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隻會叫爸爸媽媽正常嗎?寶寶為什麼說話晚?

2021-03-02 育學園

現在的寶寶都特別聰明,手機拿過來就會玩,大人說什麼事都明白,可是語言表達能力卻普遍落後。

小編朋友的寶寶,10個月就會叫媽媽了,現在1歲半,卻還停留在「爸爸媽媽奶奶」的水平上,別的什麼都不會說。

為什麼寶寶說話晚?排除疾病因素,主要還是和學語環境有關,也就是說,問題出在家長身上。


寶寶說話晚,是「病」嗎?

影響寶寶語言發展的疾病因素可能是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病變、自閉症等等。

如果存在這些問題,家長和寶寶朝夕相處,早早就會發覺。像小編朋友家的寶寶,10個月就會叫媽媽了,顯然生理上沒有問題。

而且生活中,往往是大人說的話寶寶都能聽懂,你說來媽媽抱,寶寶就張手;你說拿球給媽媽,寶寶就去拿。行為上的回應都非常好,唯獨不會說。

這種情況說明寶寶語言理解沒問題,而是語言表達上比較弱。

引導寶寶說話的大環境,足夠好嗎?

1歲半的寶寶,除了會叫爸爸媽媽,應該也可以叫出親密的看護人,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應該能夠說出幾十個甚至一兩百個日常詞語,比如餅乾、香蕉、不是、1歲。

發音不準確,把「是」說成「系」,把「歲」說成「睡」;或者只會單字單詞,不會短語和句子,這都是正常的。

但除了「爸爸媽媽奶奶」之外什麼都不會,就不太正常了。家長也應該想想,家庭中引導寶寶說話的大環境,是否足夠好呢?

在很多家庭中,當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剛剛會發出「mama,baba」的音節,家裡人都會特別高興;當寶寶第一聲明確叫「媽媽」,更是不得了,反反覆覆逗他再叫一聲,再說一個,叫個爸爸,叫個奶奶。

可是日子久了,家裡人都開始習慣了,原來寶寶會的也就這些,不好玩。於是寶寶再叫媽媽,媽媽回應也少了,也沒那麼興奮了。

語言是交流工具,如果寶寶說的話,很少得到回應,不能使身邊的人和他產生交流,寶寶只會慢慢覺得:

說話沒什麼意義,那就不用說了吧。我叫媽媽你不理我,大哭一場你才過來看看,那我就哭唄,使勁哭。

隨著寶寶不斷長大,他會有越來越強烈的表達需求,也會有越來越強烈的互動需求。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寶寶的語言都比較貧乏,發音也很奇怪,但家長還是應該耐心再耐心一些,不厭其煩地和寶寶互動。

家有高級翻譯家,寶寶語言表達遲?

寶寶手一指,媽媽馬上知道是要吃蘋果;嘴裡一哼哼,媽媽馬上明白是想出去玩。往往家裡有這樣的高級翻譯,寶寶語言表達都會比較遲緩——因為他不需要說呀。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指一哼,就能滿足所有生活所需,費勁學說話幹嘛。

所以呢,寶寶手一指,媽媽即使知道是要吃蘋果,也要假裝不知道,問問是不是要喝水呀。這時,寶寶沒有達到目的,自然會想辦法表達。

當然,並不是必須說對了才能給,那樣太打擊寶寶了,故意給錯一兩次就可以。看看寶寶會想出什麼辦法向你表示,再假裝恍然大悟的樣子,把蘋果拿來。

拿蘋果的同時,不是直接遞給寶寶,而是認真對他說「這是蘋果」,增加一次強化。這樣能幫寶寶把蘋果這個實際物品和語言對應起來,也知道說話才是最能幫助大人理解自己需求的方式。

堅持這樣做,寶寶就會逐漸掌握和使用更多的語言。

寶寶學說話,並不是你抱著他,指著牆上的圖片卡一字一字地念:蘋果、鴨子,才叫學說話。

寶寶學說話,是在生活中,在與家長的每次交流、每次互動中,逐漸積累而成。

大部分寶寶1歲前都會叫爸爸媽媽了,後面的語言發展之所以會出現差異,和家庭大環境以及家長的養育方式密不可分。

如果家裡是老人或保姆帶寶寶,白天寶寶說話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少,爸爸媽媽下班後,更要注意和寶寶的交流哦。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相關焦點

  • 顏澤明講解: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說話正常嗎?
    其實1歲半的寶寶不會講話也是正常的。 只是寶寶的語言發育比較慢,尤其是男寶寶,男寶寶的語言發育比女寶寶會更慢一些,這是正常的 早走路的寶寶說話也會比較晚的 。
  • 兩歲半的男寶寶只會說「爸爸媽媽、拜拜」,這情況是正常的嗎?
    導讀: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讓父母關心和擔憂的就是孩子說話的問題,我們看到很多一歲多的寶寶就已經開始牙牙學語,到了兩歲以後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們家的孩子就是,學會說話以後,就喜歡各種的說話聊天,表達欲非常旺盛。
  • 1歲半的寶寶只會叫爸爸媽媽?是什麼原因導致Ta不說話?
    寶寶1歲了,粑粑麻麻欣喜的同時開始關注寶寶的語言理解了,越來越多的孩子會說有意義的話,也有些寶寶顯得「嘴笨」,父母開始擔憂。今天就來聊一聊寶寶的語言理解力吧。1歲半的時候,許多孩子都會說出「初語」嬰兒說的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稱為「初語」。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為啥我家寶寶1歲半還不會說話?
    寶寶每一次有新的變化都能讓爸爸媽媽歡呼雀躍。第一次握拳、揮動小手;第一次對著你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會爬……爸爸媽媽們每天都在期待著能看見寶寶更多有趣的時刻。而在這些成長階段中,寶寶第一次開口叫「媽媽」、「爸爸」無疑可以說是裡程碑式的一大步,不少爸媽都會為此激動流淚。
  • 1歲多就說話的孩子,和2歲半還不說話的孩子對比,差的是這樣東西!
    唯獨有一點讓家長著急的就是饅頭2歲半了,除了咿咿吖吖就是不開口講話。周圍的小寶寶們都是周歲左右就開始開口說話了,饅頭爸媽內心的焦灼可想而知,但是又不知道該做什麼。芽芽媽觀察了小饅頭和家裡人的相處模式,經常是孩子剛剛用手比劃,剛說「嗯嗯啊啊」,家裡人就知道他要做什麼,馬上把他需要的玩具或者食物遞到手邊,那叫一個心靈相通,心心相印。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導讀:「你們家的寶寶是開始喊爸爸媽媽了嗎?」這應該是不少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家長們都會進行討論和交流的一個話題。當孩子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很多父母們聽到都會熱淚盈眶,感覺自己的孩子終於又長大了一些。
  • 寶寶什麼時候會叫媽媽的?這個時間會說話的寶寶智商低不了
    寶寶什麼時候會叫媽媽的?這個時間會說話的寶寶智商低不了 從寶寶剛出生的那一刻,寶媽們沒日沒夜的勞累,最渴望的事情莫過於自家的小天使能夠張口叫一聲媽媽,這是大部分寶媽的心聲,因為這是寶寶長到下一個階段的一個標誌,開口說話的寶寶會更加的可愛招人喜歡,畢竟那一聲糯糯的「媽媽」,想必會讓無數的寶媽心花怒放吧!那麼寶寶一般都是什麼時候會叫媽媽的呢?
  • 「寶寶說話晚」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是正常現象還是自閉症?
    很多寶媽寶爸到寶寶學說話階段都會有這樣的困惑:1歲了怎麼還沒學會叫爸爸媽媽;寶寶不喜歡理人,怎麼喊都依舊一聲不吭。在面對小區裡其他寶寶早已經學會說話,自己的寶寶卻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急的不行而跑去求醫的例子比比皆是。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說話,是發育遲緩嗎?多半是這3種媽媽帶出來的
    只不過,每個寶寶的成長環境不同,掌握說話技能的時間也存在差異。寶寶1歲半了,為何遲遲不開口?媽媽們聚在一起總要談論一些有關寶寶發育的問題,誰家的寶寶會爬了,誰家的寶寶會走路了等等,周女士也在其中。一天,媽媽們討論起寶寶開口說話的問題,有位寶媽說:「我家寶寶8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叫媽媽,當時把我高興壞了,可再讓寶寶叫,寶寶就不開口了。」另一位寶媽說:「我家寶寶1歲多才會叫,第一聲叫的是奶奶,可能是奶奶天天帶著他的緣故吧。」周女士一臉愁容說:「我兒子已經1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平時連嘴都不張。」
  •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算不算正常?聽聽專家怎麼說
    撰稿:蔣銳|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我兒子都已經兩歲多了,但他怎麼還不會說話啊,眼看著這麼大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喊媽媽爸爸了,可我家孩子還只會咿咿呀呀。不過我家寶寶的交往方面沒有問題,和小朋友互動都聽好了,但要表達自己的情緒,別人又不理解時就會發脾氣,扔東西,還咬過別的小朋友。也不知道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正常不?他這個年齡不會說話正常不?
  • 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嗎?0-3歲寶寶語言發育特點(附帶訓練方法)
    2周歲還不會說話,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看醫生只說要等等,怎麼辦? 我兒子14個月了,不會叫人,正常嗎? 如何教寶寶說話?說話晚是不是意味著寶寶智力不行?尤其在這個焦慮的時代,很多父母都喜歡拿周圍的寶寶和自家娃比較,一旦出現不同於其他孩子的情況,亞歷山大。這也難怪,嬰兒開口說話確實跟大腦迅速發育有關係,也是嬰兒發育的重要裡程碑之一。
  • 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說話,爸爸媽媽著急沒辦法,爺爺奶奶開心笑了
    小英媽媽的孩子今年一歲半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家裡老人表現得都很淡定,可是小英非常的憂愁,畢竟孩子都18個月了,其他同齡的孩子都可以整句整句地說話了,自己的孩子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由於工作的原因,小英每天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早上出門時孩子還沒醒來,晚上回來後,孩子卻已經睡著了,小英的心裡很著急,卻沒有什麼辦法。
  • 寶寶說話晚不要緊?超過這個標準,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經常有寶媽和我說,誰誰誰的兒子1歲就會叫「爸爸媽媽」,2歲就會背古詩,3歲就能說出簡單的成語……而自己的孩子只會咿咿呀呀,更別提能夠講出完整的句子了
  • 章子怡喜曬兒子首次開口叫媽媽,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媽媽?有講究
    雖然說爸爸媽媽也好,爺爺奶奶也好,這些稱謂隨著寶寶的長大,都會喊出來,但是凡事都講究一個第一。寶寶先叫誰,在不少媽媽心中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關乎對十月懷胎及辛苦哺育的慰藉。也難怪8個多月的兒子第一次喊媽媽,子怡能如此驚喜並幸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寶寶最先叫的是爸爸,都說孩子先叫誰,就會跟誰親,於是很多媽媽都受不了了。
  • 章子怡喜曬兒子首次開口叫媽媽,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媽媽?有講究
    寶寶先叫誰,在不少媽媽心中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關乎對十月懷胎及辛苦哺育的慰藉。也難怪8個多月的兒子第一次喊媽媽,子怡能如此驚喜並幸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寶寶最先叫的是爸爸,都說孩子先叫誰,就會跟誰親,於是很多媽媽都受不了了。
  • 寶寶說話早聰明還是說話晚聰明?腦科學告訴你答案
    在我們的後臺,總能收到爸爸媽媽們這樣的留言:「都是年紀差不多大的孩子,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說話不行遲遲不開口,別人家的娃,卻能噼裡啪啦說一堆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大家都很關心的這個話題,也就是,孩子開口說話早晚的秘密。
  • 牛頓四歲才會說話,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位列第二,難以置信這樣一個天才直到四歲才開口說話。其實很多智力超常的人,在童年時語言的發育速度都比較晚,也被稱作為「愛因斯坦症候群」。真的有「貴人語遲」一說嗎,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論語所謂的貴人語遲,是指不平凡的人往往不會輕易發言,謹言慎行,並不是指「貴人說話晚」。所以在孩子語言的發育出現問題時,別再聽信他人這是聰明的表現,並沒有實際科學依據!
  • 寶寶說話晚,家長要不要警惕?
    我和先生都屬於比較內向性格,在家也寡言,平時先生上班,我全職在家帶娃,寶寶話也一直不多,我想是遺傳因素吧。寶寶三歲了,還是咬字不清,說話外人經常聽不懂,爸爸常以諧音為樂開玩笑。直到半年前有個閨蜜來家裡做客,她家寶寶一直在美逸能量屋上課。逗寶寶玩耍過程中,她引導寶寶去撿球,拿水果給招待客人,跟寶寶互動說話,那時候寶寶都不怎麼配合,說話還是只會兩個字兩個字往外蹦,她還聽的很費勁,聽不清說什麼,我只好當翻譯。事後朋友很委婉地建議我來美逸能量屋找陳達德專家給看看寶寶的語言發展情況是否正常。
  • 寶寶說話晚不是智商低就是自閉症?家長了解孩子說話時刻表!
    寶寶已經兩歲左右了,發育的像三歲的孩子。平時還比較好玩好動,明明聽得懂大人之間的對話,也能對簡單的親親、抱抱做出相應的反應,可就是不會說話。大人也著急,一遍一遍耐心的教,可是孩子就是坐不住,自動屏蔽了家長的存在。有些人會安慰家長,說孩子說話晚應該就是貴人語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