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舞蹈界的清華北大?古名伸「古舞團【接觸即興】工作坊」實現你的夢想 報名從速

2021-02-11 77文創

「古舞團【接觸即興】工作坊」將於7月13-7月16日亮相77文創【美術館】77文創生活節,敬請期待!

我想使自己躍離這個星球,看看有什麼事會發生,而不需擔心數秒鐘後重新進入的事——史提夫.派克斯頓

▲ 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 接觸即興舞蹈的創立人 

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1939─)從最早就活躍於所有的後現代舞實驗中,也是最早創立舞蹈形式的人。他的「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isation)是舞蹈界中異軍突起的異數,有「運動舞蹈」(Sport Dance)的別號,這與派克斯頓一直講求的純肢體性有關。

▲ 「接觸即興」的發源受到東方禪學及日本的合氣道影響

「接觸即興」的許多轉換原理類似太極拳的推手。舞者之間在身體「接觸」和動作「即興」之下,所賴以維繫進行的是觸覺的敏銳和當下的反應,這其中需要的是身體反應的本能和不加思考的直接迅速。這種要求後來變成了「接觸即興」與其他舞蹈方式不同的訓練方向。


▲ 「接觸即興」工作坊現場

由於所有動作的取決完全仰賴舞伴的訊息和彼此的默契,恐怕這支異數是所有舞蹈形式中唯一不能由自主控制出發去發展動作的,而且其中講求的是溝通和精力,完全沒有姿勢和舞步的考量。

▲ 「接觸即興」表演現場

「接觸即興」如此內聚而不講呈現的個性,使得它一直被懷疑是一種可以「表演」的舞蹈嗎?這其中的差別只在觀眾轉換欣賞的角度,不再去看舞者呈現什麼結果,而是與舞者同在,去發現什麼事情正在進行,就如觀看一種運動或一個事件一樣的態度。

生命是一首無法排練的作品,人人都是即興的專家。——古名伸

▲古名伸老師在「接觸即興」工作坊現場

這次的「古舞團【接觸即興】工作坊」,將首度在上海及北京兩地展開。在「接觸即興」落腳臺灣的第二十五年,主辦方邀請您一起透過課程認識真正「接觸即興」的風貌,更深度聆聽自己的身體,也透過舞蹈,以全新的角度接納您生命中的每一刻、每一人,和自己。

關於工作坊

「接觸即興」是一種兩個人或多人以上的即興舞蹈。即興者經由「接觸」以及「彼此聆聽及跟隨」,形成即興動機,在感知彼此身體狀態下互動,一起成就其舞蹈。「接觸即興」沒有標淮動作,而且任何人都可以跳。課程目的乃期望透過學習加強感官覺察的掌握,以及互動能力的提昇,並拓展身體活動潛能,挑戰身體自由舞動的極限,以達到與舞伴自由共舞的目的。

「接觸即興」在國際上已成為對舞蹈或身心互動有熱切期待者必學的技巧之一。本課程的內容特別為舞者、一般大眾、身心治療工作者所設計。

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后街77號 77劇場

▲77文創【美術館】77劇場

1993年由編舞家古名伸創立,從事現代舞創作及發表,創團以來積極地推廣即興舞蹈表演及「接觸即興」,也成為臺灣唯一以此種表演藝術形式從事專業演出的團體。歷年來演出作品無數,演出足跡遍及歐、亞、非、美及澳洲等地。自2011年起開始連結亞洲網絡策劃「i·dance Taipei 國際愛跳舞即興節」,同時每年舉辦各類型即興舞蹈及「接觸即興工作坊」。


古名伸 Ming-Shen Ku

古舞團創辦人。近年陸續在美國各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及應邀編創舞作,演出與教學遍及歐、亞、美、澳等地。除創作和表演外,同時為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

朱星朗 Christopher Chu

古舞團創團成員,曾任沙發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資深「接觸即興」教師,歷任臺大現代舞社顧問及指導老師,並獲多個舞蹈及戲劇團體、大學邀請演出、創作及授課。目前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深造。

許程崴 Chen-Wei Hsu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現為「古名伸舞團」即興舞蹈表演者,及「許程崴製作舞團」創辦人。作品《禮祭》獲選2016年蘇格蘭【愛丁堡藝術節-臺灣季】、荷蘭【NEU NOW藝術節】,以及獲獎2015年「世安文教基金會-世安美學獎」。獲選進入【羅曼菲舞蹈獎助學金】舞蹈創作計劃《五件獨舞計劃-第三件》。

張淑晶 Sue-Ching Chang

2008年加入【古舞團】至今,曾隨團演出《亂碼2010》,《即興-舞蹈風景》,《回來》,【i-dance國際即興舞蹈節】《即興舞蹈光譜-與傳奇對話》等室內外演出。2008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現職為舞蹈教育與即興工作者。 

林憶圻Yi-Chi Lin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表演主修、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2017年於高雄春天藝術節與蘇格蘭編舞者Janis Claxton合作,演出《為你跳支舞,好嗎?》。曾赴澳門、北京、夏威夷及2016年愛丁堡藝術節臺灣季與荷蘭NEU NOW藝術節演出。

相關焦點

  • 接觸即興大師古名伸首訪深圳
    ,紐約一群藝術家們以傑德森教堂為基地,進行著現稱「後現代舞蹈」的各種實驗,接觸即興創始者史堤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即是其中一員。「畢卡索說人們聽不懂鳥在說什麼,可是為什麼大家還是說美呢?」我們不會想去看懂樹、看懂雲,但我們看樹看雲的時候,覺得很舒服,用這種「感受」去欣賞就對了,純欣賞、讓頭腦休息,看多了,自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受」。
  • 昆明接觸即興舞蹈CI工作坊 | 信任
    接觸即興需要夥伴們之間身體的接觸,以身體(而非語言、眼神)為媒介去傳達或感知訊息,並讓身體自然去協調,做出一連串的動作。它不要求舞蹈基礎,它甚至不教給你任何舞蹈動作,而只是教你覺察自己的身體,是身體之間關於重量、平衡、反射和衝動的「對話」。
  • 【新舞蹈】即興舞蹈工作坊
    關鍵詞:當代舞蹈身體、個體即興、接觸即興 個體即興:當代舞蹈身體下的獨舞在當代舞蹈身體的基礎下,建立對身體內在於外在空間的感知。透過在空間中的流動發展出屬於個人的獨舞,稱之為個體即興。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獨舞與身體,進而能接觸另一個身體,形成雙人乃至多人的接觸即興。
  • 2018上海即興藝術節 | 下一秒,你將遇見誰?
    在這場即興的狂歡裡,你會遇見:舞蹈的即興:親子接觸即興工作坊,接觸即興工作坊,身體連接工作坊,即興舞蹈工作坊,即興舞醬活動,音樂的即興:即興音樂演出,戲劇的即興:默劇工作坊,物件劇及偶戲工作坊,默劇演出,跨界的即興:數字媒體與舞蹈編創工作坊,多元劇場與表演工作坊,戶外即興演出,遇見跨界演出,藝術家即興大匯演演出,即興大爬梯活動,
  • 如舞如詩,如戲亦如夢 : 上海Underscore工作坊
    本次上海Underscore工作坊邀請到國際知名舞蹈藝術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兼職老師,臺灣古舞團成員,同時也是卓越獨立編舞家 餘彥芳 來滬授課。她從Nancy Stark Smith (Underscore創始人)處學得的Underscore,將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 第四屆北京新舞蹈國際藝術節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北大清華講座】,知識改變命運!     千呼萬喚,第四屆「新舞蹈」藝術節將於2018年8月18日至27日全面展開。我們邀請了來自荷蘭、美國、斯洛維尼亞、立陶宛以及香港、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十多位藝術家,為大家呈現多場高規格的演出以及高水準的大師課和工作坊,讓所有熱愛舞蹈的人們身臨其境,體驗當代舞的魅力。
  • 【ICDS】國際舞蹈會議大師課程報名截止倒計時
    倒計時2天,所剩名額有限,機會難得,快來諮詢報名吧!(報名方式見下方)這次國際創意舞蹈研討會的大師課程包括古典芭蕾技巧、 當代舞技巧、舞蹈創作與接觸即興、Gaga 技術、Flying low 技術、 當代舞地面技術。
  • 2018大師雲集:守則藝術中心秋季工作坊
    美國猶他大學舞蹈藝術碩士學位,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士學位。旅美十年,曾被紐約村聲周報讚譽為-「超級舞者」。2008年返臺創立同名舞團,發表「小」、「南管」與「流體」系列作品。其細膩純粹的肢體美學與節奏分明的動作處理,在臺灣舞蹈界中獨樹一格,備受矚目。2015年獲選為臺灣表演藝術雜誌年度人物(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5 ),稱其「從「小」到「大」,理性前進,務實不華冷然獨特」.
  • 第三屆上海即興藝術節 | 夏末冒險 給你二十七個理由夠不夠
    · 新媒體 · 裝置 · 影像工作坊/演出/放映/論壇/集市/趴梯2019.08.23-2019.09.01亞洲接觸即興教母,New York Times 舞評曾經稱讚她的作品」 Simple and Handsome」。
  • 身體、影像、科技的極盡探索|2021年第四屆上海即興藝術節國際論壇
    近年來主要以舞蹈影像和環境劇場形式創作,曾受邀參與美國維吉尼亞Experimental Film Virginia和香港西九文化區及城市當代舞蹈團合辨的「新作論壇:光影舞蹈」計劃,和國際知名舞蹈影像導演合作。
  • 2018 " 身體最前沿 " 國際交流工作坊 - 承載期待,蓄勢待發.
    你想學習  X 舞蹈劇場 的 「身體連接 」 技術嗎?你聽過 紐約 經典  B 現代舞團嗎?你想接觸  V 獨特的歐洲身體訓練技術  - Flying Low嗎?你了解過  W 的接觸即興嗎?你有見過 韓國 街舞中最神秘的一種舞種 -  M 聲嗎?
  • 招募|第四屆美國舞蹈節—北京國際舞蹈大師班正式啟動
    目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舞蹈碩士,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畢業。曾任北藝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系主任、先後任教於國內多所學校舞蹈科系、並常年應邀赴美國、澳洲、歐洲及亞洲等國多所大學及機構擔任客座教授、編舞。2009年獲吳三連藝術獎、1997年受中山文藝獎章。古名伸在1987年學成回國後,即積極從事現代舞的發表與創作。
  • 全國招募 |「一葉空間」暑期紐約國際現當代舞蹈集訓營
    」合作紐約兩大舞蹈機構Broadway Dance Center 和 Gibney Dance,每位學員有25節常規自選舞蹈課程,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以及自己的舞蹈等級,選擇課程進行上課,每個機構每天都有50+舞蹈常規課程可供選擇。
  • 女孩藝考清華被拒,決定高考再戰清華,卻中途被北大「截胡」
    文/小佳兒說 清華北大應該是很多學子的嚮往的目標了,每年都有無數考生為了能夠考上清北而努力拼搏。考生們也都希望能夠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價值。
  • 演好即興戲劇,就能演好你的生活|即興戲劇工作坊
    「鹹魚」、「黃牛」、「假牙」、「家門口的三顆棗樹」……演員們開始表演,你來我往的對話慢慢清晰了每個人的身份,而觀眾也逐漸發現自己給出的關鍵詞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劇情展開方式出現在演員口中。一場表演看下來,戲謔又荒誕,但觀眾就是被吸引,一次又一次走進劇場,而每次所看到的內容都與上一次迥然不同。
  • 身心的自由交響vol.2|西安接觸即興9月特別策劃
    此次工作坊,我們將嘗試探索自身與他者分離與合一的狀態,它可以是靈活的、舒適的、冒險的、挑戰的…… 我們將運用接觸即興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接觸點,作為探索重量和移動法則的出發點。我們的方式會使初學者更容易的進入接觸即興的世界,同時也會對更有經驗的參與者提供更具挑戰的方式和更加細緻的體驗維度。
  • 贈票 | 『 2018即興藝術節 』熱力開演!音樂、舞蹈、戲劇…「瘋」玩跨界!
    」上怎麼玩?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並經常於雲門舞集、雲門二等重要舞團教授接觸即興課程。曾任臺灣古舞團、美國Bebe Miller Company舞團團員、德國Staatestheater Kassel客席舞者、德國Schauspiel Frankfurt客席表演者。2017年雲門「創計劃」及三度「羅曼菲獎助金」獲獎人。舞蹈劇場「默默計劃」發起人、黑眼睛跨劇團駐團藝術家。
  • 表演與表達 翹課也要去的黃俊達肢體工作坊,等你報名!
    >他們如何用身體感知這個世界《孤兒2.0》即興接觸工作坊200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隨後赴及法國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成為少數完成該校兩年課程及動作研究所課程的華人。他畢業後隨義大利麵具製作大師斯特凡諾·佩羅科於阿爾巴特羅斯劇場工作室研究皮革面具的製作與運用,並於2012年獲選參與歐丁劇場導演尤金諾·芭芭及茱莉亞·瓦雷的「思想與行為」劇場大師班。
  • ​報名 | 馬汀尼「The Very Moment」工作坊
    每年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提供觀眾可以親身參與的藝術體驗,今年的主題是「戲劇」。今年的主題活動將會分成三個階段,第壹階段的主題是《什麼是戲劇》。我們將邀請到各位戲劇藝術家通過對談、工作坊等形式來和觀眾一起探尋戲劇的模樣。「劇場朋友偶而會聊起這樣的一個話題說「你印象最深刻的表演課是哪一堂啊」,這時我總會想起在紐約「開放劇場」的workshop上過的這堂課,The Very Moment,微妙結合了感官記憶情感記憶,試圖領你重回現場,當下。」
  • 他們是讚頌失敗的人|即興戲劇工作坊
    這是單向空間不久前結束的 12 月即興戲劇工作坊課堂上常出現的場景,一旦出現失敗,大家就會把雙手舉高比出 V 字,然後大喊一聲:耶!這一舉動叫「讚頌失敗」,是即興戲劇中最基礎的概念,也是每一次即興表演勇氣的來源。 12 月的即興戲劇工作坊持續 4 天,包含 8 個主題的訓練和一場即興戲劇集體共創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