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East Bridge - 2017 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

2021-02-14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

Für die deutsche Version scrollen Sie bitte nach unten.

在中文語境中, 「影像藝術」(Moving Image)是一個非常寬泛和包容性的、泛指所有「活動影像」(Moving Image)的一種藝術樣態與研究課題。近十年以來,「影像藝術」陸續被許多的研究者和藝術機構探討和命名,其中也包括:「錄像藝術」(Video Art)、「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網絡藝術」(Net Art)、「獨立電影」(Independent Film)、「藝術家電影」(Artist Film)與「展覽電影」(Cinema of Exhibition)等等概念的融合和變化。一方面,這些概念反應出科技影響藝術的時代性發展;另一方面,這些影像實踐的演進又和亞洲整體的藝術生態和社會文化環境緊密相關。可以說,「影像藝術」(Moving Image)是今日藝術最為「當下性」和前沿性的一種表現形式與研究主題。

 
聚焦亞洲「影像藝術」(Moving Image),第四屆EAST BRIDGE項目將於11月25日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和臺灣等地的研究員、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代表來到北京,共同參加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舉辦的為期兩天的學術論壇。本次論壇以「行動的攝影機」為主題,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影像藝術」在亞洲不同地區社會文化和藝術語境的表現形態與主題發展:歷史與當下視角中的亞洲「影像藝術」、個體實踐與研究以及檔案、機構運作與展覽實踐。論壇發言的學術文章也將隨後正式出版。

EAST BRIDGE項目由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隸屬於韓國外交部的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共同發起,旨在推動和建立亞洲「影像藝術」的學術研究網絡。

© 毛晨雨《稻電影》劇照


論壇:
East Bridge - 2017
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


主辦: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韓國國際交流財團
時間:2017年11月25至26日
地點: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
語言:中英
免費入場


時間安排

- 11月25日(周六) -

16:30 - 18:00

第一單元:歷史與當下視角中的亞洲「影像藝術」
發言嘉賓:丁鉉(Hyun Jung,仁荷大學教授,韓國 ),黎肖嫻(Linda Chiu-han Lai,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香港)

19:00 - 20:30

第一單元:歷史與當下視角中的亞洲「影像藝術」
發言嘉賓:孫松榮(Sing Song-yong,臺南藝術大學教授,臺灣),許芳慈(Fang-Tze Hsu,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20:30  - 21:00

第一單元圓桌對話:

丁鉉,黎肖嫻,孫松榮,許芳慈,陳侗,長谷川仁美,董冰峰

 - 11月26日(周日)-


10:00 - 11:20

第二單元:個體實踐與研究

發言嘉賓:徐坦(中國,藝術家),樸濟成(Je Baak,國民大學教授,韓國)

14:00 - 14:40

第一單元(續):歷史與當下視角中的亞洲「影像藝術」
發言嘉賓:董冰峰(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研究員,中國)

14:40 – 17:20

第三單元:檔案、機構運作與展覽實踐
發言嘉賓:陳侗(錄像局發起人、藝術評論家,中國),長谷川仁美(Hitomi Hasegawa )(Moving Image Archive of Contemporary Art總監,日本),劉振相(Yoo Jinsang,桂園造型藝術大學教授, 2012首爾國際多媒體藝術雙年展總監,韓國),白智淑(Beck Jee-sook ,2016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藝術總監,韓國)

17:20 - 18:30

第三單元圓桌對話:許淑賢,長谷川仁美,劉振相,白智淑,董冰峰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歌德學院更多精彩活動。


East Bridge - Camera in Action: 2017

Forum on Asian „Moving Image「


Im chinesischsprachigen Kontext ist yingxiang yishu (Moving Image) ein sehr breit gefasster Begriff, der alle Kunstformen und Forschungsfelder umfasst, die sich mit dem Thema des „bewegten Bildes「 beschäftigen. Während der letzten zehn Jahre wurde der Begriff von vielen Forschern und Institutionen diskutiert und definiert. Videokunst, Kunst mit neuen Medien, Netzkunst, unabhängige Filme, Autorenfilme oder „Cinema of Exhibition「 wurden unter ihm subsumiert. Die einzelnen Formen verschmelzen miteinander und sind in ständiger Transformation begriffen. Dies spiegelt die aktuelle Entwicklung der Technologie des bewegten Bildes wider; andererseits ist die Evolution der Praxis des „Moving Image「 aufs Engste mit dem asiatischen künstlerischen und soziokulturellen Umfeld verknüpft. In gewissem Sinne stellt „Moving Image「 die unmittelbarste, avantgardistischste Ausdrucksform und so das avancierteste Forschungsgebiet in der heutigen Kunst dar.

Das vierte Projekt von EAST BRIDGE, das die Kunst des „Moving Image「 aus Asien diskutiert, wird am 25. November im Pekinger Kunstviertel 798 eröffnet. Forscher, Künstler und Vertreter von Kunstinstitutionen aus China, Südkorea, Japan, Singapur sowie aus Hongkong und Taiwan werden gemeinsam an dem im Goethe-Institut Peking stattfindenden zweitägigen wissenschaftlichen Forum teilnehmen. Es gibt drei Schwerpunkte: asiatisches „Moving Image「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individuelle Praxis, Forschung und Archivierung; institutionelle und Ausstellungspraxis. Die wissenschaftlichen Beiträge zum Forum werden im Anschluss veröffentlicht werden.

Das Projekt EAST BRIDGE wurde gemeinsam von Beijing 798 Creative Industry Investment Co. Ltd. und dem KF Global Center initiiert, mit dem Ziel, ein internationales Netzwerk für die Erforschung der asiatischen Kunst des bewegten Bildes zu etablieren.

Still aus PADDYFILM von Mao Chenyu


East Bridge - Camera in Action: 2017
Forum on Asian „Moving Image「


Veranstalter: Beijing 798 Creative Industry Investment Co. Ltd., KF Global Center
Zeit: 25-26.11.2017
Ort: Goethe-Institut China
Sprache: Chinesisch, Englisch
Akademische Leitung: Dong Bingfeng
Eintritt frei


Zeitplan

25.11.2017, Samstag

 

16:00 - 16:30

Begrüßung  und Einführung

16:30 - 18:00

Programm I: Asiatisches „Moving Image「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Sprecher: Hyun Jung (Professor an der Inha University, Korea), Linda Chiu-han Lai (Professor an der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kong)

19:00 - 20:30

Programm I: Asiatisches „Moving Image「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Sprecher: Sing Song-yong (Professor an der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wan), Fang-Tze Hsu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ur)

20:30  - 21:00

Roundtable-Diskussion mit Hyun Jung, Linda Chiu-han Lai, Sing Song-yong, Fang-Tze Hsu und Dong Bingfeng


26.11.2017, Sonntag

10:00 - 11:20

Programm II: Individuelle Praxis und Forschung

Sprecher: Xu Tan (Künstler, China), Jesung Park (Professor an der Kookmin University, Korea)

11:20 - 12:00

 Roundtable-Diskussion mit Xu Tan, Jesung Park und Dong Bingfeng

14:00 - 14:40

Programm I (Fortsetzung): Asiatisches „Moving Image「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Sprecher: Dong Bingfeng (Forscher an der School of Intermedia Art, China Academy of Art, China)

14:40 - 17:20

Programm III: Archivierung; institutionelle und Ausstellungspraxis

Sprecher: Chen Tong (Initiator des Videobureau, Kunstkritiker, China), Hitomi Hasegawa (Kuratorin, Japan), Yoo Jinsang (Professor an der Kaywon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Direktor der Seoul International Media Art Biennale Korea 2012, Korea), Beck Jee-sook (Künstlerischer Direktor von Mediacity Seoul 2016, Korea)

17:20 - 18:30

Roundtable-Diskussion mit Chen Tong, Hitomi Hasegawa, Jinsang Yoo, Beck Jee-sook, Xu Shuxian und Dong Bingfeng

Für weitere Veranstaltungen klicken Sie bitte auf  „Read More「.

相關焦點

  • 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論壇|East bridge 2017
    該項目由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隸屬於韓國外交部的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共同主辦,希望通過不同國家和地區藝術家的不同視角,以展覽及學術探討的方式,建立起連接東亞藝術的重要紐帶和橋梁,更好地與國際藝術舞臺對話。 第四屆East bridge 「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論壇」,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將於2017年11月25日-26日在北京歌德學院(798藝術區)舉辦。
  • East bridge 2017 開幕及論壇現場 | 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論壇
    該項目由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隸屬於韓國外交部的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共同主辦,希望通過不同國家和地區藝術家的不同視角,以展覽及學術探討的方式,建立起連接東亞藝術的重要紐帶和橋梁,更好地與國際藝術舞臺對話。 第四屆East bridge 「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論壇」,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於2017年11月25日-26日在北京歌德學院(798藝術區)舉辦。
  • 鳳凰藝術 | 行動的攝像機:機器背後的探索風暴
    2017年11月25、26日,EastBridge「行動的攝像機:亞洲影像藝術論壇」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開幕,並舉行為期兩天的學術論壇
  • 藝術北京來襲:2017的亞洲藝術什麼樣?
    藝術北京11號展館2017年4月29日,第十二屆「藝術北京」博覽會如約而至,從2006年至今,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為畫廊提供展示的平臺
  • 2017年大盤點,專業攝影機開始普及,影像創作者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接著上一篇「2017年大盤點,高端數字電影攝影機邁入全畫幅時代!」,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佔據中流砥柱角色的「專業攝影機」。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亞洲七城預熱圓滿結束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PHOTOFAIRS | Shanghai,2017年9月8日-10日,上海展覽中心),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博覽會
  • 「甲子」丨 「影像行動」巡展季·四月十佳榜單
    1992 年出生於內蒙古,2013 年輟學於倫敦藝術大學溫 布爾登藝術學院,現居北京。2018年他的電影《丘山》入圍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同時該片作為閉幕電影參加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並於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新亞洲影志展映。
  • 聖商集團董事長袁柏賢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
    3月23日至26日,全球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年會主題為「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開幕式安排在3月25日。
  • 攝影|攝影師如何用攝影機控制影像
    48幀技術可以讓高速攝影機拍攝的畫面更加豐富以往的每秒24 的電影幀拍攝當被攝體或攝影機有快速運動時,觀者無法細辨每一幀畫面,而且相鄰兩幀圖像變化很大,給觀眾的感覺是畫面上的物體像在跳躍閃動而非連續,從而導至觀眾視覺疲勞。此種影像閃失最容易在攝影機進行橫向搖移時發生,特別是畫面中有很多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的線條時將更加明顯。
  • 富曉星 | 作為行動者的攝影機:影視人類學的後現代轉向
    作為行動者的攝影機:影視人類學的後現代轉向富曉星自人類學誕生以來,攝影機作為重要的研究工具應用在田野工作之中。在後現代視域中,攝影機的科學性被質疑和解構,其能動性漸漸呈現。本文提出「作為行動者的攝影機」這一概念,由此重新審視影視人類學的理論發展脈絡,揭示影視人類學的後現代轉向。
  • 【學術】富曉星:作為行動者的攝影機——影視人類學的後現代轉向
    與詩、小說等文體一樣,影像也獲得了文化表述的自由;敘事主體並不僅僅規定為人,非人的「物」也可以自由發聲;影像民族志文本生產所形成的作者與自身、作者與他者、作者與讀者,以及作者與攝影機之間的多重關係,使多聲道的協商和合作成為可能,拓展出更為開放的對話空間。  本文以攝影機為切入點,重新梳理影視人類學的發展脈絡,力圖刻畫出「作為行動者的攝影機」的發展軌跡。
  • 2017金正鉉國際影像工作室年度總結
    2017.07.04日由青島科技大學與韓國中央大學聯合主辦,中韓藝術碩士碩博連讀項目、金正鉉國際影像工作室共同承辦的中韓國際大學新媒體與藝術作品展在青島科技大學美術館成功舉辦,工作室成員馬緒峰、梁楷宜同學的作品獲一致好評。本次展覽旨在反映新媒體藝術、影視藝術的新發展,在更廣闊的視野中表現共通的人性與創新精神,推進兩國新媒體、影視等高水平作品之間的學習交流。
  • 玩轉未來影像科技!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全攻略
    「今天的特種影像可能會是未來的常規影像」, 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如約而至,12 月 4 日(周五),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 3D大劇院,期待各位的參與(參加活動需報名)!旨在促進我國特種影像技術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加強國內外特種影像技術標準、製作流程和創新觀念的交流。自舉辦以來,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已成為國內影像技術領域專業人士的「年度盛會」,作為國內第一個關注影視科技前沿最新成果和動態交流平臺,已累計為近萬名中國影視從業者提供了服務。
  • 倒計時3天 | 2017亞洲時尚論壇——「網際網路+」論壇搶先看
    2017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大會將在6月7日在藝尚小鎮盛大開幕
  • 2020「電影未來影像」國際論壇在寧波東錢湖舉行
    電影是視覺的藝術,同時也是人類想像力的載體。開幕式上,領導嘉賓一起穿越以電影海報裝飾出的影像藝術長廊,寓意著論壇的研討活動從電影技術的歷史出發,穿越電影技術的過去和現在,步入電影影像的未來。別具一格的方式堪稱論壇一大亮點,盡展電影人的獨特創意。同樣充滿「行為藝術」色彩的,還有三個在行走中完成的分論壇。
  • 【2017Prostars新品智能照明攝影機】
    智慧照明攝影機對智慧家庭來說必不可缺,Prostars的智慧照明攝影機除了可以遠程用行動裝置觀看之外,還能直接和崁燈結合在一起,同時提供 PIR 移動偵測和燈光照明。如下將用使用者的親身體驗來告訴你,這臺智慧照明攝影機到底有多好用?
  • 臺北攝影與數碼影像藝術博覽12月舉行
    今年邁入第四屆,名列亞洲最重要的影像博覽會之一,臺灣第一個專業影像藝術博覽會。PHOTO TAIPEI 2012將於12月14日至12月16日在臺北美侖飯店舉行。聚焦於靜態、動態,以及靜態與動態互相過度與滲透的影像美學;致力於推廣以及提升臺灣影像及新媒體藝術家的能見度,向國內外影像大舉注入一股活泉,提供高質量、更大規模的國際平臺。
  • 四季聯映 | AME「影像行動」全國巡展 · 太原站
    AME「影像行動「用行動,調動青年影像創作者的熱情
  • 手持攝影機 曼多薩
    電影《羅莎媽媽》也成為菲律賓2017年奧斯卡獎的入圍影片。曼多薩的電影不僅涉及女性的壓抑,也表現她們的痛苦和尊嚴。她們陷入各種不堪的境遇,但終究還是有尊嚴的個體。對曼多薩而言,講述真實的故事,並不是簡單地還原現實,而是要找到每個故事與觀眾的聯接點。
  • 新亞洲影志第十三期:《曇花一夏》《獨自存在》
    自2017年6月起,UCCA攜手燈籠電影俱樂部和黑鰭傳媒,聯合推出新亞洲影志放映活動,於每月推出一部優秀的亞洲電影,如越南導演張明歸的《鏡子之城》、印度尼西亞導演維卡索諾的《圖拉》、新加坡導演許瑞峰的《蛇皮》、韓國導演李秀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