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人眼裡的大陸人、香港人和臺灣人

2021-02-25 微私募

作為一個日本人,老鳥寫中文博客已經堅持了至少10年。老鳥18歲到中國留學,學習中文,紮實的文字功底就是在那個時候打下的。畢業後,其他的留學生都紛紛回國,但老鳥選擇留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他由北到南,先後住過大連,哈爾濱,廣州,北京,西安,深圳等地。從2011年起,老鳥跨過羅湖,移居香港。他是怎麼看待大陸人、香港人和臺灣人的呢?

老鳥這樣寫他短暫住過的上海:

在上海經常讓我不習慣的是他們對外地人的排斥和崇洋媚外。比如我去買東西,售貨員跟我說起上海話,可惜我不懂,只好普通話回,他那眼神啊,還真的令人很不爽。可是你知不知道,如果那時候我還跟另外一個日本朋友在一起,還跟他說起日文來,人家的態度是怎麼變的?簡直就是一百八十度轉變。討好也好,好奇也好,一下子就變得:哎喲,原來你是日本人?中文說得這麼好,很棒啊,之類的,可是人家再多的好話,此時此刻的我已經不可能再接受了,操著最重的北方口音撇下幾句話將心中的不爽加倍還他。這是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上海生活,還遇到過不少次的事情,一點也沒有假。

--《上海印象》(2011.8.17)

老鳥在《口音惹的禍》裡面,這樣寫他的香港生活:

當年在北方學語言打基礎,給我在接下來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正面的影響...但在香港,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講,無論我說話多麼禮貌,只要腔調太北方,遭白眼的事情時常會發生,以前是,現在更是這樣,這確實給我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不管香港本地人怎麼說,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令人無法接受的歧視,在機場,在銀行,在餐廳,在酒店(飯店),我都經歷過因為說普通話對方態度突變的情況,跟前一位還說說笑笑的,到我一開口就問是否可以說普通話,人家的表情變得冷到有些刺骨。不是膚色,不是種族,不是性別,不是貧富,不是學歷,也不是社會地位,但是語言和口音原來還真的會成為別人判斷自己的重要因素…

--《口音惹的禍》(2015.4.23)

老鳥筆下的臺灣充滿人情味:

我在過去的兩年內大概也去過二十次的臺灣,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不習慣。你猜我不習慣什麼?我每次出遊都會對身邊的人和事很小心,到了臺灣,那裡的人實在是太好了,反而讓我更加警惕。在基隆,拿著相機站在街頭,有位阿姨怕我是迷路了,就問我想去哪裡,在臺北,雙手拿著東西還想把背包的拉鏈給拉上,有人主動幫我拉,還有那一天在高雄,左望右望找著那家旅社,老闆看我到了原先說好的時間都沒來,他還親自出來到他們旅社前面等我。可是我的警惕,讓自己面對著這些人在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你知道嗎?在基隆的第一位,我看她是不是跟我討錢的?第二位,我怕她會從我背包裡拿東西。第三位,我以為他是另外一家旅社的人出來拉客。因為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國外旅遊時確實隨時有可能遇到,可是在臺灣,到最後我都發現,他們原來真的想幫助我,而且沒有一次例外,這讓我尷尬得臉都要紅了。

--《一個日本人眼中的臺灣》(2012.5.16)

問:你在博客裡面曾經提到自己因為講北方腔普通話,在香港被歧視,怎樣看這個問題呢?

答:這其實是我無法喜歡香港的一個原因。在香港很多地方,前面還和顏悅色,就是因為我說普通話,馬上變臉,遇到太多了。很多香港人喜歡把問題怪到別人身上,但其實自己的努力並不夠。我在香港住了4年,我很理解香港人對大陸人的抱怨。但怎麼可以因為看到一些現象,就對所有的大陸人都這樣?如果真的想自己的城市好,看到一些不好的現象,應該冷靜地講出來,而並非這樣。我跟我的香港朋友也會這麼講。

問:最喜歡的中國大陸的城市是?

答:最喜歡廣州。這個城市有很強的包容性,不管大家從什麼地方來都可以被接受。住在這也很方便。我在廣州住的地方前面就有20多輛公交車線路。在喜歡的城市,就算堵車我也不介意,因為這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我可以在車上發呆或者看書。這樣,可以該快的時候快起來,該慢的時候慢下來。另外,我對一個城市的感情,也取決於在那個城市認識了什麼人。

問:廣州和香港其實很近,有對比嗎?

答:在香港,永遠都很快,卻慢不下來。香港在外面吃飯,每個人都坐得很近,你想慢一點的時候,服務員就來收碟子收碗了。他們講效率。但香港的服務業其實並沒有大陸好,大陸還能看到笑容,人和人的交流,在香港,除非你去非常貴的館子,普通的餐廳是沒有服務的。香港人說自己忙,可是我認為說忙只是個藉口。我們東京人不忙嗎?很多東京人每天要坐一個多小時的火車通勤去上班。

傻瓜理財,是國內第一家社交化網際網路股票高手交流平臺。作為一家專業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機構,傻瓜理財秉承「打造安全可信的投資高手交流平臺」的願景,旨在通過網際網路技術,為國內眾多民間投資高手提供交流平臺以及私募配資服務。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

下載傻瓜理財APP!


相關焦點

  • 一個在中國住了19年的日本人眼裡的大陸,香港和臺灣
    第三位,我以為他是另外一家旅社的人出來拉客。因為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國外旅遊時確實隨時有可能遇到,可是在臺灣,到最後我都發現,他們原來真的想幫助我,而且沒有一次例外,這讓我尷尬得臉都要紅了。《一個日本人眼中的臺灣》(2012.5.16)讀了老鳥的博客這麼久,終於,在本周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下午,在香港銅鑼灣的某個街角咖啡館,我見到偶像老鳥了。
  • 一個在中國生活19年的日本人眼裡的大陸,香港和臺灣
    我兩年前開始關注一個叫「老鳥」的日本人寫的旅遊博客。和許多初次到訪他的博客的讀者一樣,我暗自驚詫,這麼流暢而不著痕跡的中文,真是日本人寫的嗎? 後來我才知道,老鳥寫中文博客已經堅持了至少10年。
  • 臺灣人和香港人的區別就像喵星人和汪星人
    本文原載於LikeHK(Like_HongKong),原標題:《臺灣人和香港人就像狗和貓的區別》©Lofter:Veronica
  • 說「臺灣最美的是人」的人,被臺灣人圍攻了
    祖籍大陸的龍應臺,最早憑藉《目送》等散文作品走進大陸讀者的視野,也曾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活躍人物,那句著名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是藉助她的演講一度成了許多大陸人心中對臺灣的最初印象
  • 以前的臺灣、香港人都感覺很洋氣,明星也時尚,為何現在很土了?
    十年前的時候,我剛剛入行,我的第一位總監就是香港人,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就被她的氣場給震住了,那個時候她在7-8度的上海街頭穿著破洞褲在工作,而我則是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在瑟瑟發抖。但是在在我最近一次去香港,雖然只是在那裡呆了大半天的時間,包括吃中午飯;在去過臺灣之後,臺灣的舊城給我的感覺就是沉澱著溫暖和慢節奏的生活,好像我看到的臺灣和2005年的電影《最好的時光》裡的臺灣一樣,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我想香港也是如此吧!看到有網友說以前的臺灣和香港人都好洋氣,明星也時尚,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土了呢?
  •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發現很多大陸朋友分不清某些香港藝人和臺灣藝人。舉個例子,任賢齊,很多人以為他是港星,因為他演了很多香港片,但是他其實是純正的臺灣藝人。還有舒淇,很多人也以為她是港星,也是同樣的理由,但她也是純正的臺灣藝人。
  • 臺灣人和香港人就像狗和貓的區別
    「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
  • 漫談在澳洲生活的香港人、臺灣人及ABC的區別
    而事實上,在這些人中,有日本來的,韓國來的,就連中國人也可以分成港澳臺大陸和香蕉人。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在澳華人網友網友對這幾種人的深度剖析吧。本貼沒有政治立場,因為本人對政治不感興趣,只講講我遇見過的臺灣人香港人以及ABC(香蕉人)。
  • 深度剖析:為何有港人和臺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我們就順著時間的脈絡,一起來了解臺灣島上的人,找回他們和中國剪不斷的聯繫。日本殖民時期,殖民政府為了更加方便統治臺灣,對原住民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類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1898年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所提出的「4群8族11部」體系最為重要,奠定了原住民研究的基礎。後來民國政府撤退臺灣,也是承接了這一時期的研究,將原住民進一步分類。
  • 在日本人心中,中國人和韓國人有哪些區別?日本人早看在眼裡
    在日本人心中,中國人和韓國人有哪些區別?日本人早看在眼裡說起亞洲的國家,很多人會想到中國,日本和韓國了,那麼在日本人的心中,中國人和韓國人到底有哪些區別呢?其實日本人早就看在了眼裡,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 一組有趣的漫畫:香港人和臺灣人壓根是兩種生物!
    左:爵爵,右:貓叔「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我們習慣拿大陸文化和港臺文化作對比,港臺文化常常被概括為一個模糊的整體。臺灣人喜歡吃飯前拿衛生紙擦餐具。香港人喜歡用茶水洗餐具~可以喝!別怕!哈
  • 漫畫:你知道香港人和臺灣人差異有多大嗎?
    「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我們習慣拿大陸文化和港臺文化作對比,港臺文化常常被概括為一個模糊的整體。這組漫畫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以港臺人的視角互相觀察對方,展現了港臺文化這一整體中的局部和衝突,這些都是非親歷者注意不到、自然也無法言說的。在大陸人看來,有些細節會很新鮮,甚至是不可思議。
  • 一組有趣的漫畫:香港人和臺灣人壓根是兩種生物
    左:爵爵,右:貓叔「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我們習慣拿大陸文化和港臺文化作對比,港臺文化常常被概括為一個模糊的整體。臺灣人喜歡吃飯前拿衛生紙擦餐具。香港人喜歡用茶水洗餐具~可以喝!別怕!哈
  • 【東瀛闔觀】香港回歸20周年慶:日本人與百年香港
    作為一個自由港,到1911年,旅居香港的外國移民中,歐美籍移民達22國,非歐美籍移民達17國,亞洲國家除了日本移民,還有印度人、馬來西亞人、菲律賓人和越南人等。換句話說,今天在香港鬧港獨的不少是外族後裔。在諸多香港的亞洲移民中,印度人和日本人算是兩個比較大的族群,印度人由於宗教和風俗習慣上的差異,與香港本地華人並無太多接觸,故而族群相對孤立和內向。
  • 日本殖民臺灣對回歸後的香港的啟示
    希特勒說過,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他的文化;要瓦解他的文化,首先要消滅他的語言載體。為了更好的把臺灣同化於日本,日本人鋪設了一層從西方經過日本,移植到所謂的現代文明,大力推廣日文和日語,極力壓制中文使用。開辦的學校要學日文,就連婚喪嫁娶、日常生活習慣也要按日本傳統。臺灣的文化發展,就是經由這一途徑,在文學、藝術、和音樂等各方面,都直接引進日本的傳統文化和間接引進西方的現代文化。
  • 臺媒稱臺灣人很像大陸人:都愛虛榮 都愛炒房
    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導 臺灣東森新聞網站7月17日援引臺灣《旺報》題為《臺灣哪裡不像大陸》的文章,作者為王鋒。文中提到臺灣人常指責大陸人沒水平、不懂禮節,但事實上雙方沒有多大的差別,臺灣人愛炒作房地產、騎車在路上動不動就亂按喇叭、愛慕虛榮比較薪水,「可能我們都擺脫不了這種自私的血統」。
  • 臺灣人怎麼看香港, 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
    「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
  • 為什麼我聽起來不像臺灣人 臺灣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差
    很多大陸朋友聽我講話,都以為我是大陸人,我說我是臺灣人,他們還不信。因為我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當然離京片子還不夠),不像很多臺灣人說的那種「臺灣狗以」,也就是不捲舌的臺灣國語。大陸的朋友還希望我多講一些臺灣腔,我說,我身上有一個開關,只要和大陸朋友講話,我的開關就切換到大陸腔,如果和臺灣人講話,我就自動切換到臺灣腔。這有點不太受我控制。哈哈。
  • 一組有趣的漫畫:港臺大不同,香港人和臺灣人壓根是兩種生物!
    左:爵爵,右:貓叔「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我們習慣拿大陸文化和港臺文化作對比,港臺文化常常被概括為一個模糊的整體。這組漫畫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以港臺人的視角互相觀察對方,展現了港臺文化這一整體中的局部和衝突,這些都是非親歷者注意不到、自然也無法言說的。
  • 漫畫 香港人 VS 臺灣人
    ◎左:爵爵,右:貓叔「臺灣人怎麼看香港,香港人又怎麼看臺灣?」這是身在大陸的我們很難準確體會和表達的。我們習慣拿大陸文化和港臺文化作對比,港臺文化常常被概括為一個模糊的整體。我應該說臺灣人是適應力強還是苦中作樂?香港人未雨綢繆到一個極致~(借過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