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獨身主義?

2021-02-19 溏心姐以毒攻毒


       我是溏心,一個以情感專欄出道的碼字兒工,本帳號並不像粉絲期待的那樣只寫情感內容,所以溫和的女權主義者和擁有思辨精神的人關注了也會有點收穫。所有內容歡迎轉載,請在後臺聯繫授權。喜歡的話看完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並不吝在文末發表你們精彩的留言,謝謝。

致點評犀利如針刺的溏心姐:

我是一個女孩,目前某重點高校大四在讀並保研。我是一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也是不婚主義者和丁克。

過年期間向爸媽坦白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尊重我的選擇,但在家族聚會時,數名長輩對我說「趕緊找個對象,書隨便讀一點,定下終身才是大事,現在不著急以後歲數大了沒人要就嫁不出去了。」接下來幾天叫我去和幾個男孩子見個面認識一下,我屢次拒絕無效,只好對他們強調了我獨身主義且不婚丁克。

幾位長輩便開始責罵我,說我獨身主義是腦子有問題,不婚是對不起爸媽,丁克是不負責任。真是理解不了他們的指責。

曾有過一段感情經歷。和當時的男友在一起時還只是不婚和丁克,對他說過之後他自信滿滿地告訴我:「我相信我會讓你改好的,我給你時間。」立刻對他好感全無,果斷拉黑。

他多次道歉糾纏求複合以後我勉強同意了,可是又過了不到半個月,我獨身主義的傾向就已經很明顯了,把和他的一切交流都當做負擔,因此再次果斷提出分手並直接說明我獨身主義。他指責我自私,說我就是「只愛自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分手以後越發堅定了,和男性朋友倒沒什麼,但對身邊男性的刻意接近總是感到極度厭惡。

我現在很煩惱也十分焦慮,明明我一個人獨自生活有能力過得更好,就沒必要帶個累贅一起生活給自己徒增煩惱吧。家裡的親戚和身邊許多朋友都不理解甚至指責我 ,可是,我獨不獨身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都是我自己的事,和他們沒有關係吧。

獨身主義有錯嗎?我這樣做自私嗎?對不起爸媽嗎?是不負責任嗎?還有,我該怎樣才能讓他們明白,他們是在多管閒事?求溏心姐解惑!

小A

小A:

我非常欣賞那種了解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從而不屈從於環境改變自己的人。一個人能明白自己就很難了,還能知行合一,更是至高境界。該受到指責的絕不是獨身主義,而是那些明明並不適合婚姻體制卻硬要進入婚姻的人。

只不過,你現在才大四,現在就判定自己是獨身主義未免有點為時過早,也許你對男生厭惡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呢?在沒有「開竅」之前,其實不必急於標榜什麼獨身主義的大旗,自在逍遙,開心就好。

至於身邊的親朋好友,其實你不去標榜的話,也不會有人真的在意你怎麼過日子,唯一真正在乎的無外乎就是父母,那麼父母真心在乎自己孩子的生活,請你告訴我這為什麼要被你形容為「多管閒事」?

現在你是被包辦婚姻了,還是被送入洞房了?父母有自己的想法,絮叨絮叨你還不行了?你這樣的子女,對父母的要求真的好嚴格哦。

現如今搞對象都沒人敢要求女孩子隱忍懂事活兒好話少了,你倒這樣要求起父母來,那你怎麼不從父母的角度這樣要求要求自己?沒在行動上讓老人家滿意,最少也在態度上也讓人家寬寬心。

我想,人心裡有大自在,是不需刻意強調,也不需要所有人來配合的。你覺得呢?

溏心

再讀兩篇

情感問答

男人不管多老都花心嗎

關於離婚

有關處女情結

師生戀不是什麼問題

去愛那抹蚊子血

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男人產生保護欲

謹防自己的無比正確性

做男人也不能太隨便

在校大學生的春宵寂寞愁

相親欄目

我會單身一輩子嗎

相親|在線分配對象第一期

相親|今天都有什麼神仙顏值

生活方式

李小璐崩壞的品味,和那些年的葬愛家族大趴趴

30歲了,你還敢分手嗎?

像周一圍這樣的男人,當老公我是拒絕的

老外那麼帥,為什麼不和他們談戀愛?

《我的前半生》三觀不正的部分都好現實,勵志的部分都好假

下雪的日子作為東北人我卻沒有貂


我是微博 @溏心小姐姐

這是一個生活方式帳號,

有態度,有實踐。

在後臺對話框發

「聊天」、「合作」、「投稿」

你猜會蹦出啥?

掃二維碼關注「溏心姐以毒攻毒」

但是這個ID有毒,玻璃心的別加

相關焦點

  • 獨身主義的夢幻家園.盤它
    今天的話題是[獨身主義]獨身是一種自願保持單身的行為,TA們在生活中大多是完全能夠生活和經濟獨立的,TA們總能夠給予自己想要的一切。[獨身主義]的原則我行我素,誰也管不著,誰也不管,任憑自己堅強的內心抗風抗雨。[獨身主義]的剛需有一套屬於自己房子,這幾乎是每個獨身人士的首先定義,TA們會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布置房子。
  • 「獨身主義」上野樹裡結婚是打臉?女人獨立,才有愛情的主動權
    因為上野樹裡一直是日本娛樂圈有名的「獨身主義」,10年前,曾經被搞笑藝人藤森慎吾傷害過的上野樹裡,說過「不敢相信男人,喜歡一個人生活」。可是沒想到,剛過30歲生日的樹裡和和田唱拍拖半年就閃婚了。婚訊公布後,馬上就有很多人質疑,不是說「獨身主義」嗎?為什麼又結婚?這不是打臉嗎?看吧,這些「獨身主義」根本只是標新立異,太假了。(類似的話,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林心如公布戀情的時候是不是也聽過?)
  • 獨身主義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
    楊麗萍說:「我在二十幾歲就意識到了,自己不需要家庭和婚姻。」李賽鳳說:「我不相信愛情。我不適合婚姻。」關之琳說:「我20歲就結婚,當時不想拍電影玩兒了,剛好遇到一個人求婚,那就去結婚咯。」起初我也不是很理解,覺得生命中能有一個人和自己共同進退,分享分擔,是件不錯的事。直到和前任過了一回「試婚」日子,對婚姻有了比較直觀的了解和真實的體驗後,婚姻幻想立馬破滅,這才更加明白了婚姻的艱難和一個人過的好處。那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了呢?我能想到的原因大致如下:一、傷了心。不再相信愛情。
  • 我從來不喜歡「單身狗」這個詞,人家明明是獨身主義好不好
    女生不可以主動追男生,不要做撲火的飛蛾,而要成為最明亮的煙火。因為女人一旦低頭去追,皇冠會掉,奮不顧身追求男生的時候,男人感覺的是尷尬,之後就白給誰不要!玲姐姐的愛情觀是絕對不會主動追求男人,我想如果我身在古代後宮,一定是孤獨終老的那個。
  • Bigbang成員崔勝鉉疑似戀愛,不再堅持獨身主義,其實早有端倪
    Bigbang成員崔勝鉉疑似戀愛,不再堅持獨身主義,其實早有端倪近日,一年一度的戀愛節日「520」到來。不少網友都在猜測這會不會有明星官宣戀愛傳聞,官宣沒等到,但是被曝光的戀情傳聞接踵而至。先是宋慧喬和玄彬疑似複合,讓吃瓜群眾驚訝了一波。
  • 王安憶改編徐訏《風蕭蕭》:亂世中的獨身主義,75年後依舊令人難忘
    而作品中反覆強調「獨身主義」的「我」,在那個時代所提倡的理念亦可以說特立獨行,甚至有些不合時宜。
  •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你怎麼理解?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 ,這段話的後面是「只做自家女,養父母終老,孑然一身,我行我素,隨心所欲」。單身、獨身主義、不婚主義,無論男女,有很大的群體,無論對婚姻還是不婚的男女,都需要給予同情和理解。
  • 《還是不能結婚的男人》結婚 or 不結婚
    主人公桑野信介奉行獨身主義,他的理念和性格都和周邊社會格格不入,是一個怪胎。即便如此,他卻有一群朋友。身邊的女性朋友對她,既怕又喜歡,桑野信介形象,其實挺高大的。但脾氣很怪,典型的口是心非的人。他的口是心非不是說,藏著壞心思,而是他很耿直,情商很低。主人公桑野信介跟女性朋友交往,經常碰壁。你要說他奉行獨身主義,但他卻依蘭懷著對女性朋友的喜愛,只是對他來說是難以言表的。
  • 為什麼有人堅持獨身主義?
    女主角在留在臺灣相夫教子的人生A計劃和去魔都上海發展,捉住事業機遇一躍而上的B計劃之間,上演了兩段不同的人生軌跡,雖然最後的結局在看過幾集之後就猜出來了,但完全不影響觀眾跟著女主在不同的人生軌道裡懷疑迷茫和失落,畢竟,這個世界上真的不存在絕對不後悔,毫無瑕疵的人生選項。作為公關廣告從業者,我有很大地興趣關注《幕後玩家》這部公關港劇。
  • 理解不曲解
    解放軍報5月27日發表署名評論《理解不曲解》開欄的話機關是黨委首長的參謀部和智囊團,是連接上下級之間、本級黨委與基層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也是貫徹執行上級指示,組織各項工作落實,推動部隊建設科學發展的總開關
  • 「不作不死」,老外是怎麼理解的?這個翻譯理解我服了
    下面咱們就來看一看那些耳熟能詳的中式英語翻譯,外國人是如何理解的呢?最為熟知的中式英語莫過於「no zuo no die」,這個中國人發明的英語,在外國人看來,它的中文原意又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老外的回答,實在是讓人笑得不行。厲害了,我的哥!第一次看到將「不作不死」理解成不工作就不會死的,難道我工作了就會死嗎?
  • 《不能結婚的男人》獨身主義
    這本13年前的老劇,輕鬆好看,不帶雞湯,卻又處處帶著真實生活的哲理。佩服編劇的前衛視角,能在十幾年前就捕捉到了未來人的生活趨勢。同時並不刻意的描繪這類社會現象的利弊。帶給觀察者的,是一個自由相度的思考,或者說對此類生活居住方式的參考。演員的精湛演技在其心理活動內向外的表情流露,連皺紋都在表演。
  • 華晨宇:「我理解別人的不理解」,孤獨的價值就在此!
    看完《孤獨的價值》之後,我更加理解這句話。孤獨也許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有的人想要孤獨,有的人害怕孤獨,而也有的人在孤獨的發力中,漸漸發現原來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決策人生。作者森博嗣是個隱士,博士畢業後,2005年開始進行創作,也開始過上了自己的隱居生活,但他並不覺得這很可憐,也並不認為這就是孤獨。
  • 那些並非獨身主義的單身姑娘
    朋友問,難不成你要孤獨終老么?而我又確確實實沒有這個打算。她又說,戀愛吧,戀愛多好呀,自己一個人不會覺得無聊和孤獨麼?而我又確確實實沒有感覺我的生活乏味或孤單過。身為無數個「大齡」(原諒我不想用這個做自己的修飾語)單身女青年,我不享受孤獨,但我樂於享受獨處,單身使我們的一種選擇,是適合目前生活節奏的生活狀態,單身不是孤單,身邊也有很多活得比我還瀟灑肆意的單身姑娘,有說走就走的旅行,有漂亮的人生經驗和履歷,有熱愛的生活和愛好,有閃閃發光的靈魂,我厭惡標籤,單身的女孩和戀愛中的女孩甚至是已婚已育的女孩沒有什麼不同,感情狀態永遠不是評價一個人的準則
  • 《處女心經》男人永遠不理解女人,正如女人也不可能100%理解男人.
    電影還是玩的結構片子是黑白的,用漫長的2個小時,講了一個家境貧窮女孩,通過合作的潦倒小導演,偶然了一個富家子弟,和他偷偷開展了感情(因為富家子不清楚她和導演的關係).電影分2個部分,選取了幾樣事情,從男人的角度演了一次,女人的角度裡又演了一次,想告訴大家,戀愛中男女考慮和心心念念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件事。
  • 中國新說唱:我理解吳亦凡,但不理解小白
    《中國新說唱》(下文簡稱「《新說唱》」)製作方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不過相較於《說唱新世代》經濟預算的捉襟見肘,作為愛奇藝S+級別的綜藝,對於這次短兵相接,《新說唱》的贏面顯然更大。一方面因為這是一場潘瑋柏組(李榮浩是幫唱嘉賓)與吳亦凡組的PK,吳亦凡這樣的反應會讓潘瑋柏很尷尬,潘瑋柏算前輩,他這舉動是對前輩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小白的實力並不夠強。離開的微博中的營銷號控評就能發現,更多的聲音是對於他實力的不認可。在同樣穩定發揮的前提下,李佳隆的實力明顯在小白之上的本是一件爭議不大的事情。
  • 離去五十年,理解三島由紀夫的不被理解
    作為經常被閱讀,但很少被理解的作家,三島曾在他的「三島美學集大成之作」《金閣寺》裡借主人公溝口之口說:「不被人理解已經成為我唯一的自豪」。話雖如此,三島實際上無論是為人還是為文都表現出讓外界理解自己的強烈衝動。本期夜讀推出這篇解讀《金閣寺》的文章,以期增進讀者對這位複雜而又矛盾的傳奇作家的理解。
  • 他是不婚主義者,卻為了一個女人閃婚,為你打破原則的男人最浪漫!
    因為那時的他還在日記中寫下:我想我守著「素食、不婚」兩個大主義,生命不說可以長了好些年……其實,周恩來是獨身主義真的一點也不奇怪,如今作為一個旁觀者看來,誰能配得上這樣一位真男神呢?但是後來獨身主義這件事,周恩來自己放棄了,只因為一個女人。1919年,周恩來去南開大學聽演講,當時的演講人正是鄧穎超。演講結束後,他追過去誇她:小姑娘,你的演講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