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豹和鬣狗誰更厲害?為什麼?

2020-12-24 科學獵奇

鬣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看到驚豹這個名字,許多小夥伴可能一頭霧水,這也難怪,畢竟驚豹是已經滅絕超過1萬年了。那麼,驚豹與鬣狗這兩種跨越了萬年的兩個物種究竟誰更厲害呢?我們先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數據。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驚豹

在現存的動物中,除了海豹外,其他帶豹字的動物都在貓科動物中,比如雪豹、美洲豹、花豹、獵豹、豹貓等等,而在這些帶豹的動物中,除了美洲豹在南美洲有分布外,其他的動物大都分布在亞、歐、非等大陸上,在北美洲更是沒有任何一種「豹」生存。但是,在距今1.2萬年前的北美大陸上生活著一種大型的貓科動物,它就是驚豹。

驚豹也就是「令人驚異的獵豹」的簡稱,學名北美獵豹。那麼,它究竟有什麼讓人驚異的地方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這種史前貓科動物。

現存的獵豹僅分布在非洲和印度地區,由於與其他貓科動物迥異,所以獵豹是貓科下的單獨一屬-獵豹屬。而北美獵豹也是一樣,它也是貓科下的單獨一屬北美獵豹屬。那麼,它與現存的獵豹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由於北美獵豹的化石出土較少,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北美獵豹非常的神秘,這也是它令人驚異的原因之一。不過從部分的骨骼形態看,它與現存的美洲獅和獵豹的體型比較像,我們可以把它看成獵豹和美洲獅的綜合體,它的平均體長在2.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5公斤左右。

科學家通過分析北美獵豹的化石得出,它與美洲獅、美洲虎近緣關係最近,因此,科學家推測北美獵豹與兩者應該有著共同的祖先。

從外形上看,北美獵豹與獵豹一樣都有著修長的四肢,纖細的身體以及圓而小的腦袋。但是,與獵豹不同的是,北美獵豹的爪子是能夠伸縮的,而能夠伸縮的爪子由於少於地面有摩擦,所以比不能伸縮爪子的動物要鋒利很多。

從進化的角度看,北美獵豹的祖先是800多萬年由亞洲遷徙到美洲的,但是在距今500萬年前,進入美洲的北美獵豹祖先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留在北美繼續進化,而一部分則從北美又回到了亞洲,最後一部分從北美到達了非洲,而去到非洲和亞洲的這些大貓演化成為了如今的獵豹。

因此,北美獵豹與獵豹在500萬年前有著共同的祖先,但是在不同的環境下,它們的演化方向出現了偏差。獵豹為了極致的速度拋棄了戰鬥力,而相對來說,北美獵豹則兼顧速度和戰鬥力,只不過速度沒有獵豹快而已。

從已發現的北美獵豹化石看,北美獵豹有三種:斯圖德裡驚豹(Miracinonyx studeri)、意外驚豹(Miracinonyx inexpectatus)以及杜氏驚豹(Miracinonyx trumani)。在這三種驚豹中,以Miracinonyx studeri出現的時間最早,且存活時間較長,它的生存時間約從距今400萬年前-10萬年前,而意外驚豹出現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50萬年前,最後一種出現的就是杜氏驚豹了,它的出現比以上兩種都要晚,但是同時它也是最後滅絕的驚豹,大約在1.2萬年前滅絕。

從外形上看,Miracinonyx studeri更像是現存的美洲獅,不過它不如美洲獅大,而意外驚豹看起來則更像是美洲豹,也沒有美洲豹大,但比美洲豹的四肢要修長,而杜氏驚豹就與現存的獵豹非常接近了,但是也比獵豹要大一些,類似於修長版的花豹。

看完了驚豹,我們簡單的說一下鬣狗

現存的鬣狗一共有四種: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以及土狼。既然是拿來與大型貓科動物作對比,我們就拿四種鬣狗中體型最大的斑鬣狗來說吧。

斑鬣狗明顯區別於其他三種鬣狗的最大特徵就是更大且身上布滿了斑點,擅長群居的它們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與非洲獅、花豹、獵豹是同一生態位中的競爭者。不過說是競爭者,不過是以多欺少的伎倆而已。

成年斑鬣狗的平均體長在1.6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0公斤左右。它們以這種不出眾的體型衝到了「非洲二哥」的寶座上,其實要得益於它們的群居習性以及從不挑食的習性。

在非洲大草原上的三種大型貓科動物中,斑鬣狗單挑唯一的勝算就是獵豹了,這是因為獵豹為了追求極致的速度捨棄了強壯的身體和尖利的爪子。如果一隻斑鬣狗對上一頭成年花豹的話,是沒有勝算的。

驚豹和鬣狗誰更厲害?

上面我們說了無論是驚豹還是鬣狗都不止一種,尤其是鬣狗,不同的鬣狗體型差距較大,單從數據上看,除了斑鬣狗外,其他三種鬣狗都沒有與大型貓科動物叫板的實力。而我認為,即使斑鬣狗也打不過任何一種驚豹。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體型對比

貓科動物是所有食肉動物中最兇猛的存在,因為在同體型下,貓科動物在兼有鋒利和牙齒和爪子的情況下,還擁有優於同體型其他動物的靈活性。因此,貓科動物大都有「越級挑戰」的能力。

而從數據上看,即使最小的驚豹都比現存的獵豹要大很多,也就是說,驚豹最小的平均體重也要超過60公斤了。如果綜合三種驚豹的平均數據,要遠遠大於斑鬣狗的平均數據。這是驚豹的優勢之一。

02 尖利的爪子

貓科動物比其他同體型食肉要強一些,爪子的鋒利程度是個關鍵因素。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爪子,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有爪鞘,在非戰鬥形態時,它們的爪子都是藏在爪鞘中的,這大大減少了爪子與地面摩擦,使得爪子能夠保持鋒利,而驚豹就是如此。

因此,體型本身就比鬣狗要大,再加上具有貓科動物所有的優點,驚豹打鬣狗是不成問題的,當然也僅限於單挑。

總結

其實,之所以說驚豹比鬣狗厲害,還有一方面原因,那就是生存環境。鬣狗的生存環境中雖然有獅子的威脅,但是鬣狗群居的習性讓獅子很少會主動去捕殺它們。反而驚豹就不同了,在當時的北美大陸上,比驚豹兇猛的動物有很多,比如美洲擬獅、巨型短面熊、鋸齒虎、恐狼等等,再加上驚豹本身就是獨居的,而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生存幾百萬年,並不是只有速度就可以的,顯然自身的戰鬥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因此,驚豹單挑鬣狗,應該沒有什麼壓力。

相關焦點

  • 鬣狗和蜜獾誰更厲害?為什麼?
    鬣狗和蜜獾都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明星」動物,不同的是蜜獾有的是「美名」,而鬣狗有的是「臭名」,因為蜜獾是「世界上膽子最大的動物」,它體型雖然不大,但是無論面對多強的對手,它從來都是無所畏懼的,人送外號「平頭哥。」而鬣狗則是經常以多欺少,做出「殺人越貨」的勾當,人送外號「掏肛二哥」。那麼,「平頭哥」和「掏肛二哥」誰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非洲鬣狗和惡狼單挑,誰更厲害?
    非洲鬣狗和惡狼單挑誰更厲害?
  • 非洲鬣狗與花豹在二十平米的鐵籠裡,誰更厲害?為什麼?
    鬣狗與花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對「冤家」,而且從許多的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花豹被鬣狗欺負,並且結果往往是花豹落荒而逃。這讓許多人認為花豹是打不過鬣狗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將鬣狗與雄性花豹關在籠子裡,誰能勝出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鬣狗與花豹誰更厲害?獵豹打鬥能力更強,但是遇到鬣狗卻只想走開
    在肉食性動物中,僅次於獅子和老虎的動物就是鬣狗與花豹了。這兩者體型差不多,誰的戰鬥力更強一些呢?比較戰鬥力的話,應該和獅子與老虎打鬥的情況差不多,讓它們決出勝負並不容易,只要沒有食物作為誘惑,這兩種動物相遇之後通常都是相顧彼此之後轉身走開。
  • 兇殘的鬣狗和不要命的蜜獾誰更厲害?結局難以預料!
    那麼蜜獾和鬣狗誰更能打?真打起來只有一個結果,差別不單在體型上。眼睛蛇這樣的毒蛇,對於蜜罐來說就像是吃辣條一樣,假如蜜罐被咬了的話,睡上一覺就可以想沒事一樣站起來。像獅子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遇見了平頭哥都會對其避讓,可見它是多麼的兇猛,難纏好鬥。
  • 鬣狗明明叫狗,長得也像狗,為什麼有人說它和貓的關係更近?
    喜歡看動物世界的朋友一定對非洲的鬣狗記憶猶新,這種動物叫狗,長得和狗也有幾分相似,而且這個角色容易讓人聯想到大灰狼。然而,有人說鬣狗和狗沒什麼關係,卻和貓是近親。這是怎麼回事呢?鬣狗和誰是近親?鬣狗確實和貓科的親緣關係比和犬科更近一些,這不是人為定義的,而是科學事實,已經得到了化石證據和分子遺傳學證據兩方面的支持。
  • 巨鬣狗能打過劍齒虎嗎?為什麼?
    在當下,虎與鬣狗是沒有相遇的機會的,因為老虎是亞洲獨有的動物,而鬣狗則主要分布在非洲。那麼,換成史前的「虎」和「鬣狗」它們有相遇機會?二者大戰誰更厲害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史前動物。由於劍齒虎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所以我們就分別選廣義下體型較大的刃齒虎和狹義下的短劍劍齒虎來簡單的說一下。
  • 花豹和獵豹誰的體型大,誰更厲害?
    亞成年花豹三兄弟誰的體型更大?很多人說花豹的體型比獵豹大,其實這種說法不準確。動物學家在納米比亞測量了上百隻獵豹和花豹,讓我們得以全面了解二者的體型對比。測量結果是,雄花豹平均重53千克,雌豹重31千克;而雄獵豹平均重46千克,雌獵豹平均39千克。可見雄豹確比獵豹重,而雌豹體重明顯不及雌獵豹。
  • 為什麼鬣狗可以和獅子爭食而豹子卻不敢?
    其中,鬣狗是與獅子摩擦最多的食肉動物。但是,鬣狗從體型上看,不如豹子大,從靈活性上看,也不如豹子,甚至論單兵作戰能力也與豹子有細微的差距。那麼,為什麼綜合戰鬥力比鬣狗強的豹子卻不敢招惹獅子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何鬣狗搶奪獵豹的獵物時,獵豹通常都不反抗,難道打不過鬣狗嗎
    為何鬣狗搶奪獵豹的獵物時,獵豹通常都不反抗,難道打不過鬣狗嗎?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獅子老虎,也有鬣狗獵豹等等。對這些動物而言,這片土地既是天堂也是煉獄。因為那裡的競爭實在是太殘酷,稍不留神可能就會淪為別人的盤中餐。
  • 獅子和鬣狗不共戴天,為何獅子只咬死鬣狗而不吃?
    獅子和鬣狗不共戴天,為什麼獅子咬死鬣狗後不吃掉?原因可能很簡單,我們就推測幾個,首先就是獅子的食物量充足不需要吃鬣狗肉,在自己飽飽的情況下不會吃。其次是獅子餓的時候也可能會吃鬣狗,但是鬣狗是食腐動物,它們的肉可能口感上並不會很好。
  • 蜜獾與鬣狗都擅長偷襲「下三路」,當二哥與平頭哥單挑誰贏?
    導讀:蜜獾與鬣狗都擅長偷襲「下三路」,當二哥與平頭哥單挑誰贏?非洲大草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裡也被稱為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不僅野生動物數量位於世界之最,而且種類數目也是世界上最多的。這裡生活著大部分的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其中最出名的應該三種動物,一種以霸氣聞名,那便是獅子;一種臭名昭著,那便是鬣狗;還有一種不服就幹的精神火遍網絡,那便是平頭哥鬣狗。獅子老虎的事情我們討論過很多了,今天就來說說平頭哥蜜獾與非洲二哥鬣狗之間的事情。
  • 鬣狗,奇葩又猥瑣
    但可能是由於斑鬣狗總是成群結隊,所以類似場景總是很像「斑鬣狗又圍毆獅子了」。研究完後,斑鬣狗除了長得醜外,還多了個奇葩的標籤,讓人內心更加複雜。首先斑鬣狗並不是犬科動物,只是長得像狗。它們在親緣關係上更接近貓科動物。鬣狗科的動物現存4種,包括斑鬣狗、棕鬣狗、條紋鬣狗和土狼。習性和食譜各不相同,共同特徵是長得醜。不過愛好扶她的人類,會覺得雌性斑鬣狗還是蠻夢幻的。因為她們都有丁丁。
  • 鬣狗一般被人討厭,這是為什麼?
    狗是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但鬣狗往往是人類最討厭的動物。鬣狗明明叫狗,長得也像狗,但它不是狗。鬣狗不是我國的原產動物,歷史上無文字記載。近代以來我國的生物學家開始接觸鬣狗,在為它定名的時候就難免詞窮了,於是就根據其形態和習性特徵,借了狗的名字,加一個「鬣」字,命名為鬣狗了。鬣狗是一類強悍的中型猛獸,它們集體獵食瞪羚、斑馬、角馬等大中型草食動物,甚至可以殺死半噸重的非洲野水牛。足見其戰鬥力是何其強大!
  • 同為非洲掏肛獸,野狗比鬣狗更牛?非洲二哥表示不服
    非洲野狗和鬣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這兩者無論體型還是生活方式都相差不大,還同樣擁有一手靠掏肛虐殺獵物的"絕活"。不過,非洲野狗最痛恨的對象就是鬣狗,一旦看到它們,必然要爭個你死我活。那麼,生活在非洲草原的這對冤家,誰會更牛一些呢?看過動物視頻都發現,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野狗在追著鬣狗跑,真的是野狗更牛嗎?單從策略上來講,野狗確實更勝一籌。
  • 花豹的實力不如鬣狗嗎?為何總能被鬣狗搶食,其實是鬣狗勝之不武
    花豹的實力不如鬣狗嗎?為何總能被鬣狗搶食,其實是鬣狗勝之不武非洲大草原上是世界物種最豐富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只要你在動物世界裡看到過的,在這片土地上基本上都能夠找到它們的蹤影。正是因為物種繁多,所以危險也無處不在。
  • 鬣狗被捕獸夾逮住,當人類靠近時,鬣狗的兇殘表露無遺
    鬣狗被捕獸夾逮住,當人類靠近時,鬣狗的兇殘表露無遺鬣狗作為非洲草原的二哥,憑藉著兇殘的掏肛技能聞名於動物圈,一隻鬣狗不幸闖入的人們的領地中,不小心被人們設置的捕獸夾夾住了自己的腿,鬣狗不斷的掙扎著,但是捕獸夾的力量太強了。
  • 巨齒鯊和利維坦鯨誰更厲害?為什麼?
    所以,想要判斷兩種已滅絕的猛獸究竟誰更厲害?我們就只能通過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對比一下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利維坦鯨早在2006年以前,利維坦鯨並不是一種鯨的名字,而是一個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利維坦鯨屬下,有兩個模式種:梅爾維爾鯨和長野鯨。
  • 鬣狗那麼討厭,為什麼獅子不將它們全部消滅?
    獅子雖然是草原之王,但它們並非沒有對手,被稱為「掏肛二哥」的鬣狗由於和它們的食性相同,以至於鬣狗經常欺負落單的獅子,甚至還敢虎口奪食。 如果從兩者的力量、體型以及攻擊力來看,獅群即使和鬣狗正面較量也會處於上風,那為什麼獅子很少捕食它們呢?
  • 鬣狗和花豹共享食物,不料花豹使出這招,鬣狗肺都氣炸了
    鬣狗和花豹共享食物,不料花豹使出這招,鬣狗肺都氣炸了草原上的鬣狗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在很多年的進化當中研究出了一種掏肛術。鬣狗就憑藉這一招榮獲了草原上二哥的寶座。除此之外,鬣狗的心思也十分狡猾,它們如果是看到有其他動物捕獲到獵物的時候,就會悄悄地上前分一杯羹。但是風水輪流轉,有時候鬣狗也會遇到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事情。鬣狗和花豹共享食物,不料花豹使出這招,鬣狗肺都氣炸了!鬣狗在覓食的時候幸運的撿到了一大塊肉。鬣狗一直在掏心掏肺地吃掉獵物,面對豹子的強搶劫一點都沒有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