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萊:大海與沙漠之間的阿曼故事

2021-12-27 私家地理

塞拉萊擁有一段安靜迷人的海岸線,1300 年前,阿曼航海家阿布·奧貝德的海上絲綢之路以此為起點展開,又過了700多年,鄭和下西洋也來到阿曼。

黃昏時分的塞拉萊港口

通過荷姆茲海峽進入紅海前,我們的郵輪停靠在了阿曼。停靠的港口塞拉萊(Salalah)是規模僅次於首都馬斯喀特的濱海城市,這裡有一段安靜迷人的海岸線。1300 年前,阿曼航海家阿布·奧貝德和同伴駕駛雙桅帆船,從塞拉萊出發,僅憑風力和日月星辰的導航,經過兩年近萬公裡的航行抵達中國廣州,開闢了阿拉伯和中國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一千零一夜》中的航海勇士辛巴達正是以阿布·奧貝德為原型。又過了700 多年,鄭和下西洋也到過阿曼。

船上的大部分中國人對阿曼毫無概念,一些聽說過的,大多是知道這裡有支足球隊,2012 倫敦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3比1 淘汰了中國。

這是塞拉萊最地道的餐廳,招牌菜是燉羊肉

我們的郵輪排水量8.5 萬噸,和現代的巨無霸郵輪比起來,算是小個子,但已經是鄭和寶船的8 倍多,更不要提阿布·奧貝德的雙桅帆船。從上海出發到現在才過去十幾天,大家已經開始抱怨枯燥的航行生活和單調的飲食。無法想像阿布·奧貝德與鄭和一行歷經過多少磨難。

舷窗外的景色從鬱鬱蔥蔥的南亞變成阿拉伯半島的荒漠,想到鄭和也曾親眼目睹過這一切,新鮮感已過的海上長途航行,突然又呈現出新的意義。

阿曼海邊陽光刺眼,簡直要把人曬化

佐法爾,阿曼的綠洲

來自海上的東南季風在每年夏秋季節如約光臨阿拉伯半島南部海岸,水汽將為這裡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BBC 紀錄片《狂野阿拉伯》的鏡頭中,幾乎在一夜之間,阿拉伯半島南岸變得綠樹成蔭、泉水流淌,野生動物多到叫不出名字;但在距離海岸不遠處,阿拉伯高原的出現令海拔迅速抬升至1000 米以上,水汽無法深入內陸,只能恩澤海岸附近一片狹長的區域,把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留在可怖的熾熱中。

在塞拉萊市郊的山地,殘剩的綠意是季風留下的痕跡

塞拉萊所在的佐法爾省(Dhofar)正好位於季風區內,是阿曼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帶。只是我們抵達時季風已經離去數月,塞拉萊的景象仍然可以用荒漠城市來形容。

聽聞中國郵輪到港,塞拉萊的計程車司機幾乎傾城出動,把守在港口的大門口,等著送上門的肥差。走到港口的大門口,四下野望,儘是無涯的荒漠戈壁,沒有任何公共運輸的跡象,即使是走遍世界的老驢友,這次也不得不求助計程車,雖然明知道他們在要價上絕不會手下留情。

本地牧民驅趕著羊群

我往遠處走了走,找到一位沒有去門口主動拉客的司機,看上去像老實人。160 美元一口價,比門口拉客的司機報價低了10 美元。我看了看他那已經生鏽的豐田花冠,再看看已經談妥離開的船友們,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太多選擇。

司機叫穆罕默德,開出租前做過佳能相機的銷售。他知道我還在為160 美元心疼,為了讓我高興一點,便拿出做銷售時練就的本領,向我解釋為什麼阿曼物價高昂。他有四個老婆和四個孩子要養活,而根據伊斯蘭風俗,女人是不出來工作的。像我們這種郵輪一個月中只來幾次,他每月的薪水在1500 美元左右,剛剛夠家庭的開銷;而且阿曼大量的生活物資靠進口,價格自然下不來。

本地裁縫現場演示阿曼帽的繡制工藝

穆罕默德的英語很好,當地人大多會說英語。阿曼又是一個西方國家暗中操控中東政局的案例。19 世紀,英國人在世界上四處忙著殖民,阿曼地處海上航路的要衝,把守著連接紅海和印度洋的荷姆茲海峽,對依靠海洋管理廣大殖民地的英帝國來說非常重要。當時整個國家在賽義德家族的控制之下,親英的賽義德家族成員賽義德·本·蘇坦爾得到英國人的支持,從兄弟的手中奪取了皇位,從此賽義德家族和英國皇室一直保持親密的關係。

遊覽的第一站是大清真寺,雖然無法與富裕的阿布達比相比,塞拉萊清真寺仍是城中最奢侈宏偉的建築。從近40℃高溫的室外進入室內,好像進入了天國,並非被宗教氛圍所感染,而是整座清真寺開著充足的冷氣。耐心的工匠乘坐升降機至高空,一點一點維護穹頂上繁複的伊斯蘭紋樣。每日祈禱的時刻尚未來到,清真寺內異常靜寂。

女性遊客只要戴上頭巾,不身著短袖短褲,就可以參觀大清真寺;但僅僅在40 多年前,阿曼還是一個極為保守的穆斯林國家。

塞拉萊清真寺造型簡潔優雅

在保守與世俗之間搖擺

在賽義德·本·泰穆爾的統治下,阿曼轉向全面保守。這位君主生性多疑、專橫,對20 世紀的新玩意心懷畏懼。1960 年代,為了不讓國民受到現代思想的侵害,阿曼全國只有三所男生小學,共有學生900 餘名。他禁止人民穿西式皮靴或騎自行車,甚至禁止使用手電筒或戴墨鏡。據說他的汽車從來不用加油,每次出行讓奴隸推著走。

現在,泰穆爾的故事成為阿曼旅遊業者必備的導遊詞,用獵奇來吸引對此一無所知的遊客。司機接著把我帶向了第二站塞拉萊王宮,他稱,泰穆爾執政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而不是首都馬斯喀特。

清真寺宮門精緻的雕花

穆罕默德把車停在王宮前的花壇旁邊,指著面前高聳的城牆和躍出牆垣的宣禮塔說,就是這了,但不讓進,只能在外面看看。看到我狐疑的眼神,為了掩飾這經不起推敲的第二處「景點」,穆罕默德主動提出在王宮門前合影。他十分配合地摟住我的肩膀,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看上去就像中阿友誼的見證。

現任阿曼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就出生在這座王宮,母親是當地佐法爾人。卡布斯幼年就被送到英國一家私立學校學習英語和英國歷史,畢業後,為了讓他開闊眼界,卡布斯在世界各地旅行了3 個月才返回阿曼。雖然他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但有著強烈的現代意識。這種現代意識正是父親泰穆爾懼怕的,年邁的國王把兒子軟禁起來,就在我面前的高牆背後,卡布斯度過了難熬的六年時光。

卡布斯·本·賽義德於1970 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泰穆爾的統治。當然,還是在英國的授意和幫助下。接受西方強權國家的幫助是一柄雙刃劍,雖然統治者能短時間內排除異己,但一旦失去了權威,也能一朝從天子變為庶民。

藍天、沙漠與宣禮塔,構成了阿曼最典型的景觀

要知道,泰穆爾也曾在英國特種部隊的幫助下統一了蘇丹。泰穆爾曾經反抗過英國人的統治,英國人從中汲取了教訓,英國外交部官方記錄中寫到:「要讓他用阿拉伯的傳統方式治理國家,讓他自由地處理一切,在世界目光中建立一個獨立的形象。」這個他,指的就是卡布斯。

在卡布斯的統治下,阿曼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20 年後,阿曼學校學生的數字達到35 萬,其中16 萬女生是。不過與土耳其、突尼西亞等非常世俗化的國家相比,阿曼還固守著很多傳統。在塞拉萊很難看到女人,無論在市場,還是在路邊的餐館裡,都是男人的天下。對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遠遜于波斯灣地區的阿曼,如果想成為現代化的經濟發達國家,宗教是不得不面臨的坎。就像《紐約客》作者何偉筆下的埃及,何偉說埃及人也知道,如果不把女性發動起來,國家就少了一半的勞動力。

全手工刺繡的阿曼帽售價在100 美金以上

從乳香到石油

塞拉萊市場上售賣的紀念品基本都是中國製造,當地特產是一種叫乳香的香料。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產乳香,但阿曼佐法爾省出產的乳香被公認是最好的。

生產這種香料的樹木其貌不揚,甚至算得上面目可憎:低矮多刺、枝椏扭曲,樹枝上稀疏地掛著皺巴巴的葉子。

每年4月至6月,當地農夫以一種特殊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割斷乳香樹的外皮,白色的樹脂便從切口處滲出,經過幾周時間的凝固,就成了乳香。

兩名下海遊泳的阿曼青年在巖石下乘涼,熾熱的陽光令海面反射出寶石般顏色

宋朝時的中國人對這種香料趨之若鶩。唐朝人更喜歡沉香,但沉香不易得,價格昂貴,只有王公貴胄才用得起;乳香則是平民也享受得起的香料。越南、印尼蘇門答臘島和阿拉伯是中國進口乳香的主要來源,佔所有乳香貿易的99.9%,但事實上,越南和蘇門答臘島的乳香都來自阿拉伯,有些屬於海盜從過往阿拉伯船隻劫掠過來,有些是通過和阿拉伯人的正常貿易購得。北宋初年,中國進口的乳香達到數十萬斤,在泉州和杭州的港口,等待卸貨的乳香船「舟楫輻輳,望之不見其首尾」。

中國人的《諸蕃志》中明確寫著,最好的乳香出自「大食之麻囉拔、施曷、奴發三國深山窮谷中」。大食是今阿拉伯地區,奴發正是佐法爾省的古代音譯。乳香貿易亦直接帶動了佐法爾省港口城市的興起,位於世界文化遺產乳香之路上的Al-Baleed 城堡遺址,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乳香遺址公園

殘垣斷壁已經不足以形容Al-Baleed,歷史和時間已經把這座一度繁華的港口城市夷為平地,只有在土丘和土丘之間的凹陷處,才能看到從黃沙中露出的城牆根基。雖然被重兵把守,Al-Baleed在13 世紀仍然被數次攻破,但最致命的不是戰爭,而是世界貿易版圖的改變,當葡萄牙一眾歐洲海洋強國興起後,Al-Baleed 迅速衰敗。

石油是今日阿曼的「乳香」,從1990 年代開始,國家超過八成的GDP 來自於石油。為了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加上本身石油儲量有限,阿曼一直在強調轉型,希望通過發展農業、漁業、加工工業和服務業來改變經濟構成,但就目前來看,這裡乾旱缺水,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又遠遠不夠,實在難有什麼作為。

穆罕默德最後把我送到一處小海灣,這裡離碼頭不遠,走過去就可以。這是我在阿曼第一次來到海邊,之前只是遠遠地看到。藍綠色的海水如寶石般清澈,兩名小麥色肌膚的男孩剛剛遊過泳,溼漉漉地跑到巖石下躲太陽。這陽光似乎是世界上最強烈的陽光,簡直要把人曬化。沒有人知道阿曼的未來在哪裡,但這個民族在這種氣候下生存了4000 多年,他們一定有辦法。

作者:陳晞  攝影:陳晞  編輯:高翰

本文為 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澎湃新聞 |私家地理
旅途的旨趣、技藝以及鄉愁

相關焦點

  • 阿曼Varifeye窗口鈔文化防偽全解析
    納德哈鐘樓位於佐法爾地區首府塞拉萊。塞拉萊是阿曼第二大城市,因為該城市沒有高樓建築,因此納德哈鐘樓成為了塞拉萊的最佳地標建築。鐘樓位於Salalah Ar-Rubat街和Al-Matar街環島,當地人將鐘樓稱為Burj An Nahdah。鐘樓四面都鑲有時鐘和8扇大窗,由於地勢開闊且光線充足,所以白天和夜晚看起來都非常醒目。
  • 阿曼乳香——沙漠的珍珠
    各位愛學習愛芳香的小夥伴大家晚上好,我是劉琴今天晚上的分享就要開始啦感謝大家的收聽分享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隨時交流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阿曼乳香——沙漠的珍珠說到乳香,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BBC拍的「乳香之路」,乳香總是和宗教拖離不開關係,在聖經《馬太福音》第二章第11
  • 阿曼第六版裡亞爾第二波來襲
    正面:阿曼現任蘇丹海賽姆·本·塔裡克·阿勒賽義德、馬斯喀特國際機場背面:索哈工業港口、塞拉萊國際機場、巴提奈區高速公路擴展閱讀: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HAR_Port_and_Freezone塞拉萊國際機場Salalah International
  • 阿曼印象
    是阿拉伯半島上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山地、海灘與沙漠的國家。阿曼是個神秘而低調的國度,人們對於阿曼有許多誤解,很多人甚至會把它和約旦首都安曼搞混。阿曼就像是一本塵封在古老圖書館陳列櫃裡的經典,歷史的光線穿越收藏櫃的玻璃,折射出一片片不一樣的光彩.阿曼並不是一個小國,同是海灣國家的阿聯、卡達、巴林、科威特,國土面積加起來還不到阿曼的一半.阿曼歷史上曾經是印度洋上的一霸,無比富庶,國土橫跨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海岸.古堡林立,幾乎一城一堡,被稱為千堡之國;同時這裡還擁有海濱、沙漠、峽谷、溪流、高山、綠洲等多種地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個美麗富饒的國家叫阿曼……
    看完以下這些關於阿曼的人文地理介紹,我們也許會得到一些答案。  一、阿曼在哪兒?  在和阿曼有聯繫的遠東各島中,據稱Killeh島上的物產最為豐富:蘆薈和樟腦、檀香木、象牙、鉛、烏檀和巴西木以及各種香料。這些物產從這個島上運到阿曼,然後又轉運到印度。
  • 開車去阿曼
    我們一家三口做了一次衝動的旅行,臨時決定開車從杜拜長途跋涉去阿曼轉轉。臨行的那天早上,我們拖拖拉拉的收拾行李,去外面的超市買各種需要的東西,從早上的8點整到了下午的三點才正式出發。一路我們途徑沙迦,阿基曼,拉斯海瑪, 在阿聯與阿曼的交界處停了下來。我們把車停在馬路對面,穿過馬路,走進了一所辦事大廳。
  • 泰雷茲*阿曼航空=視界都是你的
    今年的杜拜航展,阿曼蘇丹國的國家航空公司阿曼航空與泰雷茲籤署協議,為旗下的B737 MAX機隊裝備AVANT機載娛樂系統。
  • 同樣是產油國,地理位置又重要,為何阿曼的存在感不高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阿曼,很多人也許都會感到陌生。很多人對阿曼的印象,可能就是國足又逼平了阿曼。至於阿曼在哪,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兩眼一抹黑,對阿曼幾乎一無所知。實際上,和沙特、科威特一樣,阿曼也是中東產油國之一,而且地盤還不小,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
  • 香絲之路:阿曼與中國的早期交流——兼答對「絲綢之路」的質疑
    考古發現和楔形文字材料都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兩河流域文明與巴林、阿曼(Magan)和印度哈拉帕(Harappan,位於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文明之間就發展起了海運貿易活動,這條經波斯灣、阿曼灣溝通兩河與印度河的航路就是後來著名的「條枝走廊」(Characene Corridor)或「阿拉伯走廊」。
  • 徐工XGC88000「世界第一吊」 阿曼續寫海外吊裝新傳奇
    「世界第一吊」徐工四千噸級履帶式起重機在阿曼蘇丹國實施吊裝作業阿曼當地3月17日上午10點,在地處沙漠戈壁地帶的阿曼國家石油公司的杜庫姆煉油廠,徐工XGC88000隻見徐工設備運行平穩,吊裝轉體施工一氣呵成,沙漠戈壁風沙等氣候,絲毫未影響其正常發揮,歷時數個小時,吊裝物完美吊裝到指定安裝位,當天的吊裝作業取得了圓滿成功!
  • 慢聲慢讀丨迪斯尼動畫故事《萬能阿曼》
    微信ID:mansuzhou『繁華靜處遇知音,閱讀點亮心生活』慢聲慢讀兒童故事,國慶開播。
  • 科普 | 沙漠的珍珠—乳香
    而辛巴達的故鄉就是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這便是乳香,阿曼,是一個沒有乳香漂浮的空氣就不能呼吸的國度。在石油未被發現之前,乳香一直是阿曼最重要的產物。在阿曼,每戶人家在洗衣晾曬後,都會把衣服架起來,下面放上燃著木炭的小香爐,然後在爐裡投入幾顆乳香。乳香被火融化,味道滲入了衣服的每一絲纖維中,也順著窗戶飄蕩出去,組成了阿曼的香氣。
  • 阿曼馬斯喀特 CHEDI,帶你解密不一樣的阿拉伯!
    事實上,阿拉伯半島上還有一個唯一同時擁有山地、海灘與沙漠的國家——阿曼。論小眾,阿曼和沙迦絕對是中東「新貴」,是中東地區冉冉升起的旅遊新星。尤其因為可以滑翔傘入住的阿曼傑格希灣六善,原是每年國人到訪都不超過 100 人的阿曼,現在漸漸被國人所注意到。
  • 河北昌黎,有「中國最美」的黃金海岸,大海與沙漠在這裡吻合
    這座金色的沙灘,這裡不僅展示了沙漠和大海共存的奇觀,還將名字中的「翡翠」二字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走進翡翠島,滿眼青翠的植被和金色的沙灘交相輝映,宛如一道柔美的江南風景,中國的地理與2005年最美的「和諧海岸」之一,印象中的大沙漠漫天黃沙席捲著悠閒自在的駱駝鈴聲中,把生命的頑強在龜裂的樹皮和旅人渾濁的眼睛裡見證,但在離京這麼近的地方,乾燥的沙漠和廣大的大海成了鄰居,大自然還是要驚嘆不可思議的造物主
  • 科普:阿拉伯半島的阿曼,鼓勵近親結婚,宗教還允許擁有4名妻子
    西亞國家阿曼位於阿拉伯半島的東南海岸,其文化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阿曼常駐人口大約400萬人,其中223萬阿曼公民,其餘的是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阿曼發展了自己的伊斯蘭分支,稱為伊巴底教。此外,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也居住在這個國家,大約85.9%的阿曼人口是穆斯林,其餘的人口包括基督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徒。阿曼社會很大程度上部落化的,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習俗。阿曼著裝特點阿曼男人通常穿著長及腳踝的全袖無領白色長袍。
  • ​一國之君 天下無敵——阿拉伯國家元首在位最久的阿曼蘇丹卡布斯
    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在地理上擁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這個西亞國家位於阿拉伯半島最東南端,綿延在北緯16°40'度—26°20'之間與東經51°50'—59°40'度之間。其海岸線從阿拉伯海東南盡端至印度洋入口長達1,700多公裡,延伸至阿曼灣,通達北面的穆桑代姆(Musandam)省,俯瞰阿拉伯灣入口的荷姆茲海峽。
  • 3天時間看遍沙漠和大海,揭開約旦神秘面紗 | 全球GO
    情迷神秘約旦,3天時間看遍沙漠和大海,揭開千年古國多面魅力。
  • 它們是瀕危動物,生活在沙漠地區五萬年的「沙漠魚」,如今怎麼樣
    導語:說起沙漠,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吧,因為沙漠是一個能夠結束人生命的地方。它十分的乾旱,很少有水源,甚至說是沒有水源,有的沙漠甚至沒有綠洲。人如果一旦走到了裡面,就是死路一條,很難再走出這茫茫無際的沙漠。今天我們來講述的故事也與沙漠有關今天我們不是來說沙漠有多麼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