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魚論戰
左丘明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於升陘。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師敗績。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弗聽。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譯文】
楚軍攻打宋國以援救鄭國。宋襄公將要迎戰,大司馬公孫於是勸阻說,「上天遺棄商朝已經很久了,君王要振興它,不可,赦免楚國吧。」襄公不聽。宋襄公和楚國人在泓水交戰。宋軍已經排成戰鬥的行列,楚國人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子魚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陣勢,(子魚)再次報告(宋襄公)。宋襄公說:「還不行。」(楚軍)擺好陣勢(宋軍)才攻擊楚軍。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國君的衛士被殺絕了。國人都責備宋襄公。襄公說:「君子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俘虜頭髮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藉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我雖然是亡國者的後代,(也)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子魚說:「主公不懂得作戰。面對強大的敵人,(敵人)因地勢險阻而未成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阻礙並攻擊他們,不也可以嗎?還有什麼害怕的呢?而且現在強大的,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紀很大的人,能俘虜就抓回來,還管什麼頭髮斑白的敵人?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來鼓舞戰鬥的勇氣,教戰士掌握戰鬥的方法,就是為了殺死敵人。(敵人)受傷卻還沒有死,為什麼不能再殺傷他們?如果憐惜(他們,不願)再去傷害受傷的敵人,不如一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頭髮斑白的敵人,不如(對敵人)屈服。軍隊憑藉有利的時機而行動,鑼鼓用來鼓舞士兵的勇氣。利用有利的時機,當(敵人)遇到險阻,(我們)可以進攻。聲氣充沛盛大,增強士兵的戰鬥意志,攻擊未成列的敵人是可以的。」【注釋】
1. 宋公:宋襄公,名茲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鄭,這年冬天宋楚兩軍交戰於泓.。
2. 大司馬:掌管軍政、軍賦的官職,這裡指公孫固。
3. 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這)城縣西。
4. 既:已經。
5. 濟:渡過。
6. 司馬:統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此指目夷,字子魚。
7.成列:排成戰鬥行列。
8. 告:報告。
9. 陳:通"陣",這裡作動詞,即擺好陣勢。
10. 敗績:大敗。
11. 股:大腿。
12. 門官:國君的衛士。
13. 咎:怪罪,歸罪,指責。
14. 重(chóng從)再次。
15. 禽:通"擒",俘虜。二毛:頭髮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16. 阻,迫也。隘,險也。言不迫人於險。
17. 寡人:國君自稱。亡國之餘:亡國者的後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後代,商亡於周。
18. 鼓:擊鼓(進軍)名詞做動詞。
19. 勍(qíng)敵:強敵,勁敵。勍:強而有力。
20. 隘:這裡作動詞,處在險隘之地。
21. 贊:助。
22. 胡耇(gǒu苟):年紀很大的人。胡:年老。
23. 何有於二毛:意思是還管什麼頭髮花白的敵人。
24. 明恥:使認識什麼是恥辱.教戰:教授作戰的技能。
25. 愛重傷:憐憫受傷的敵人。
26. 服:(對敵人)屈服。
27. 三軍:春秋時,諸侯大國有三軍,即上軍,中軍,下軍。這裡泛指軍隊。用:施用,這裡指作戰。
28. 金鼓:古時作戰,擊鼓進兵,鳴金收兵。金:金屬響器。聲氣:振作士氣。
29. 儳(chán):通"讒",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
薛紅:陝西西安人,退休在家,喜歡音樂和文學,尤其是喜歡中國的古典文學。是一名朗誦愛好者。曾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四屆「夏青杯」朗誦大賽陝西賽區(成人組)二等獎;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四屆「夏青杯」朗誦大賽成人朗誦組優秀獎。
《臧哀伯諫納郜鼎》左丘明
《季梁諫追楚師》左丘明
《曹劌論戰》左丘明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左丘明
《宮之奇諫假道》左丘明
《齊桓下拜受胙》左丘明
《陰飴甥對秦伯》左丘明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