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經過近1個月的徵片,我們收到了琳琅滿目的優質作品,風格各異,不可枚舉。我們驚嘆於作品中散發的巨大能量,游離在這些日常瑣碎的,魔幻瑰麗的世界裡...
最重要的是,在這些作品中,我們感受到年輕創作者的赤子之心,感慨於中國影像的崛起來日可期。
經評選,我們挑出了十部四月最佳作品。
這些作品中有詼諧風趣,感人至深的劇情故事片,也有樸實無華,細緻入微的紀錄片,更有注重個人表達,腦洞大開的實驗影像,當然也少不了運用多媒體創造新奇影像的動畫作品...
首先先恭喜以下十位創作者!這些作品將會在未來通過巡迴展映的方式跟大家見面,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們之後的活動~
(排名不分先後)
01
《科尼》·賈之凡
實驗片丨9分鐘丨漢語/英語
導演簡介
賈之凡,成長於北京南郊的航天城,22歲赴美,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起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創作。2016年入選布魯克林影人協會(Brooklyn Filmmakers Collective)。2017年做為唯一一名中國人入選 2017 年在古巴舉行的赫爾佐格大師班,但由於本人正在拍攝首部長片未能參加。賈之凡之前擔任由賈樟柯導演創立的世界優秀短片展映平臺——「柯首映」內容主編。
影片簡介
20年前的紐約市科尼島,一段如夢似幻的記憶;經歷了喪父之痛的小男孩與失去親人的宇航員,一段看似不可能卻陰錯陽差的緣份;潮起潮落掩蓋著時間的秘密,和沙粒一起流逝的是回不去的童年。他從哪裡來?又要去向何方?
02
《樂園之橋》The bridge to paradise·樊佳男
紀錄片丨114分鐘丨漢語/英語/阿拉伯語
導演簡介
小毛(本名:樊佳男)曾師從《晚秋》導演金泰勇,後拜入《我的野蠻女友》導演郭在容門下。有多年的獨立及商業電影、廣告和MV的導演或製片經驗。
影片簡介
2017年的夏天,兩位中國電影人,用四部手機拍攝。從法國開始,途徑16個國家,最終進入敘利亞大馬士革。從中立客觀的視角,去一步步還原「後難民時代」下的難民現狀,以及敘利亞國內的最真實情況。並且讓人們去思考關於這場「難民潮」的黑白對錯,帶領人們去重新發現一個不同以往的敘利亞和穆斯林世界。
獎項
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提名長片、耶拉彼得拉國際紀錄片獎提名長片、諾伊達國際電影節評審團榮譽獎、亞的斯國際電影節提名長片。
03
《阻滯之夢》Stranded Dreams·趙煦
實驗片,紀錄片丨10分46秒丨無語言
導演簡介
趙煦,導演,藝術家。1992 年出生於內蒙古,2013 年輟學於倫敦藝術大學溫 布爾登藝術學院,現居北京。2018年他的電影《丘山》入圍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同時該片作為閉幕電影參加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並於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新亞洲影志展映。他的短片《關於城裡的羊》於 2015 年獲第十二屆北京獨立影像展評委會獎並被慄憲庭電影基金收藏,該片同時入圍第十二屆中國獨立影展,第六屆倫敦華語視像藝術節,以及倫敦 We are the People Film Festival 等影展。此外,其創作還涉及繪畫與影像裝置等。
影片簡介
有一次在摩洛哥旅行時,我乘坐的火車出現了故障,在半路滯留了很長時間。期間有很多旅客下車散步,車廂裡的我裡酷熱難耐卻又無事可做。於是我透過車窗觀察那些隨著鐵軌漫步的摩洛哥人,並用手機拍攝了一段視頻,在拍攝過程中我產生了一種脫離自己當時所處時空的感受。回國後,有一天我看到父母在房間裡熟睡,突然想到了之前拍攝的那段影像。父母的臥室和我當時所處的那節車廂似乎產生了某種化學反應。是當時的那個我回到了家裡,還是從未出過國的父母躺在摩洛哥的那列舊火車上緩緩移動?
04
《餓死詩人》·張新陽
故事片丨33分32秒丨普通話 方言
導演簡介
張新陽,江蘇常州人,青年編劇、導演,現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戲劇影視導演專業。2018年圍繞「詩人」展開了其「潦倒詩人三部曲」的構思創作,首部短片作品《餓死詩人》入圍國內外十餘個影展並獲獎。
影片簡介
楊萬裡是個窮困潦倒的詩人,一次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改行寫起了電影劇本,劇本改編自他和一個小姐的真實經歷。後來小姐結婚,他在婚禮現場認識了一個婚慶攝影師,這個婚慶攝影師為他記錄下了他為劇本四處找投資的過程。劇本和現實互相交織,楊萬裡在其中起伏幻滅。
05
《不確定的遊戲》Uncertain Game·姚聰
實驗片丨16分37秒丨無語言
導演簡介
姚聰,1992年出生於西安,於201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同年,他獲得了羅中立獎學金;2017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影片簡介
原始的欲望,本能的性慾,觸發的人性與制度的博弈,從而衍生出的某種似夢非夢的狀態。《不確定的遊戲》跟隨⼀個人尋找原始欲望的旅程,進而轉變成⼀個複雜的,人性的道德和精神的實驗。
一個發生在內部空間的參雜著性與暴力的奇異遊戲,⼀個始終懸置而逐漸登上廢棄遊泳跳臺的形象,並在懸置的水域中幻化成為另⼀個熟悉的表演形象,隨後,畫面中出現載著⼀個形象的未知島嶼。 這些圖像在主角的想像中漫遊,並有意或無意地連接在⼀起形成不確定的界限。 這種 「在之間」 提出我們如何呈現我們的身體以及逃避決定論的問題。他們同樣進行了對於欲望,焦慮和權威的重組,並進入⼀種新的流動的,混合的結構。
獎項
入圍第十屆北京酷兒影展,第十四屆北京獨立影展,上海驕傲電影節。
06
《遙望彼岸》one body two sides·王智祥
故事片丨25分鐘丨普通話、方言
導演簡介
王智祥,1996出生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高中後回臺就讀。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主修影像導演畢業, 2017年形象片作品《吶喊》《夢幻泡影》入選LEXUS新銳影展百強,同年參加中國福州海峽青年節極限48小時短片競賽,拍攝作品《我們共同承載的福州記憶》獲一等獎。 2018年入選中國美術學院AME影視編劇工作坊,2019獲德國pupburg市政府文化局邀請當年度夏季駐德創作。《遙望彼岸》為首部劇情短片作品。
影片簡介
陽陽從小就隨母親離開福州回臺灣娘家生活,父親賭博欠債偷渡去了英國打工。這個春天,獨自扶養陽陽的母親不敵生活壓力的困窘,決定暫時將陽陽送到大陸奶奶家生活一段時間,正當他與陌生的奶奶逐漸相知相惜之時,卻傳來了父親在英國被逮捕的消息。
獎項
入圍臺灣第41屆金穗獎學生組最佳劇情片。
07
《還是這個地方》as it always was ·虞思聰
故事片丨18分32秒丨方言
導演簡介
虞思聰,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現工作於浙江傳媒學院。
影片簡介
一個關乎時間,關乎生命,關乎親情的故事。老趙年過九旬,自從老伴走後就被接到大女兒家中,整日與電腦為伴,原本祥和的四合院如今已經被拆掉,有一日,老趙想回老家看看老宅,可是兩位女兒都知道這是父親的心頭肉,加上年紀大了就沒和他說真實情況,所以只有編出一個謊言去安撫老趙。
08
《尋覓魯博》Finding Lubo·王翰林
實驗片丨14分17秒丨漢語/英語
導演簡介
王翰林,1993年生,祖籍山東日照,目前工作生活於上海。作品關注個人情感的記錄,從身邊的環境變化到個人歷史的流逝,通過私人意象化的方式進行表達,同時使用繪畫,攝影,手工書籍以及動畫視頻等方式去表現自身的情緒變化。
影片簡介
這組作品是我在2017至2018年期間完成的,講述的是尋找與我相關的歷史與記憶,又回到一些舊地,感受一些情感,搜集與我的身世有關的文獻和物品,拍攝了我的家人和一些與我相關的景觀。
「魯博」是我的乳名,通過尋覓「他」,來填補我記憶的空白。我將攝影與個人成長經歷相結合,並延續個人情感和對自我的梳理,以圖像的方式來表達空間和時間的模糊與糾纏,以及整個軍人世家對我產生的影響(我的父親是一位軍人)。自幼跟隨父親工作地點的轉移,導致我身邊的生活環境不斷的變化,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失),我對兒時不斷輾轉的生活日漸模糊,對那段記憶有種想要看的更加真切的期盼,舊事舊地有時會出現在腦海,同時又隱隱作痛,所以我選擇用攝影來記錄我的變化.這裡面包含歷史,回憶,印象和思念,這一切又都是情感與記憶交匯的結果。
09
《格物致知》coming for the forthcoming·孫萬瑞
實驗片丨36分19秒丨漢語/英語
導演簡介
孫萬瑞,出生於江蘇,現生活於杭州。2018年獲中國美術學院學士學位。
影片簡介
曰:「敢問『致知在格物』何謂也?」
曰:「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
準確地說,就「個體」而言,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被」那些「不可名狀」的「情愫」撞擊心頭的「瞬間」,而此種情境可以是熟悉的,亦可以謂之陌生狀態。作品中的人物在「現實環境」與『抽象時空』之間「相遇又相斥」,或並行、或交叉、或停留。該影片的語境將敘事性表達進行「抽幀」、「異化」、「重組」。作者本著從自身出發的態度,試圖去尋找某種詩性的語言。
獎項
中國美術學院2018畢業創作「金獎」,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入圍2018年「羅中立獎學金」,重慶,羅中立美術館
「千裡之行」2018作品展,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10
《鴿子蛋》coup·周之凱
故事片,動畫片,實驗片丨9分鐘丨漢語/英語
導演簡介
周之凱,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影視美術後期15級。
影片簡介
2038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狙擊手瑞德在某次執行任務的時候中槍,但卻沒有受傷。在接下來的狙擊任務中,瑞德開槍擊殺了目標布魯斯,但瑞德卻在開槍的瞬間,經歷了布魯斯的一生。從此,瑞德放下了狙擊槍,離開了戰場。
獎項
入圍first青年電影展,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五月的季風逐漸升溫,也將「甲子」吹到了「乙丑」,7城30校「甲子」巡展季仍在繼續,第二輪「乙丑」片單也將如期而至,敬請期待。
徵片持續進行!
徵片持續進行!!
徵片持續進行!!!
(重三遍)
我們希望更多優異過人的年起創作者們加入展映的行列,我們不希望有真材實料的人被埋沒人間,期待你的影像作品入選!!!
☟☟☟
「影像行動」巡迴展映季
「影像行動」巡迴展映,是基於對影像歷史的梳理,對中國藝術影像所體現出的價值及其所處現狀的認知,提出的藝術電影徵集、放映與交流項目。通過全球範圍的徵片,發掘青年創作者與新銳影像作品,探索影像的可能性。
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承辦:AME影視計劃、中國美術學院空間影像研究所
往期回顧:
🔗 「影像行動」巡迴展映季全球徵片開啟!
🔗 "影像行動"巡迴展映季首輪片單及巡展院校發布!
🔗 「甲子」丨 「影像行動」巡展季上海站來啦 !
🔗 「甲子」丨 「影像行動」巡展季上海站回顧
🔗 「甲子」丨 「影像行動」巡展季杭州站回顧
如有問題及其他需求
添加運營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