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秋水》測試題及答案

2021-01-09 中考網

第20課 秋 水

1、根據課文給加點的字注音。

涇流 )涘 ) 渚 ) 仲尼 )殆 )

2、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①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②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

③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④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⑤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3、找出描寫河、海的句子。

描寫河的句子:

描寫海的句子:

4.翻譯下列句子。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聞道白,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

5.填空:

莊子,名 , 中期 國人,他繼承並發展了 的思想,為 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莊子》有 篇, 七篇 十五篇,《雜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認為 是莊子所作。

胸懷全局,一切盡在掌握中)

1.河伯為什麼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後來為何又望洋而嘆呢?

3. 河伯為什麼認為自己「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4.全文可分為幾個層次?層次間的關係是什麼?

5.文中用兩個「於是焉」有什麼作用?

勇於探索,樂趣源自思考來)

6、古代詩文中有許多表達雄心壯志的「名人名言」,請你寫出五位名人,各寫出他的一條名言。

7、請你寫出表達豁達胸襟的詩句。不少於2句)

8.「海納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林則徐的自題聯,你能體會林則徐想通過這幅對聯勉勵自己做怎樣的人呢?

第20課 秋 水第二課時)

1下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涇ji?ng 涘yi? 渚zhu??

B.涇ji?ng 涘si? 渚zhe?

C.涇ji?ng 涘si? 渚zhu??

D.涇ji?ng 涘 yi? 渚zhe?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徑流 渚崖 辯別 望洋向若

B.涇流 勸諫 旋轉 欣然自喜

C.爭辯 窮匱 孀妻 遺笑大方

3.指出下列「之」的含義。

野語有之曰 )

我之謂也 )

少仲尼之聞 )

涇流之大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涇流之大:

②不辯牛馬:

5.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不同意義。

①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

②東面而視:

片片紅葉,風景這邊獨好)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p#分頁標題#e#

1.判斷下列句子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①文中有兩處用了「於是焉」,都當「這時候」講,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②「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句中,一個「天下」,一個「盡」,把河伯躊躇滿志的神態描寫得淋漓盡致。

③「不辯牛馬」與「不見水端」是用比照手法突出大海的廣闊。

④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認識的前後變化的語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後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2.河伯引「聞道百,以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麼?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麼?

4.這篇課文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5.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為莊子的文章有什麼特點?

6、請用一個成語為本文擬定題目。

遷移能力,滋潤求知心田)

一)閱讀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後習題。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日:「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 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日:「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1.下列加點的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於是惠子恐 於是鴟得腐鼠

B、 惠子相梁 欲代子相

C、 發於南海 止於北海

D、 仰而視之 子知之乎

2.與「或謂惠子曰」中的「或」的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莫如以吾之所長攻其所短,或能負乎?

B.或坐或臥,或仰或俯

C.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裡

D.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3.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惠子相梁 擔任相國

B.或謂惠子日 有人

C.非梧桐不止 停止

D.非練實不食 精熟、精美

4.對本文中庄子的話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井蛙不可與之語海

C.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D.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二) 鯤鵬斥鴳ya?n)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①扶搖②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鴳③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莊子?逍遙遊》) #p#分頁標題#e#

注釋:①摶:環繞,迴旋。 ②扶搖:風名,是一種從地面一直上升的迅疾的暴風。③斥鴳:斑鳩之類的小鳥。

5、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①窮髮之北。 )

②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 )

③此亦飛之至也。 )

④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

6、翻譯下列句子。

①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②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7、這個寓言故事蘊含的哲理是:

與此寓言故事相類似的故事是: 用成語回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結果將「見笑於大方之家」,自高自大會使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導致錯誤的做法,甚至導致他人的恥笑、鄙視。而第二次所見所體現的是河伯虛心認錯的態度,知恥的精神風貌,這使河伯在認識上達到了一種升華,實現了從無知到有知的轉化。做法不同,結果也必然不同。正確的做法帶來的是收穫,錯誤的做法帶給人的是失誤。

請以「做法」為話題,寫一段文字,表達你的情思感悟。100字左右)

2007.茂名市)

秋 水 《莊子》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百川灌河

2)東面而視

3)河伯始旋其面目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0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附參考答案(建議收藏)
    #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今天給大家分享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測測你的學習成果吧。【參考答案】一、C二、1.浪潮逐漸 2.寬闊鵝卵石 3.山崩地裂三、1.②③①④ 2.②①③④四、1.耳欲徹霄平浪鴉雀竊竊隱現
  •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單元測試題全套及答案,請認真學吧!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單元測試題全套及答案,請認真學吧!初二這一年有多重要,相信同學們也都了解,所以學霸老師建議,在八年級下冊線上學習中,同學們都應該認真學習,別等初三複習才知道學習不易。初二是一個平穩的發展時期,對於一些想要學好數學的同學來說是一個機會。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第8題較難
    這期分享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一套。文末有其它單元試題。本單元以「神話,永久的魅力,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為主題,最重要的語文要素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像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分別介紹了盤古、精衛、普羅米修斯以及女媧這些人物形象。這些神話故事情節離奇動人,想像豐富,富有魅力。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課課練及單元測試題,鞏固舊知,提高成績
    今天為大家分享第五單元同步練習題及單元測試題,讓孩子及時查漏補缺,爭當學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答案解析:第一題:「讀拼音,寫詞語。」中「秘密」一詞容易顛倒兩個字的順序。正確答案是:流淌、秘密、乘車、穿越、情緒、鈴聲。第五題:「按要求改寫句子。」中縮句容易做錯。正確答案是「我看著星空。」其他兩個句子比較簡單。
  • 三份新部編二年級語文專項訓練測試題,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這裡是三份新部編二年級語文專項複習測試題,對於孩子的複習還是很有幫助的。字詞專項測試題看拼音寫漢字是考試中的必考題型,一定要注意字的正確書寫。選擇正確讀音的題目也是經常考的題目,在正確讀音下方畫上對號。多音字組詞的題,一定要理解不同的字音表示不同的意思,才能正確組詞。形近字組詞的題目一定要先把字認清,再加以組詞。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考試題,成語題型較新穎,考你第一反應
    #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第三套。【參考答案】一、1.科學 模仿2.駕駛員 堅持 安全二、合適 即使 證明 呼喚包括 既然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決定分數高低
  • 「原創」老友記十級學者測試題第二彈!附上期答案
    上期的老友記十級學者測試題大家回答得怎麼樣呢?是對自己的回答自信滿滿還是對自己十級學者的身份產生了質疑呢?別急,第二波原創測試題已經新鮮出爐,再來挑戰一下自己吧!還是老規矩,本期的答案將在下一波試題中公布,上期答案已經附在文末了,快來看看吧!PS:小編為了出題和保證答案的準確性可是又重溫了一遍劇情,希望大家在評論區踴躍答題呀!
  •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測試題,老師:要想拿到滿分不容易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測試題,老師:要想拿到滿分不容易要想學好數學不僅需要把基礎知識掌握紮實,而且需要孩子有靈敏的思考能力,接下來老師分享一套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測試題,孩子做題時要認真思考,易出錯。
  • 三年級語文上句子專項測試(答案),題型經典,很實用,建議收藏
    三年級語文上句子專項測試(答案),題型經典,很實用,建議收藏!大家好,最近很多同學想要三年級語文上冊句子專項練習題,今天分享一套經典題型的專項測試題,文中帶有答案,希望同學們認真作答,並對我總結的重點難點找一個本子記錄下來,熟練掌握。第一大題:給下列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 六年級語文第八單元測試題,老師:期末複習,鞏固對魯迅的認識
    分享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測試卷一套,這套試題質量較高,同學們可以精練一下,鞏固單元知識。文末有其它試題。第八單元以「走近魯迅」為主題,包含《少年閏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課文,以及習作《有你,真好》和「語文園地」。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藉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和「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 一線教師整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套單元測試題及答案,收藏
    一線教師整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套單元測試題及答案,收藏首先,初一地理這門學科,他有他自身的特點,而他在各項考試中又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接下來,老師就將整理好的一線教師整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套單元測試題及答案分享出來,對於同學們學好初中地理幫助很大,建議收藏列印一份。文中資料「完整版」如何獲取呢?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檢測題,神話單元考察豐富的想像力
    本期整理分享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第二套,各位同學可以練習參考一下。更多學習資料,習題講解視頻,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主頁查看。文末有其它單元試題。「語文園地」通過交流、識記、背誦,積累生字、成語、古詩,並感受神話故事中想像的神奇。知識掌握如何,快來測試一下。
  • 2019滬教版初三語文春望重點字詞
    2019滬教版初三語文春望重點字詞 字詞解釋 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恨別:悵恨離別。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同步過關測試卷,試卷解析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包含了三篇課文,第12課是《雪地裡的小畫家》,第13課是《烏鴉喝水》,第14課是《蝸牛》,下面我們每個單元的同步過關測試都來過一遍,讓同學們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點。首先來看第12課《雪地裡的小畫家》。
  • 高二語文測試題:項脊軒志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答案:A   3.對下列文言語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室始洞然(洞然,明亮的樣子,寫了修葺後的陽光充盈之美。)   B.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寫出了一種人鳥和諧相處的境界。)[來源:高考資源網高考資源網]   C.「兒寒乎?欲食乎?」(母親只問寒問暖,祖母卻關心自己的前途。)
  •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語文下冊教師導航項脊軒志測試題
    高一語文資源:高一語文下冊教師導航項脊軒志測試題 2012-12-14 22:2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綠茶婊的世界,可怕到你無法想像《2019鑑婊測試題》
    滿分100分,每道題10分(綠茶婊簡稱:小綠)綠茶婊的世界,可怕到你無法想像 《2019鑑婊測試題》_14_3.jpeg綠茶婊的世界,可怕到你無法想像 《2019鑑婊測試題》_14_4.jpeg答案:A長相出眾的女生追求者很多,根本不需要當綠茶婊。而對比直男來說,長相一般,說明追求者不多,自己追求成功率高。
  • 小學英語畢業測試題
    奧數網小編整理了一套小學英語畢業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   一.用is,am或are填空   1.Excuseme.What_______thisinEnglish?   2.________theyourcoat,MrGreen?
  • 國內標準IQ測試題:限時30分鐘,附詳細智商評價表,建議收藏!
    而今天,小磊就給大家帶來一套國內標準IQ測試題,這套測試題共包含33個小題,限時30分鐘內完成,並且,小磊還整理了詳細的智商評價表,非常值得收藏,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套測試題吧。填上空缺的字母:A、F、K 、P、()IQ測試題標準答案及得分標準說明
  •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很多同學動物單詞拼寫不過關
    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很多同學動物單詞拼寫不過關三年級英語主要的學習重點在於單詞的拼讀和拼寫,其中單詞的發音是比較難以掌握的,需要孩子平時多讀多練,其次就是單詞的默寫也就是拼寫,也是我們考試中考查的重點。對於孩子如何進行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