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陀耶時期的文化藝術無不受佛教的影響

2021-01-17 兩分鐘讀完歷史

佛教寺院還是人們受教育的場所。泰國古代教育事業是同佛教密切相關的。人們習於將子弟送入寺院當僧人的差使或作短期出家,以便在寺院習文識字,接受佛學知識和修身養性,這被人們視為人生必不可少的受教育的歷程。寺院教育主要是傳授佛教教義和佛教禮儀,實施佛教道德訓練,和學習小乘佛教文字——巴利文等。

因此,佛教的傳播和發展推動了泰國早期教育事業的發展。阿瑜陀耶時期的文化藝術無不受佛教的影響。許多建築、雕刻、繪畫大都是佛教文化藝術的反映,從題材到形式,都同佛教息息相關。拉瑪鐵菩提第二時在京都著塔寺內王家佛殿裡,用合金恃造一座站立的佛像;外包黃金。其像高八尺,用去黃金二萬多錸,為當時世界上最巨大、最珍貴的佛像。可惜毀於一七六七年戰爭。

藍摩甘亨時期創造的泰文,到了阿瑜陀耶時期,已為社會所廣泛使用,逐漸取代巴利文和高棉文而成為泰人的主要書寫工具。同時,阿瑜陀耶前期已出現了一種用桑樹削成的紙沙紙,分黑白兩種。一般公文,用這種沙紙書寫。它可以捲起來放入長木匣內,上蓋加封。傳統的貝葉紙,雖仍繼續使用,但主要是用來抄寫佛經。由於文字和紙的進步,為文學的發展繁榮創造了條件。

在阿瑜陀耶前期,最為流行和最有成就的文學作品是詩歌,傳說當時官廷裡到處飄蕩著吟詩唱和之聲。這一時期較為著名的作品主要有:烏通王時期的「飲水誓盟詩;戴萊洛迦王時期的國王詩集《裡利瑪哈查卡鑾》;頌縣王時期(一六一0——一六二八年)的「第十四著薩的誕生等。拉瑪鐵菩提第二創作的史詩行拜》,也是當時官廷文學的傑作,廣為傳誦。這部長詩取材於國王的勝利出徵。全詩主要讚美和歌頌國王的豐功偉績。

當時的著名詩人和學者拍摩訶拉差庫用韻文和散文詩混合形式寫成的長詩《拍羅》,敘述了一位勇敢的王子不畏艱險深入敵國尋找美麗公主的故事,它以別具一格的文體和傳奇色彩為人們所喜愛。這部作品經過後代的加工潤色,並譜上樂曲,搬上舞合,受到廣泛的歡迎,流傳久遠。

到了那萊王時期(一六四八——一六八八年),文學創作最為繁榮,各種詩體:客龍體、鐘體、卡拍體、格隆體,都達到高水平,這一時期被譽為「泰國詩歌的黃金時代」。

相關焦點

  • 第1346回:大城府阿瑜陀耶城,泰民族藝術誕生地
    阿瑜陀耶王朝與世界各地的諸多國家互遣外交使臣,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莫臥兒印度、中國和日本。外國人在晸府中任職,也在阿瑜陀耶的城市中生活;外國商人和傳教士則居住在皇宮下遊,帶來了各自的建築風格,從現存的藝術作品和建築遺址中還能領略到外國人對阿瑜陀耶的影響。1765年,泰緬戰爭爆發。
  • 四百年王朝毀於旦夕,在大城感受泰國的阿瑜陀耶傳奇
    要說交通最便利也最令人感到震撼的還是阿瑜陀耶古城,距曼谷僅80公裡,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古城遺蹟當時阿瑜陀耶與世界各地的國家互遣外交使臣,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法國、印度、中國和日本。外國人不但在這裡生活,還在政府中任職,頗有中國大唐帝國之風。
  • 東南亞歷史:阿瑜陀耶王朝的盛衰(下)
    前面已經分享阿瑜陀耶王朝的一些衰敗華,現在接著說。爾康在1678年跟隨英國東印度公司來到阿瑜陀耶。在兩年內,他已經學會流利地講暹羅語,在阿瑜陀耶與西方國家交往中尤其是與法國的關係中穿針引線,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贏得國王的信任,獲得了阿瑜陀耶王朝外貿總監和財政大臣的重要職務。但是,他利用職權,勾結法國封建王朝,使法國軍隊進駐暹羅,並企圖誘使國王納萊和暹羅人改信天主教。
  • 走進泰劇《同一片天空》的阿瑜陀耶
    作為一名學泰語的學生,了解泰國的歷史是必須的,因為這部劇,讓我對泰國的歷史了解得更透徹了,在此,我也想要借最愛的這部劇分析分析阿瑜陀耶的興與衰,也算是為大家科普一下歷史知識。阿瑜陀耶又稱大城,是泰國古文明之文化發源地,阿瑜陀耶王朝存在時間為佛曆1893-2310年(公元1350-1767年),經歷了34代君主,歷時417年,是泰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王朝。
  • 泰國的圓明園——大城府阿瑜陀耶
    歷史上,泰國存在過四個封建王朝,素可泰王朝(1238年-1350年)、阿瑜陀耶王朝(1350年-1767年)、吞武裡王朝(1767年-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年-至今)。阿瑜陀耶是泰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王朝。阿瑜陀耶在600年前極為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亞洲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曾經一度是泰王國的首都。
  • 泰劇《阿瑜陀耶》:歷史+虛構+轉世,此劇製作精美讓人嘆為觀止
    阿瑜陀耶,常常在歷史古裝劇裡聽到的名字,發音很圓轉動聽,應該是泰國人民最自豪的朝代了吧,類似我們的大唐?此劇製作精美讓人嘆為觀止,男女主也都好看的很有特色,都過了兩年多,那些畫面居然還歷歷在目。劇情節奏雖慢,但是作為一部歷史劇還是比較考究的,起承轉合也挺有吸引力。劇中音樂也是大製作,尤其難忘的是男主的姑母在家中邊彈著鋼琴唱的那一段,尤為動人。
  • 天生一對——看完我也想去看看阿瑜陀耶
    這部劇最大的特色就是對阿瑜陀耶王朝的風土人情的描寫。    看這部劇之前,我對泰國的文化並不了解,對於泰國,除了感覺有很多混血其他都沒印象,但這部劇看完,發現每一個民族/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而且看劇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慢慢地了解,看完了也有很想去看一下阿瑜陀耶城的欲望呢
  • 泰劇《天生一對》中那些真實存在的阿瑜陀耶歷史人物
    這時是阿瑜陀耶王朝(即大城王朝)中後期,此時是納萊王大帝在位(1656-1688 年在位),納萊王是泰國歷史上幾大大帝之一,雄才武略,頗有膽識。這時的泰國還是一個水鄉澤國,一派農園風光的恬靜景色,但商業的發展已經使得國力日漸強盛,宿敵緬甸因前朝戰爭而元氣大傷,也無力進攻阿瑜陀耶,社會總體和平穩定。
  • 泰國大城府百年古寺發生火災,建於阿瑜陀耶王朝
    大城府金象寺(WatChangThong)建於阿瑜陀耶王朝時期,是座具有歷史意義的佛寺,此次金象寺火災估計造成近2000萬泰銖損失。
  • 阿瑜陀耶王國建立不久,中國的明王朝也取代了元王朝的統治
    由於阿瑜陀耶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沿海城市尤其首都阿瑜陀城對外貿易發達。所以,在阿瑜跎耶城聚居著來自中國、印度、日本、馬來、安南等國商人,以及後來的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圖人和法國人。阿瑜陀耶王國同中國貿易瀕繁、關係密切。阿瑜陀耶王國建立不久,中國的明王朝也取代了元王朝的統治。
  • 泰國人文篇:印度文化與泰國皇室
    眾所周知,泰國文化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化影響,不僅佛牌中屢次出現印度神明,就連民俗及皇室稱號也深受影響。那麼這種現象是如何產生發展的、皇室成員的稱號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阿浪就帶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印度文化對泰國皇室的影響。
  • 佛教造像之光:偉大的犍陀羅藝術
    公元前327年(東周顯王4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徵侵入印度西北部,實行殖民統治;公元前250年建立了巴克特裡亞,中國《漢書》稱為大夏,大夏的諸王均推行希臘化政策,使之深受希臘文化影響。到國力強盛,疆域廣闊的貴霜王國時期(公元1-3世紀),便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犍陀羅式雕刻」。犍陀羅式雕刻,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內容與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的古希臘、羅馬的雕刻藝術結合而產生的。
  • 五個方面了解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佛教由釋迦牟尼(覺者)喬達摩·悉達多所創立,是一種體系非常龐大、內容涵蓋甚廣的外來文化。時至今日,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對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普通人來看,上古時期,中國百姓就有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的習俗。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相信「蒼天在上,老天有眼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