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中的《九陰真經》

2021-02-08 讀史

金庸大俠的射鵰三部曲中,《九陰真經》貫穿始終。圍繞這部奇書,三山五嶽的江湖兒女爾虞我詐,展開了激烈地爭奪。

 

這部武林秘籍的來歷,金庸大俠只是簡單的說為宋人黃裳所創。

黃裳歷史上實有其人,今天風月君就為大家講講這位大宋牛人和《九陰真經》背後的故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曾經曰過的勵志語,說的非常在理。歷史上,所有成就非凡的人物,都有一段不為人所知的心酸往事。金庸大俠將黃裳編排為能撰寫《九陰真陰》的神人,他的一生自然頗具傳奇性。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黃裳是福建南平人,生活於北宋中晚期。

黃裳的人生路充滿了坎坷艱辛:黃裳祖籍金陵,五代時避戰亂遷往福建。出身並非顯宦,不到十歲,父親就去世了,早年間,他在家鄉刻苦攻讀。及年長,遊學至浙江桐廬,在浮橋禪定院讀書,後又寓居閬仙洞讀書,期間,數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在宋代,一個有志青年想要混出名堂,就必須「六經勤向窗前讀」。

唐人尚劍,不好讀書「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宋人愛書,讀好書、多讀書是人生一大快事。

黃裳像

黃裳生活在一個牛人輩出的時代,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這樣的猛人為伍,在大宋朝,官二代要讀書,富二代要讀書,屌絲更得努力讀書。一天不讀書,不但不好意思出門,就連自己也會覺得自己面目可憎、言語乏味。黃裳曾作《偶感》詩吐槽自己的人生遭遇:泡影浮生夢幻身,十年南北寄紅塵。窮通有命歸於好,風月期好滿劍津。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性。站在黃裳身後的女性,是他的姐姐。

黃裳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三個妹妹,他和大姐的關係最鐵。大姐目光如炬,黃裳還是個熊孩子時,她就斷言這個弟弟「其後必有成」,會光大黃家門楣。因此,堅定地支持黃裳讀書,走科舉入仕的道路。黃裳自視甚高,與他交遊的小夥伴們都已經進士及第,只有他還是個白丁。場屋失利雖對他打擊巨大,但仍不氣餒,苦讀不已。「萬裡一飛雖有志,十年三戰未成名」,就是他十年間三次落第的真實寫照。

黃裳數次落第,姐姐擔心他受此打擊對未來喪失信心,鼓勵他道:「你遲早一天會揚名天下,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自暴自棄,自毀前程」。

姐弟情深

在姐姐的大力支持下,黃裳下定決心到京師遊學。在汴梁城,黃裳成了一名太學生。本來想走「高考移民」的路子,哪知道造化弄人。黃裳在太學讀書三年,也沒有取得「異地取解」的資格。黃裳心灰意冷之餘,「蕭然遠遊」,前往河北真定閱古堂書院讀書。

黃裳前腳離開,王安石開始改革科舉制度,創立太學三舍制度:外捨生學習成績優異,可以升入內舍讀書;內舍成績優異,可以升入上舍讀書;上舍學習兩年後,如果成績優異可以直接釋褐入仕,無須再參加鄉試、省試。

倘若早三年改革,黃裳的人生將會改寫。面對此情此景,黃裳惟有感慨時衰鬼弄人了。

王安石

黃裳在汴梁讀書,太學表面上是大宋最高學府,實際上卻有名無實。教師是濫竽充數,學校則是「遊士寄應之所」,與黃裳一樣心思的大有人在。黃裳選擇離開,應該是羞與為伍。

做為傑出的政治家,王安石看到了科舉的弊端,反對學用脫節的教育,出於為國選才的目的才著手改革太學。此後,三舍法數次興廢,北宋末年,蔡京之子蔡攸再次推行太學舍法,黃裳上疏表示反對,應該與其親身經歷有關。

人生就是一個杯具接著一個杯具蹉跎的,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黃裳雖然科舉失利,但是文名遠播,在澶州謀得一個民辦教師的位子。不過他志不在此,教書育人不到一年,就再次返回家鄉,專心致志地準備下一次的科舉。

 

宋代太學平面示意圖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在黃裳信心滿滿,準備登程參加科舉之時,母親吳氏病逝了。百事孝為先,黃裳只好暫時收拾起功名心,轉而操持母親喪事,盡人子之道。

此後,黃裳一邊替母親守孝,一邊於僧舍苦讀。等到丁憂期滿,已經是元豐四年的秋天。年近四旬的黃裳參加了家鄉的解試,名列第一。於是信心百倍西上京城,準備參加來年的大比。也就在這一年,黃裳家鄉發生了一件奇事:一天夜裡,城門樓上的一根柱子,突然被雷劈了。黃裳聽說後,口佔一絕道:風雷昨夜破枯株,借問天公有意無。莫是臥龍蹤跡困,放開頭角入亨衢。

觀其詩中大意,渴望成功、出人頭地的心情躍然紙間。


見龍在田

果然,黃裳否極泰來,順利通過省試,進入殿試環節。元豐五年,神宗皇帝在集英殿親試進士。省試結果,黃裳名列第五。這個成績本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哪知道,黃裳時來運轉,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十餘年間自己已經擁躉無數,其中一個粉絲名叫趙頊,就是當今皇帝。

宋神宗

神宗拍著他的試卷,金口玉言「此乃狀元也!」這一屆的主考官蘇頌,因為評判不公,被罰銅三十斤。

三十九歲狀元及第後,黃裳被任命為越州籤判。消息傳來,他的姐姐喜極而泣:「汝得名雖高,而吾見汝益遠。」希望他戒驕戒躁,成就一番大事業。

狀元牌匾

第二年,黃裳從地方回到京師,改任太學博士。從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京官生涯。官至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這樣的顯職,日子卻過的索然無味。如果一任如此波瀾不驚地繼續,黃裳這一生,除了頂著高考狀元的光環死去,也不會做出什麼名山事業了。

哲宗皇帝年紀輕輕患上了滑精不止的疾病,最終不治而亡。陰差陽錯之下,他的弟弟趙佶繼位為君,北宋歷史進入微宗時代。黃裳迎來了職場新生,一切緣起一部名為《萬壽道藏》的巨著。

宋徽宗

《道藏》是道家經籍的總稱,道教起源時,只有一部區區五千字的《道德經》。隨著道德日壞、人心不古,各種道經層出不窮,變的多了起來。從兩晉南北朝時開始,就有人開始搜集、彙編各種道經,唐王朝時,認道祖李耳為遠祖,唐玄宗下旨在全國搜集道書,親加審閱後,令人抄寫成了《開元道藏》。

唐玄宗

此舉,是古代將道家經藉列入「藏」的開始。

宋朝開國以後,對道家經籍的搜求更是不遺餘力。因為受到雕版印刷技術的限制,唐代之前的道藏皆是手抄,五代雖然有了雕版印刷的道書流傳,但僅是數部道家經典,影響不大。真正稱的上世紀工程的,就是徽宗政和年間的《萬壽道藏》。

一千年的宋王朝,是一個內憂外患嚴重的時代,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統治者改變了唐時的宗教政策,利用道教中消極的一面,緩解社會矛盾,因此積極扶持道教。宋太宗依靠「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非常手段上位,因此千方百計利用道家製造引導輿論,說自己繼位為君是上天與神的旨意。

宋太宗

宋真宗繼位後,又認了道教人物趙玄朗為祖宗,在國內大興土木建造道家宮觀,舉國上下如痴如狂。雖然折騰的國庫空虛,卻也把契丹人唬的不輕,達到了震服四海、誇示戎狄的預期效果。唐人祖宗李耳,則被晉封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

太上老君李耳

徽宗在位時,推崇道教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不但自封為道君皇帝,御注《道德經》,《道德經》《莊子》《列子》等道家經籍也列為太學生必修書目。

就這樣,徽宗還不滿意,他一直希望修訂一部超越前人的道藏,因此,即位後就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搜求道家典籍。數年後,道家經籍已經搜羅了5387卷,比真宗在位期間的《天宮道藏》多出了近千卷。一邊將經籍搜羅至汴梁的同時,一邊令道行高深的道士校勘。十多年過去,到了政和六年,負責搜尋工作的道士匯報工作成績:窮盡人間所有,一共搜尋到道家經籍5481卷。

徽宗皇帝知道再難有所增加,就下令開始將所有整理好的道家經籍送往福州雕版。 

宋徽宗手書《千字文》

把如此多的書送到三千裡之遙的福州,而不是就近於汴梁城雕版,不但路途遙遠,而且運輸不便,如此捨近求遠,莫非趙佶的腦袋被驢踢了?

風月君曰,徽宗治理國家雖然不在行,但智商情商絕不在你我之下。

送往福州雕版,不但不會耽誤事,反而會縮短工期。原來,北宋末年的福州地方文教昌盛,地方多茂林修竹,書籍的刊刻與造紙業發達。北宋四大刻書中心,福州既快,而且質量有保證,所以徽宗將這項世紀工程放心的交由福州地方去雕版。

果然,用時不到三年,《萬壽道藏》的雕版工作順利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完成的如此迅捷,與監辦此事,時任福州知州的黃裳有關。


 福州雕版

徽宗繼位為君不久,蔡京、童貫等佞臣即把握了朝政,十幾年如一日的折騰下來,朝堂之上貨賄公行、政治腐敗。黃裳離開朝堂,到青州、廬州、鄆州等地任知州。在任上,因為信奉道家的無為而治,被人彈劾「目昏不事事」。徽宗改任其為提舉杭州洞霄宮的閒差,64歲的黃裳逐漸淡出政壇。

徽宗待黃裳不薄,是有歷史原因的。

趙佶即位之初,黃裳曾上書稱:南郊大駕諸名物,除用典故制號外,餘因時事取名。伏見近者璽授元符,茅山之上日有重輪,太上老君眉間發紅光,武夷君廟有仙鶴,臣請制為旗號,曰寶符、曰重輪、曰祥光、曰瑞鶴。

正是因為這道奏疏,在徽宗腦海中,留下了黃裳好道、是個內行的印象。政和三年,七十高齡的黃裳任福州知州,徽宗皇帝的這個任命,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希望《萬壽道藏》的雕版任務,在黃裳的監辦下完成。到任不久,黃裳就向朝廷奏請「建飛天法藏,藏天下道書,總五百四十函。」

黃裳,黃藥師人物原型

有理由相信徽宗的任命與黃裳的奏疏,其中必有因果。黃裳是福建人,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熟悉,又是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人,而且先後擔任過太學博士、校書郎、集賢校理、起居舍人等職,做的全是與文字相關的工作,自然是做這件事情的不二人選。

黃裳任滿之時,《萬壽道藏》的工作仍在進行中,朝堂有旨「再知福州」。以古稀之年連任知州,顯然,徽宗皇帝對黃裳所作的工作是認可的。黃裳終於出色的完成了這項任務,將雕版運回汴梁,印出的數部《萬壽道藏》則奉旨分藏各地。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設若沒有黃裳這樣的專業人才指導掌控,根本無法正常進行。《萬壽道藏》的雕版工作順利完成,黃裳居功甚偉。

這些雕版有一部分毀于靖康年間的戰火,其餘被女真人運回了北地。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年過八旬的黃裳也沒有躲過靖康之難。建炎二年,他被困在了杭州。兵荒馬亂之中,數十年間苦心編撰的文集「悉皆散亡」。大概就是這一年,《九陰真經》流落民間,從此江湖血雨腥風,再無寧日。

靖康之難

黃裳自號紫玄翁,與當時的名士、名僧、名道都有交往,融儒、釋、道三教學問於一身,中年後,詩文中更經常出現道家術語——「青衣為我折幽芳,待插陶巾訪真侶」、「海門有信蓬萊近,丹室無塵宇宙寬」、「桃李嬌春總不知,風情惟與道相宜」,類似的句子在其文集中不勝枚舉。

黃裳一生與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年輕時就重老、莊之學,渴望閒雲野鶴的生活,喜歡與僧、道之流交往。大觀三年,黃裳提舉杭州洞霄宮時曾短暫返鄉,於途中遇一異人,「道予紫玄洞遊人世間」。從此,黃裳自號「紫玄翁」。晚年的黃裳痴迷於道家的煉丹術,病重的時候,留下遺言:「我死以大缸一枚坐之,復以一大缸覆之,用鐵線上下管定,赤石脂固縫,置於穴中足矣。」

南宋建炎四年(1130),八十七歲的黃裳羽化登仙。從此,江湖再無黃裳,而關於他的傳奇,直到今天仍在流播。

黃裳與同時代的名僧也有詩文往來,傳之後世的有《貽如祖大師》《送舁師行》《送開平書貽佛智長老》《寄五峰長老》...如《貽如祖大師》一詩:既已離家與世違,紛紛人事不須知。百年十二時光景,作佛工夫只怕遲。談禪說佛未曾修,幻化空身豈自由。常視世情如鎖鑰,雲山深處莫回頭。建立元無塵已揮,兩邊終竟不曾為。莫言萬物為何事,到了無為尚未知。一念忘時便道空,不知空與色常同。須知空色無分別,如此圓融始大通。

如果不是對佛法有較深的體悟,又豈能寫得出如此佳構?這也是《九陰真經》武林秘籍用梵文寫就的原因!


九陰真經

雖然《射鵰英雄傳》中,金庸對黃裳這個人物的描述只是寥寥數筆,但是暗地裡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射鵰三部曲之所以成為武俠小說的經典,絕非偶然。金庸作品的流傳,與其擅長將歷史人物、事件融入作品有關。這樣的「化功大法」,絕非朝夕之功,如今的武俠作品之不堪入目,與作者缺乏深厚的學養有很大關係。

金庸:武俠世界我最牛

相關焦點

  • 九陰真經·全
    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威力極強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學秘笈,也是武林中眾人無不想爭奪的一樣至寶。《九陰真經》書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百科全書。無論什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是武學的最高境界。
  • 九陰IP再度發力 蝸牛將推《九陰真經3D》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4月29日,蝸牛遊戲正式公布其核心IP「九陰真經」的正統手遊續作《九陰真經3D》。
  • 九陰真經2官方合作主題站_九陰真經2熱門資訊,評測,視頻-52PK新...
    九陰真經2曾用名/別名:九陰2 基本資料 遊戲類型:
  • 吳歌閒談:九陰真經
    也或者是陳玄風與梅超風對師傅起了偏見,預定了師傅容不下同門戀,兩人起了逃跑心也就算了,陳玄風註定不是個善良之輩,俘獲了師妹芳心不算,還去貪師傅至尊寶般的下半部九陰真經。有的人生了兒子是來討債的,陳玄風與梅超風便是徒弟中的討債鬼。師娘因為他們的盜竊行為,不得不再次默寫九陰真經下半部,上面都是嘰裡咕嚕的番邦語言,真經燒腦加上小黃蓉在娘肚子裡搶奪大腦養分,黃蓉娘居然還把命寫沒了。
  • 首創九陰真經的黃裳是什麼來歷?他創九陰真經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是金庸小說中武功秘籍《九陰真經》的一段內容。 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武林中人都想得到的武林秘籍九陰真經,其是頂尖、最負盛名的武學秘籍。
  • 金庸小說中最厲害的的五大真經,《九陰真經》只能屈居最後一名
    那麼,這五大真經中,最厲害是的那個呢,下面,小編就一一分析一下。 九陰真經:是一部武學大全,是由黃裳從幾萬本道家典籍中悟到的道家神功和從仇家那裡學來的各項武功及破解招式綜合而成,裡面有兵器(白蟒鞭法)、有拳腳(大伏魔拳法,摧心掌,摧堅神抓)、有輕功身法(蛇狸翻)、有療傷解穴(易筋煅骨),甚至還有精神攻擊(移魂大法),可以說,九陰真經無所不包,的確是一部宏偉的武學巨著。
  • 金庸武俠只一人練過《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卻被人一招打趴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051期:金庸武俠只一人練過《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卻被人一招制服】文/江湖小混混大俠們周末好,本期我們來侃侃金庸筆下兩部非常碉堡的經典——《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
  • 《九陰真經2》種植玩法曝光 休閒黨的江湖
    我們知道江湖中有百曉生這樣通曉武林八卦的分析師,也有像江南四友這樣有著自己獨特嗜好的武林人士,還有人喜歡歸隱山田做一個閒雲野鶴。《九陰真經2》塑造的龐大沙盒世界不僅僅包括了硬派玩家喜歡的武學修為PK等等,也為休閒黨風景黨們備好了饕餮盛宴。今天就為大家講講《九陰真經2》中休閒玩法的一角:種植玩法。  【要種田,先耕地】  沙盒遊戲與傳統遊戲的最大不同,在於自由度大小。
  • 射鵰中聞名江湖的九陰真經,到了神鵰中為何不堪一擊?
    射鵰英雄傳當中,一部曠世奇書九陰真經橫空出世,王重陽因為九陰真經而風頭大造,得到了九陰真經的他,武功一下就成為了天下第一!
  • 談九陰真經與招標投標
    郭靖幼時在大漠中的經歷,使得他對九陰真經一直有牴觸情緒,一直不願意學習《九陰真經》中的上層武功,甚至在華山論金前曾一度想自廢武功。類似地,今天人們在談招標投標時也有點「談虎色變」,認為招標投標不過是一塊遮羞布,最常聽到的話是:「哪有真招標的!不都是招標人內定好中標人,投標人間串通投標或圍標,評標專家收錢了事的結果嗎!」
  • 新舊五絕共八人,七人因九陰真經受益,餘下一人卻能改寫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雙鵰時代,江湖一流高手基本都和九陰真經脫不開干係。即使到了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倚天屠龍記裡,一百多年後的江湖,九陰真經的餘威仍在。說到雙鵰時代的頂級高手,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新舊五絕了。
  • 關曉彤代言《九陰真經3D》 App Store首發獲推薦
    ▼關曉彤代言《九陰真經3D》| 武俠經典再獲認可作為蝸牛遊戲精品戰略的代表之作,《九陰真經》系列憑藉豐富的高自由度真武俠設定,受到全球媒體和玩家一致認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價值,並在全球積累超過2億的粉絲。
  •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能同修嗎?金庸:只有這兩人能做到
    這兩套秘籍出現在《射鵰三部曲》中,《九陰真經》更是貫穿始終,而《九陽真經》也直接影響了少林、武當和峨眉,最後還成就了張無忌這個傳說人物。我們都知道《九陰真經》是道家的武功秘籍,是黃裳所創,被讚譽為「武學的百科全書」,九陰真經分為上下兩卷,到了新修版,金庸先生又為它加了一個總綱。
  • 都是武林秘籍,為何九陰真經人人瘋搶,而九陽真經卻無人問津?
    另外兩本秘籍,是武林秘籍,與武功有關,一部是《九陰真經》,一部則是《九陽真經》,然而《九陰真經》自現世以來,引起的紛爭不斷,即使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也引起了江湖廝殺,根據統計,《九陰真經》輾轉不下百位大俠之手,然而很多大俠拿到《九陰真經》後,手還沒焐熱,便被他人奪得,雖然《九陰真經》是天下武術的百科全書,但是還沒有來得及用它增進武功,便一命嗚呼了!
  • 獨家秘籍 《九陰真經3D》功力提升攻略
    ◈在《九陰真經3D》中,功力來源主要來源於三塊:等級,裝備,和武學內功,那麼,如何在這三方面下手就顯得十分重要。遊戲內人物的等級是提升功力的先決條件!這點對所有玩家都一樣,也是很重要的有點。所以,在進入遊戲後,請在的第一時間內去升級吧!
  • 射鵰第一神功九陰真經,到了神鵰中,為何退步了?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射鵰英雄傳》時期,九陰真經是這部作品的主題,很多情節都因它而起,而起《九陰真經》也是公認的天下第一,有接觸過的人都對它的武功非常佩服,包括當時的華山五絕。真正將九陰真經推到巔峰的人,當然是郭靖,不過大家別忘了還有一個歐陽鋒。可以說,射鵰時期的九陰真經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秘籍,是武學的百科全書。但是,為何到了神鵰俠侶之中,卻感覺九陰真經退步了?
  • 九陰真經2至今杳無音信的網遊
    說起武俠網遊,大家能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九陰真經。還是武俠網遊鼻祖劍網三。又或者是天涯明月刀ol。你要是關注過武俠網遊,那你應該知道九陰真經2。這款遊戲一爆料出來期待值就很高。在17173網霸佔武俠網遊新遊期待榜第一的位置。
  • 《九陰真經》手遊新版限免劍走偏鋒
    (官方提供的玩家樣本中,絕大多數是九陰端遊或武俠題材的受眾)《九陰真經》手遊不依賴榜單這一點,在客觀數據上也得到了印證。產品相關負責人透露,推出新版之前,市場組做過一輪用戶反饋調查。近600份調查報告中,有34.8%的玩家是被《九陰真經》手遊「端遊經典玩法」吸引;因為「武俠題材」而選擇遊戲的用戶居第二位,約有33.5%;在所有參與調查的玩家中,有超過70%的用戶曾經玩過《九陰真經》端遊。 通過以上數據也不難發現:《九陰真經》手遊用戶來源大部分都是原九陰端遊玩家,如果持續缺乏新血注入,只依靠老玩家的支持不利於遊戲的可持續發展。
  • 郭靖練九陰真經不敵歐陽鋒逆練九陰,難道只有老歐陽練對了?
    金庸武俠中,郭靖是練九陰真經最全的一個人。然而,練全了九陰真經的郭靖,卻依舊不是練了九陰假經的歐陽鋒的對手。包括練過九陰真經的洪七公,在二次論劍時也不是歐陽鋒對手。難道只有老歐陽練對了九陰,別人練的都是假的?
  • 揮動15米長鞭,矯若遊龍,周芷若速成版《九陰真經》是正宗的
    在倚天中,周芷若黑化之後,其煉成九陰真經,武功上有了驚人的進步。後來在少林屠獅英雄大會上,她藝壓群雄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再後來周芷若被黃衫女打掉了光環,有不少人對她真實的戰鬥力產生巨大質疑,覺得她練的九陰真經很水。事實上果真如此嗎?下面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