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蜜獾與鬣狗都擅長偷襲「下三路」,當二哥與平頭哥單挑誰贏?
非洲大草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裡也被稱為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不僅野生動物數量位於世界之最,而且種類數目也是世界上最多的。這裡生活著大部分的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其中最出名的應該三種動物,一種以霸氣聞名,那便是獅子;一種臭名昭著,那便是鬣狗;還有一種不服就幹的精神火遍網絡,那便是平頭哥鬣狗。
獅子老虎的事情我們討論過很多了,今天就來說說平頭哥蜜獾與非洲二哥鬣狗之間的事情。它們兩個在非洲大草原這片土地上,是經常能夠遇見的,因為爭奪食物的緣故,或者某一方無意闖入領地,都會爆發出衝突,但是大部分時候都是鬣狗選擇退縮而告終的,因為在平頭哥蜜獾的字典裡面,根本就沒有「害怕」兩個字。那麼假如非洲二哥與平頭哥單挑誰贏?
我們先來看看鬣狗,前面說過,鬣狗是一個臭名昭著的野生動物,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而是單獨一個鬣狗科。鬣狗科下面又分為四個亞種,分別是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土狼,而我們常說的鬣狗默認為是斑鬣狗。斑鬣狗是鬣狗科裡面個體最大、實力最強、咬合力最強的一個亞種,也正是它們在非洲大草原上闖出了名堂,所以才被叫成是「非洲二哥」。
鬣狗長得很有辨識度,渾身遍布棕黑色的斑點,嘴巴是黑色的,耳朵特別大,身體結構特殊,前肢長後肢短,皮毛呈現土黃色或者是棕黃色,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好看。鬣狗不僅外形長得比其他野生動物醜,而且叫聲也不好聽,特別是夜晚的時候,如果在野外聽見鬣狗叫的話,那種感覺是非常滲人的,即便是非常大膽的壯漢,聽了也不免會打幾個冷顫。
再來看看平頭哥蜜獾,蜜獾的外形也很有辨識度,它整體呈現黑白兩種顏色,這點倒是跟大熊貓的皮毛有點相似,不過在身體結構上面,卻是天差地別。蜜獾從頭頂有一層白色的毛髮,一直延伸到尾巴後面,兩種顏色的毛髮交界明顯,所以正面看起來就像是剪了平頭一樣,蜜獾也因此得名。它的體重雖然只有9-14千克左右,但是性格卻是比獅子還要兇狠。
蜜獾為什麼會這麼兇狠呢?這跟它自身的實力脫不了干係,換句話說就是它有狂的資本。蜜獾雖然體型不大,但是身體柔軟而結實,只要不是特別用力去咬它的話,一般來說它是不會受傷的,因為咬起來就像是咬一塊軟糖一樣,不容易咬爛。另外平頭哥身體的抗毒能力很強,即便是被毒蛇咬過,只要睡上一覺就好了,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評價蜜獾都是用「不是在幹架,就是在去幹架的路上」,這句話來形容的。
蜜獾攻擊體型比它大的動物是怎麼操作的呢?這點跟鬣狗有點相似,但又不是相同,由於身高的原因,蜜獾站起來剛好達到了雄獅「蛋蛋」的那個位置,所以一旦打架,蜜獾會對準那個部位下手,而這裡又是動物最薄弱的地方,所以可想而知雄獅有多痛了。鬣狗的搏鬥本事我們就很熟悉了,主要是攻擊「後門」,與蜜獾的招數有異曲同工之妙。
蜜獾與鬣狗都擅長偷襲「下三路」,那麼當它們單挑的話,誰比較厲害呢?事實上如果鬣狗真的有意思要打的話,平頭哥蜜獾絕對不是對手的。因為鬣狗雖然上額犬齒不發達,但咬合力卻超過了獅子,雖然蜜獾皮堅肉厚,但是在鬣狗強大的咬合力下面,顯得不堪一擊,加上鬣狗體重40-86千克,比蜜獾大太多了,所以一旦它們發生生死鬥的話,蜜獾必定被咬死,而鬣狗可能會受一點小傷。
(常看我,豐富你的動物知識庫,喜歡請給個贊;原創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