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瓊如琳胭脂扣 ┃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2021-02-21 逸廬夜畫

擱筆數月,夏涼起封。這兩天忙裡偷閒,重讀李碧華的《胭脂扣》,索性也把《胭脂扣》電影也看了兩遍。

《胭脂扣》如今也算是久遠的印記了。當日看的時候,並沒有太多覺得扣人心弦,如今重看,便頗有「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意思了。

小說《胭脂扣》寫於1984年,是李碧華的第一部小說。於今36年了。即便是1988年上映的電影《胭脂扣》,也已經是32年前的舊跡了。飾演男主十二少的張國榮、飾演女主角如花的梅豔芳,都在2003年謝世,迄今竟是17年了。

嘉禾最初計劃由鄭少秋、鍾楚紅、劉德華主演《胭脂扣》,後來關錦鵬接手導演,把《胭脂扣》改編成為梅豔芳量身訂造的電影。而梅豔芳力邀新藝城的張國榮演出十二少一角,為此代價是:作為交換,梅豔芳需為新藝城拍一部戲,於是後來梅豔芳拍了《開心勿語》。

梅豔芳與張國榮的合作火花四射,最終成就了《胭脂扣》這部經典。《胭脂扣》過後,梅豔芳和張國榮畢生再也沒有合拍過電影。30多年來,多次有人打算請關錦鵬重拍《胭脂扣》,關錦鵬說:「你把梅豔芳和張國榮找回來再說吧……我不知道該找誰來演十二少與如花。」至今《胭脂扣》從未被重拍。

梅豔芳曾透露她深愛張國榮,卻被媒體一致說成是為了操作而說謊,理由是哥哥不會愛女人。梅豔芳原本與張國榮有盟約:說好兩人若是到四十未娶未嫁,就在一起。結果張國榮卻在梅豔芳40歲那一年的4月1日選擇離開了世界離開了她。

張國榮離世後,梅豔芳一夜白頭。從此瘋狂工作、患了癌症、拒絕治療。終於在同一年裡,在這年還剩最後一天的時候,生生累死在舞臺上,相隨張國榮在一起了。她愛得斬釘截鐵,愛到以死相報,演出了《胭脂扣》現實版。

張國榮生於1956年,今年冥壽65歲。很多年以前,我曾買了一盒張國榮新出的《愛慕》磁帶,打算送給一個超愛張國榮的朋友當生日禮物,磁帶尚未送出,該友已然和我斷交失聯。

民國年間的故事,總是讓人目眩神迷。那是一個充滿變幻的大時代,連理枝轉眼生死契闊,胭脂扣化作生死茫茫,人鬼情未了、穿越尋舊夢、歲月催白髮、生死了無痕……《胭脂扣》把這些撩人的橋段,只管死命地往裡塞。

李碧華寫的故事總是拿時間長河來殘忍對照,用前世今生來催人肝腸。《霸王別姬》、《秦俑》和《胭脂扣》都是如此。《胭脂扣》故事時間軸始於1932年。起點卻在半個世紀之後。

「十二少:老地方等你。如花。」

故事開頭就是這樣一則尋人啟事。便把一切緩緩鋪陳開來。

如花和十二少之間的諸多具體情節,有很多不太美好的一面,我不太想碎碎念地評述。如花的身份換成一個女學生,再把十二少的身份換成一個民國的教師,我想會更好更貼切。

「你睇下夕陽照住個對雙飛燕,我獨倚在篷窗我重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見平橋衰柳鎖寒煙……」電影《胭脂扣》裡,如花和十二少邂逅時的音樂,唱的是南音名曲《客途秋恨》。

初見時,他們看見了彼此。也預見了未來的一番苦楚,但他們還是沒能放下彼此,沒能斬斷那份情,沒能熄滅想要在一起的熱情。於是,當一切來到絕路,無法再前行的時候,擺在面前的路便只有共同赴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他們所能想到的最後也是最好的結局。

生活中盡多各種不得已的苦衷。他們倆當初選擇了最簡單的收場,當時陰差陽錯,未可求仁得仁。之後便是數十年的生死兩茫茫。一痛赴黃泉的如花成了孤魂,留在人世間的十二少其實也很難。

如花不喝孟婆湯執念到人間,尋找前世的戀人十二少。這份數十年後的苦苦尋找,情之所至,向來無解。

很多人看電影看小說,一不小心都會把自己帶入情節。

若你只是沒心沒肝地旁觀個故事,也許就是感慨一下心悸一下陪淚一下。若你肯閉了眼睛,把自己替為十二少,想像如花在世界的那端,問遍老巷陌,訪遍朋友圈、加遍聊天群……

那個數十年不敢近看的模糊身影、那些本打算終身不再提起的往事,那份沉甸甸的心情,不是開個公眾號,寫個七八百萬字的文章就可以隨便說清楚的。

如花心裡有了一份執念,一定要找到十二少,一定要問他個清楚。也許只是一份執念要了結,也許還有更多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心結。可是幾十年的時間,早夠得上稱為恍如隔世了。

如花終於靠著一串數字找到了要找的人。可是這麼大的世界,這麼多的變故,再也不是之前的那個年代了,這個眼前的十二少還是從前那個十二少嗎?

《胭脂扣》到了結尾,如花還是離開了。她到底見沒見到心中的那個十二少,他們說話了嗎,說了什麼,為什麼她要丟了十二少給她的胭脂扣,仔細想想,其實都已經不重要了。

西晉的陸機寫了一首小詩:「於穆同心。如瓊如琳。我東曰徂。來餞其琛。彼美潘生。實綜我心。探子玉懷。疇爾惠音。」我覺得這便是如花看過十二少的心情寫照吧。固有懷舊念舊的滿滿心緒,還有放下之後的淡淡祝福。

如瓊如琳的如花,底子裡是舊派的、溫和的,她來過一遭,尋找揮別,並不要強求什麼。

如花是不是忽然闖錯了時空、打擾了不該打擾的人?這個問題去問十二少,更是沒有答案的。凡間的十二少無知覺,即便被生活消磨得垂老走形,可定然還是會把如花珍存心底;醒悟的十二少若點化,也仍在生活縫隙裡昏昏度日,可依然還是會把如花珍存心底。

宋時柳永也有《雨霖鈴》下半闕寫到:「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我想這也是滾滾紅塵裡十二少的心情寫照吧。

曉風殘月的十二少,人世間歷經蒼茫,猶能修得回眸一眼,該知足了。

如花走時是怎樣的心情,沒人曉得。她還給人間一枚景泰藍的胭脂扣,打開胭脂扣匣子,裡面塵封了一段泣血的往事,一場沒有輸贏的豪賭,是耶非耶,無法評述。

十二少還要過後面的餘生,日復一日。還有更多按部就班的柴米油鹽,還得折腰稻粱謀,還會遭遇霧霾、新冠、不景氣和房價漲個沒完沒了,漸行漸老,不在話下。

她能輕鬆解脫,那就好了;她若執念往昔,那也沒錯。本來生命就是單程的,也是連綿的,一切都是過程,所有過去了的事情都是現在之因,所有現在的過程也是過去之果。就如十二少給如花的詞: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時間風輕雲淡,只管無情飛馳。塵世間沒有什麼不能被時間衝淡的,最難將歇的,便是時間悠悠,回首往事。

我們都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寫一個唯美民國風的故事。

我們也多麼希望:但凡是已過去了的,都是最美好的。

相關焦點

  • 再看《胭脂扣》:如夢如幻的鏡花水月,若即若離的情愛凋花
    化作鬼魂的如花獨守當初的誓言,從陰間重返,在一對80年代的年輕戀人的幫助下,登報尋找心中所愛。在第一次看《胭脂扣》的時候,我也和大家一樣,心疼那個為愛痴狂,死心塌地的如花,痛恨苟且偷生,背棄誓言的懦弱十二少。然而,十二少真的沒有愛過如花嗎?他難道不曾為了愛情努力嗎?為什麼兩個人的愛最後卻走向了最悲情的結局?
  • 《胭脂扣》:一場「入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愛情絕唱
    影片《胭脂扣》由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關錦鵬執導,1987年上映的《胭脂扣》,如今在豆瓣依然有著8.4分的高分。《胭脂扣》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一個技藝高超的導演,哥哥和梅姐出神入化的演技,成就了如夢似幻、纏綿悱惻的愛情絕唱。
  • 小提琴曲《胭脂扣》,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電影《胭脂扣》根據李碧華原著小說改編的浪漫鬼故事,在香港報館任職的袁永定(萬梓良飾),遇到了一位前來登尋人廣告的女子如花(梅豔芳飾),但她又無錢付廣告費。袁要她次日再來,不想她堅持不肯,並尾隨他一路。在閒聊中袁永定驚訝的發現此女子原是30年代死去的女鬼。
  • 重溫《胭脂扣》:共死是愛你,偷生是人性,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胭脂扣》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香港30年代的石塘咀頭牌姑娘如花和富家子弟十二少的愛情糾葛故事,由關錦鵬執導,梅豔芳、張國榮、萬梓良等領銜主演,於1988年上映,先後榮獲金像獎、金馬獎等多個獎項成為一代經典。
  • 《胭脂扣》: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李碧華的《胭脂扣》只論一種,便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某個深夜,一冷豔女子到報館登報尋人,工作人員袁永定見她無力付廣告費以為欺騙,便叫她次日再來,誰料她竟尾隨一路,閒聊中得知,她原是香港三十年代石塘咀名妓如花。她與愛人吞鴉片自殺殉情,為的是愛人陳十二少出身的名門望族難以容忍一介風塵女子為婦。他們那時以胭脂扣定情,戀的難捨難分。
  • 張國榮與梅豔芳經典之作:《胭脂扣》,看了不後悔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電影是張國榮與梅豔芳的經典之作《胭脂扣》。《胭脂扣》是改編自中國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同名小說《胭脂扣》的一部愛情故事,如花見此,傷心之餘,將胭脂扣交還,留給陳振邦一句:謝謝你,我不想再等了。
  • 3/24 《胭脂扣》電影展映
    《胭脂扣》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由關錦鵬執導,梅豔芳、張國榮主演。
  • 張國榮和梅豔芳主演電影《胭脂扣》|真實的東西是最不好看的
    ——關錦鵬導演電影 《胭脂扣》經典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她有多部作品改編成了電影。而今天這部《胭脂扣》在她的筆下更是將小人物愛情的悲涼寫的令人心痛。
  • 《胭脂扣》:如花美眷、情深至死,抵不過似水流年
    這個答案或許在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中,我們能獲得答案。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讀這本把愛情、人心都寫得淋漓盡致的書。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女主人公「如花」來到報館求助,登尋人啟事:「十二少:老地方等你。如花」,就這樣拉開了往事的序幕。
  • 歌手韋涵昱新歌《幻月》震撼上線!
    ——誰講 如夢如幻 若即若離歌手韋涵昱,代表作《幻月》 《見面》等歌曲。《幻月》由韋涵昱作曲,肖紫嫣作詞,錦州聽見音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發行。《幻月》由歌手韋涵昱,演唱,她的音色中有著不可名狀的灑脫,再用充滿故事的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合成器在旋律線上做鋪墊,一幅大漠孤煙圖在眼前緩緩展開。勇敢地,莽撞地,想觸碰到月亮;淼淼月光,盈盈水波,一切只不過是過眼雲煙,滿目蒼茫,就像幻月一樣。
  • 電影《胭脂扣》:愛情是一場迷夢,不過辜負與錯過
    2019年,距電影《胭脂扣》的上映已經31年了,電影講述了一位痴情的藝妓窮盡三生,苦待半個世紀,期待與有情人的團圓。痴情女薄倖郎的故事並不鮮見,甚至有些泛濫,《胭脂扣》卻有些特別。它悽清悲涼的基調偏用濃烈的豔色和繾綣的深情來描繪,於幽幽暗暗中娓娓道來,表面說的是愛情,實則演的是人生。
  • 電影《胭脂扣》裡,那個傾盡痴情的女人
    由鄧景生填詞,黎小田譜曲的這首歌《胭脂扣》,深情,悲涼。聽一次,感嘆一次。旋律一經緩緩響起,腦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電影中的某些剪影,揮之不去。     老電影《胭脂扣》,上映於1988年,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由關錦鵬執導,是由梅豔芳和張國榮等人領銜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香港三十年代的石塘咀名妓如花,和紈絝子弟十二少的感情糾葛的故事。
  • 經典影片欣賞——《胭脂扣》
    她,教坊頭牌,風情萬種美如花。 他,富家公子,俊朗儒雅美少年。 她叫如花,當真的如花美眷,絕代風華。 他叫十二少,的確的蘭陵美少年,翩翩佳公子。 那一日她與他初遇。一曲《客途秋恨》,低迴婉轉,百轉千回。她一身男裝,嫵媚風情,別樣驚豔。他滿目歡顏,循聲而來。
  • 如浮雲聚散,纏結這滄桑的倦顏,人在少年,到歸去但已晚!
    竟然是梅豔芳演唱主題曲的《雙鐲》,這是一個悲劇:「惠花因對鄉中的童婚制度及異性產生恐懼,不自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秀姑身上。二人在媽祖廟內結為姐妹夫妻,互換手鐲為盟。秀以為是鬧著玩,花卻一心想與秀長相廝守……秀出嫁,花對秀的戀慕更為沉迷,秀漸感不安。花被逼下嫁富戶大雄後,竟向丈夫提出離婚,逃回母家。
  • 《胭脂扣》如花驚鴻一瞥:笑我痴情的你,可否擁有過愛情?
    你從《胭脂扣》中緩緩走來,幽怨的眼神不屑世人的評說,你只想知道:你們的約定是否還在?53年了,他是不是和你一樣,不知道在哪裡徘徊?今日欣賞經典影片《胭脂扣》,哥哥依然俊朗翩翩,梅姑還是風韻不減。歲月無情人有情,不曾想《胭脂扣》中的遺憾已經彌補,只願情誼深深,無論人間還是天堂,都有友人相伴,不再孤苦獨未眠。
  • 當《胭脂扣》的發生地被搬來北京……
    8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在那段流金歲月,湧現了一大批愛情經典,其中配得上「絕戀」二字的,一定少不了哥哥與梅姑的《胭脂扣》。「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的痴情風塵女子如花,與「誓言幻作煙雲字」、不諳世事的情痴公子十二少的曠世絕戀,《胭脂扣》扣不住脂粉,扣不住年華,扣不住佳偶,但扣住了觀眾的心,其中就包括一位餐廳老闆Peter。
  • 從《胭脂扣》看跨越半個世紀的兩段愛情
    臨近4月1日愚人節,重溫《胭脂扣》,「哥哥」張國榮曾經塑造的經典形象又浮現在我眼前。李碧華用《胭脂扣》描繪了一段跨越了五十三年的荒誕愛情故事,之後被關錦鵬搬上了大熒幕,在張國榮和梅蘭芳的完美演繹下,魂斷情腸。
  • 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我茫然追尋,踏過溪水,走過森林,翻過山峰,貌似觸手可及,卻又飄渺如煙霧飛散……我努力的採下七彩雲霞,化作神奇的七朵音符,輕聲吟唱著萬般柔情的浪漫情愫,彈奏出如詩如夢、如泣如訴、迷人委婉的夢幻曲調。現代的藝術行列裡,能夠不隨波逐流的少之又少,而才情並茂、堅守本真的更是鳳毛麟角,婉約派音樂人龔銘就是這樣一個默默耕耘在傳承之路上的開拓者,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 《胭脂扣》:如花飛蛾撲火般的愛情,是這世間難能可貴的真
    李碧華曾寫過一本小說名為《胭脂扣》,後來由梅豔芳、張國榮主演,改編成了電影。1930年代的香港,名妓如花,愛上了紈絝子弟陳十二少。那時的如花,以為美好的愛情來臨了,自己遇到了對的人。如花為陳十二少付出一切,以胭脂扣定情。但是陳十二少的家人極力反對,經濟的拮据,讓兩個人在情愛與生活中苦苦掙扎。最後兩人,註定陰世之約,吞食鴉片殉情。
  • 《胭脂扣》:如花與陳十二少人鬼情未了的關係定位
    《胭脂扣》由關錦鵬執導,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張國榮,梅豔芳等主演。曾經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的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獎項。在香港影壇,造成了不小的反響。 影片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青樓名妓如花與富家子弟陳十二少的感情糾葛故事。 網上有關《胭脂扣》的解讀,涉及視聽語言,故事情節等多方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