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抗日神劇大百科》,書裡可不光是搞笑吐槽

2021-01-12 遊研社

前不久,一本被民間翻譯為《抗日神劇大百科》的「網紅神書」橫空出世。

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收錄了21部中國抗日電視劇,還把它們統稱為「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乍一眼看去,仿佛就是把抗日神劇都當作了搞笑片看。

這件事被許多媒體和自媒體報導,你可能也已經看到流傳最廣的那幾句吐槽。大家本來就覺得抗日神劇扯淡,作為正主的日本人又主動站出來,吐槽還那麼犀利和幽默,準確擊中了我們的笑點。

但在搞笑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的是,除了「哈哈哈」「什麼鬼」「丟人丟到國外去了」之類的評論,最頂到最高的是這樣一句:

「日本人做資料的能力還是超強的啊」。

這一條評論收穫了數千贊,顯然是因為書中的鑽研精神,確實隨處可見。

作者詳細地梳理了21部電視劇的劇情,把678集、總計30180分鐘播放時長的故事濃縮成圖文,並且劃分各方勢力,繪製人物關係圖表:

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還用愛心標出了關係

再把人物關係以更加錯綜複雜的故事線串聯起來,繪製劇情梗概主、支線:

最後才逐個分析劇照,並在劇照旁邊進一步解釋劇情,穿插吐槽,還幫劇組捉了數不盡的蟲:

這都讓我們覺得,這本書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所以在日本亞馬遜上,我們也訂購了一本《抗日神劇大百科》,實體書剛剛到手。看了之後,覺得裡面值得說的東西還挺多。

除了基礎的電視劇分析之外,作者工作做得很全,包括許多科普、採訪內容,一應俱全,都穿插在書中的專欄裡,包括但不限於:

抗日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組織科普;兩位日本演員(沙人、三浦研一)的採訪;抗日大學的科普;通過劇中常見漢字學習中文;抗日劇群眾演員與配音生態科普;對中國電視劇OP中全是劇透的深切吐槽。

「通過抗日神劇學漢語」的章節,不過看得出來略有一些錯誤,比如「不好我們當中了」,中文臺詞應該是「上當了」

而透過這些內容,我發現作者並不僅僅是來搞笑的。

作者寫這本書有他自己的動機,也與一定的時代因素有關。兩位參演抗日神劇的日本演員在書中接受了採訪,也說出了自己作為一個「鬼子專業戶」的心聲。

甚至在這本以搞笑走紅的「抗日神劇大百科「中,也介紹了一部作者也覺得沒太多地方可以吐槽的嚴肅抗日電視劇,因為他看的幾十部劇中,確實有它,不能當不存在(後面會講到是哪部)。

這些,其實都是相當正經的東西,但同樣很有趣。所以我們想以問答的形式,來解答一些大家可能會關心的問題。不僅僅是介紹這本書的搞笑,也希望把這些幕後的東西展現給大家。

1

全書文風是偏正經的,還是調皮的?

基本是正經的,但吐槽是調皮的。

這裡可以稍微翻譯幾段前言,也順帶先解釋下作者的想法:

「當中國抗日電視劇相關的新聞到處流傳的時候,2ch、推特之類的社交網絡上可以看到『有點想看』『反而很有趣的樣子』類的評論,本書想幫助這麼說過的各位,把筆者——也就是一名普通觀眾——所感興趣的、且看完到最終回的作品,向大家慢慢地、輕鬆地介紹。「這類電視劇在日本完全不會放映,如果能把進入抗日電視劇世界的門檻降低,讓感興趣的諸位輕鬆觀看,就是我的榮幸。在這個意義上,我就以各種類型的抗日電視劇、簡單的故事梗概、有趣的場景解說為中心寫了此書。這些故事的主線非常荒唐無稽,登場人物也很多,再加上是超長時間播放,即使能夠理解中文,要跟上故事還是件極其困難的工作。「因此,本書將這些故事的展開情況,用人物關係圖表的形式說明,且概述主線的關鍵點。另外,也在書中插入專欄,介紹了抗日電視劇的收看方法,以及稍微介紹了一些小「捏他」,希望大家參考。最後,為了能夠讓演員和登場人物更加契合實際作品的氛圍,也為了能與影像截圖上的字幕統一,他們的人名都以簡體字記載。」

貼心地標註劇名、拼音、話數、導演、年份、主演等基本信息,還有日語假名注音

這個文風是相當正式的寫法,日語論文都是這麼寫的。大百科後面對電視劇情節的介紹,實際上也是延續了這個文風。

在大致看完全書之後,我認為《抗日神劇大百科》是既正經又吐槽的,倒也不是那種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因為這是在一本正經地發現、複述和強調抗日神劇中的胡說八道。

至於反華言論,從前言和書中都可以看出來,作者是真的喜歡看抗日神劇,又想向其他日本人「慢慢地、輕鬆地介紹」抗日神劇,儘管某些吐槽可能會對中國乃至中國文化有一些誤解,但絕不是日本右翼那樣臉紅脖子粗地否認侵略、叫囂反華。

作者並不把這些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某種值得分享、研究的無釐頭娛樂作品。

2

那先說下那部連作者也沒地方可吐槽的抗日劇?

這部電視劇是《壯士出川》,又名《鐵血徵途》。在豆瓣有400多個評價,8.6分。

大百科對它的評價是:有許多真實存在的人物登場,描繪四川軍的、幾乎沒地方可以吐槽的認真戰爭電視劇。

當然也不是說《壯士出川》就沒有問題了。比如下面這份日軍命令書,文案說:

本來一直給我們帶來歡樂的日軍命令書(因為很多抗日神劇的文書都是亂寫日語,人名也是從日本政要、演員甚至ACG角色中拿來的),這回日語非常好,只是臺詞中山西省的臨汾在上面寫成了山東省的臨沂。

這已經屬於針對該作最嚴重的吐槽了,沒想到這樣一個中國地理知識相關的Bug是被日本友人發現的。旁邊的「半角數字顛倒」等大字吐槽也只是說命令書上的阿拉伯半角數字沒有縱排、標點不應該放在行首這兩個排版問題,完全是細節,大百科作者確實看得細緻入微。

劇中比較寒磣的CG飛機

再有就是輕噴了劇中飛機是用CG做的,跑道過於狹窄,旁邊的四方水池意義不明(不過這些水池可以理解為機場一般都有的消防池)。

之前看到這本書在網上流傳的時候,有人擔心這本書被利用,成為日本虛構歷史教科書的素材,但拿到本書後發現,前後有多處說明書中電視劇哪些是虛構,哪些又有史實。

在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分析中,作者的文字就表現得足夠尊重。比如介紹四川軍情況如何艱苦的部分,沒有一句是調侃的語氣和內容。

3

大百科評價最高的是哪一部作品?

果然還是「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俠》。

大百科介紹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它,被作者譽為「如金字塔般令人戰慄而又光輝璀璨的超大型娛樂作品」。

光兩頁8張劇照,作者就忍不住吐槽了6次,包括「穿著學生服的忍者部隊!」與「在中國成了話題的SM場景」,這個吐槽密集度基本就是全書之最了。

4

你放的圖裡已經出現了兩次SM,還有嗎?

確實還有。

數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字母圈相關的吐槽大約出現了6次,而作者覺得抗日神劇中略有「色氣」的劇照大約出現了30幾次。

比如作者評價為「其實是腐女向乙女遊戲但單純為了規避限制就強行加入了日本軍」的《偏偏喜歡你》,關注點完全就沒放在抗日上。

5

所以大百科對「手撕鬼子」作何評價?

對手撕鬼子這一幕,書中的評論文案也比較克制:

擁有怪力的角色杜大鵬,腦袋硬到被世人稱為鐵頭俠。總之是一個光靠蠻力就能壓倒一切,頭腦反而空空的傻瓜角色。他的「手斬鬼子」以及在中國報導中的相關畫像,某種意義上可說是這部電視劇的標誌。

旁邊也就是一句大字吐槽:撕裂日本兵!

其實手撕鬼子這招日本人早有耳聞,之前就有日本漫畫《巨惡學園》中的劇中劇「抗日義士」上演了一幕「腳劈鬼子,手擋炮彈」,他們可能是習慣了。

腳劈鬼子

手擋炮彈

6

說說還有那些評價有意思?

本書目錄可謂是全書的精華所在,濃縮的評價都在其中體現,在此翻譯一下:

《孤島飛鷹》:《北鬥神拳》《瘋狂的麥克斯》風格,搭載機關槍的沙灘越野車在魔窟都市上海交錯橫行的痛快動作片!

《覺醒者》(猛獸列車):美人少佐與江戶古髮髻軍官相繼出現,讓西村京太郎(日本推理作家,寫過一系列列車、車站題材的推理小說)也困惑不已的「亞細亞號」大列車懸念!

《利箭縱橫》:本期待是一部忍者部隊吊威亞的動作片,後半部分變成了在女性中極具人氣的、錯綜複雜的宮鬥劇!

《終極對決》:日中雜技團對決,還有挑戰日軍毒氣戰的街頭藝人,腳本亂七八糟的抗日電視劇!

《青春烈火》(雅典娜女神):被製作人當成了自己私有的東西,無視時代考證、不得不重拍的究極荒誕劇!

《槍花》:在神社供奉核彈頭,然後有謎一樣的舞蹈,充滿無釐頭的美劇風格抗日神劇!

《決戰燕子門》:以民國初期為舞臺的,勝利與失敗、師生戀、友情……完全是熱血少年漫畫風的武俠義賊動作片!

《代號九耳犬》:香港臺灣明星、紅外線鐳射、生物認證、頭山滿(日本極端國家主義秘密團體黑龍會創辦人)、北一輝(日本法西斯主義者)全數登場的新潮抗日連續劇!

《巍巍興安嶺》:用內蒙古自治區的低預算製作的、講述抗戰期等三個時代的林業抗日電視劇!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抗日神劇專業戶大叔把自己的老婆當作女主角,動員了豪華演員,結果最後功虧一簣的處女導演作品!

《武林猛虎》:南少林寺的僧人與明朝後期腐敗的朝廷以及倭寇戰鬥,不是抗日,而是抗倭神劇!

《阿娜爾罕》:與政府相關機構甚至監獄合作,大明星的出道作,新疆維吾爾的國共內戰電視劇!

《鐵血刀鋒》:就像漫才一樣好玩的日軍軍官組合不斷插科打諢,也有華麗動作元素的抗日喜劇!

《新猛龍過江》:香港明星在魔窟上海公演,敵人是大型黑道與日軍間諜的功夫動作電視劇!

《異鎮》:獲得錄音部門優秀獎但因為血液飛濺、殘暴過頭所以被停播處分的抗日電視劇!

7

作者都是在哪兒看的這些個抗日神劇?

在教日本人如何科學上網看中國電視劇的指南中,作者推薦了一些網站。他在書中也多次提到,這些網站基本是他觀看抗日劇的主要途徑,多數是在中央電視臺看的,還有優酷、百度視頻、PPTV等。

而在書末的參考文獻與網站中,還出現了鐵血網和百度百科。

8

大百科是不是沒提《亮劍》?

正文確實沒提,但這樣一部知名的作品,作者不會沒有看過,因此在前言中作者也有一番解釋:

「為了事無巨細地介紹各種抗日神劇,又囿於頁數、篇幅限制,《亮劍》《箭在弦上》之類相當有名的作品沒有刊載,今後如果還有出版機會的話,我也想繼續介紹。」

9

所以作者真的有可能繼續介紹《亮劍》嗎?

確實有可能。

通過作者的推特和博客可以看到,他依然在研究各種抗日電視劇。

最近關注比較多的是英達導演的《地下交通站》,非常經典的喜劇,他的評價是「如果懂中文就會爆笑的抗日喜劇」,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順帶一提,他的推特ID是南造雲子,知名日本女間諜

11

「鬼子專業戶」三浦研一在採訪中說了什麼?

與矢野浩二、澀谷天馬一道被稱為「鬼子專業戶」的知名演員三浦研一,參演了大百科21部抗日神劇中的《異鎮》《槍花》。作者藉此機會採訪了三浦。

三浦在採訪中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說法,他認為抗日神劇的爆發,是因為香港電視電影界向大陸的進軍,中國導演覺得抗日劇拍得固步自封,需要創新,港臺導演則延續港片特色,覺得要拍得更好玩點,雙方達成了一致。

確實,有不少抗日神劇的導演都是來自港臺。

比如《抗日奇俠》(手撕鬼子)的導演劉仕裕、《箭在弦上》(開掛射箭)的導演餘明生都來自香港,《鐵血使命》(石頭打飛機)的導演林建中則來自臺灣,《五臺山抗日傳奇》(30個尼姑殺鬼子)的導演李翰韜是畢業於臺灣大學的香港導演。

三浦也說了一些拍抗日劇後發生的軼事。他說總是有中國人問他,拍了抗日劇,回日本了會被日本人怎麼樣嗎?

他從來都是這麼回答:「

我回去就經常會被同學、朋友們詢問,在中國抗日劇中演壞人的時候,會不會被中國人虐待呀?其實在中國那邊,大家也擔心我回日本去會不會被你們怎麼樣,我因此受到了兩邊的關心……其實也都不會被兩邊怎麼樣。」

三浦也談到,他經常從中國觀眾以及製作方那邊聽說,「明明你是個有實力的演員,為什麼老演這麼愚蠢的角色」,與此同時,中國的廣電也在批評抗日神劇,所以他感覺到中國人越來越追求此類電視劇的品質。

12

作者來過中國嗎?他到底懂不懂中國?

作者來過中國,就是在中國出差時才發現了抗日神劇的妙處。

至於懂不懂中國,至少他知道淘寶:

也知道「化骨綿」這種掌法是出自金庸的《鹿鼎記》:

的確是做了功課的。未必能說是中國通,但是了解得可以了。

13

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

是搞文化研究的大學教授嗎?

並不是。

作者巖田宇伯,只是日本愛知縣的普通人上班族一名,從事的是「信息系統相關的、什麼都做的工作」。

作者本人,和他定製的大百科同款T恤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上海出差「邂逅」了抗日神劇,又不斷在上海的路上遭遇欺詐,覺得有必要學習一下中國話,所以被同組的同事推薦通過中國電視劇學習中文。

他看著看著,發現這些奇奇怪怪的抗日電視劇「特有魅力」,於是一發不可收拾,開始「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水平突飛猛進,很快就比同事更強了,現在基本可以在名古屋中國人出沒的店裡以假亂真。

巖田現在每年也會來中國背包旅行,算是借抗日神劇的契機真正喜歡上了中國的魅力。

14

除了搞笑,作者到底怎麼看待抗日神劇?

他的說法是要「大大方方地鑑賞」。

在前言中,他說到:

「在中日兩國之間成為話題(多是不好意味的)的抗日電視劇,歸根結底只是電視劇。像《西部警察》(日本70年代警匪片)中的大門刑警一樣,從空中的直升機上用霰彈槍遠距離把犯人打死之類的場景,生氣也沒有用,這都是虛構的。」

《西部警察》劇照

作者覺得,電視劇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相對「無聊低俗的東西」,但以前的電視劇「無聊卻又有意思」,現在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變得「無聊還更沒意思了」。這就導致了日本年輕一代的「電視脫離」,年輕人中人均看電視時長不斷下降。

「我在上世紀70、80年代度過了童年,那是電視劇的全盛時期,之前所說的,像《西部警察》那樣又有預算、又無聊的電視劇,對目前的我國來說好像是不可能製作了吧?我感到有些寂寞。」

倒是中國的抗日神劇爆發、獲得收視率的樣子「和日本過去的電視劇盛況一樣」,抗日神劇代替「日本如今已經滅絕的無聊動作電視劇」,為他撫平了這層寂寞。

15

其他日本讀者怎麼看待抗日神劇?

以朝日新聞5月26日的書評為例。

大百科上了《朝日新聞》書評

書評說,這本書打破了評論人的固有印象。原以為抗日電視劇都是抗日宣傳,「沒成想是如此荒唐無稽的娛樂動作片……讓人想起二戰軸心國從月球背面開著UFO進攻來過的電影。」(應該是指2012年芬蘭、德國和澳大利亞合拍的科幻戰爭喜劇電影,講述納粹德軍在1945年被打敗後,逃到月球建造了一個太空艦隊,並攻擊人類以試圖佔領地球的荒誕、搞笑故事。)

至於其他日本讀者,很多也在「哈哈哈」。抗日神劇是個什麼鬼樣子,近些年越來越為更多的日本人所知曉,是那種每次看、每次都樂的「老梗」。

但《抗日神劇大百科》這本書在中國這邊成了網紅,這是件新鮮事,他們看到就更樂了。

16

那麼,有沒有同類書籍推薦呢?

我很奇怪大百科紅了這麼久,這事一直沒有人提。

翻開《抗日神劇大百科》的書封,左側就推薦了兩本書:《中國遊園地大圖鑑:北部篇》和《中國遊園地大圖鑑:中部篇》。

「遊園地」就是遊樂場,看書名你就知道是講什麼的。但你再仔細看看這兩本的封面,看不清的話下面有大圖:

你們都是誰啊!

下面火車頭上的是機器貓嗎!!!

這兩本書中也是和《抗日神劇大百科》一樣的詳細資料與吐槽:

北京石景山遊樂園

河北美術學院

這是一位日本友人寫給中國大陸山寨遊樂園的兩封情書。他花了5年時間,玩了近100個中國卡通主題遊樂園,為其中劣化版的迪士尼等動漫角色所折服,於是勇敢地將這一切記錄了下來。

但那,可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相關焦點

  • 抗日神劇在日本竟然有「真愛粉」,還專門寫了本百科全書!
    還記得前段時間一本《抗日神劇大百科》火爆網絡嗎?這部「網紅神書」,作者是日本人,收錄了21部中國抗日電視劇,還把它們統稱為「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乍一眼看去,仿佛就是把抗日神劇都當作了搞笑片看。文 | C9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遊戲研究社」(ID:yysaag),原標題為「我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抗日神劇大百科》,書裡可不光是搞笑吐槽」,原文有刪改,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在之前的許多媒體和自媒體報導過程中,你可能也已經看到流傳最廣的那幾句吐槽。大家本來就覺得抗日神劇扯淡,作為正主的日本人又主動站出來,吐槽還那麼犀利和幽默,準確擊中了我們的笑點。
  • 日本居然出了一本《中國抗日神劇大百科》,還被日本人當成中文教材……
    萬萬麼想到,抗日神劇之風竟然掛到了日本,那日本人會是什麼反應呢?
  • 日本出版《抗日神劇大百科》,丟人丟到國外了
    最近有網友發現日本出版了一本名為《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的書,用漢語說就是《抗日神劇大百科》。抗日神劇大百科初聽此消息,不由得十分汗顏。這些罔顧歷史調侃觀眾的「神劇」竟然丟人丟到了國外。這回可好,日本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你們自己都不尊重歷史,還有什麼資格指責我們修改歷史!
  • 《抗日神劇大百科》在日本出版,這下丟人了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日本最近出版了一本《抗日神劇大百科》,在書中詳細羅列了二十多部抗日神劇。不僅對這些神劇進行了排行分析,還對其中的武功煞有介事的作了一個榜單。其中手榴彈炸飛機被推為神功榜首。這還不算完,書中對戰爭的細節和電視劇情節說得頭頭是道,完全理清了各個神劇的人物關係脈絡。比我們吐槽神劇認真多了。
  • 日本將中國抗日神劇定義為 喜劇類
    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日本出了一本書叫《抗日神劇大百科》,裡面收錄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書中梳理了這些神劇中的主要劇情、人物關係,以及對各種神劇畫面的評論吐槽,並隨書附贈了抗日中文教學,教日本人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等等!書名直譯過來是《中國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封皮中間是名女軍官,左邊是國民黨,右邊是新四軍。
  • 「抗日神劇」丟臉丟到了日本,日本集齊21部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現在,「抗日神劇」不僅被國人吐槽,還丟臉到日本!日本甚至出了一本《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翻譯過來就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是的,在日本,我們的「抗日神劇」被當成一種幽默搞笑的存在,而且還被編成了書,配上各種劇情畫面吐槽,隨書還附贈抗日中文教學,教你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以及如何VPN翻牆來中國視頻網站……
  • 21部抗日神劇丟臉到日本了,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今日微博網友@大破說了算 發出一組照片,顯示日本出版了一本中國抗日神劇大全,收集羅列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
  • 這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編成書,當成中文教材了……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本書寫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抗日神劇」,日本人把其中所有奇葩的橋段匯總在一起,編成了這本書。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並不將這些抗日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一種搞笑的高度幽默。書裡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合計678集、30180分鐘,附帶劇集簡介、演員採訪、梳理複雜的故事梗概、圖解龐大的人物關係,以及對某些拍攝畫面的神吐槽……
  • 抗日神劇火到日本 | 歷史不容調侃,血淚不能加糖
    △「鄧先森」搞笑解說手撕鬼子最近,一本名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的書在日本發售。書中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梳理了它們的主要劇情和人物關係,吐槽了劇中的神劇情和神畫面,甚至設有「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的專欄,兼具漢語教學的功能。
  • 日本人居然出了一本研究抗日神劇的書,「像看90年代的AV」
    這兩年我國大量引進日本影視動漫作品,秉承著禮尚往來、知己知彼的美好願景,日本也熱烈關注起我大天朝的佳作。互相學習是好事,不過日本人似乎有點跑偏——他們為抗日神劇出了一本書。這本題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影視研究書籍,在雅虎shopping上以3760日元出售,約人民幣220元,也太貴了吧……但這完全不妨礙其大賣特賣。
  • 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成中文教材 機密文件居然有女優名字
    抗日神劇大家都看過吧?本以為這種劇只有我們國人才會看,然而沒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對此也十分感興趣!「完全無視時代背景!」「共產黨大激怒!」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中國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是一名叫做巖田宇伯的人編寫的!封皮中間是名女軍官,左邊是國民黨,右邊是新四軍。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並不將這些抗日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一種搞笑的高度幽默。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中「手撕鬼子」?
    有人評論說小日本兒心真寬;有人說別光看樂兒,想想這書其實是人家在惡意嘲笑咱們呢;還有人說也不賴人家笑話,這真是咱國家影視圈丟人丟到國外去了……各種論調都有。然而,可能沒多少人真的仔細去確認書的內容,其實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還是了解一下再做結論嘛。
  • 丟臉丟到日本,這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成中文教材了...
    但是最近,這些抗日神劇已經丟臉丟到國外了。抗日神劇成日本中文教材「完全無視時代背景!」,「共產黨大激怒!」以此為宣傳語的一本新書近日在日本剛剛發售,就掀起一陣「中國抗日神劇」狂風……長這樣:這本書裡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合計678集、30180分鐘,附帶劇集簡介、演員採訪、梳理複雜的故事梗概、圖解龐大的人物關係,以及對某些拍攝畫面的神吐槽…… 此書還兼具漢語教學功能——給所有出場人物的中文名字標上日語發音,另外設有「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的專欄。
  • 抗日神劇的出現,導演是過足了癮,但是日本人看完會怎麼想?
    抗日神劇的出現,導演是過足了癮,但是日本人看完會怎麼想?抗日神劇的魅力,讓無數觀眾向上戰場,那日本人看到會怎樣想?對於歷史這個話題,不應該讓它只是出現在課本上,如果只是在書本上就想讓學生們知道抗戰的不容易是很難的,需要更直觀的方法才可以給學生們刻骨的印象,比如看一看紀念館,或者去一去戰爭的遺蹟。
  • 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網友編寫成「中文教材」出版​
    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網友編寫成「中文教材」出版前段時間被《雷霆戰將》刷屏了,這部打著紀念抗戰時期熱血青春的抗日神劇上映之後,果然收穫了一致的差評。片中最大的槽點,莫過於滿頭髮膠的抗日將領和穿著緊身裙絲襪的戰地護士了,當然還有設立在豪華別墅裡的八路軍戰地指揮中心。
  • 丟臉丟到日本!這些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成中文教材【烏託時事聚焦】
    以此為宣傳語的一本新書近日在島國剛剛發售,就掀起一陣"中國抗日神劇"狂風……書名直譯過來是《中國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封皮中間是名女軍官,左邊是國民黨,右邊是新四軍。書裡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合計678集、30180分鐘,附帶劇集簡介、演員採訪、梳理複雜的故事梗概、圖解龐大的人物關係,以及對某些拍攝畫面的神吐槽…… 此書還兼具漢語教學功能--給所有出場人物的中文名字標上日語發音,另外設有"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的專欄。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竟被歸入奧特曼、多啦A夢之類的科幻片
    一部分先知先覺的日本人,已逐漸進入第三個階段:不滿而吐槽。我搜集、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中日兩國一直有文化交流,但日本人不會腦子進水,花錢進口大量抗日神劇在日本播出。因而,日本人是收看抗日神劇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由親朋好友提供、分享,一個是「翻牆」進入中文網絡。日本的一些電視臺有時也會轉播抗日神劇。那麼我們看看,日本人是如何評價抗日神劇的。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竟被歸入奧特曼、多啦A夢之類的科幻片
    抗日神劇在中國風行多年。很多觀眾從震驚,到笑得噴飯,再到吐槽,經歷了一個審美的閉環過程。近期,《亮劍之雷霆戰將》連幾大官媒也看不過眼了,站出來點名批評。一部分先知先覺的日本人,已逐漸進入第三個階段:不滿而吐槽。我搜集、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中日兩國一直有文化交流,但日本人不會腦子進水,花錢進口大量抗日神劇在日本播出。因而,日本人是收看抗日神劇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由親朋好友提供、分享,一個是「翻牆」進入中文網絡。
  • 為什麼抗日神劇裡總有一個漂亮女人?一位日本人找到了答案
    巖田宇伯的書裡列舉了21部神劇,排名第一的是《抗日奇俠》,也就是鼎鼎有名的「手撕鬼子」的生產廠家。他稱之為,「有史以來抗日劇和武俠結合的超大型娛樂作品。」說白了,抗日神劇,就是電視劇裡的鴻茅藥酒。根據巖田宇伯的看劇經驗,抗日神劇裡一定會有一個穿著很色情的女人,尤其要強調她的胸部很大。
  • 22年前,這部國產真·神劇讓日本人出了一本奇書
    ,出了一本《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這事兒,大家都知道了吧?這書絕對是研究抗日神劇的沉甸甸學術成果:參考資料涉及21部電視劇,總計678集,30180分鐘。日本觀眾對中國電視劇的關注,也算一個保持了將近30年的傳統了,除了看抗日神劇,也會熱捧中國製造的精品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