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還記得當年被質疑造假最終退市,又在去年謀劃曲線上市的中國藍田總公司(下稱中國藍田)嗎?就在近日,其回歸A股的操作迎來了終章,只不過得到的是湖北證監局一紙百萬元的罰單。
經湖北證監局查明,中國藍田在計劃借道東方金鈺(現股票簡稱已變更為*ST金鈺)「回歸」A股過程中,其自稱「農業部主管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信披存在虛假記載,此外其未按規定履行要約收購義務。最終公司及相關當事方被警告併合計罰款160萬元。
2019年2月初,因披露中國藍田或將入主實控人,*ST金鈺股價出現一波罕見大漲,但在不到20天內這一籌劃便在市場熱議及監管層關注中匆匆謝幕,*ST金鈺目前已經瀕臨退市。
中國藍田及相關方收百萬元罰單
湖北證監局官網日前顯示,其對中國藍田、雲南興龍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興龍實業)及趙寧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經查,上述三名對象存在以下信披違法事實:
一是中國藍田為「農業部主管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2019年1月31日,中國藍田同趙寧、王某琰夫婦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趙寧、王某琰將其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東方金鈺控股股東興龍實業100%股權轉讓給中國藍田。協議籤訂後,中國藍田在向興龍實業提供的《中國藍田總公司會議紀要》中寫明中國藍田「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投資人為農業部」。
二是中國藍田未按規定履行要約收購義務。根據上述《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完成後,中國藍田將間接持有東方金鈺31.42%股份,符合2005年《證券法》規定的應當向上市公司所中國藍田在上述收購事項中,自2019年1月31日起至2月28日該股權轉讓協議被終止,始終未依法及時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也未向證監會提出要約收購豁免申請。
湖北證監局查明,中國藍田已於1999年與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脫鉤,並無股權投資關係。中國藍田未向上市公司提供有關其企業性質、股東的完整、準確信息,致使東方金鈺提示性公告中受讓方基本情況披露錯誤,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此外,《股權轉讓協議》已生效,中國藍田應當依法履行相關要約收購義務。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最終湖北證監局決定,對中國藍田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湯喆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罰款;對趙寧、興龍實業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40萬元罰款。罰款總額合計160萬元。
荒唐「鬧劇」為哪般?
2019年年初,昔日藍田股份造假案主角瞿兆玉,欲攜中國藍田重返A股市場引發關注。
*ST金鈺2019年2月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興龍實業的股東趙寧、王瑛琰與中國藍田就籤署《股權轉讓協議》相關事項達成共識,轉讓完成後,中國藍田將間接持有*ST金鈺31.42%的股權,成為*ST金鈺實控人。彼時,中國藍田披露其為農業部下屬企業。
消息一出,投資者立刻炸鍋了。有投資者稱「央企借殼上市沒有二十個板不賣」,也有投資者對藍田舊事記憶猶新,提示可能存在欺詐行為,更有投資者認為草籤重組協議不符合央企重組程序,認為不太靠譜。
或許是受上述消息刺激,*ST金鈺在2019年2月11日復牌即漲停,不到一個月時間收穫多個漲停板,2019年3月7日盤中股價摸高至7.22元/股,期間漲幅高達128%。
來源:Wind
這一併購企圖引起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2019年2月,上交所向*ST金鈺下發了《關於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事項的問詢函》等多份函件,要求公司說明公司及實控人是否收到中國藍田出具的《關於否決中國藍田總公司收購興龍實業股權事項的函》等多個問題。
2月19日,即*ST金鈺官宣上述消息半個多月後,公司公告稱截至公告發布日,中國藍田未就其身份、主體資格、資信情況及收購的合法合規性提供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鑑於相關事項仍有待核實,公司決定暫時終止上述股權轉讓事項。至此,這場中國藍田回A「鬧劇」便匆匆收場。
作為本次事件的重要參與方,*ST金鈺股價此後便一蹶不振,直至目前瀕臨面值退市。12月22日公司公告稱,公司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於1元,公司股票自12月23日開市起停牌,上交所將在公司股票停牌起始日後的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國企」身份之謎
中國藍田這個自行攀親其實疑竇叢生。從農業農村部網站所列的直屬單位名錄中,未見到中國藍田的蹤影。
數據來源:天眼查
2019年2月中證君也曾探訪農業農村部,在傳達室一位工作人員明確否認辦公區內有中國藍田。中證君走訪中國藍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一處辦公地發現,前臺背後的牆面有「中國藍田」字樣和LOGO,但前臺工作人員婉拒了採訪。
天眼查顯示,2019年11月18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中國藍田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變動日期顯示為2019年11月15日。在今年6月16日,中國藍田又因登記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而被列入異常名錄。
來源:天眼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藍田官網目前仍堅稱其國企的身份。
來源:中國藍田官網
編輯:曹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