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日本人,老鳥寫中文博客已經堅持了至少10年。老鳥18歲到中國留學,學習中文,紮實的文字功底就是在那個時候打下的。畢業後,其他的留學生都紛紛回國,但老鳥選擇留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他由北到南,先後住過大連,哈爾濱,廣州,北京,西安,深圳等地。從2011年起,老鳥跨過羅湖,移居香港。他是怎麼看待大陸人、香港人和臺灣人的呢?
老鳥這樣寫他短暫住過的上海:
在上海經常讓我不習慣的是他們對外地人的排斥和崇洋媚外。比如我去買東西,售貨員跟我說起上海話,可惜我不懂,只好普通話回,他那眼神啊,還真的令人很不爽。可是你知不知道,如果那時候我還跟另外一個日本朋友在一起,還跟他說起日文來,人家的態度是怎麼變的?簡直就是一百八十度轉變。討好也好,好奇也好,一下子就變得:哎喲,原來你是日本人?中文說得這麼好,很棒啊,之類的,可是人家再多的好話,此時此刻的我已經不可能再接受了,操著最重的北方口音撇下幾句話將心中的不爽加倍還他。這是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上海生活,還遇到過不少次的事情,一點也沒有假。--《上海印象》(2011.8.17)
老鳥在《口音惹的禍》裡面,這樣寫他的香港生活:
當年在北方學語言打基礎,給我在接下來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正面的影響...但在香港,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講,無論我說話多麼禮貌,只要腔調太北方,遭白眼的事情時常會發生,以前是,現在更是這樣,這確實給我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不管香港本地人怎麼說,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令人無法接受的歧視,在機場,在銀行,在餐廳,在酒店(飯店),我都經歷過因為說普通話對方態度突變的情況,跟前一位還說說笑笑的,到我一開口就問是否可以說普通話,人家的表情變得冷到有些刺骨。不是膚色,不是種族,不是性別,不是貧富,不是學歷,也不是社會地位,但是語言和口音原來還真的會成為別人判斷自己的重要因素…--《口音惹的禍》(2015.4.23)
老鳥筆下的臺灣充滿人情味:
我在過去的兩年內大概也去過二十次的臺灣,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不習慣。你猜我不習慣什麼?我每次出遊都會對身邊的人和事很小心,到了臺灣,那裡的人實在是太好了,反而讓我更加警惕。在基隆,拿著相機站在街頭,有位阿姨怕我是迷路了,就問我想去哪裡,在臺北,雙手拿著東西還想把背包的拉鏈給拉上,有人主動幫我拉,還有那一天在高雄,左望右望找著那家旅社,老闆看我到了原先說好的時間都沒來,他還親自出來到他們旅社前面等我。可是我的警惕,讓自己面對著這些人在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你知道嗎?在基隆的第一位,我看她是不是跟我討錢的?第二位,我怕她會從我背包裡拿東西。第三位,我以為他是另外一家旅社的人出來拉客。因為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國外旅遊時確實隨時有可能遇到,可是在臺灣,到最後我都發現,他們原來真的想幫助我,而且沒有一次例外,這讓我尷尬得臉都要紅了。--《一個日本人眼中的臺灣》(2012.5.16)
問:你在博客裡面曾經提到自己因為講北方腔普通話,在香港被歧視,怎樣看這個問題呢?
答:這其實是我無法喜歡香港的一個原因。在香港很多地方,前面還和顏悅色,就是因為我說普通話,馬上變臉,遇到太多了。很多香港人喜歡把問題怪到別人身上,但其實自己的努力並不夠。我在香港住了4年,我很理解香港人對大陸人的抱怨。但怎麼可以因為看到一些現象,就對所有的大陸人都這樣?如果真的想自己的城市好,看到一些不好的現象,應該冷靜地講出來,而並非這樣。我跟我的香港朋友也會這麼講。
問:最喜歡的中國大陸的城市是?
答:最喜歡廣州。這個城市有很強的包容性,不管大家從什麼地方來都可以被接受。住在這也很方便。我在廣州住的地方前面就有20多輛公交車線路。在喜歡的城市,就算堵車我也不介意,因為這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我可以在車上發呆或者看書。這樣,可以該快的時候快起來,該慢的時候慢下來。另外,我對一個城市的感情,也取決於在那個城市認識了什麼人。
問:廣州和香港其實很近,有對比嗎?
答:在香港,永遠都很快,卻慢不下來。香港在外面吃飯,每個人都坐得很近,你想慢一點的時候,服務員就來收碟子收碗了。他們講效率。但香港的服務業其實並沒有大陸好,大陸還能看到笑容,人和人的交流,在香港,除非你去非常貴的館子,普通的餐廳是沒有服務的。香港人說自己忙,可是我認為說忙只是個藉口。我們東京人不忙嗎?很多東京人每天要坐一個多小時的火車通勤去上班。
傻瓜理財,是國內第一家社交化網際網路股票高手交流平臺。作為一家專業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機構,傻瓜理財秉承「打造安全可信的投資高手交流平臺」的願景,旨在通過網際網路技術,為國內眾多民間投資高手提供交流平臺以及私募配資服務。掃描或長按二維碼,
下載傻瓜理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