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劇二弦演奏家尤理亮
在晉劇音樂界,汾陽人佔了不少,馮煊父子、劉和仁、劉和躍兄弟、董文潤、劉萬生等,尤理亮父子可謂首席二弦,多少年來尤理亮參加過的劇目和大型演出不計數。 在與馮煊、秦亮、劉萬生長期合作中,邊演邊學,深得音樂之精髓,嗩吶、三弦、二弦、胡胡樣樣拿手。 其伴奏音色華麗,在主胡空隙中穿行,如魚遊弋,似燕翻飛,不喧賓奪主,和與晉劇胡配合得體,內行為之折服。
-
晉劇卡拉OK+伴奏《教子》孫昌 「尊三娘莫惱你機房穩坐」++孫昌為晉劇男老生趟出一條新路 作者:雷苗偉
河南有位豫劇名家魏俊英,因其戲路寬、能戲頗多,被戲迷們稱為「金絲絨戲補丁」,而孫昌便是咱們晉劇界「金絲絨戲補丁」,演什麼都要演好,要對得起舞臺下面看戲的觀眾。第一次看孫昌老師的彩唱現場,晉劇《紅高粱》山西大劇院首演,買了八張票,和忻州朋友去看的!
-
晉劇名家周勝利何小菊領銜,歷史劇《巡城記》來渝首演
「祭亡靈回家轉悵望斜陽,是非淆家國恨痛斷肝腸……」26日晚,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晉劇歷史劇《巡城記》在重慶國泰中心唱響。這部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晉劇院帶來的優秀作品,集結了梅花獎得主何小菊、國家一級演員周勝利等晉劇名家,表演細膩,可謂動人。兩位名家向上遊新聞記者表示,此次也是晉劇大戲首次來渝,希望山城觀眾能欣賞晉劇的獨特魅力。
-
晉劇陳轉英《打金枝》萬歲莫要動真氣
《打金枝》是晉劇優秀傳統劇目,1955年拍攝成戲曲藝術片,由晉劇著名表演藝術家丁果仙、牛桂英等主演。《打金枝》講述了郭子儀壽辰,子、婿前往拜壽,唯獨昇平公主不往,兄嫂嘲笑,郭曖怒而回宮,打了公主。今天要欣賞的是陳轉英在《打金枝》中沈後的唱段,陳轉英是晉劇著名青衣,師承「晉劇皇后」王愛愛。
-
【文苑心語】高巨壽:品晉劇電影《打金枝》
全國戲曲界諸多名家為之頻頻叫好,掌聲不斷。她被全國第一次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評為表演藝術一等獎,榮獲金牌與獎狀。 京劇大師梅蘭芳讚譽丁菓仙為「晉劇鬚生大王」。她創始之「丁派」卓越藝術成就,在於努力博取眾長。
-
晉劇名小旦王曉平的精妙演唱給我們的啟示
2000年買過二、三十盒光碟,大都是晉劇版的.有的聽了又聽,如孫紅麗、謝濤、王曉平、陳轉英、宋轉轉等人的唱腔,真的不覺厭煩,有的則連一遍也聽不下來.大體看,只有青衣的唱腔好些,鬚生、老生也還行,其他行當的唱腔就要遜色些.我特欣賞冀派傳人、當代晉劇花旦名家王曉平的演唱,尤其是她在《算糧》中扮演的二姑娘,其唱腔雖然不多,但可謂精美絕倫,可謂百聽不厭,可謂給人藝術的享受
-
民國晉劇在上海演出的報導
唐風社晉劇觀後漫記------由莫名而感覺價值王瀚泉中國古劇宗派,北有秦腔,南有崐劇,而以秦腔為最古,晉劇稱山西戲,又名【梆子】源於秦腔,乃是山西蒲州之一脈也。編劇據史實,排演重表情,哀豔悲壯,可歌可泣。樂而不及淫,俗而不傷雅,缽傳北地,歷代獨勝。
-
陽原縣大型現代晉劇《馮子存》首演
首演現場,禮堂內座無虛席,觀眾們的目光都被舞臺上演員的精彩表演吸引,他們優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獲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本劇通過「尋夢」、「勵志」、「感恩」、「苦修」、「劫難」、「祈願」、「圓夢」等戲劇場景,對主人公重情重義,現身藝術的人品和藝品展示,來探尋馮老先生在壩上草原數十年,紮根生活、服務人民的生命狀態和新路歷程,以昭示和激勵後人,同時也寄予我們對大師的深切懷念和敬意。
-
【晉劇大戲臺】孫紅麗最新清唱「日月圖表劉劉」好聽極了!
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繁榮群眾文化生活,應廣大戲迷朋友的要求,《壽陽文化》微信平臺特開設《晉劇大戲臺
-
這個女鬚生,名不虛傳|晉劇表演藝術家孫嵐嵐
孫嵐嵐在晉劇《河清海晏》中飾演慄毓美這個女鬚生,名不虛傳說到晉劇,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丁果仙。正如談粵劇必然提紅線女,談評劇必然想起白玉霜,談黃梅戲必提嚴鳳英……晉劇研究學者龔晉文早在評論文章中就說起過晉劇泰鬥丁果仙的魅力——「丁果仙的藝術造詣確實讓戲曲界長期刮目相看,京劇鬚生的傑出代表人物馬連良,就是在看了丁果仙的《四進士》後,頓生感悟,並按照丁果仙飾演宋士傑的套路,對他自己的拿手好戲——京劇《四進士》演出本重新進行了修改。僅此一條,就足以說明了丁果仙表演藝術在戲曲界的影響」。
-
【鬧新春】新編古裝晉劇《大清御史》成功首演
丁利軍 任秀紅 冀傑現場觀看看起來賞心,聽起來過癮,晉劇在戲迷心中可謂是源遠流長的梆子「大戲」。
-
晉劇唱腔中虛詞襯字的應用
晉劇唱腔中的「哪一呀哈」、「呼兒嗨、呀呼嗨」等虛詞、襯字的唱法是晉劇聲腔中很有特色的演唱方法和聲腔表達形式。這種虛詞和襯字,與唱腔中前後語句的意思沒有關聯。但它的應用卻對人物的塑造、人物的情感抒發和演員演唱藝術的發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前,這種唱法在晉劇鬚生、小生、旦角、丑角的唱腔中運用極為普遍。
-
晉劇本戲《六月雪》主演:李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晉劇二人臺」,再點擊「關注」
-
晉劇《布衣于成龍》劇情簡介
-
國家一級演員在神木上演晉劇《于成龍》
1月10日晚,由神木縣紀律檢查委員會主辦、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實驗一團出演的新編歷史劇《于成龍》在神木大劇院上演。 據悉,《于成龍》也是入圍十一藝節的唯一晉劇作品,是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文化部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2016年度十大重點扶持劇目」,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等諸多榮譽。
-
晉劇《關公》走出國門到馬來西亞
近日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關公》劇組應馬來西亞政府與關公國際文化交流推廣中心邀請,太原市關公文化促進會與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攜手走進馬來西亞。幾天來《關公》戲在馬來西亞多場的演出受到觀眾的好評和厚愛,通過這次關戲走進異國演員與當地市民的互動更加深了兩地民眾的友誼。由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武凌雲領銜主演。
-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殺青 羅憶楠首度挑戰晉劇引期待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以解放戰爭為宏大的歷史背景,講述了華北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在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下,在艱苦逆境中同敵人英勇作戰,最終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的故事。 羅憶楠為更好地理解人物 首觸晉劇 此次,羅憶楠將飾演戰爭後放文工團中的一位歌唱家來瓔。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詮釋這個角色,羅憶楠首次接觸並學習了晉劇。
-
負重而未致遠——評新編晉劇《關公》
本文劇照由安志義攝影12月9日晚,觀看了由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創排,毛小雨編劇,韓劍英導演的新編晉劇《關公》首演。
-
老照片的故事 | 晉劇表演藝術家丁果仙到河北戲校訪問講學
這所學校是參照1950年成立的中國戲曲學校的建校辦法,將1952年成立於張家口的察哈爾省少年晉劇團(因是時察哈爾省已撤銷,張家口劃歸河北省,該團已更名為張家口少年晉劇團)暨1954年3月5日建立的河北省河北梆子劇團少年學員隊合併成立的。因這所學校是新中國建立後,在全國成立最早的省級戲曲學校,當時《光明日報》《河北日報》等大報都在頭版發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