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老外們為之瘋狂的這些「美食」,你敢吃嗎?!(多圖慎點)

2021-02-23 StudentUniverse

版權申明

原文轉載自知乎(作者:司原冬)

已獲得授權轉載

11種歐美人為之瘋狂的美食

恰恰是大部分中國人的11個噩夢

準備出國的親們

請做好心理準備

而像小編這種依舊在美國奮鬥的其他親們

加油,堅強

來,再吃一口歐美料理

在國外如何辨別留學生和當地生的華裔?其中一個方法是看他們去超市購物時的推車,如果其中有這樣一種零食,那他高達八成可能是當地長大的孩紙(不能說絕對,統計中總有少數奇葩樣本)。

滿滿一長條的芝士,奶酪味濃鬱十足,卡路裡爆表。當地孩子可不是拿芝士條用來燒菜或者夾麵包的,而是當成大白兔奶糖,一口大半條,在嘴裡悉心咀嚼,體會其在嘴中回味無窮的感覺!

一條80卡路裡,一包24條,等於一包1920卡路裡!一個漢堡+薯條+可樂也就1000卡路裡左右... 這一包等於兩個巨無霸套餐了!

美國賣的芝士條大多是切達奶酪 Cheddar,打開包裝,真身是這樣,一釐米寬,10釐米長。圖中切開的一半,貪吃的孩子一口一個,一個上午可以吃掉大半包。

配合超大尺寸的可樂汽水,

從此媽媽再也不擔心我長不胖了!

芝士條作為兒童的零食,在美國和加拿大很流行,在歐洲就不太受歡迎,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歐洲蘿莉的體型比美國苗條許多的一個原因吧。歐洲人的零嘴奶酪,是這種小袋包裝的荷蘭奶酪Gouda,口感嫩滑,味道適中,對國人同胞而言,接受度比美國的零食奶酪要高很多。

不能說所有的同胞都不愛吃奶酪,我就非常喜歡吃。但確實有很多同胞非常不喜歡奶酪,比如我的父母,以及我周圍很多人。

在reddit上曾有老外提出問題,中國人最討厭哪種西方食物,高達八成的同胞回覆:奶酪!可很多回答討厭奶酪的同胞之後又回復,他們其實也能吃奶酪,只是奶酪在中國人概念中更類似於一種特殊的調味品,無法像西方人那樣抓起一大塊放在嘴裡大塊朵頤。

我曾問過歐美同事,他們都表示,像孩子那樣吃芝士條是不對的,太不健康了,正確的方法是下面這樣:

或者,夾在黃瓜和芹菜中

暗黑得一嗶啊!

我試過一次,如上圖一樣,夾在芹菜中,一口咬下,芹菜青澀的粗纖維,配以奶酪濃厚的鹹苦,真是強強聯合,讓我口中只覺乾坤顛倒,天旋地轉,生不如死。奶酪和生蔬菜的搭配,健康與否不知,只從口感說,還不如像小孩一樣當零食單吃。

我們不能為黑而黑,並不是所有超市裡的芝士都那麼恐怖,我個人就很喜歡歐洲超市常有的,也就是上文曾說到的荷蘭奶酪Gouda,以及口味更淳厚的義大利馬蘇裡拉,Mozzarella。如果超市裡賣的芝士條,都是卡夫的這種馬蘇裡拉條,我一口一個是沒問題的,但價格比一般的芝士條貴呀,這玩意用來燒菜做意面多好,當零食有點暴殄天物。

不少童鞋應該已經知道了,就是高度發黴發酵的Blue Cheese,藍乾酪!

據我觀察,高達八成的國人不會碰這玩意,剩下兩成中的一半,是因為事先不了解而好奇嘗試的。

耐人尋味的是,在八成不會碰的同胞裡面,會有一些人非常推崇,並教唆他人一定要嘗試,好像沒吃過就不是出過國的中國人,雖然他們自己從未碰過一口。

距離這貨十步之內,你的鼻尖就能感觸到一種聞之即吐的詭異惡臭,好像住校生一個月沒洗的襪子又抹上了一層腐爛大糞。切記得,初嘗者不能以塊狀吞下,除非你是真心想體驗自虐的快感,因為即使切的再小塊,濃鬱的味道都會順著喉頭飄進你的鼻腔,你捏著鼻子吃也沒有用。

到目前為止,我唯一能接受的正常向的吃法,是用筢子把一小塊藍乾酪縷成粉末狀,取適量灑在意面上。不得不說,藍乾酪確實很提味,一小點就能起到馬蘇裡拉一大坨的奶香效果,但量放的真不能多,一多就會開始聞見刺鼻的臭味。

在正常向的超市裡,藍酪通常是奶製品一欄裡的鎮店之寶,賣的可貴了。

實事求是,藍酪在歪國人中也是愛的愛,恨的恨,實際中吃的量並不大。在日常飲食,你可能會遇到另一種更常見也卻更討厭的玩意:Feta, 羊酪。

從前餐,到正菜,到小點,用到羊酪的西餐特別多,似乎這玩意在如今的烹飪界很流行,有點檔次的店一言不合就放羊酪,網上的食譜也有很多放羊酪,烹飪比賽節目裡很多選手也用羊酪,似乎不用羊酪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廚子,比如:

橄欖土豆泥佐羊酪

去核橄欖包羊酪

茄子羊酪沙拉

蜂蜜乾果羊酪

甜菜根沙拉佐烤羊酪

羊酪芝士蛋糕

看到了吧,羊酪經常搭配一些我們覺得很小清新的西點,你想在館子裡點一個清淡健康的頭盤嘗嘗,八成遇到放羊酪,真是防不勝防。

羊酪好吃不?至少我,和我周圍的人,吃一口就鬱悶。那羊騷味絕了,好像是從一個十天沒洗澡的乞丐身上刮下來的。

仰望星空派那種只是視覺流,我要說的簡直是味覺的黑洞!這玩意很常見,大部分英國的炸魚店裡都有,可能已經有英國的童鞋反應過來了!

Mars 牌的巧克力派見過吧,外面一層巧克力,裡面有一層濃鬱的花生醬,太妃糖漿和軟巧克力。

中國地區賣的巧克力應該是經過改良的,相比歐美原版在甜度上要減少了N倍。原版的Mar巧克力,屬於吃一口牙會疼的終極甜品。

炸魚也見過吧,用黑鱈裹上一層面醬在油鍋裡滾上一圈,出來配上薯條,便是英國國菜飛行器 fish and chips.

巧克力我所愛,炸魚亦我所愛,二者若可得兼,胃口可開懷。英國人的發明,是用炸魚的面醬,在巧克力派外裹一層,然後扔油鍋裡炸。

真的,我吃這玩意頭會疼,不是形容比喻,是真的疼,可能是嘴部不適造成的應激反應。

英國人民沒有止步於此,還要創新性的在外面再包裹一層別的什麼玩意,比如,再包一層煙燻肉片 Bacon,最後夾在瑞士卷裡,外面擠一層巧克力醬。

巧克力+油炸巧克力+鹹肉+奶油蛋糕,

想像一下它的味道。

我下面說很多歐美本地人每天都去買的食品,但中國人,除非沒辦法,絕對不會吃那就是各種微波爐冷藏食品。

我周圍的很多英國家庭不會燒飯,他們每天一日三餐都買微波爐食品吃。買回來時,通常都處於冰凍狀態或半冰凍狀態,通常的搭配有冰凍土豆泥,冰凍青豆泥,冰凍雞肉,冰凍魚塊,冰凍薯條,冰凍肉湯...

吃過之後,你瞬間能體會一個詞的含義:味如嚼蠟。

媽賣醬,作為一個在英國呆了超過一年的同胞,如果沒有嘗試過這個東西,人生不完整!

嘗過以後,也可能人生更不完整。

我冰箱裡現在還有一瓶,一年半以前買的,為了寫好這篇答案,我特別把它從冰箱最裡面拿出來,打開嘗了嘗。開蓋的一瞬間,聞到類似黑椒豆豉醬的氣息,好像不是一個很奇怪。用筷子沾上一點,放入舌尖。起初,確實是吃出類似豆豉的口味,然後不到半秒鐘後,一陣又鹹又苦的味道在舌頭上散開,好像中藥加了不少鹽。到了最後,鹹味也消失了,只感到苦味,混雜著些須的辣和澀。

按照圖片中,撻在切片麵包上吃,因為質感過於粘稠,要均勻的塗抹開不是很容易。我就用了一點點,抹在麵包的邊角,啃了一口……簡直了!太強大,才一點點就能完全覆蓋麵包本身的麥甜味!味道依然是出入口鹹,繼而苦澀,如果不是麵包本身化開後有些許的甜味能對衝一下,完全就像是喝了一口中藥。

吃過媽賣醬,就能理解一些英國人對於食物味道的哲學,也能大概揣測出為什麼英國會有不少黑暗料理。我常看一些英國的美食節目,各位評委覺得吃著最好的味道,是那種能夠在口中變化無窮的,初入口,細咀嚼,欲吞下,每一個階段都能給你的味蕾帶來不同的體驗,讓你在驚奇中淡淡回味。

我第一次吃醋味的薯片是在加拿大,吃完後的第一感覺是,這東西絕對是飲料公司的陰謀。從來沒有一種零食,能讓我吃完之後感覺嘴唇炸裂,如此的口渴想要抱著一大筒水往下灌。

對國人而言,酸是飲食中非常需要微操的口味,控制的不好,會急劇滑向苦而乾澀的不悅。中國的烹飪中有很多糖醋,醋溜,酸辣。

但,又鹹又酸?而且是很鹹很酸?鹹到口乾,酸到苦澀?

很多的同胞,特別是我父母一代的,對生肉完全不能接受,看到上來的肉裡面有粉紅,就要皺眉了「這還沒熟,能吃嗎?」

我想,對生肉的抗拒,應該是源自對生肉中可能的食品安全隱患有所顧忌,同時,國人吃肉特別不喜歡肉中帶血的腥臭味,所以我們燒肉時,都要把肉泡出血水,在開水中煮出沫子,把血水帶來的腐敗感儘可能的祛除。

歐美人半生吃肉,確實對肉本身的品質和種類要求很高,所以見過半生烹飪的鴨子,鵪鶉,牛肉,羊肉,所用的原材料本身必須是很新鮮的,這種狀態下,除了肉本身的香味和一絲絲血味,不會有腐敗的氣味。

但如果牛肉已經變得發暗紅和咖啡,發出又腥又辣的詭異味道,你再生吃試試?!!同理,也很少見雞肉和豬肉搞個三分熟端上來(有特別的豬肉,可以像牛排一樣半熟操作,但不具有普遍性),因為這兩種肉沒有完全烹飪時的味道不太友善。

肉生吃的一大好處,是能體會到肉質本身天然的滑嫩,口感極好。任何過火的肉,材質都會收緊,所以針對如何把肉燒的又熟又嫩,中餐中也是有很多技巧的,不然怎麼會有嫩肉粉誕生呢?

我想,歐美人就遇到燒熟和燒嫩之間的矛盾,在沒有充分技巧挽救的背景下,他們選擇呢後者,繼而成為一種文化,久而久之,我們中國人覺得勉強燒熟的火候,在歐美人眼中已經是過熟。

烤羊排也是如此,外層剛焦,裡層粉紅,最內深紅,依照圖,控制溫度在125度,出盤後靜置5分鐘,這是medium rare,不算最生。

鴨肉也是一樣,歐美標準中最好的火候是類似的粉紅色。

8. 造型拉轟,但甜到爆表,吃一口甜死人的糖霜奶油蛋糕

直接用一大包黃油和糖硬打出來的奶油

就問你甜不甜,問你厚不厚!

齁到爆了

我小時候的印象裡,奶油蛋糕都應該是吹彈可破的,一朵小花用刀子細心的切下來,就怕一不小心散掉。歐美的蛋糕,外層的奶油能像揭地毯剝果皮一樣,整個整個不變形的拿下來,如此堅挺的質感,讓我不得不由衷的伸出大拇指。

更終極的是,歐美許多大蛋糕,在已經巨甜的奶油外面,還要輔上一層糖霜,再撒一層雪花狀的糖粉。

不管中國人,所有東亞,東南亞人都不喜歡的零嘴,Licorice,甘糖棒。但老美可稀罕這種零食了呢!

塑料棒口感+詭異的甜味

入口甜,繼而苦辛,又是一個類似中藥加糖的味道。

芹菜,拌著小胡蘿蔔做沙拉,生吃,配以無味低脂的希臘式酸奶,所有好身材洋妞的午餐標配。

當你在餐館吃飯,不想點酒也不想點飲料時,它就出現了,很多同胞的胃都不能很快適應。冰自來水,不是涼水,是加冰的自來水,而且喝到你離開餐館,冰都不會融化的冰水。

如果你喝不慣冰水,那麼在點餐前可以跟服務員說來一杯"water without ice";如果要溫水,可以說"warm water". 

在美國還有一個神秘的傳說,叫"Freshman 15",就是新生在入學的第一年,都會平均地莫名其妙體重增加15磅(約13.5斤)。

反正,歡迎來到美國

🇺🇸

來來來,來美國胖了的小夥伴,去留言區籤個到!

相關焦點

  • 11種老外為之瘋狂的「美食」,國內幾乎吃不到!
    原文轉載自知乎(作者:偶然謳歌的盧瑟)11種歐美人為之瘋狂的美食恰恰是大部分中國人的11個噩夢切記得,初嘗者不能以塊狀吞下,除非你是真心想體驗自虐的快感,因為即使切的再小塊,濃鬱的味道都會順著喉頭飄進你的鼻腔,你捏著鼻子吃也沒有用。到目前為止,我唯一能接受的正常向的吃法,是用筢子把一小塊藍乾酪縷成粉末狀,取適量灑在意面上。不得不說,藍乾酪確實很提味,一小點就能起到馬蘇裡拉一大坨的奶香效果,但量放的真不能多,一多就會開始聞見刺鼻的臭味。
  • 歐美老外眼中的重口味瘋狂動畫TOP10!
    近日,有海外媒體發表了「Top 10 Crazy Anime(瘋狂動漫TOP 10)」的評選結果,上榜的作品包括了後宮類、戰鬥類、懸疑類、熱血類等多個品類,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榜單和你心中的「瘋狂榜單」又有幾分重疊吧!
  • 老外在美食上更能吃?是的,但這五種食物他們慫了,貝爺看了也沉默
    美食的範疇真的大,於生活中吃和我們最為相關,衣食住行將就即可,但是吃卻不行,沒條件做個飯我們也講究味道可以,有條件的則想要來點花樣,於此就會讓我們想到西餐,畢竟論起擺盤,西餐的確非常的別致,不過咱中餐也可以,認真起來我們的宴會美食「姿態」是要遠勝於國外的,只不過因我們更實在更為注重美味,故而擺盤有時候就隨便了。
  • 繼辣條之後,又一中國零食走紅歐美,老外到底多愛浪味仙?
    大家都知道,長期以來,中國的美食在世界上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是真正的美食之邦。而中國的零食也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存在。因為中國人的口味和外國人不同,中國人無論什麼都有自己的調味方式,之前辣條和老乾媽之類的就在歐美走紅。繼辣條之後,又一中國零食走紅歐美,老外到底多愛浪味仙?
  • 網友:你敢翻譯,老外還不敢吃呢
    中國美食是歷史悠久的,經過了很多年的傳承創新之後,現在是越來越好了,也是非常受歡迎,不僅僅是在國內,在國外也是很受喜愛。現在去到很多國家,這中餐廳都是非常多的,大多都是中國人開的,這餐廳裡面的菜品也是很不錯的,見識外國中餐廳菜單的英文翻譯!
  • 有9億老外,正在為驢肉火燒而瘋狂
    Netflix 旅遊紀錄片《美食不美 - UGLY DELICIOUS》裡的明星廚子 David Chang 帶著他的朋友們滿地球瞎逛吃好吃的;而當走到北京這一站的時候,他們先去嘗的不是北京烤鴨,而是驢肉火燒。
  • 【壕美食】這些黃金做成的美食,你敢吃嗎?
    但是你知道嗎,貴氣十足的黃金在美食界也備受偏愛,一道原本相貌樸素的菜餚加入了食用金箔,頓時就會熠熠生輝、盡顯豪氣。現代日本、東南亞也盛行吃金箔。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幾道內含真金的壕美味,開開眼界吧!這款售價高達25000美元的凍飲由來自14個國家的可可、牛奶和5克24k黃金製成。為保證你的錢花得不冤枉,這款甜品放置在一個鑲金的高腳杯中,還裝飾有1克拉的鑽石,另外你還可以把附贈的金勺帶回家。
  • 最「恐怖」的柬埔寨美食,你敢吃嗎?
    毛骨悚然、觸目驚心、欲罷不能、刻骨銘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到了柬埔寨,民以食為瘋狂。在柬埔寨大街小巷、旮旯角落隨處可見推著車、頂著框叫賣小吃的小販,裡面多半是些油炸的蟲子:蜘蛛、蟋蟀、蝗蟲、知了、蟈蟈、蟑螂……還有,青蛙、蛇……不把你嚇個半死決不罷休……除了不吃虧、什麼都敢吃
  • 這些日本冰激凌吃了你可能會狗帶,你敢來嘗嘗嗎? |日本美食
    油炸食品與冰激凌混合,這在當今美食界已經不足為奇。不多解釋,我只想問問,那些吃過這些冰激淋的同志們還健在嗎?!延伸閱讀:吃貨都不敢進去吃的日本珍食屋,你敢去嗎? |日本美食日本物語 微信號:Roningosho中文最大日本文化電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自媒體,日本物語介紹日本歷史、文化、設計、遊記、器物、藝術、生活等內容,做有深度有啟發的公益性日本自媒體品牌。
  • 你把菜單翻譯成這樣,老外還敢點餐嗎?
    四川瀘州「幹爆鴨子」是一道典型的川菜,看似辣椒多,但基本以不辣的海椒為配料,在眾多尋常的小飯館也能嘗到。☞ You and your family(你和你的家人)其實小編也很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會把野山椒和牛肉,譯為油按得油伐木李。
  • 4種老外「寧死不吃」的中國菜,貝爺都怕了,國人全敢吃也是大神
    4種老外「寧死不吃」的中國菜,貝爺都怕了,國人全敢吃也是大神! 又辣又香,是啤酒的最佳伴侶,夜宵之必備。老外無法理解,本就無二兩肉,有什麼好吃的?
  • 你吃過哪些另類美食?高蛋白的油炸蠍子,你敢吃嗎?
    另類美食·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顧名思義就是肉類,比較獵奇的口味比如吃昆蟲。很多人不敢嘗試這一類小吃,但是也有不不少人熱衷於這類高蛋白食物,「油炸蠍子」,這是一道山東名吃,在華北地區有不少夜吃小攤常年販賣。
  • 這些辣到哭的美食你吃過嗎?
    不能吃辣的清淡黨,慎讀!/ 火爆牛魔王拌麵但凡吃過這家面的人,無不被辣得淚流滿面,渾身冒汗。就算你是一個重度嗜辣愛好者,吃之前看著滿滿一整碗辣椒,多少也會有點犯怵,辣椒不要錢嗎?不過對於能吃辣的小夥伴來說,辣度可能稍弱了點~· 海鮮先生九頑爆肚面· 地址:含光路北段呼建武律師事務所北側/ 麻辣米線說到辣就不能不提米線
  • 你敢出我敢試!最挑戰視覺極限的美食
    光是聽名字小編都是羞答答的了,大屌燒,顧名思義,這個美食是帶點惡搞男生成分的,你懂的哈哈~哈哈,想挑戰一下的吃貨們!沒什麼好彆扭的!大口咬下就對了!(男吃貨聽到這裡應該會突然感覺到莫名一疼)連老外都讚不絕口,你還在猶豫嗎?
  • 「消消樂」這種休閒類遊戲,是怎樣讓歐美玩家為之瘋狂的!
    「消消樂」這種類型遊戲會讓你痴迷其中嗎?也許絕大多數喜歡遊戲的小夥伴並不會!沒錯消消樂這種類型的遊戲,沒有現如今的槍戰遊戲激烈,也沒有MOBA遊戲所帶來的快感,甚至「消消樂」千篇一律的遊戲玩法也被許多玩家詬病。
  • 霜降貼秋膘,東山島這些美食少不了!有你愛吃的嗎?
    小編為各位美食家準備了許多東山美食可鹽可甜、有顏有味快來看看,有你愛吃的嗎?東山島的螃蟹不管是清蒸、辣炒、煮湯都很好吃圖 | 網絡蝦姑也是秋冬來島必吃海鮮你可以在去地瓜粥店吃粥時試試醃蝦姑醃製之後的蝦姑鮮辣可口如果不敢吃生的也可以嘗試椒鹽蝦姑圖 | 網絡
  • 最近,一幫放棄「權遊」的老外,瘋狂迷上了《三國》!
    馮秉正以朱熹的《通鑑綱目》作為寫作素材參考,洋洋灑灑寫了13卷之多。但無論是門多薩還是馮秉正,都沒能引領「三國熱」在西方的傳播狂潮。除了三國相關系列遊戲,霓虹金們還為自己心中的三國名將們畫了不少漫畫,《吞食天地》雖然在國內被許多人嗤之以鼻,但是在歐美卻有著極高的人氣。
  • 為了吃中國美食,老外發明了代替筷子的神奇,夾食物不要太簡單
    即使4、5歲的小孩都能夠熟練使用,想夾什麼就夾什麼,但對於老外來說用筷子吃飯,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一隻手不行,兩隻手並用,好不容易把食物夾到嘴邊,吧唧醫生,掉地上了。心裡別提多難受,為了讓老外更好的使用筷子,一名外國吃貨突發奇想,發明了一款吃飯神器,叉刀筷子,它由刀和叉兩部分組成,吃西餐的時候左手拿著刀右手持叉,吃起牛排來得心應手。吃中餐的時候,把刀和叉的頂端一結合,它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筷子了。夾菜的時候穩準狠,完全不用擔心送到嘴邊的食物逃跑。不過你確定它不是鑷子嗎?叉刀筷子只能夠滿足左右移動,沒辦法做出前後交叉的高難度動作。
  • 外國人不敢吃的中國六大食物,你也不一定都敢吃
    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中國的美食文化那個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菜品種類不盡其數,有一些甚至連中國人都不敢吃。可能由於地域、種族的原因,中國人認為好吃的食物,在外國人眼裡,簡直無法理解,無法想像,無法下嘴,甚至是不可思議這個東西可以吃。
  • 這些堪稱海外版「大眾點評」的美食app,讓你不踩雷品嘗地道美食
    歐美何止牛排和漢堡這裡的美食是你不會找隨著國內飛往歐美國家的航班增多,許多人也逐漸將旅行目的地設定在了歐美國家。或許有些小夥伴去到歐美都是吃牛排、漢堡,但小飛君必須要說,你這樣還真是浪費了那好幾千的機票。不知道吃啥?沒關係,下面這些app就能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