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吳思
近日青島發生多起預付卡商家跑路的事件,因為「省錢」辦的會員變成了「坑錢」。在商鋪門店中常見的會員制形式就是儲值卡、積分卡,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公眾帳號、專屬APP、小程序為載體的線上會員形式成為主流。而在多種會員制中,限期付費會員正像春筍般湧出,從一周到一年以上均可選擇。最低十幾元可以享受一個月的折扣,有的店家更是打出「最快一次吃回本」的吸睛標語。
付費會員新玩法 「打折卡」受歡迎
門店會員在原始階段主要是線上積分制,消費即會員,隨著行業發展,提高顧客黏性的難度提高,不少企業啟用了新的會員思路。在餐飲行業,會員制花樣迭出,西貝莜麵村就推出會員分級的形式,將普通會員與VIP尊享會員區分開,支付299元的門檻費可以成為其一年的VIP顧客,享受全菜品折扣,還有專屬禮物。記者採訪萬象城門店得知,目前該品牌的VIP顧客約在30%左右。
快餐店內擺放的期限付費會員海報
除了會員分級,有期限的付費會員也成為餐飲行業尤其是快餐店的新玩法。譬如肯德基推出「大神卡」,38元享受特定權益90天。「簡單地說,這就相當於買了一張打折卡。假如你每天點一杯拿鐵咖啡,每天就能省9塊錢。點早餐和外賣都有折扣。」市南區一家門店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像這樣的短期付費會員的權益也更加清晰易計算,「我每周在肯德基吃早餐最少2到3次,一個月內可以達到10次,如果再喝兩杯咖啡,一個月可以省回成本。」市民李女士說道。
作為快餐的另一大巨頭,麥當勞則在近日推出了OH麥卡,同樣是短期付費會員,麥當勞分為19元30天的職場卡和39元90天的家庭卡,單人套餐可以打五折,對於麥當勞的忠實顧客來說是十分誘人的條件。「我一周差不多吃兩次麥當勞套餐,一次就能省20元,所以他剛推出這個卡我就辦了,就是省錢,很划算啊。」在臺東步行街麥當勞店內購買的汪小姐說道,在店內可以看到擺放在多個顯眼位置的宣傳廣告——「最快1次吃回本」。
對於期限付費會員的推廣,門店最直接高效。在一些快餐店,店員不再是為你點單的收銀員,而變成了向你推銷會員制的銷售人員。「我就是在店裡吃早飯的時候,店員過來給我推薦的,當時盤算的真的是省錢就辦了。」購買大神卡的李女士說道。其他門店則是利用點單小程序推送廣告,或是在店內擺放宣傳海報,店員負責解答疑惑。
買的越多越省錢,這是限期付費會員的最大誘餌,能獲得的利潤很直觀地擺在消費者面前,真正刺激到消費者。多種行業都開始流行這種玩法,滴滴打車APP就推出19.9元一個月的會員,可以享受到直接減錢和打折的優惠。
儲值卡仍佔多數 商家與顧客暗中博弈
限期付費會員有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並未大面積普及,在各種會員制中,儲值會員仍是主流。在服飾、美容美髮、健身以及大眾化餐飲店等,門店都保持儲值形式的會員機制。
相較於有期限的付費會員,儲值形式更能留住顧客,綁住固定在店內消費的顧客群體。而且儲值形式對於商家是一個快速回籠資金的方式,雖然後期還是會通過服務抵消,但在前期可以減少很大部分的經營壓力,尤其對於剛開業或是未開業的店鋪。許多即將開業的商家會利用低價辦卡吸引一部分「準顧客」,開業經營就更輕鬆。
當然,低價就意味著低利潤。記者在市北區一家剛開業的美髮店看到,該店目前正主打「充300送300」的儲值優惠,而這種形式在各類店鋪中屢見不鮮。商家讓利優惠吸引顧客購買儲值會員,自然也會在後期經營中降低利潤,時常發生的拿錢跑路的事件正是在這種情境下發生。
位於李滄區的一家健身房,在開業初期辦理了上百位顧客的會員卡,得到資金數十萬,結果不到一年該店就關閉,據顧客反映,該店創辦人名下有12家公司,是典型的拿會員儲值的錢投資其他公司或開新店的例子,結果一虧損就直接卷錢逃走。「像這種情況我見得太多了,一開始兩三個人合夥開店,好的可能開兩年,經營不善的一年就倒閉了。」在該健身房當遊泳教練的楊先生表示,他目前仍有半個月工資未付清,但早已聯繫不到老闆。
儲值會員與限期付費會員不同,不僅在於付費門檻和期限差異,還在於儲值會員把顧客帶到預消費的跑道,未來的消費力度由店家決定,而限期付費會員則是更具備靈活性。因為有使用期限,所以會員會有一個時效的考量,會頻繁到店消費,增加消費黏性的同時也增加了復購率。儲值會員是商家做出讓步吸引顧客來存錢,限期付費會員則是給出折扣引導顧客來買單。
玩法服務於品牌 價值決定會員黏性
「我大部分的會員都是免費領的,像優衣庫、屈臣氏之類的,就是積分用,再就是儲值卡。我比較看重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像儲值卡這種要花幾百或者上千去辦的,肯定要謹慎,以後我會經常去我才會買。」在外貿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說道,目前她辦理的儲值卡多是美容院和美髮店,都是多年老店,而對於限期付費會員她則表示還未了解過。「如果是我認可的而且常去的,我應該會買。」王女士說道。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孫女士則表示對於餐飲類的限期會員很感興趣,「因為我們每月都會有幾次聚餐,有這種折扣我肯定會考慮。」
不論是最常見的儲值會員,還是新崛起的限期付費會員,如果顧客沒有體驗到好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必然不會復購。會員制是綁定顧客的捷徑,但會員的權益並不是留住顧客的唯一因素。
在記者採訪中,多數市民都有辦過儲值卡,而且有些會辦理同類商鋪的多家會員,也有市民會在辦理儲值會員後仍會到其他店面消費。品質和服務是吸引顧客的最重要因素。
有市場營銷的專家表示,營銷本質正在從「以商品為紐帶」,過渡到「以人為紐帶」。市場已經從售賣商品,變成了經營用戶。但這也是限於穩定的被大眾認可的店鋪,如果是街邊一家飯館,口味和品牌都不響,那顧客也基本不會有想辦儲值或付費會員的想法。
好的門店不需要大肆推銷就會有顧客願意辦理會員,而有的門店老闆則顛倒重點,把會員當做引流的主要方式,大額讓利打造虛假繁榮,在後期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