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請客吃飯,為什麼不說做南或做北,反而說「做東」呢?

2021-01-18 撥開迷霧見真象

文/玉濁清

古代請客吃飯,為什麼不說做南或做北,反而說「做東」呢?

在古人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文化流傳,在當時也成為了一種習俗,甚至成為了普遍的現象。如今的人們喜歡請客吃飯,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熱鬧非凡,當然對於請客吃飯也有不同的說法,而古代人則說做東,可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古人請客吃飯的時候要說做東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絕大部分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而房子的客廳則在正中間,古人特別的講究規矩,為人也特別的客氣,當客人來的時候,他們會非常的熱情,坐的位置也是有一定講究的。一般在客廳裡會放兩張椅子,一面在東,一面在西,當客人來的時候,主家會招待客人坐在西邊的那張椅子上,而自己則會坐在東邊的那個椅子上。

除此之外,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禮儀之邦,也一直以「東」為貴,比如說古代的太子人們經常稱之為「東宮」,也是對他的一種尊敬,更凸顯出了「東」這個字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跟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在「禮記」這本書上,就有這樣一條規定,意思就是說客人在進門之後,主人一定要讓客人坐在西邊的位置,而自己則坐在東邊的位置,而古人似乎就一直推崇著這樣的習俗。

在這樣的薰陶之下,因此古人在請別人吃飯的時候,都會以「做東」形容,來彰顯對客人的一種尊敬和歡迎。雖然說看似簡單,但卻蘊含著如此道理,還有這樣的一段淵源,不得不說我國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令人不得不讚嘆!

不知道,各位看官了解完這段文化之後,有什麼樣的感慨和想法呢?

相關焦點

  • 請客為什麼說「做東」而不是「做南」「做北」?
    三五個好友相聚,喝到盡興,就會有人搶著說道:「今天我做東,大家吃好喝好。」「做東「在這裡是請客吃飯的意思,但為什麼會說」做東「,而不是說」做南「、」做北「呢?這其實是由古代接人待物的習慣演變而來的。坐東源於」坐東「中國古代的房屋建築大多坐北朝南,有地位或者富裕的家庭,房子的正中是客廳,在廳中朝南面擺兩個座位,一東一西,客人來帶家中,主人進行接待時,會把客人宴請到西邊的座位上,而後自己在東邊落座,這種待客之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在孔子著作《禮記》中,就曾記載到」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
  • 你請客我做東,請客和做東有區別嗎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請客」的情況,要麼是自己請別人,要麼是別人請自己。「請客」二字從字面上來解釋,大約是「宴請賓客」的意思。通俗點講就是掏錢請朋友吃飯,當然,請客不局限於吃飯這一項活動。另外一個詞彙「做東」,也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得到的,用法上和「請客」差不多。不過,「做東」二字背後包含著更多的歷史文化層面的內容,並隨著人們社會生活的慢慢演化,而形成了現在所表達的意思。「做東」字面的意思是指站立或坐在東邊的方位。與「東」相對應的便是「西」,有人坐在東,那麼自然也有人坐在西了。
  • 請人吃飯為何說「做東」,而不是「做南」,原因還是出在古代
    「今天我做東,請大家來吃飯,一定要賞臉啊」,你是否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類似的話,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何請客吃飯會被稱為「做東」,難道是因為我國是東方大國嗎?這句話不是在現代才開始流行的,早在《禮記》中就記載著「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這就說明了自古以來就有這方面的禮俗。
  • 古人為啥把請客吃飯叫「做東」?
    社交生活免不了你來我往,吃吃喝喝~而「今天我請客」,還有種文雅點的說法叫:今天我做東!大家都知道這個所謂「做東」,就是請客、做主人的意思。但這種說法到底怎麼來的呢?那這個東階、西階又是什麼意思呢?眾所周知,中國古代蓋房子都愛坐北朝南,這個傳統也一直延續到今天。在古代,院落的中堂一般連著庭院,二者之間有兩個臺階,東面的稱「阼階」,西面的稱「西階」。東階、西階,即指的是建築中堂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說,主人站在或坐在東邊,賓客在西邊。
  • 做客時主人被賓客稱呼為東家,請人吃飯做東是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而我們平常去人家做客吃飯,很多人喜歡稱呼主人家為東家,這樣的稱呼尤其是在古代和近代最為普遍。還有一點就是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近代,我們去人家裡吃飯,人家一般都會說:今天我做東,大家吃好喝好。那麼為何我們會稱呼招待外賓的人為東家,請人吃飯又為何總是帶了一個東字,這個東真的只是簡單的指方向嗎還是另外一番意思。
  • 請客吃飯,常說「做東」「東道主」,到底是何意思?出處在哪裡?
    無論是不同賽事的舉辦,承辦方都會以東道主的口吻向全國或世界宣誓;或者是朋友之間請客吃飯的時候,也常常會用到「做東」「東道主」這個詞,那麼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最早起源於哪裡呢?接下來,作者為你解讀。
  • 為何請客叫做「做東」,「做東」又是如何來的呢?
    「做東」是生活中極常用的詞彙。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詞彙背後隱藏著深厚的禮儀文化。東,當然是和「西」相對的概念。「做東」是指主人站在或坐在東邊。與之相應,就會有人要站在或坐在西邊,這人毋庸置疑就是賓客。東、西都是指建築中堂上的位置。
  • 每天學點文化常識:為什麼把請客的一方稱為「做東」?
    我們時常聽到「今天我做東」這樣的話語,估計誰都知道,這句話裡面的「做東」二字就是請客的意思,但卻不是誰都知道「做東」的由來。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中敘述,為了幫助朋友蘧公孫,「馬二先生做東,大盤大碗請差人吃著,商議此事」。這裡「做東」就是請客的意思。
  • 趣讀丨為什麼請客的一方稱為「做東」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中敘述到,為了幫助朋友蘧(qú)公孫,「馬二先生做東,大盤大碗請差人吃著,商議此事」(指舍財消災)。這裡「做東」是請客的意思。「東」字除表示方位外,還可以作「主人」講。《左傳·僖公三十年》記載了春秋時期秦國攻打鄭國,鄭文公以供應秦國後勤物資為由請求撤兵,他派燭之武對秦穆公說:如果秦不滅掉鄭國,而讓它成為東方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來來往往中缺乏資財食用,就可以由鄭國來供應,這樣做對秦國有利無害,後來秦果然撤軍,「舍鄭以東道為主」。因鄭國在秦國東面,故稱東道國。
  • 發工資了,被同事要求請客吃飯,低情商說「沒錢」,高情商這樣做
    發工資了,被同事要求請客吃飯,低情商說「沒錢」,高情商這樣做在職場混跡,人際關係的考驗非常重要。不管是同事,還是領導,都需要你花心思去維護。和領導保持距離,但又不會覺得陌生;與同事之間最好能夠打成一片,相處融洽,獲得他們的認可與肯定。
  • 東小店南少:普通人做東小店社交電商,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大家好,我是東小店南少!普通人做東小店社交電商,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最近,有小夥伴留言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起初南少是不想回答的,因為這只不過是變相在問「東小店怎麼能賺大錢嗎?」一個意思,之前的文章已經說過了,如果你有賺快錢的思維來做東小店,那麼註定要失望的。
  • 職場上領導無意中說了一句要你請客吃飯,如何高情商的應對?
    職場上領導一般是不輕易要下屬請客吃飯的,就是下屬主動請領導吃飯,大部分情況下,領導們也是不肯「賞光的」,為什麼呢?因為領導和下屬本來就不是一個層級,下屬請領導吃飯,大多有事相求,如果領導隨便答應下屬的宴請,而不能滿足下屬的要求,彼此都會很尷尬。
  • 中國古代徵討,一般都說東徵、西徵、南徵,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中國古代進行徵討,一般都說東徵、西徵、南徵,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首先要明白一件事,古代發動的這些戰爭,方向和稱呼沒有什麼固定的搭配。歷史上也並非沒有北徵的存在。而在很多史書記載當中,其實北徵的使用次數略多於北伐,譬如在《四庫全書》中,「北徵」一詞出現3361例、「北伐」一詞出現2876例。而「徵」和「伐」的區別則可以從春秋時期說起。徵,說文解字意為正當的遠行,孟子說:徵之為言,正也。徵就是正當、端正的意思,徵戰可以理解為正義的、遠距離的戰爭。
  • 南與北
    「南姐!好久不見啦!」見到夏思南的謝冬羽顯得十分興奮。「前天不才見了嗎?」葉彥北在一旁嘀咕道。「誒對了,明明就你和南姐出來吃飯,怎麼還不要我跟著啊?」謝冬羽忽然轉過臉來看著他問道。「誒?啊這……」在這一瞬間,面對著兩雙略帶疑惑的眼睛,葉彥北的大腦開始飛速運轉。
  • 薛姨媽賴在賈府那麼多年,為什麼從未見她請客吃飯?
    薛姨媽在紅樓夢中是一個和藹、友善、話多又愛張羅的富家太太,所以她不會是一個不愛請客吃飯的人,但為什麼賴在賈府的那麼多年,一直聽她說要請賈母等人吃飯,卻似乎從未見過她真正請客吃飯呢?無論賈府還是薛家,都是極講規矩禮數的,一進賈府就跟王夫人說明,長期住要自支自用方是常法,賈母出錢為寶釵過生日,襲人就說,老太太這一出酒,姨太太必得還席,又得勾出幾天的戲酒,後來因為寶玉逢五鬼等事沒有還席。薛蟠做生意回來,寶釵立刻提醒薛姨媽,要好好擺酒招待一下夥計。
  • "請客"用英語該怎麼說呢? 教你三個時髦說法
    同學聚會的時候人人都嚷著"我請客",搶著付帳。那麼,這個"請客"用英語該怎麼說呢?耐心看下去,就會發現答案了。  1. It's on me.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請客"。如果Waiter送一些免費的小菜,他會說:It's on the house. 店老闆請客,意思就是"免費贈送"。
  • 房企做東請客吃飯
    老秦不是正在參加開發商的媒體答謝會,就是在趕往答謝會的路上 所謂媒體答謝會,基本的流程是房企領導回顧與展望、感謝與祝福的講話;雞鴨魚肉、白紅藍酒的宴席;推杯換盞、其樂融融的酒文化開始上演;有抽獎的,在一人高興眾人失落後結束,沒有抽獎的,也在歡聲笑語中散場…… 到底是2019年特別多呢,
  • 《天諭手遊》南蒸北煮任務怎麼做 南蒸北煮任務完成攻略
    導 讀 天諭手遊南蒸北煮平海鎮東南房子在哪?
  • 請客吃飯,外國人是怎麼說的?
    又是一年的年末了,您是請客的人還是被請的人呢?如果我們想請外國朋友吃飯,又該怎麼樣邀請?下面為大家總結最常用的一些說法:1. treat sb to sth 請.... 吃 ...It's/This is my treat (this time).(這次該)我請客。
  • 做東請客戶吃飯,沒想到卻帶來兩桌人,結帳時耍了個小聰明!
    老闆吩咐我約客戶下午談事情,客戶拖到5點在酒樓,並且帶來十多個人,還是說:這都是我的朋友,今天只喝酒,不談公事。本就是打算問客戶一些公司方面的事情,結果客戶這麼說,也只能硬著頭皮吃完這頓飯。因為在外地出差的緣故,吃飯的地方也是客戶挑的,還沒到地方客戶就一直在打電話,等到了酒樓,一下子來了10多個人。對方竟然搞這麼一出,我也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