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青年的羅曼史

2020-12-25 AIPharos月光社

文 / 趙家鵬

「我從此關閉詩和詩的評論區。」

4月15日,詩人北島在其豆瓣的頁面上如此寫道。七旬詩人的憤怒,很快在網絡上傳布開來。

當天,北島在豆瓣貼出了一首舊作。沒過多久,這首名為《進程》的詩歌貼下,就出現了謾罵的聲音。一位名為「藍蛆撲殺隊」的豆瓣用戶,用「NMSL」問候了北島。

謾罵事件在短時間內被外界關注,並惹起了些許漣漪。在朋友圈裡,我看到的許多表態是:「他們終於給北島扣帽子了。」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很好奇,罵人者是誰?

這位罵人者的豆瓣主頁,近似於空白,註冊時間顯示,這是一個今年才註冊的新帳號。沒有留下太多線索,但其暱稱卻頗為乍眼。這位「藍蛆撲殺者」,名字中的「藍蛆」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典型的涉嫌政治歧視的網絡用語。

它主要流行於臺灣論壇「PTT」上,後者是一家在臺人氣很高的論壇,類似於早年的天涯論壇之於大陸。在該論壇上,人們用「藍蛆」指代政治立場支持藍營的網民。2012年後,這個詞的流行度逐漸減少。

有豆瓣網友就從這個背景推測,罵人的用戶可能是一位來自臺灣的網友。甚至有人發帖稱,有網友曾與該用戶就時政議題進行過對罵。

這當然是難以坐實的猜測,但確是一種可能。

去年年底,關於臺灣網軍的新聞被爆出。一名臺灣駐日公務人員,因不堪網軍騷擾,憤而自殺身亡。事後調查發現,該網軍公司與綠營有所關聯,網軍領導人操控著至少五百到一千個「PTT」人頭帳號,並以每人每月一萬元新臺幣的代價,指揮網軍散布謠言。

「北島被罵事件」的漣漪,很快就退去了。人們天然對這種難尋邊際的新聞,難以保持持久的興趣。但這個事件,卻頗為吸引我。原因無它,這件小事凸顯了一個割裂的輿論場。

在這個輿論場中,一面是精英們下意識的對號入座,另一面則是新一代的憤怒青年。你若仔細梳理討論,會發現,兩邊根本對不上話。無論是罵人者(無論TA來自哪裡),還是為此憤怒的網友,年長一代,對其知之甚少。

說起憤怒青年,北島大概算是鼻祖了。

他年輕時的風光,已很少被提及了。那首名為《回答》的詩,卻穿越了時間,成為了中文世界的恆久記憶。

過去三十年,北島更多時候旅居在海外。

2003年,北島終於回到了國內。那一年,其父病重,他獲準回國探望,並與父親訣別。這個訣別的故事,被他記錄在了散文集《城門開》中。

當時,北島的父親因腦血栓,失語已久,闊別多年後見到歸來的兒子,竟使出全力說出:「我愛你。」

「爸爸,我也愛你。」北島回之。詩人傷心時,已過天命年。

衰老,永遠是憤怒青年的敵人。但不知何時,老之將至。漂泊中的北島,曾留下名句: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從《回答》到《城門開》,北島所經歷的,可能只有他自己才能說清。

2011年,62歲的北島獲準參加青海詩歌節,這是多年後,他再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當時,新華社對他進行了採訪。面對記者,他念起了自己的另一首詩:

「我看見我回家/穿過那些夜的玩具/在光的終點/酒杯與呼喊重合」

詩名《回家》。憤怒走到最後,還是走上了一條和解的歸途。

我從不認識北島,我更想談的是另一位曾被聚光燈照耀的憤怒青年。

他叫梁少南。

這個名字在今天,已不為人知。大概只有中文網際網路古早期的「網蟲」,才會在記憶中零星地想起他。

2003年2月24日深夜,梁少南走進了一間IC卡電話亭。在這裡,他化名為「小原正太郎」,給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正在播出的《心靈之聲》欄目,撥去了電話。

《心靈之聲》主持人、時年31歲的羅剛,接通了電話。之後的七分鐘直播通話中,「小原正太郎」發表了一通事先準備的「辱華」發言,主持人羅剛和這位「日本人」吵了起來。

由於是電臺直播,事情很快就發酵了。長沙的幾所大學裡,年輕學生憤怒無比,當晚還有超過200名聽眾撥打110,要求嚴懲「小日本」。

這件事就是網上名噪一時的「羅剛事件」。

事後不久,梁少南即被逮捕。人們發現,他不僅不是日本人,還是地道的湖南人,湖南沅江人。

那年,梁少南37歲,離異,有一女。他讀過藝術學校,熱愛歌唱,同時對像當時許多人一樣,敵視日本。只不過,他的做法是,用反串的方式,激起公眾的憤怒。「羅剛事件」後,梁少南被刑拘,並被處以兩年勞動教養。

之後,梁少南就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中。很少有人會再次提起他,但在我曾供職的一家媒體,有位老編輯曾試圖尋找他。

大概八九年前,我有次出差湖南,受這位老編輯囑託,試圖一併尋找梁少南。從一位師友處,我輾轉打聽到了梁少南的聯繫方式,並跟他取得了聯繫。

梁少南還保持著當年的說話方式,稱我為「家鵬君」,但幾經溝通,他還是拒絕了我的採訪。這讓我一度非常遺憾。但很快,這種遺憾連同「羅剛事件」,皆被我忘卻了。

去年年底,有次在辦公室深夜加班,我忽然接到了一個陌生來電。電話是一位男子打來的,聲音陌生,他開門見山地說:「請聽我唱一首歌。」

這可能是一位需要傾訴的朋友。我沒有詢問,也沒有拒絕他的要求,耐心聽完了他的彈唱。他的歌聲動聽,我獻上了讚美,通話也就到此終止了。事後,我並沒有把這個電話當回事。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今年2月,這個號碼再次聯繫了我。他發來了簡訊,一首散文詩,甚至特意強調了這樣一句話:「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餘寬。」

「你是誰?」

「你聽過我唱歌。家鵬君」

這個稱呼霎時把我拉回了過去。進一步向他詢問,我發現原來他就是當年尋之不得的梁少南。

梁少南已不再年輕,他今年54歲,還在追逐自己熱愛的歌唱事業。去年,他剛參加了某省衛視的歌唱大獎賽,成績還不錯。當然,他換上了新的名字,沒有人會因此得知他此前的故事。除了參賽和演出,他還開通了自己的抖音和快手帳號,時不常會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歌。

他相信自己終會成名。因為少年時,曾有人給他卜卦,斷其大器晚成。他與我約定,等到成為著名歌手後,再與我聯繫。

最後,他因當年拒絕採訪,向我致歉,並道出了原委:「我要給自己留後路,不為別的,就為今天。」

這則致歉,我不敢接受。無論何時,他都沒有義務接受外人的採訪。我甚至無意再向他詢問當年的故事。令我感動的是,他之後的變化:當年的憤怒青年,不再憤怒,開始更切實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我祝他成功。

有人說,今天是一個更暴戾的時代。不少人擔憂,歷史會出現循環,像病毒一樣傳染的憤怒,會帶來似曾相識的破壞。

我同意一半。

太陽之下,大概沒什麼新鮮事,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但我們大可不必擔憂。

那個問候北島「NMSL」的青年(我猜是的),無論是被僱傭的,還是自發前來的,他會成長。在遠比新聞更漫長的生活中,憤怒青年一定會被一些更綿長和柔軟的力量所改變,然後成為另一種模樣。

北島如是,梁少南如是,人人亦如是。

一則補充說明:

前日,後臺有朋友表示,此前《起底鮑毓明》一文中,述及在St Jude Medical工作的Bao Yuming與近期公眾事件中的鮑毓明無關,其北京辦公室位置也確是巧合。對此,我們進行了後續核查。核查證據顯示,確實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同時這一事實,目前並不影響起底一文中,其他事實的關聯可能。

我們已向St Jude Medical收購方雅培公司發去了詢問郵件,截至目前,並未獲得回復。一旦獲得回復,我們將及時公布。如確認問題屬實,我們會對Bao Yuming先生與雅培公司,一併致歉。

相關焦點

  • 三部「羅曼史」系列韓劇,廣播羅曼史顏值最高,最後一部活久見
    三部「羅曼史」系列韓劇,廣播羅曼史顏值最高,最後一部活久見好運羅曼史《好運羅曼史》是韓國MBC電視臺於2016年5月25日播出的水木迷你連續劇,改編自同名網絡人氣漫畫,由金景熙導演,崔允教編劇。其一是「女睡男」的反日常化而帶給觀眾一種荒唐的新鮮感,另一個原因則是:一本正經的五四科學新青年,與窮途末路的封建迷信糟粕女之間的矛盾衝突而帶來的化學反應。廣播羅曼史《廣播羅曼史》是韓國KBS電視臺新月火劇,由尹鬥俊、金所炫主演。講述沒有劇本就什麼都做不了的大明星與不會寫劇本的廣播節目編劇聯手打造一個絕對不按劇本來的廣播節目而發生的故事。
  • 憤怒青年陳子龍
    不過,陳子龍和王國維、茨威格仍然有相當之區別,那就是王國維和茨威格本質上是地道的文人,當國家和個人的命運被突然的變故強行推離熟悉的既定軌道時,他們選擇了結束自我生命來作最後的消極抗爭。陳子龍不同,在這個被認為是晚明最重要的詩人和詞人的身上,糾合了江湖俠士、風流文人、能員幹吏等多重性格,而這些性格組合起來的,是一個近似於憤怒青年的陳子龍。
  • 《少爺與我的羅曼史》開播,又甜又爆笑,堪稱近期最好看古裝喜劇
    文/馬慶雲12月25日,電視劇《少爺與我的羅曼史》已經正版視頻平臺多集上線,開啟了首播模式。該劇主演楊志雯、葉盛佳,都屬於青年演員,剛剛起步,沒有什麼知名度的。而這部電視劇的女配角虞書欣和翁虹的知名度較高,但劇情戲份不多。
  • 除了《廣播羅曼史》,居然還有這麼多「羅曼史」的劇沒看過!
    第一部:《廣播羅曼史》《廣播羅曼史》中講述的是看似幸福卻孤獨的明星遲秀昊(尹鬥俊飾演),與不按臺本進行直播的電臺作家宋可琳(金所炫飾演)一同打造廣播節目,期間發生有愛的浪漫故事。還有他們在電臺的對視也超級蘇粉紅色的親吻第二部:《焦急的羅曼史》《焦急的羅曼史》講的是的不上進經常風流的富二代車鎮旭(成勳飾),與一名叫做李宥美(宋智恩飾)的女孩發生了一夜情,李宥美第二天隔天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 【動漫】《純情羅曼史》
    電視動畫《純情羅曼史》改編自日本漫畫家中村春菊原作的同名BL漫畫,同原作一樣,故事由美咲與小兔老師的「純情羅曼史」、上條與野分的「自我中心戀愛」、忍與宮城的
  • 動畫資源《純情羅曼史》
    《純情羅曼史》中村春菊是以現實生活為舞臺創作的,劇中的三橋大學就是東京的一橋大學。
  • 《焦急的羅曼史》♥️每年必刷的羅曼史,車震魚&胸德瑞拉
    今天剛剛看完第三遍《焦急的羅曼史》,回想起來,每年的某個時間點總會想著重新翻出來重刷一遍這劇,到底這部劇有什麼樣的魅力呢?一、第一集的破格場面讓人印象深刻 相對來說,東方文化影響下,偶像劇多是輕鬆曖昧氣氛,《焦急的羅曼史》第一集便讓男女主的關係發展到以往韓劇十幾集發展的階段,也算點題。在交代男女主角後,情節便從輕鬆搞笑的巴士相遇中讓人看得人小臉一紅,剎車親密接觸,頓時cp感爆棚,讓人產生不單純的猜想。
  • 陳文茜致青年:你的憤怒 誰的商機?
    我們的時代造就青年人的憤怒我在這本書籍裡頭,會比上一本書悲觀,就是我感覺到難過,我這麼心疼年輕的世代,但是我看到年輕世代在沮喪當中,全世界的年輕人幾乎如果站出來都是憤怒的聲音。現在的貧富差距問題的嚴重性,有錢人不繳稅的嚴重性,的確是非常嚴重,再加上貪腐的問題。
  • 這個電臺,沒有羅曼史
    二月在播電視劇中,只有兩部面向年輕人:一部是JTBC的《加油吧威基基》,一部是金所炫、尹鬥俊主演的電視劇《電臺羅曼史》。前者幾乎全部起用新人,只能搞笑的劇情吸引一批觀眾,再期待通過口碑營銷吸引更多的觀眾;後一部雖然有年輕一代女演員中公認有演技的金所炫,但是電視劇本身浪費演技的設定,任演員有多好的演技也撐不起劇情。
  • 李棟旭/李鍾碩/成勳/柳俊烈——韓劇「羅曼史」
    最近又刷了一遍《焦急的羅曼史》,因為一周兩集的追劇真是讓人追的很焦急啊~「羅曼史」這個詞本身帶有浪漫氣息,但是不知為何,用作劇名後,總讓我有一種這個劇肯定沒有劇名那麼浪漫的感覺(錯覺)。所以呢,每次「羅曼史」出來後,我都不追,都是等到完結才去看。
  • 憤怒青年是枝裕和
    下面的這篇文章,帶你認識一個充滿憤怒、反抗權威的是枝。她這樣評價亦師亦友的是枝——雖然不發火,但會憤怒,他本身就是一個對政治、體制充滿憤怒的反權威的人。是枝裕和其實是個憤怒青年,一位溫和又叛逆的憤青,且一直如此。
  • 廣播羅曼史第三集預告劇情介紹 情敵來了池秀浩狂吃醋
    廣播羅曼史第三集預告劇情介紹上線了!
  • 少爺與我的羅曼史原著小說叫什麼?少爺與我的羅曼史演員表劇情介紹
    又一部古裝小甜劇《少爺與我的羅曼史》定檔了,蘇小晚和顧言夕的故事即將開場,一個是賣花女,一個是世家大公子,很像是小說的人物設定。那麼《少爺與我的羅曼史》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 《純情羅曼史1-3季》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回復劇名,獲取觀看連結
    《純情羅曼史》是由中村春菊創作的BL漫畫作品。
  • 《焦急的羅曼史》 又一位霸道總裁出現了
    《焦急的羅曼史》 又一位霸道總裁出現了時間:2017-05-12 23:33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焦急的羅曼史》 又一位霸道總裁出現了 《焦急的羅曼史》講述了業界排名第一的大福集團公司總裁的獨生子車鎮旭(成勳飾)和母胎單身鐵壁女尤美(宋智恩飾)在大福渡假村偶然相遇,發生了一夜情
  • 瀚大黎眾|電影故事連環畫《張鐵匠的羅曼史》1982年上映
    《張鐵匠的羅曼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齊興家執導的劇情片,由王馥荔、吳冠群主演,於1982年上映。
  • 《愛的羅曼史》吉他譜及樂曲賞析
    據說《愛的羅曼史》是吉他學習者必學的一首曲子,而幾乎每位成名的吉他演奏家也都曾公開演奏過。這首主旋律取材於西班牙傳統民謠的樂曲,最初出現在1952年法國影片《被禁止的遊戲》的主題音樂裡。《被禁止的遊戲》上映以後,該影片的主題曲《愛的羅曼史》廣為流傳。樂曲優美純樸的旋律與清澈的分解和弦完美地溶為一體,充滿溫柔的氣息和淡淡的憂傷,成為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2000年上映的經典韓劇《藍色生死戀》中,《愛的羅曼史》作為插曲再次徵服了無數觀眾和聽眾。
  • 果味VC《新世紀羅曼史》上線 擁抱浪漫搖滾革命
    本文轉自【北青網】;7月17日,太合音樂集團旗下「在水星」廠牌服務藝人,國內著名英式搖滾樂隊果味VC正式推出2020全新專輯《新世紀羅曼史》,作為樂隊第六張錄音室作品,主唱劉子滔、吉他手李小川、貝斯手李小泉、鼓手楊林,凝練各自對浪漫的感知,融入四維一體的情感
  • 又汙又酥的《焦急的羅曼史》ost
    《焦急的羅曼史》是由姜哲宇執導,金荷娜、金永雲編劇,成勳、宋智恩主演的愛情喜劇。
  • 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
    《愛的羅曼史》是一首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該曲格調高雅、清新脫俗,曲調略帶傷感、沁人肺腑。幾乎所有學過吉他的人都彈過這首曲子。多年來這首旋律優美純樸的小品,不僅撥動過無數人情感的心弦,也喚起過許多人失去的熱情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