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抑鬱症的誤解主要來自哪些方面?心理學家帶你了解!

2020-12-27 專注健康知識講解

根據相關研究調查,全世界大約有將近3.5億的抑鬱症患者,在我們國家有將近9500萬,將近2.1%的患病率,可以說現在抑鬱症已經延續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以及老年人,作為發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這種疾病也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殺手了,由於大家對於抑鬱症認知的匱乏,導致很多人對於這種疾病存在很大的誤解,認為抑鬱這種疾病就是所謂的矯情以及做作甚至是裝出來的,可以說誤解非常的深,其實患上抑鬱症的人是非常痛苦的。

沒有人會和哮喘病人說只要努力呼吸就好了,但是有人會和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抑鬱症就好了,成見以及誤解需要我們去洗滌,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關於抑鬱症的誤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去修改自己不足的認知。

首先第一個問題:悲傷與抑鬱這兩種情節如何區分?

任何人在某個時間段都會遇到不好的事情,於此同時也會出現會出現抑鬱的情況,但是抑鬱仍然會遭受著嚴重的誤解,也因此經常被糟糕地對待。

悲傷和抑鬱很多人感覺它們是一樣的,其實從表面來看其實的確如此,出現這樣兩種情形的人都會出現哭泣,逃離以及萎靡不振,認為自己與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悲傷的人知道自己悲傷是為什麼,但是抑鬱的人卻不知道自己抑鬱是為什麼,悲傷的人會很好的說出自己悲傷的原因,但是抑鬱的人卻無法說出自己抑鬱的原因。

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抑鬱的人會出現生活無意義的情況,無法解釋自己的情緒,而且很多抑鬱的人會出現偽裝的情況,因為自己無法解釋自己抑鬱的原因,又怕別人說自己是矯情。

其次第二個問題:一切的抑鬱都是有原因的

打比方說抑鬱症沒有任何能感知到的心理上的原因,那麼這個問題肯定是與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有關係的,通過專業的醫療手段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的,其實還有這樣一直說法就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治療,其實也是可以的嗎,但是效果要比藥物效果慢同時也可能會出現無效的情況,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因為某些事情導致的抑鬱症,心理諮詢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因為這類的抑鬱症是心理因素較多。

其實抑鬱症的無感抑鬱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只不過大家不是很了解,同時讓抑鬱的人去意識自己抑鬱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對於患者是一種非常絕望的事情,所以導致抑鬱的人會無意識的選擇對一切無動於衷,不讓自己去心煩。

其次第三個問題:抑鬱的人最需要什麼?

抑鬱的人最需要的是洞察自我的機會,因此這類人非常需要支撐以及傾聽者,患上抑鬱症的人其實並不需要通過各種理由去相信美好的事物,患者需要的是被允許去感受並記得具體的傷害,於此同時賦予患者一種感知能力,相信自己情緒是合理的,患者需要被允許憤怒,並且讓憤怒停留在正確的、令自己不舒服的對象上。

抑鬱症治療的目的,是將患者從絕望中解救出來,轉而去哀悼具體的某種喪失,無論這些洞察和哀悼會有多麼痛苦,這總比讓喪失損壞了一個人所有的思考能力要好得多。

其次第四個問題:抑鬱的因素就是矯情?

抑鬱症的病因都是相互作用影響的,是一組綜合性的因素,比方心理因素、遺傳因素、童年經歷、人格因素等抑鬱症發生常常出現在多疑敏感的人群當中,而且患有抑鬱症的患者大腦中往往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不平衡,任何情緒上的波動和生物節律變化都可以誘發抑鬱症的發作。

最後第五個問題:抑鬱的治療只有藥物和心理嗎?

心理療法:心靈重塑療法、催眠療法、完形療法等心理流派的治療成果,都為我們詮釋了這個事實:心病需要心藥治。

藥物療法:目前對抑鬱症的治療主要靠藥物維持改善病情,很多即使治療後好轉也不建議停藥,往往需要終身服用藥物控制,以三環類抗抑鬱藥最常用,可醫生指導下使用。

物理療法:在抑鬱症的臨床治療上,也是常見的方法,但一般是針對精神疾病及重度的抑鬱症患者,但目前物理療法的應用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也會較大程度存在復發的情況。

自我調適:個人採用一些切實的自我調適方法也是可以有效緩解甚至消除抑鬱症狀,這其中主要是指輕度或中度的抑鬱症狀。比如堅持運動鍛鍊、冥想放鬆、閱讀書籍、人際交往等。#抑鬱症#

相關焦點

  • 哪些話最好不要和抑鬱症患者說?人們對抑鬱症有哪些誤解?
    美國6.7%的成年人都會經歷一次嚴重的抑鬱症發作。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不可能理解抑鬱症患者到底經歷了什麼。缺乏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和教育,以及媒體的嚴重錯誤導向,不可避免地導致對抑鬱症的錯誤認識。希望下面的事實,能幫助澄清一些與抑鬱症有關的誤解,並提供一些對抑鬱症患者不應該說的話。
  • 不要用你的誤解,給抑鬱症「上色」
    馬思純在一檔綜藝中談起自己的抑鬱症時,卻遭到很多網友的謾罵: 「有病你就去治病,跑出來參加什麼綜藝?」 「果然抑鬱是塊磚,哪裡有用往哪裡搬?」 「總覺得說自己有抑鬱症的人就是矯情過度。」 ......
  • 性病梅毒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哪些方面
    核心提示:性病梅毒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哪些方面?說到梅毒這種病,大家或多或少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梅毒是性病中的一種病,此病的出現,會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影響的,梅毒是具有傳染性的,主要是通過性傳播而患上的,所以說,在患上此病的話,患者是要及時的做好治療的。那麼性病梅毒給人們造成的危害哪些方面?
  • 喬任梁去世四年後,那些對抑鬱症的誤解還在
    長大後,他了解了抑鬱症,才帶著母親看病,小縣城沒有準確的判斷,他只得帶著母親去大城市就醫。當聽到中醫建議「帶兒子去看精神科」,父親急忙拒絕「只有精神病才去精神科,這傳出去多不好聽。」這是對精神疾病汙名化的縮影,似乎人們總是對軀體痛苦十分同情,卻對精神類的疾病有偏見。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靠吃藥,做好這五個方面也可以自我康復
    其實,在生活中的諸多不如意,不是命運弄人,是你心中的怪獸,它總知道你的傷疤在哪,那總是用戲謔的神情去狠狠的揭開你的傷疤。 怪獸如此的了解你,可以一招抓住人的脈門,稍稍用力,便讓你痛不欲生。只因為怪獸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它就像是在很久以前被我們放逐的那個野孩子。它需要被愛,被接納,被關注,然而它得到的儘是失望和拒絕。」
  •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呢?主任帶你詳細了解一下
    我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人對我說的一個詞。這時,我通常會再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有抑鬱症?然後你會發現,除了少數人說被醫院證實之外,大多數人會說是基於他們的感覺。抑鬱症的診斷是一項專業和系統的工作,僅僅依靠一些症狀和測試表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將談論一些關於抑鬱症的常見誤解。最近總是不開心,是抑鬱嗎?
  • 提前識別抑鬱症,十大症狀表現你必須知道!
    「沒有人對抑鬱症有絕對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鬱症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躍至全球第二大疾病,自殺是其最可怕的症狀。如何擺脫抑鬱,值得我們每個人關注。
  • 如果你對抑鬱症有誤解,這些遊戲能帶你走近他們的世界
    每年有許多精神分裂者、精神障礙者以及抑鬱症者無法獲得正常的治療,而其中的抑鬱症者,又是最容易被引起誤解的,因為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一部分局外人對抑鬱症患者嗤之以鼻。有人認為抑鬱症只是想逃避現實的人偽造的藉口,這種看法很片面,儘管抑鬱症者不一定生活在你身邊,但他們真的普遍存在,同時也真的需要被關注和關愛,我們想通過以自己的方式改善大眾(儘管我們是小眾媒體)對抑鬱症患者的認識,以下介紹的這些電子遊戲,「感悟」要遠大於「樂趣」,能夠帶你更加感同身受的進入到抑鬱症者的世界 >>《越鬱 Free your feelings
  • 患上抑鬱症會出現哪些症狀?心理學家指出這四點,希望你沒有
    人的一生不可能會一帆風順的,我們會在各處地方碰壁,那麼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去把心態調理過來的話很容易導致我們的情緒越來越消沉,甚至嚴重的時候會導致我們出現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抑鬱症就是最常見的一種,這種疾病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這種疾病對於現在來說是非常的常見的,但是很多人並不會在意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不同表現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來自人的思想。書中講到:「任何事物及現象都不會對人產生壓力和恐懼,令人產生壓力和恐懼的是人們對此事物及現象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導致的」。
  • 我得了抑鬱症
    當聽到中醫建議「帶兒子去看精神科」,父親急忙拒絕「只有精神病才去精神科,這傳出去多不好聽。」 這是對精神疾病汙名化的縮影,似乎人們總是對軀體痛苦十分同情,卻對精神類的疾病有偏見。類似於「春秋航空拒載抑鬱症乘客」的事件,也在將抑鬱症群體邊緣化。 抑鬱症群體不僅不被理解、不被看到,更會被嘲弄是表演性人格的自我陶醉。
  • MBC公開崔雪莉紀錄片|趁還來得及,帶你看看抑鬱症的世界
    我們沒有比別人更了解崔雪莉,但我們更了解抑鬱症。所以,今天我們想帶你看看抑鬱症的世界。別等她離開這個世界後,才開始愛她。……你會發現其中大部分都帶上了「抑鬱相關」的描述,這些名人的悲劇,為大眾敲響了關於抑鬱症的警鐘,我們開始更加頻繁地在關注抑鬱自殺的消息。實際上,抑鬱自殺的情況已經非常普遍。
  • 心理學家:千萬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3句話,否則他會更緊閉心門
    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新聞。抑鬱症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很多人對抑鬱症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模糊且片面的階段。這導致抑鬱症患者在艱難自救的同時,也很難獲得來自他人的幫助,甚至身邊的親朋好友,可能會幫倒忙。
  • 心理學家:抑鬱症患者做好這六個方面,就不會反覆了
    一,正確了解抑鬱症。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絕大多數的抑鬱症是因患者不健康的心理(性格)模式造成的,如果抑鬱症患者不改變這種心理模式,那麼,他的抑鬱症就可能達到真正的康復。 二、放低對自己的要求。
  • 如果你不了解抑鬱症,你就無法理解崔永元曾經的痛和苦
    可對於這樣一個勤學愛校的校長的離去,人們除了嘆息,更多的是意外。有許多師生評論道:劉校長性格開朗,不可能會跳樓!   德國心理學家烏爾蘇拉·努貝爾在《不要恐懼抑鬱症》一書中指出:所有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特徵是,他們都試圖儘可能長地躲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後面,他們巨大的自控能力和強大的意志,仍然使他們去履行每日的義務和要求,而把他們的病痛留給自己,不讓身邊的人有所察覺。這似乎解釋了,很多人如果不是自殺沒有人知道他患有重度抑鬱症。
  • 抑鬱症的復發率為什麼這麼高?原因是這3點,聽聽心理學家的分析
    以躁狂抑鬱症為例,在1921年心理學家克瑞普林(Kraeplin)就認定躁狂抑鬱症是一種非衰退性疾病。意思是指,當這種抑鬱症痊癒了以後,就可以讓患者完全回到以前未發病的健康狀態,但是只是存在一定的復發率而已。
  • 成都治療抑鬱症的好方法有哪些?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核心提示:成都治療抑鬱症的好方法有哪些?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復發? 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障礙。 抑鬱有許多觸發因素。 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抑鬱症,它使人們的情緒,身體和認知能力受到損害,抑鬱症也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預防抑鬱症復發的工作。
  • 得了抑鬱症,怎麼治?心理學家:這4種常用的心理療法,成效顯著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患有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全球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而中國抑鬱症人數就有將近1億。抑鬱症會嚴重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60%~70%的人都有抑鬱症的困擾。
  • 抑鬱症大多都是「聰明、情商高、特別敏感」的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抑鬱症,這個概念最早在西方出現,據說名人更容易得抑鬱症,古代屈原、李賀、趙匡胤等人都患過抑鬱症,現代有張國榮、喬任梁等人。抑鬱症情商更高嗎?我想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情商高,這大概是對抑鬱症最大的誤解了。
  • 心理學:經常失眠的你,是否存在抑鬱症,來自測下,方法中肯實用
    在這項研究中提到,有84.7%的門診抑鬱症患者是伴有失眠症狀的,而這種失眠症狀通常表現為以下三個主要方面:入睡困難夜間覺醒2、夜間覺醒對於沒有睡眠障礙的人群,往往睡眠是遵循「睡眠-覺醒節律」,即「夜間入睡白天醒來」。可是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們來說,通常在夜間覺醒2次以上,就可以被稱為有夜間覺醒的睡眠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