在河南貢院舉行的最後一場甲辰會試,實質上就是為科舉制度敲響的喪鐘,在中國歷史上有其特殊意義。

材料二 英國文官制度建立於19世紀中葉。19世紀以前,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於國王,官員的任免實行恩賜制。在恩賜制下,用人唯親,賣官鬻爵,更治腐敗,效率低下的現象十分普遍。1688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重要官員的任免由議會多數黨掌握。英國在19世紀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務員錄用方法,規定政府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漸漸形成後來為歐美各國所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國文官制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十分相似,很大程度上吸納了科舉的優點。

(1)中國古代科舉制誕生之前選撥人才的依據是什麼?英國恩賜制產生了什麼影響?用九品中正制選拔官更,選拔人才主要看出身門第的高低。英國恩賜制導致吏治腐敗,行政效率低下。

(2)根據以上材料,比較中國古代料車制度與央國義官制度的共同特點,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共同特點:都是從競爭性考試中選拔官員的制度。

二者之間關係:歐洲的文官制度是在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下產生的。

(3)你對今天人才的選拔、培養有什麼建議?

堅持選人用人體制機制創新,注重公開、公平、公正。

中小學每日一練旨在,為中小學生分享最佳的做題技巧和經驗分享,以及知識總結,資料分享。希望童鞋們,可以擺脫對輔導班的依賴,在這裡就能幫助你成績提升。可以關注獲取更多的優質內容哦。

相關焦點

  • 科舉制的廢除加快了清朝滅亡?清政府為何要廢除科舉制?
    科舉制度歷史悠久,創製於隋,直到清朝末年被廢。科舉制到明朝時達到鼎盛,趨於成熟,為何到了清朝就被廢除,而且廢除後的第六年清朝就滅亡了,是不是清朝的滅亡與科舉制有關?清代科舉制度基本沿襲了明代的八股取士,主要禁錮文人思想。科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體現了公平公正,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劣勢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到了近代,科舉制根本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清朝科舉制度的廢除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如果想要了解科舉制如何被廢除,那麼要從根源出發,了解科舉制度的發展過程。
  • 科舉制被廢除後,為何有很多人後悔了,科舉制的這個好處太過明顯
    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這改變了之前靠出身來選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隋朝雖然歷二世而亡,但唐朝建立後還繼續使用科舉制來選拔人才。之後歷代王朝都使用這個制度來選拔人才。一直到1905年,清朝才正式下旨廢除科舉制。這在我國實行了1300多年的制度正式結束,成為了歷史。不過科舉制剛廢除就有很多人後悔了。
  • 2018中考英語重點必背短語大全!115+必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2018中考英語重點必背短語大全!115+必備! 2018-06-15 15:0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還在發愁沒有一份中考英語短語大全在手?知道您在苦苦尋找,這不,我們為您準備了這份短語大全,有了它,您的學生就不再混淆常考的短語意思了。
  • 這份押題確保你平穩上岸!
    【千呼萬喚】2020 年註冊安全工程師 "黑科技終極密訓考點""超級密訓試卷" 上線! 目前最高含金量、最高命中率的 「終極密訓考點」「超級密訓試卷」 獨家出售!! 俗稱:辛辛苦苦複習一年,不如考前複習幾小時。
  • 廢除科舉制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但問題在於,滿清廢除科舉時機不對,有點晚了。如果滿清在國家有凝聚力和統治強有力的時候還能控制得住,但晚清時節。晚清統治者在當時已經喪失了控制國家的能力,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力,也同樣對軍事力量指揮能力。在外交受困於西方國家。現在滿清朝廷唯一控制的只有科舉,然後通過科舉任命官員,國家人事權力還在滿清手裡。但廢除科舉,國家人事權就等於放棄了。
  •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它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度萌發於魏晉,產生於隋朝,定型於唐朝,從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選拔制度給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影響。   科舉制度廢除時間   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舞臺上盤踞著一千三百多年,最終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那麼,科舉制度廢除的時間是哪年呢?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科舉制度廢除時間是1905年,這是歷史可以明確的時間。
  • 為什麼要廢除千年科舉制?是歷史的潮流還是人為因素?
    百年之後,我們不能過度地闡釋科舉制的正面意義,而忽視其曾經的消極、負面影響,後者可能更為深刻,至少,在禁錮讀書人思想和加強皇權專制上,科舉制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特別當科舉制發展到後期,越來越乏善可陳。科舉制詬病顯露無疑在古代向近代轉型過程中,仍然死抱住僵化、泥古的四書五經不放,耿耿於蠅頭小楷、八股文章的科舉制就露出了它的軟肋,尤其在見識了來自異質文明的堅船利炮、聲光電色之後,科舉制還能行多遠,便成了一個問題。
  • 長達1300餘年的科舉制,是如何被袁世凱和張之洞聯合廢除的?
    (說歷史的女人——第921期)  9月2日,這個日子有點不尋常。是許多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或者第二天,不管是第一天還是第二天,都是個興奮的日子,它代表著一種希冀,一種憧憬。不過你是否想到,9月2日,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同尋常的一天。114年的今天,中國結束了一件事,就是實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
  • 2020中考歷史知識點大全: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秦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後滅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鹹陽。     秦始皇的統一措施(對秦始皇的評價):     答:     (1)政治上,加強中央專制集權,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設立郡縣制。
  • 多人考試作弊,科舉制為何還沒被廢除?
    當下沒有比科舉制更好的制度了。如果採用漢代的察舉制、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弊端比科舉制更多。奏摺結尾寫道,「人之賢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決定者,故立法取士,不過如是」,間接駁斥舒赫德關於文章寫得好不代表能力強的觀點, 故「無事更張定製也」。這篇文章幾乎逐條駁斥了舒赫德的意見,邏輯嚴明,理由充分。
  • 進來看看「考前押題」的「真面目」!
    進來看看「考前押題」的「真面目」!每年到了衝刺階段,押題預測就會鋪天蓋地,其中,政治為主流,而且有不少考生,前面基礎複習不到位,只想著靠押題上位,那麼,「經典三問」來了。押題到底有沒有必要?押題靠不靠譜?那些「神仙」押題有那麼神嗎?關於這些問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考前押題,有必要嗎?
  • 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上)
    社會結構變遷既是思想演變的造因,也受思想演變的影響。四民之首的士這一社群,在近代社會變遷中受衝擊最大。廢科舉的社會意義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上升性社會變動取向,切斷了「士」的社會來源,使士的存在成為一個歷史範疇,直接導致了傳統四民社會的解體(這裡自然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比如新型的金融業、工商業等的出現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 廢除隋朝推舉制,建立科舉制,看天下能人,考試時太宗說漏一句話
    ——《論韓愈》唐朝在歷史上不僅有著重要的位置,同時唐朝在歷史上,扮演者承上啟下的角色。唐朝在建國以後,有很多制度上,都繼承了隋朝的制度,而且將其發揚光大。所以在唐朝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都經常說唐承隋制。唐朝在繼承隋朝的制度中,就繼承了隋朝時期的推舉制度。隋朝的推舉制度,也叫做察舉制。隋朝時期的察舉制度,除了有一部分的考試之外,還有一段時間的觀察期。
  • 清朝廢除科舉制後,為何沒有引起強烈反對,這6個措施很重要
    就這樣,在我國歷史上,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學堂。 科舉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前後經歷了一千三百餘年,可謂是整個封建時代,所能採取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了。無數出身寒門的子弟,因科舉改變了自己的一生。既然科舉如此重要,為何清朝宣布廢除時,竟沒有引起社會強烈反對呢?
  • 星太奇:古老師考前押題一向都很準,畢竟有獨特的「押題大法」!
    星太奇:古老師考前押題一向都很準,畢竟有獨特的「押題大法」!讀書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碰上考試,每次考前的臨時抱佛腳到現在還記憶猶深,但這次古老師可是有備而來,雖然考前的準備功夫有很多,但是古老師想出了一個辦法可以押題百分百中,考試很大一部分因素在於押題準不準,可是當看到古老師的押題方式,突然覺得還是靠自己成功性大一點。
  • 晚清時期科舉制度為什麼會被廢除?為什麼沒有引起大家的反對?
    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的科舉制,徹底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過去式。  那麼如此重要的科舉制廢除以後,為何沒有引起社會動蕩,舊學出身的舉人等為何沒有反對呢?  一、先來說說科舉制為什麼會被廢除
  • 【講堂】廢除科舉是新舊中國的分水嶺?
    著名學者劉海峰教授登上嶽麓書院講壇,縱論「千年科舉與中國傳統文化」。持續存在1300多年之久、被廢止100餘年,科舉制的功過如何?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廢除科舉的意義甚至超過辛亥革命  到了清代,尤其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在西方堅船利炮之下,我們的傳統制度,包括科舉制度,都進入風雨飄搖的時期,中國社會面臨著數千年未有之大變革。
  • 科舉制度廢除後,為何鄉村學子成了犧牲品?淺談科舉廢除後的陣痛
    1905年一紙令下,伴隨著中國社會10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終於被廢除了。而新式學堂也開始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發揮出它的作用。對於科舉考試的廢除,有些人俯首稱讚,也有些人氣急悲歡。但是其實科舉考試的廢除在中國歷史上來說確實顯得有一點倉促,在當時鴉片戰爭結束之後,清政府認識到自身各種力量的不足,想要快速的去把自己國防力量提高。沒經過仔細的思考,一紙令下將科舉考試廢除,卻沒有找到去解決繼承科舉制度的途徑,倉促之間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
  • 晚清時期,袁世凱為啥要廢除「科舉」制度?他為何如此痛恨科舉?
    科舉制度,又稱科舉,中國古代時期通過考試來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它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於清朝末年廢除,當中持續了1300多年。科舉制的出現促進了時代的進步,讓許多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可以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 河北中考倒計時2天,提醒考生和家長,這些考前注意事項再看一遍
    河北考生們注意,距離2020年中考還有2天時間,考試期間天氣怎麼樣?考前應如何注意飲食和睡眠?出現考前焦慮怎麼辦?為解答考生和家長的疑問,小編精心整理了這份考前注意事項,考生和家長趕快一起來看,以最好的狀態迎接中考。●中考時間:7月18至19日2020年河北省中考時間為7月18至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