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未免有點神棍,Underscore
怎樣可以如舞如詩,如戲亦如夢?
為何它可以讓任何人都能參與,並各有所得?
為什麼它歡迎 舞者、表演者、創作者,
教練、培訓師,
同時,
也歡迎各行各業的,沒有舞蹈經驗和表演經驗的人?
為什麼人們一次次聚在一起實踐Underscore,
樂此不疲?
Underscore(中文譯為:潛動譜)是由接觸即興教母Nancy Stark Smith所發展出來的長篇即興舞蹈結構,自1990年以來它一直在不斷發展,並在全球各地進行。
(圖片來自網絡)
wei翻譯from http://nancystarksmith.com/underscore/ :
The Underscore is a vehicle forincorporating Contact Improvisation into a broader arena of improvisationaldance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greater ease dancing in spherical space—aloneand with others; and for integrating kinesthetic and compositional concernswhile improvising. It allows for a full spectrum of energetic and physicalexpressions, embodying a range of forms and changing states. Its practice isfamiliar yet unpredictable.
Underscore(潛動譜)把接觸即興擴至更闊的即興舞蹈練習層面,它讓人們更自在地在空間中跳舞——獨舞或者和他人一起跳;在即興中整合運動知覺的與組合。它容納著所有範圍的能量與肢體表達,包含 多樣的形式和變化的狀態。這種練習既是熟悉的,又是不可預測的。
Thepractice—usually 3 to 4 hours in length—progresses through a broad range ofdynamic states, including long periods of very small, private, and quietinternal activity and other times of higher energy and interactive dancing.
這個練習一般持續幾個小時,通過一系列充滿活力的狀態來向前推進,既包括長時間的細微、私人、內在的活動,也包括較高的能量狀態和與他人互動的舞蹈。
(香港 丸仔 提供)
There are 20+ phases of the score—each witha name and a graphic symbol—which create a general map for the dancers. Withinthat frame, dancers are free to create their own movements, dynamics, andrelationships—with themselves, each other, the group, the music, and theenvironment. Each Underscore is unique, providing rich and often inspiringexperiences of the human and artistic phenomena of dance improvisation.
潛動譜有二十多個階段的標記,每一個都有名字和圖形符號 — 這提供給了舞者一幅全局圖。在這個框架內,舞者自由地創造自己的舞動,動力,和關係 — 有和自己,和他人,和群組,和音樂,和環境的關係。每次潛動譜都是獨一無二的,給參與者們提供了即興舞動中豐富而鼓舞人心的人文體驗和藝術效應。
(上海舞醬)
Underscore 基於每個人獨特的身體,背景,經歷以及敏感度,回歸每個人不同的個性,探索多元化的身心美學,在一個美好的結構內,完成內在探索,個性交流和共同創造。在一個框架指導下建立人與人的關係,並能享受極富樂趣的天馬行空的身體對話。
雖然是一起跳舞,但是它並不講究舞步動作的正確與否,反而強調從內在去經驗動作,允許舞蹈自己發生。人們在其中閱讀時間空間和關係,洞察自己及他人的身體,探索、發展和見證各種可能性。
(上海舞醬)
於是在場內發生的,
可以是集體即興的舞蹈,
可以是時空詩句的連結,
可以是錯綜的戲劇呈現,
也可以是精神共鳴的大夢。
(上海舞醬)
(上海接觸即興藝術節)
正因如此,我們都很愛Underscore,覺得它非常有價值,值得讓更多人學習它,享受它所帶來的驚喜。
本次上海Underscore工作坊邀請到國際知名舞蹈藝術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兼職老師,臺灣古舞團成員,同時也是卓越獨立編舞家 餘彥芳 來滬授課。她從Nancy Stark Smith (Underscore創始人)處學得的Underscore,將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彥芳老師已有十多年的創作、演出及教學經驗,她率真誠懇,同時又敏銳富有洞察力,善於啟發式教學。這次工作坊主要分享她幾次參加 Underscore 創始人 Nancy Stark Smith工作坊(包括最近剛結束的 Earthdance January workshop)的心得,並帶入她對接觸即興及Underscore 的經驗及想法。
(彥芳老師 提供)
工作坊集中授課,傾囊教授Underscore(潛動譜)乾貨,帶領你發現自己身體之美,用身體和自己對話也用身體和他人交流。在Underscore(潛動譜)框架下共舞的經驗,可以帶給你對自身深切的覺知,敏銳體察環境和他人,自在的用身體表達自己,享受全新的創作和溝通方式。
適合舞者和表演者;適合企業教練和培訓師;適合創作者;適合需要釋放的人;適合需要內觀的人;適合每一個對自己好奇,希望開拓自我邊界的人。
(請千萬不要擔心自己不會跳舞,兩天後,你會舞出自己。)
(彥芳老師 提供)
上海Underscore工作坊日程:
3月31日(周六)+ 4月1日(周日),為期兩天、每天6小時,共12小時。
DAY1 (3/31) 10:00-13:00 & 14:30-17:30
我們將花一天的時間整理接觸即興的基本技巧,並將Underscore的基本過程隱藏在課堂的發展中。彥芳老師將以她的方式與課堂上的學員分享一些接觸即興的基本技巧以及遊戲規則:群體的以及空間的覺察建立、一些針對脊椎、身體結構的覺察的練習、與地板的關係、雙人聆聽、一起移動、重量的轉移,深入及較長時間的雙人舞等等。
DAY2 (4/1) 10:00-13:00 & 14:30-17:30
第二天將分享並解釋由Nancy Stark Smith研究建立的Underscore,之後我們將一起探索並實作Underscore練習並收穫分享。
工作坊帶領藝術家:餘彥芳
2017年雲門「創計劃」及三度「羅曼菲獎助金」獲獎人。
舞蹈劇場「默默計劃」發起人、黑眼睛跨劇團駐團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兼任講師。
接觸即興表演與教學、專業舞者、編舞家、導演、演員及劇場肢體設計。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學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表演藝術碩士。
師承古名伸,鑽研接觸即興技巧。旅美期間多次參與Nancy Stark Smith開設的工作坊,曾赴Earthdance舞蹈中心參與一月工作坊。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並經常於雲門舞集、雲門二等重要舞團教授接觸即興課程。
曾任臺灣古舞團、美國Bebe Miller Company舞團團員、德國Staatestheater Kassel客席舞者、德國Schauspiel Frankfurt客席表演者。個人作品曾發表於美國紐約城市中心、辣媽媽舞蹈節、長島大學肯布劇院、貝茲舞蹈節、美國舞蹈節、紐約日本交流協會。近年並參與戲劇演出與劇場動作設計、音樂劇編舞。合作的劇團包括: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創作社、黑眼睛跨劇團、三缺一劇團、風格涉、再拒劇團等等。
餘彥芳老師即興作品欣賞:
餘老師在古舞團即興演出視頻
上海Underscore 接觸即興工作坊 (12小時)
3/31(六)10:00-13:00 & 14:30-17:30
4/1 (日)10:00-13:00 & 14:30-17:30
費用:
每人¥1800 ,兩人同行優惠價¥3000(每人¥1500)。
地點:
上海K11美術館
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300號K11購物藝術中心B3
*上課須知:
1. 請穿適當舒適服飾,棉質有彈性衣物並能活動自如為佳。
2. 請避免有扣子或拉鏈的衣物。
3. 課程中會大量流汗,請斟酌自備毛巾或更換衣物,課堂中適度更換。
4. 請勿配戴任何飾物、眼鏡或其他尖銳物品;
5. 課堂教室內需脫鞋。
6. 請自備運動護膝(前面有墊子的護膝)。(如需主辦方代為購買,請在報名時提出)
特別提示:
報名若不滿10人或有任何不可抗力之因素幹擾,主辦單位保留開班權利。若未能開班,學員所繳費用全數退還。上課地點若有更動,將另行通知。
退課說明:
1、請學員務必保證上課時間,缺課無法提供補 課。
2、開課前如因個人原因無法參與課程,課程可以轉讓無法退款。
3、開課後不接受退課、改期申請。
報名方式:
點擊文章最後「閱讀原文」,在微店中直接購買名額。
報名諮詢 電話/微信:
飛行家 13918025654 / Zoe 13661888479
*寸草舞集保留本次活動等最終解釋權
(香港 丸仔舞繪)
來自不同背景的Underscore實踐者的分享:
丸仔(香港)
Nancy有提及到很多人很愛潛動潽,同時它亦發現有些人誤解認為潛動譜要"嚴格執行"。潛動譜其實是非常包容,亦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去進行。
當然,一般潛動譜需要最少三小時去進行,就如煲湯不夠時間就不出味道了。Talk Through要講得完滿(用英語)也最少要一小時,但近來也有不少地方只花半小時甚至15分鐘去講,那是讓小部分有興趣加入練習的新人也可有一個大概的知曉便可以加入,有機會再補作長的足本講解。
網上流傳一段Nancy的Mini Solo 潛動譜,那也是一種變奏,但閒談間她好像不算太滿意那次的實驗。
Nancy似乎比較重視潛動譜在Assembly(集會,即之前的Pow-wow)如何"播種"Seeding,她自己每次的安排都有特別用意。
隨了一般最少三小時的集體潛動譜練習,我們也可以做Pravite(個人/私人)潛動譜,在任何的jam裡都可以自己進行潛動譜。我今次在長舞中則以潛動譜來進行舞蹈繪畫/繪畫舞蹈的研究實驗。
梁嘉能(香港)
Underscore 最讓我欣賞的地方是它的包容。Nancy分享underscore 是「被發現」出來的,而它的prescriptive (規範性)及descriptive (描述性)的兩極本質並沒有被任何權威人士強硬訂定下來。這種包容創造出很大、很深、很廣的空間讓大家在舞蹈中共同創造、硏究及分享。
我在今次與Nancy 的一月工作坊中,其中體會最深的是underscore的強烈生命力及有機性。
如果讓underscore祇有規範性的部分,而失落了描述性的部分的話。對我來講,它就變成祇有一根翅膀的鳥,飛不起了。
我們一起讓他自由讓他飛吧!
書藝(北京)
我覺得underscore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就是一個薄薄的框架,薄到比線還細,如果你太按照規則程序走,可能會受到羈絆;但如果你對這根線沒有意識,也許會失去對自己的責任。而這個框架這根線的邊界又是如此耐人尋味。比如我們最近在NSS工作坊和Long Dance做的幾次,有人一開始就直接出門了,TA「不在場嗎?」;有人嚴謹的按每一個步驟進行,TA"在場嗎?"
在underscore裡,每一秒鐘你都有那麼多選擇可以做,也可以在gap裡任由自己「不作為」,甚至啟動idiot button,徹底放棄所有,
這個尺度和邊界到底在哪?個體選擇和群體的關係是什麼?每一次都應該會有不同的體會。
(香港 丸仔舞繪)
「跳舞!不停的跳舞!不要考慮為什麼跳,不要考慮意義不意義,意義那玩意兒本來就沒有的,,,————村上春樹《舞!舞!舞!》
報名諮詢 電話/微信:
飛行家 13918025654 / Zoe 13661888479
購買工作坊名額,請點擊閱讀原文。
Please click on the blue words on the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