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三寶 | 助人助己 | 分享智慧 | 收穫法喜
覺悟人生 | 奉獻人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顯密共修」再點擊「關注」
關注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閱讀之前發送的精彩內容!
傳遞佛教知識,組織念經念咒共修,養生健康,吃素,放生,改運、運勢
特別提示:本文轉載自搜狐網。
有人看《米拉日巴尊者傳》後很感動,但是對「上師沒說一句法,弟子也沒修一座法,卻能得到殊勝成就」不能完全理解。米拉日巴的上師瑪爾巴說過:「像我這樣的上師很少,像你這樣的弟子也很少,你以後攝受弟子時,不要採用這種方法。否則,一句法都不說,單單依靠苦行來證悟,這種根基的人猶如鳳毛麟角。」
《米拉日巴尊者傳記一》
《米拉日巴尊者傳記二》
《米拉日巴尊者傳記三》
密勒日巴尊者可說是西藏「實踐佛法」的代表。「實踐佛法」是對著那些講玄學的「哲理佛法」與「纏小足」式的「煩瑣佛法」而言的。佛教最初原是重實踐的,後來才漸漸的趨向理論化與形式化了。
這種現象似乎是很普通的,一切宗教史中都有這種演變;這也許是所謂「成、住、壞、空」的必然趨勢。因而在每一時代中都有新生命、新血液來做繼往開來的工作。此種新活力非恁空生成,卻是要復活原來教法中的生命和心髓,配合時代的需要綜合產生的。此宗教的心髓亦惟有從創教人的言行及初期的教法中去搜求,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密勒日巴所修的宗派和法要是所謂「無上密宗」,但他的作風和精神處處顯示出原始佛教中的樸實,艱苦,與實踐。他的言行和那 搖鈴打鼓眩人眼目的密宗行者全不相同。許多地方都有點像似禪宗的行者。他的詩歌中處處說般若,談心性,讀來全似禪宗的口吻!密勒日巴尊者與六祖慧能有甚多相似處,他們二人的傳承弟子中,得到殊勝成就的也遠駕其他宗派以上。他倆都少談理論,注重實修。說法平直,易為一般眾生所吸收與了解,所謂普被三根者是也。
密勒日巴尊者對佛法最偉大而不共的貢獻,是以自己的生平來說明大、小、密三乘的不可分離性。若無小乘的出離和大乘的「發心」為基礎,密宗的妙法無非是空中樓閣。他現身說法,以實例來說明如何同時實踐並成就三乘教法。這種貢獻,在佛教史上確是空前的,獨特的!
我們生在二十世紀這樣一個熱惱的世界裡,讀了密勒的傳記和詩歌,使我們有一種清涼,滋潤和安慰的感覺。能效法他固然最好,不能效法也至少能獲得「隨喜」和「淨信」的益處!
【米拉日巴尊者傳】視頻內容介紹
米拉日巴的傳教方法獨特,常以歌唱教授門徒。後由其弟了收集整理成<米拉日巴道歌> 又名《十萬道歌集 》,是西藏文學史上較早的一部作家詩集。全書分為三部分,五十八節,約四百首詩歌。在思想內容上有對剝削者和統治者殘暴不仁和貪婪成性的揭露和批判,對弱小者和受苦難的人寄予同情。是九百年前在雪域的喜馬拉雅山野對弟子和擁護者所作即席吟唱的流傳甚廣
敬禮恩師馬爾巴前,在此集會諸徒眾, 聽汝老父密勒歌,最後咐囑應諦聽!
依於上師馬爾巴恩,瑜珈行者我密勒, 一切作業皆已畢。汝等後學諸徒眾,
應如我教而修行;十方諸佛皆歡喜。 我及諸佛歡喜故,自他事業皆成就; 違我所教諸行業,自他二利俱難成; 壞自他故我不喜。
若師不具淨傳承,求得灌頂有何用?
自心與法不相合,手持法典有何用?
若不捨棄世間法,依訣修觀有何用?
三業與法不相合,念誦儀軌有何用?
惡語利嘴不對治,修行忍辱有何用?
親仇愛怨不捨棄,縱行供養有何用?
自利之心若不除,徒行布施有何用?
不識六道皆父母,寺廟雖佳有何用?
此心不生清淨見,修造佛塔有何用?
若難四時修瑜珈,造佛形像有何用?
心坎深處不祈禱,依時供養有何用?
心中若不化口訣,自討苦死有何用?
死時不生大信心,觀摩佛相有何用?
不生悲哀出離心,舍此棄彼有何用?
不修愛人逾愛己,口說慈悲有何用?
若不降伏煩惱因,承事供養有何用?
若不持續上師教,徒眾雖多有何用?
無用無益之作業,招損惱故應捨棄!
所作已作我密勒,於諸煩擾無聊事,
無須多作可休矣。
1、是否吃了東西,看臉頰上的紅色就能知道。是否懂得或修持了佛法,看看能否克服煩惱及我執也就曉得了。如果能降服煩惱和我執,就表示此人懂得佛法,也修 持了佛法。否則縱然能在談話中全佔上風和贏盡一切辯論,而對煩惱及我執卻絲毫不能遣除,這種「佛法」只是邪知和邪行而已。
2、世間歡樂如泡影,人生一切似夢幻,於此夢幻虛渺世,執以為實深可憫!此景為我增上緣,助我無常幻化觀,天空廣大作我食,無有散亂禪定觀,定中境像過萬千,無所不現難具說!噫戲!三界輪迴法,空而能顯甚奇哉!
3、最勝依靠為佛陀,最佳伴侶為信心,最惡妖魔為妄念,最厲惡鬼為我慢,大罪業為毀謗,行道大障為妒忌,少作無義之言行;不依四力桬行懺悔,流轉六道無了期。
4、不要貪著此生的榮譽和安樂,莫要被名相所縛,而讓名相牽著自己的鼻子到處跑。應當盡此一生,矢志修行。你若這樣去做,其他許多人也為仿效你去努力修行的。我說的這些話,請勞記於心。
5、若欲恆常修正法,於內常修深禪定,舍諸作業為莊嚴;精勤遮治外境擾,身口閒緩作莊嚴;恆持正念莫間斷,簡行少事作莊嚴。
6、我的一切善行和皈依處,也是完全仰仗三寶。因為我勤持皈依,所以才能得到今天的快樂和滿足。所以你們也應該虔誠的皈依上師三寶。不僅只是口中念誦,而是要從心底深處把身心一切交付上師三寶,這樣的『全體交付』,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
7、善行順緣自然至,因緣殊勝常安樂;捨棄一切惡行故,清淨解脫常安樂;精進積聚福資糧,所行有義常安樂;無有嗔恨損惱心,自然慈悲常安樂;斷絕我慢妒嫉故,心自調柔常安樂;世間八法之過患,恆常觀察自安樂;於一切法平等觀,遠離愛憎自安樂。
8、當汝起步行路時,應攝外顯歸道用,六識法爾自解脫,此乃行路心要也。有事無事坐下時,應將身心齊放鬆,無整寬坦安適住,此乃坐時心要也。當汝臥倒入睡時,將心契入平等性,於光明中而安眠,此乃睡時心要也。
9、不要陷入妄念和我執的罟網中去了!懷疑的死結讓它自己解開吧。你應斬斷二執絆結之極微細處;鑽破並粉碎那極細微極堅固的根本習氣!莫要東想西想思念太多,應該松松的將心置於寬坦不整治的本然上。
10、微細希懼未能盡斷時,不可期獲三身佛陀果。未能謹守清淨因果時,不可奢望現世快樂果。
11、心離憂懼與希冀,怡然自在常安樂;離執光明之本體,廣大寬闊常安樂;無有分別之智慧,契合法性常安樂;不離法爾本來境,心契逍遙常安樂;六識境念隨他去,即幻即空常安樂;五根五識顯光明,妙境無窮常安樂;心意已斷來和去,法爾常定常安樂。
12、研讀和宣講各種法要的目的,原是為了修行的原故,如果不實際修持,那麼學法和說法都成為無意義了。
13、嗔恨將為地獄縛,慳吝將為餓鬼縛,愚痴縛汝變畜生,貪心熾盛變人類,嫉妒心重變修羅,我慢貢高生天道,此是煩惱六系縛,解脫生死之障礙。
14、當汝返觀自身時,應舍愛樂而修觀。當汝返觀自口時,口離言說而修觀。當汝返觀自心時,應離妄念而修觀。身口意三離散亂,以無所修而修觀。
15、自心未調談高見,如鼓啞喉吹大牛,終壞因果甚可怖。不得心要之禪觀,如魔術師變換屋,認幻為真甚可怖。因緣未現行密行,如彼瘋人飲鹽水,激增貪慾甚可怖。攙和八法之持戒,如彼藏汙之錦衣,內將腐爛甚可怖。
16、自己未能調伏自身心,不可奢望為他作依處。未能受持清淨真傳承,何能期望成就顯神通?未能全力勤奮修禪觀,一廂情願成佛有何用?自己未斷二取之執者,何能成就平等大悲心?諸法實有之執若未斷,莫望能得離邊之正見。未經指示洞見自心性,莫期能見實相之體性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所有功德果報,悉與 一切眾生共回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這個咒語太神奇!無論求財,護身,降魔皆是隨求皆滿,特別是觸即解脫,哪怕亡者已死千年亦能往生淨土
▼推薦文章•想看哪篇請直接點擊標題
做菜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