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的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上難免會舞刀弄槍,每個人都想躲開危害,趨向利益,所以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從競爭中存活下來,這就和做生意一樣,在人多的地方,才有更大的商機。
人群一多,少不了的就是說話攀談了。
跟人交流,說什麼話很關鍵。如果一句話說得不妥當,輕則蒙受損失,重則大禍臨頭。
那麼,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呢?
我國還有一部國學精粹書籍叫《易經》,裡面就通過「卦」來分析,告誡40歲以上的中年人,平時生活中這3件事要少說,運氣會越來越好。
-01- 少吹噓自己的成就
我們都知道,做人要低調,正如一句老話所說的,「樹大招風」,一個人越是張揚,越容易樹敵。
很多人想不明白,我張揚怎麼了?礙著別人了嗎?
是的,真的礙著別人了!
因為人的妒忌心很強,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希望你比他過得好。你張揚了,別人就會嫉妒你,甚至恨你。
所以,古人倡導,做人要謙虛謹慎。
《易經》第15卦,叫「謙卦」,坤上艮下,「坤」象徵著地、順;「艮」象徵著山、止。謙卦,為地下有山之象。
山原本是高大的,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這就意味著人雖然很有能力,卻不顯山露水,是為「謙虛」。
謙虛是一種很好的品質,特別是在職場上,保持謙虛,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如果一個人恃才傲物,太張揚了,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遲早會被身邊人排擠走。
比如,武漢大學曾經的「高人氣教授」易中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2- 少講自己的煩心事
魯迅小說《祝福》裡面,寫了一個可憐人——祥林嫂,因為下雪天沒看緊孩子,孩子被狼叼走了,她有點精神失常了,以至於逢人就說:「我真傻,真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祥林嫂」式的人,自己有什麼不幸和煩惱,喜歡吐槽,總是逢人就說。
剛開始,別人或許會同情你,但是說一次就夠了,如果反覆說,只會讓人厭煩,還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易經》第18卦,叫「蠱卦」,艮上巽下。「艮」為山,「巽」為風,山下有風,為蠱。
說起「蠱」字,我們常常會想起古代的一種毒蟲,專門用來蠱惑人心的。
人之所以容易被蠱惑,說到底就是內心不堅定,自己的煩心事被居心不良的人拿來挑撥,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所以,為了不讓人有可乘之機,我們要少講自己的煩心事。
有什麼煩心事,寧願喝悶酒,也不要輕易對別人講。
-03- 少說自己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特別是年輕人,喜歡把自己的理想,慷慨激昂地喊出來。
比如馬雲,他的理想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然而,這種經常把自己的理想掛在嘴邊說的,往往並非好事。
一方面,在你沒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就時,你的理想喊出來,只會遭到別人的無情嘲笑。
另一方面,大事未成,說出來會「破功」,也就是把自己的底都洩了,增加了失敗的可能。
特別是在一件大事到了關鍵時期,千萬不能輕易聲張。
《易經》第25卦,叫「無妄卦」,乾上震下,「乾」為天,「震」為雷,雷聲傳行於天下,萬物響應,象徵不妄為。
這個卦象也是在告誡我們,你有什麼理想,可以努力去做,但是不要隨便聲張,等到時機成熟了,一鳴驚人!
-04-寫在最後
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
說什麼話,都要三思而後言,千萬不能「口無遮攔」,否則就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人,惹禍上身。
《易經》告誡40歲以上的中年人,不管你跟別人關係有多好,自己的成就、煩心事、理想抱負這3件事,一定要少說,這樣運氣才會越來越好。
聽人千句不如自己讀讀這部上古奇書。
《周易》是上古典籍,用詞古奧,句意艱深,給初學者造成極高的門檻。
很多人讀不懂,其實是沒選對方法。看圖讀《周易》就是最快了解這本「天書」的好方法。
《圖解周易大全》收錄了900多張明清時期的易學圖譜,包括萬曆年絕版的《斷易天機》手繪圖,以及清代《四庫全書》中的卦象。
全文用圖解、白話文翻譯、注釋以及講歷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把抽象的道理變得通俗、淺顯、接地氣。
每天睡前讀上一兩卦,一個月就能大致把《周易》看懂。
點擊下方商品卡,不到一百元就能獲取《圖解周易》+《圖解易經》。
收穫一生智慧財富
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