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當郭德綱捂著激動的心來到常寶豐家時,望著面前這個舉止嚴肅的男人,年幼的他一時手足無措,急得差點忘了把手中的糕點遞過去,正在他焦頭爛額時,一旁的長夫人笑著道,「孩子來了就好,下次不要再帶東西啦,快來這裡坐。乖孩子。」
就這樣,在惶恐和懵懂中,郭德綱開始了自己的相聲開蒙,隨後的日子裡,每當常先生板著手在屋裡來回踱步時,他總懂事乖巧的將各種段子一字不落的背出來。
為了鍛鍊自己的口才和效仿前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來到子牙河邊,衝著汪洋肆意的河水閉上眼,張大嘴巴,大聲背誦著腦子裡記住的東西,這聲呃雲霄的嗓門驚起了岸邊棲息的水鳥,叫醒了瞧上早市的小販,迴蕩在沿河兩岸的居民裡。
時光仍然,歲月如梭,無論嚴寒酷暑從不間斷。當虹橋岸邊的楊柳出了五次新芽後,當初稚嫩的孩童也已經出落成了一個15歲的青蔥少年,飽經相聲薰陶的他早已腹內藏竹,胸有乾坤。
和許多相聲藝人一樣,當時的郭德綱滿腦子都是如何考進體制內,成為一名文工團相聲演員,就這樣,懷揣夢想的他踏上了第一次進京的旅途,誰能想到,這場看似普通的進京之行卻改變了這個青春少年的人生。
那天陽光正好,當渾身疲倦的郭德綱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時,他被眼前的一切都看呆了。鱗次櫛比的街道,古色古香的牌樓,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熱鬧的街道叫賣聲,還有那獨具特色的九轉曲折的胡同都讓他眼前一亮,就連耳邊吹過的河風也帶著點濃濃的滷煮味兒。
這地兒可真好啊,想到以後就要在這兒安營紮寨,郭德綱的心裡那叫一個愜意,果然,一切如計劃般不出所料地憑藉著一身紮實的功底,郭德綱順利的考入了北京文工團。
可當他洋洋得意時,一旁卻不過來了冷水,只見一人用異樣的眼光鄙視他道「就一臨時工,你那麼激動幹嘛。」什麼內心咯噔一下後,郭德綱環顧四周,數條異樣的目光將他掀了個底兒掉,就這樣帶著內心的不安,郭德綱來到了團裡。
果不出所料,初來乍到的他第一份職位竟然是檢票,當他疑惑地望著眼前的領導時,對面傳來一聲不容反抗的命令,「好好幹,別搞砸了。」就這樣胸懷一腔相聲夢想的他,被幾個椅子緊緊地禁錮在一方天地裡,每天跟票據相伴,僅能在打掃劇場時才能暢快淋漓地踏上舞臺。
不久後,因為他是肯幹,周圍的桌子椅子相機都由他承包了,就連倒茶水有時也成了他的專屬,當可笑的現實無情的鞭撻著郭德綱的相聲之路,究竟該如何走下去?僅僅15歲的他在飽嘗思鄉之苦的折磨下,又會做出怎樣出乎意料的事來。
預知後事如何,點個關注待小生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