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香港影壇,出現了很多著名的電影導演,其中就有有著名的「二王」導演。
一個是潛心做藝術片,竭力追求影片的藝術性和完美性。
另一個則專攻商業片,什麼好賣就拍什麼,只要賺錢,無所謂劇情是否合理。
王晶和王家衛
他們一個叫王家衛,一個叫王晶。
這二人可謂是香港導演界的兩個極端。
對王家衛來說,拍電影是一個精雕細刻的精細活,每部電影都是一件藝術作品。
可對王晶來說,拍電影只是一檔生意罷了。
從影三十餘年,王晶一共拍攝了400多部電影,參與指導的影片160多部。
因為其中實在太多被觀眾視為「爛片」,因此也有人罵他是「爛片之王」。
王晶被罵了30多年,從不在意,也越罵越紅。
對於很多香港電影人來說,他們都認為王晶是個極其聰明,真正懂得商業和電影之間關係又才華橫溢的大導演。
在香港電影圈乃至華人電影史裡,這個體態略顯臃腫的胖子都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他一手開創了香港商業電影的黃金時代。
這位到處被罵的「死胖子」的導演,拍賭片,不僅開啟香港賭片的全盛時代,接連打破票房紀錄,也捧紅了周星馳、張家輝等著名影星;拍三級片,幾乎所有女主角都是男性觀眾夢中情人。
1.含著金湯匙出生,老爹就是大導演
和許多苦出身的香港導演不一樣,出生於1955年的王晶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王晶和父親王天林
他爹是香港著名導演王天林,是香港影視界的老前輩,執導過多部影視作品,杜琪峯、林嶺東等導演都是他的弟子。
別看王晶外表笨拙、奸滑,但他卻是實打實的文藝才子。
19歲讀香港大學中文系第一年,就兼職給TVB寫劇本,賺錢替嗜賭的母親還債。
大學畢業後,就擔任任TVB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正式以編劇身份出道。
而王晶在編劇上的天賦讓他很快脫穎而出,成為《楚留香傳奇》《陸小鳳》《京華春夢》《勇者無懼》這些著名影視劇的獨立編劇。
做了編劇五年,他忍不住開始盯上導演這個職位,並在父親幫助下,導演了第一部電影《千王鬥千霸》。
對,第一部就是賭片。
隨後,王晶又參與了多部影視的編劇工作,但是過人的商業頭腦和成熟的電影運作使得他在手中劇本全無,僅憑「周星馳劉德華整蠱專家」寥寥10個字就得到投資人的認可,並在數周內迅速拿出完整劇本,電影也得以順利開拍。
很多導演讀完書,可能需要在行業內混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有好的作品,因為他們需要實踐,熟悉實際中的電影工業;
王晶作為「導二代」,有資源,有人脈,會比其他導演更快「成長」,因此他進入電影行業比其他「同行」更加順風順水。
2. 屎尿屁又如何,賺錢才是王道
可能見慣了香港影視圈虛偽的吹捧和太多自視甚高的電影人,王晶從一開始就將自己的作品定位為商業片,簡單說,就是能賺錢就行。
1983年,王晶在邵氏支持下,找到張曼玉、關之琳以及鍾楚紅,為三位大美女量身定製了一部喜劇片《青蛙王子》。
雖然此片在放映期間,觀眾無不樂翻天。可影評人不買帳,批評王晶的電影是不入流的「惡俗」,也第一次給出了「屎尿屁」這個說法。
面對各種指責,王晶一笑了之。
「屎尿屁又如何,我比你爛,但比你賺就可以啦」。王晶不屑地回應。
當年,《青蛙王子》拿下1800萬票房,遠超同期各類影片。
一部《青蛙王子》讓王晶成為邵氏最賺錢的導演
王晶也成為邵氏旗下最賺錢的導演。
要說王晶對指責一點不在乎,也不完全是實情。
白白胖胖的王晶同樣也有著一顆「文藝夢」。
1999年,他導演了一部文藝片《笨小孩》,劇中的女主葉德嫻因此獲得了第36屆的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全片娓娓道來,極具溫情,而又不刻意煽情,但卻又能讓人潸然淚下。看過此片,才發現王晶不止會拍商業片。
可這部電影的票房十分慘澹。
到底是該拍口碑好,高雅的文藝片,還是繼續走純屬搞笑的「屎尿屁」商業片。
王晶一時有些困惑。
他私下找父親好友,影壇前輩楚原請教這個問題。
混跡香港影壇多年的楚原捏著大鬍子不屑地說「肥仔,無所謂,香港電影圈唯一的死罪是不賣錢」。
王晶聽完,大徹大悟。
從此之後,王晶再也不在乎影評人和觀眾的吐槽,力求搞怪出奇,只要有趣吸引人,怎麼拍都行,票房才是王道。
也是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後來的周星馳所謂「無釐頭」風格更加標新立異,影評人吐槽無數,可觀眾愛看,使得周星馳迅速成為香港的「喜劇之王」。
王晶被人稱為「爛片之王」
王晶後來接受採訪得意地說:我是拍商業片的,能賺錢就行。我都被罵了30年了,我還是王晶,越罵我越紅。
3、他的電影裡全都是別人的夢中情人
除了所謂「屎尿屁」的指責,王晶讓人又妒又恨的是他捧紅的「晶女郎」幾乎都是紅極一時的大眾夢中情人,而與他的關係總是說不清道不盡。
王晶很清楚意識到,食色性也。
當時香港的男性電影觀眾佔到票房的七成,抓住男觀眾,美女必不可少。
王晶找到那些在影視圈混跡多年的女演員,要麼扭捏作態,毫不可愛;要麼坐地起價,抬高自己的出場費。
就在1987年,香港小姐出了一樁所謂的醜聞,19歲的邱淑貞因被指整容而退賽。
正為挑選什麼樣的美女頭疼的王晶看到邱淑貞,眼前一亮,不僅拉她進《最佳損友》劇組拍戲,又把她塞進自己《鹿鼎記》中飾演刁蠻的建寧公主。
隨後,又千方百計在多部電影中讓邱淑貞出鏡。
可惜合作四年中,邱淑貞參演的電影大多票房不佳,虧了三百多萬。
一直到王晶特意為其打造的三級片《赤裸羔羊》,邱淑貞一脫成名才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賭神2》中的邱淑貞,一襲紅衣,溫婉動人,抬腿揚手,一招一式都美的不可方物。
《賭神2》中的邱淑貞,一襲紅衣
不過,從此後,王晶就被標上了三級片導演的標籤,讓更多影評人所不屑。
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影評人中,有個名叫「舒琪」的寫文章罵王晶罵的最狠最兇。
滿不在乎的王晶剛好在臺灣出的一部寫真集裡看見有著性感翹唇的臺灣美女林立慧,取了藝名「書琪」。
舒淇原名林立慧
王晶笑了。
當即託人將她籤到香港拍戲,並直接給她改了藝名為「舒琪」。
而舒淇和王晶合作的第一部影片《玉蒲團之玉女心經》就是部三級片。
不得不說,這個操作實在是很「王晶」。
而王晶在打造兩位「晶女郎」同時,又看中一位清純可人的美女。
剛滿20歲,還是個大學生的朱茵。
1991年,王晶讓朱茵出演了自己《逃學威龍2》,而她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第12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隨後幾年,朱茵雖然已經成為行內知名的女演員,但是依舊為了感恩,接拍了王晶的
《夜半無人屍語時》《賭俠1999》《超級整蠱霸王》等多部影片。
清純可人的舒淇
這三位絕代佳人的出現,使得觀看王晶電影的男性觀眾荷爾蒙泛濫。提起王晶導演,個個一臉壞笑和豔羨。
值得一提是,王晶的電影事業在90年代走向顛覆,除了誘人的「晶女郎」,著名的「二周」加盟更是讓他的事業如虎添翼。
先是他拍攝的的《賭神》以3600萬的票房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開啟了香港的「賭片時代」。
《賭神》系列開創了香港賭片之先河,後期各種賭片題材爭相模仿,層出不窮。
周潤發賭神的造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主演周潤發風流倜儻的賭神形象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
而另一位「史蒂芬周」,就是周星馳。
周星馳可以說是王晶合作最多的導演,也是快速將周星馳捧紅的導演。
從1999年第一部《賭俠》開始,到最後一部《千王之王2000》,倆人合作了十二部電影,每部幾乎都是高票房。
可惜,二人最後還是因為票房分成造成矛盾,不得不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直到2016年,王晶發微博恭喜周星馳的《美人魚》衝破二十億,似乎預示著倆人關係開始緩和。
4、他的電影看似荒誕不經,實則意味深長。
如果真的就將王晶的所有電影當做沒有營養的「屎尿屁」電影,那可真是冤枉了王晶導演在許多影片中的苦心。
王晶有很多部集古裝武俠、詼諧搞笑等各種元素於一體港式商業片,劇情說的是過去,但是很多元素卻是當代的,看似荒誕不經,實則意味深長。
比如周星馳扮演的那部《九品芝麻官》,情節誇張離奇,人物表演浮誇,但是劇中很多直指官場黑暗和腐敗的臺詞至今都讓人叫絕。
比如劇中說,對付貪官的方法很簡單,也很實在:「對付貪官,要比他們奸詐,否則怎麼鬥得贏他們!」
在電影《鹿鼎記》中,陳近南想說服韋小寶為天地會效力,可他知道是韋小寶本身是個很精明的人,甚至可以說有點油滑。
所以陳近南跟他說的是這麼一套道理
「我知道你是聰明人,所以有些話我就跟別人說的不一樣。對社會大眾,我們要說反清復明,但是這是說給蠢人聽的。」
這些對白原著是沒有的,是王晶自己添加的,可謂是錦上添花,讓觀眾無不笑而不語。
實際上,大多數王晶的電影都是十分貼近生活的場景,更能讓普通觀眾產生共鳴。
大多數影片中,王晶塑造了許多那些帥不過五秒的「厲害人」形象,以抖包袱的形式造成劇情的反轉和笑料。
而且,王晶還善於因材飾演,讓不同性格氣質的人扮演不同角色。
比如《賭俠》中,周星馳和劉德華兩位巨星首次合作,一個負責耍帥,一個是搞笑擔當,兩人各司其職。果然影片一經上映,就豪取4000多萬票房,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其後的《整蠱專家》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套路,王晶的喜劇模式再次獲得了觀眾認可。
那時的王晶可以同時一年拍五部電影,出手又快又準,每部基本都能準確get到觀眾的喜好,票房一路高歌。
5、因為他的堅守,使得香港影人有飯吃
雖然有人一直罵王晶是「爛片之王」,但有更多香港電影人真心感謝著王晶。
進入九十年代末,香港電影逐漸走入低谷,曾經的輝煌時代,在一代人的嬉笑怒罵之中,緩緩地落下了帷幕,也褪去了曾經華麗的光環。
開不了工,就意味著沒飯吃。
許多香港導演、演員紛紛北上撈錢,唯獨王晶依舊堅守香港。
雖說對他的作品罵聲不斷,可起碼他拍的大部分不虧本,關鍵是,他的電影養活了一大批曾經的香港電影人。
「肥貓」鄭則仕對於王晶的評價出奇高。
「香港電影最低潮的那幾年,是王晶一直堅持開工拍爛戲,才讓我們有口飯吃。」
「肥貓」鄭則仕對於王晶的評價出奇高
香港電影導演協會會長吳思遠這樣評價王晶:
「那段時期,有點本事的人都想別的出路,只有王晶堅守香港,什麼爛片都接,不敢說大賺,至少回本,你們覺得沒什麼,可你知道他養活了多少沒工開的香港人?」
香港電影最難的時期,90%的電影開拍都與王晶有關。
正是王晶,讓香港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香港電影需要王家衛,也更需要王晶這樣的導演。
有了他,我們才能在懵懂少年時代見識了那麼多驚為天人的女神。
有了他,香港電影的血脈才會一直延續。
也因為他,使得我們對香港電影有了一段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