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re we?Who are we if we can't protect them?You have to protect them."John Krasinski說他想拍這部片子,是因為有了孩子之後,對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理解,想表達出來。
在這樣極端的情景設置下,父母的角色和功能變得特別純粹,就是兩個字:守護。
這對爸媽,他們甚至沒有名字,他們就是天下的每一個爸爸媽媽,世界兇險,卻無路可退。她臨產在即,踩到釘子疼得坐在地上也不能哭,怪獸闖進家裡,她冷靜地拉響紅色警報,她不能倒下,為了她的孩子。
人學會把他人放在自己前面的時候,就是大人了。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的本質,也就是守護吧。可是作為孩子,我們總對他們還有好多別的要求。生活就像這個無處不在難以戰勝的怪物,為人父母,能夠撐下來,做個60分,已經挺不容易的了。
疫情在家看這部電影,讓我反思到底什麼是normalcy. 其實不存在的,擁有的每一樣都值得好好感恩,因為你總可以再多失去一點。能夠生活在希望而不是無盡的恐懼之下,就是最大的幸福。
看劇評很多人說他們為什麼不去住到瀑布邊上,為什麼世界末日了還生孩子,批評片子邏輯不嚴謹。其實對我來講,只要情節的設定有助於故事的發展,並且能代入情感,不明顯地感到突兀以至於出戲,我可以接受事後不那麼經得起推敲的設定。重要的還是講一個好故事,讓體驗成立。
一般不喜歡點評演技,因為最好的演技應該是讓人意識不到演技的,應該你就是角色本人。這部片子一大亮點就是John和Emily如何不藉助臺詞把觀眾完全抓到情緒裡,他們做的很棒,Emily生產那段把恐懼和堅強表現得太到位了。
另外很厲害的一點是導演對節奏的把握。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沒有絲毫拖沓,純靠衝突推進。第一個開場是小兒子玩飛機被怪物吃掉,中間主要衝突是家裡亮起紅色警報,最後高潮是John為了救孩子犧牲自己,結尾收在女兒很聰明地發現了怪物的弱點,給未來帶來了一絲不確定和希望。
不太深的主題,但是呈現得非常好,值得一看,四顆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