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妖塔竟然真的存在!!!《鬼吹燈》寫實了?
《九層妖塔》是陸川指導的一部探險科幻電影,改變自天下霸唱的著名小說《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原著裡叫九層妖樓,是「用數千根巨木搭成的金字塔,木頭上刻滿藏族秘文,每層都堆滿身穿奇怪古裝的乾枯骨骸」;相傳這種妖樓是古代魔國歷代君王陵寢的殯葬形式,「魔國滅亡後,格薩爾王將陵墓摧毀,只剩下一堆木頭架子。」
可能在盜墓題材的小說迷眼中,九層妖塔是一個神秘且危險至極的地方,不過再懸幻莫測,也是小說家塑造出來的一個虛擬地方。若是大家這麼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現實上還真有這麼一個「九層妖塔」,它也正好有九層,在當地人心中也是一個不吉利的地方。
1982年,青海省海西州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後,考古學家又在其附近發現數百座古墓。這片古墓群被命名為「熱水墓群」。當時的人把它喊作「血渭一號大墓」,這個墓群歷史久遠,根據已經出土的文物來看,這個九層妖塔大抵是唐朝時期吐谷渾王室的墓葬群。
最近,考古人員又有了新發現。↓↓↓
工作人員在墓道和甬道內發現大量隨葬物品,其中包括綠松石、金箔、鑲嵌綠松石的金象、彩繪人形木牌等。
還發現了一個日月對獅的金牌飾,一個鑲嵌綠松石的金鳳釵。
截至目前,這座大墓共發現文物一千餘件,其中金銀器佔有很大比重。這些文物蘊含了大量信息,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關於墓主人的身份,目前還不能確定。
只是因為九層就能叫九層妖塔嗎?那太牽強了!
除了墓冢從上往下共有九層,像埃及金字塔一樣;它被稱作九層妖塔,還和一起政治事件有關:公元663年,吐蕃攻打吐谷渾,吐谷渾王諾曷缽帶妻子逃向大唐請求援助,但是大唐派遣的十萬大軍兵敗,吐谷渾國破,城內百姓全部被殘忍坑殺。戰事過後,吐蕃人怕吐谷渾的冤魂前來索命,所以稱吐谷渾冤魂為妖怪。久而久之,這座充滿血腥氣息的墓群就被當地後人稱為九層妖塔。
雖然只挖掘了兩層,但墓中的情景也足夠讓考古家震驚,「九層妖塔」坐北向南,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的大墓,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因此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墓室的九層中每一層中都安葬著不同的人,他們是各自墓室的主人。其中前兩層中出土了絲綢、玉器、陶器、金銀等大量的文物和馬、牛、羊等700餘具動物遺骸;還有5條葬馬溝和13個環形牛、狗等動物陪葬坑,出土了87匹馬的完整骨架及大量其它動物骨骸。
如此詭異的動物遺骸,或許就是吐蕃人視吐谷渾人的王族墓葬群為妖魔的原因。當地藏人還流傳著墓中埋葬的其實是遠古妖魔的傳說。
如今,剩下的七層無人敢動。一方面出於安全考慮,九層墓的規格極高,而且越朝下越危險,可能有未知的存在,而且從氧氣的儲量來說,繼續向下挖掘對人員本身的危險程度很高;另一方面,就是對於古文物的保護,從唐代遺留下來的物件數量極大,主要墓群的支撐物是木頭,腐蝕嚴重,隨時有倒塌的危險,這會造成古文物被湮埋,對於古代歷史研究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很多網友在看到這個新聞後,紛紛驚嘆:「天下霸唱,你的九層妖樓到底跟這座古墓什麼關係?」「你是穿越的吧」blabla,而小編我眼裡只有世俗的……寶石啊啊啊啊。
從已挖掘出的寶石來看,綠松石當仁不讓地位居C位。瞅瞅這麼大塊的綠松石,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啊,自新聞裡出現了第一枚綠松石的珠寶小編就開始了星星眼,1000多年了啊(吐蕃:公元618-842年),那時的綠松不僅保持的還這麼好,關鍵顏色還都這麼piu亮。
有眼尖的小朋友看見了上面的字,「摸金校尉」曾光顧,就是嗯,盜墓賊。有人問為啥沒偷綠松石,因為不值錢嗎?額,這個至於為什麼沒有偷綠松石,小編也不敢說也不敢問(我問誰呀我也不認識這行業的人啊)。但是,如果說綠松石不值錢那可就不對了,要知道,綠松石可是最古老的寶石之一!
綠松石飾品最早的歷史記錄,出現在距今約6500年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
紅山文化的綠松石鴞,距今約5000、6000年。
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在四書五經中的《尚書禹貢》中,也記載有綠松石的故事。古代將綠松石視為至高無上的神靈象徵:「石者何,松之所化也。」綠松石的來歷被神化,傳說中女媧補天時所用的七彩石中都有綠松石的份兒!
從戰國時期鑲嵌綠松石金耳環,到遼代蟾蜍松石金戒指,綠松石在中華文明中的悠遠歷史可見一斑。在考古出土文物中綠松石可以說是位常客!
漢代龍紋鑲松石瑪瑙帶扣。
隋代金手鐲。這對工藝精湛的金手鐲屬於李靜訓,這位9歲去世的女孩為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曾外孫女,以及北周宣帝皇后楊麗華的外孫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因此所用之物奢華至極。這對手鐲由黃金製成,鑲嵌松石。
唐代綠松石耳環。
明代徐俌墓鑲綠松石金簪。
明代鑲綠松石金簪,簪首為花瓣形,中心鑲嵌綠松石。
綠松石與王室的權謀、國家的命運有著深遠的根由,是當之無愧的「帝王石」。越王勾踐、吳王夫差的劍上都飾綠松石,可見綠松石在古代君王心目中的方位。
到了清代,王室服飾飾物規則之嚴厲抵達高峰,綠松石因「色相如天」,深受清朝宮殿喜歡,被稱為「天國寶石」,在宮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最近在網上特別火的藏族小夥丁真,以帥氣的形象,淳樸的笑容,真摯的眼神俘獲了網友們的心。他戴的綠松石耳環也一度引領了淘寶「丁真同款綠松石耳環」爆款熱潮。要知道,綠松石在藏族朋友那裡的意義,遠不止單單「一件綠松石」首飾那麼簡單。
清代銀絲盤花嵌珍珠嘎烏 。這是一種胸飾,外表裝飾非常精美, 還有鑲嵌寶石、松石、珍珠等,是藏族地區最為常見的佩帶飾物,同樣也是護身靈物。
自古以來,綠松石就在西藏佔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於第一個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壇供品以及藏王向居於高位的喇嘛贈送的禮品及向鄰國貢獻的貢品。在本世紀拉薩貴族所戴的珠寶中,金和綠松石仍是主要的材料。
在西藏的大街小巷,我們經常會見到身著民族服裝的藏族人的髮帶、髮飾、腰帶、念珠、項鍊等,都是由綠松石,珊瑚等製作而成的,異常美麗。
在國外,和中國同樣擁有輝煌古文明的那些國度,綠松石也被視作大禮獻給當權者。首先,必須要說的就是尼羅河畔法力無邊的那些大佬們。
綠松石在當代西方被稱為「十二月生辰石」,代表勝利與成功,許多國家的人們對綠松石的崇拜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但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古波斯,綠松石就被視為神秘、避邪之物,當成護身符和隨葬品。
在古埃及,綠松石是王室中必不可少的珍寶,古埃及的國王們把綠松石鑲嵌在王冠、頭飾、胸飾等各種飾物上,期盼它與太陽神等各種神靈一同保佑自己的地位千秋永固。
古埃及人用綠松石雕成愛神來護衛自己的藏寶庫,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發現4隻綠松石鑲嵌的黃金手鐲,公元1900年出土時,飾品仍然光彩奪目,實為世界奇珍,它被認為是最古老珍貴的綠松石製品。在古埃及著名的圖坦卡門王黃金面具上,使用了大量的綠松石鑲嵌。
古埃及黃金鑲嵌綠松石臂飾。
在古埃及著名的圖坦卡門法老的面具上,也使用了大量的綠松石鑲嵌。
古埃及法老權杖頂端的綠松石。
古埃及聖甲蟲戒指。
綠松石面具,可能代表著太陽神-託納蒂烏(Tonatiuh)。
古印第安人把綠松石當作聖石,他們認為佩戴綠松石飾品可以得到神靈的護佑,而且還象徵著「信賴和信任」,也給遠徵的人帶來吉祥和好運,被譽為成功幸運之石。他們認為綠松石的藍綠色是來自天空的顏色,而天空則是空氣的來源。因此他們認為佩戴綠松石,有利於肺和呼吸系統,也有利於眼睛,還能阻擋宇宙射線的傷害。
在國外珠寶玉石研究中,綠松石的名「tourques」來源於法語,譯為綠松石。但土耳其並不產綠松石,而是當年波斯的綠松石途徑土耳其運到歐洲,而13世紀的時候由於信息閉塞,歐洲人以為是土耳其產的就這麼叫了。波斯:「???嘿,還帶截胡?」
13世紀的歐洲相信綠松石象徵著幸運和成功,佩戴這種戒指意味著萬事如意,前程似錦。而歐洲人表達對綠松石喜歡的方式那就非常的簡單直接,給我往王冠上使勁鑲!!!
於是:
就是這麼簡單直接粗暴~
小可愛說了,我也有事業心我也想買綠松石/我要為自己選一個生辰石,但是不知道怎麼挑。首先小編今天先不在介紹說綠松石的品級了,而是在你的預算內,選擇一枚綠松石需要參考的幾個要素:
1、質地緊密,有瓷器感
因為綠松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獨特的藍色色調,所以面對「什麼綠松石最好?」的問題時,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顏色。但在玉石界,永遠都是質地為王的。所以真正品質上乘的綠松石,一定是密度與硬度極佳的,看上去與上釉瓷器無二,同時又具有溫潤的脂感的。只有質地緊密的綠松石,才能呈現出柔和而均勻的顏色。
2、顏色均勻,微透
除了擁有與瓷器相同的質感以外,好的綠松石還應該具有均勻柔和的顏色。無論綠松石的顏色是深藍、淺藍還是藍綠色,都以沒有褐色鐵線和其他雜質為最佳。另外,好的綠松石,其顏色在強光照射下,往往會呈現出半透明的質感,非常誘人。
3、內部結構有層次
「什麼綠松石最好?」,除了對顏色和質地的要求以外,綠松石的結構也很重要。因為綠松石是不透明的,所以很多人都會忽略了它的內部結構。但實際上,通過透射光我們是可以觀察到綠松石的內部結構的。優質的綠松石內部結構層次很自然,或錯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