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大港微友圈 → 點擊右上角「...」 → 選「設為星標 ★ 」
作者:夏躍珍
由於生意上的關係,需要赴阿曼拜訪客戶、考察市場,於是我約了一個同在杜拜龍城做服裝生意的鎮江老鄉結伴同行。
阿曼的籤證有些麻煩,需要阿曼的客戶幫忙辦理反籤信,把反籤信送到當地機場,我們到了當地機場再去領取反籤信,方能入境。
阿曼蘇丹國(TheSultanateofOman),簡稱阿曼。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的荷姆茲海峽。面積30萬平方千米,人口2018萬,大部分地區氣候乾熱,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是阿拉伯半島上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山地、海灘與沙漠的國家。
阿曼是個神秘而低調的國度,人們對於阿曼有許多誤解,很多人甚至會把它和約旦首都安曼搞混。阿曼就像是一本塵封在古老圖書館陳列櫃裡的經典,歷史的光線穿越收藏櫃的玻璃,折射出一片片不一樣的光彩.阿曼並不是一個小國,同是海灣國家的阿聯、卡達、巴林、科威特,國土面積加起來還不到阿曼的一半.阿曼歷史上曾經是印度洋上的一霸,無比富庶,國土橫跨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海岸.古堡林立,幾乎一城一堡,被稱為千堡之國;同時這裡還擁有海濱、沙漠、峽谷、溪流、高山、綠洲等多種地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終於到阿曼了。首都馬斯喀特機場很有特色,白色的外牆,加上許多中東風格的圓拱門.客戶一早就安排了司機到機場接我們,在機場換了當地貨幣——阿曼裡亞爾(1裡亞爾=16元人民幣)。兌換貨幣要收一點稅金,機場兌換店主說,如果我們離開時再兌換的話,只要出示之前那張兌換單便可以享受免稅待遇了。
馬斯喀特,地處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要衝,三面環山,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依山臨水,風景秀麗,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神秘而豐富的阿拉伯文化遺產,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的海外遊客。馬斯喀特港是古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貿易的重要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途經阿拉伯半島的唯一一座港口城市。
踏上阿曼這片熱土,我們先後走進賈拉裡城堡、密拉尼城堡、尼茲瓦城堡、拜赫萊城堡和賈布林城堡等5個城堡尋蹤。
賈拉裡城堡坐落在首都馬斯喀特老城阿曼灣一座山頂上,氣勢恢弘,尤為壯觀。
懸崖峭壁之上的堡壘一面朝海,險要極致。賈拉裡城堡起始於葡萄牙人,由葡皇菲利普二世於1588年建造。1738年,波斯人曾多次攻打該城堡未成而抱頭逃竄。1784年,君主卡布斯蘇丹的先祖、翼義德王朝的創始人遷都馬斯喀特,對城堡又進行了擴建修整,使之更加險峻、堅不可摧。
密拉裡城堡也出自葡萄牙人之手,始建於公元1589年,同樣處在阿曼灣,與賈拉裡城堡遙相對應,被稱之為「姊妹堡」、「雙胞胎堡」。兩堡雄居海灣山頂,中間是蘇丹皇宮,守護著皇宮禁地。
來到蘇丹皇宮,宮前漏鬥式廊柱分別為藍黃兩色,鮮豔奪目,而窗框採用白色,清潔如玉。藍、黃、白三色交融,渾然一體,金碧輝煌,造就了獨特的建築風格。蘇丹皇宮外人不可入內,但可拍攝外景。皇宮對面是國家博物館,大清真寺也相距不遠。在皇宮下行的海岸邊,有一處馬託拉集市,是馬斯喀特知名度最高的老市場,在這裡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阿拉伯產品。
尼茲瓦城堡是阿曼最大的城堡,然而它不在馬斯喀特市,卻遙距首都西南部130多公裡的尼茲瓦城。我們驅車來到這裡,看到城裡的市容比馬斯喀特還古老,原來此地曾是阿曼的舊首都,現在是尼茲瓦洲的首府。
走近尼茲瓦城堡前,瞬間被這一巨大的圓形城堡所震驚!這應該是世界上罕見的少有的單體圓形堡壘,那圓柱牆體跋地而起,刺破藍天。我們走進城門,拾階而上,一直攀至堡頂。當站在塔尖眺望,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客戶介紹說,圓堡高35米、直徑45.7米,周邊設有上百個炮位和480個槍眼,可以阻擋四面八方的攻擊。
走出尼茲瓦城堡,看到旁邊有集市、店鋪、椰棗專賣店、陶器市場等,是一個很繁華的地帶。
賈布林城堡距尼茲瓦城有半個多小時的車程,驅車來到這裡時,看到這是一個保存完整的堡壘,始建於公元17世紀,堡壘外是一片墓地,已是雜草叢生,荒涼至極。而進入堡內,仍現昔日的輝煌,尤其是天花板的繪畫非常精緻,色彩鮮豔;地毯的鋪設也較為考究。這裡有祈禱室、閱讀房、接見廳、都保持了原狀。更為新奇的是,樓上房間地板上都設有小洞,一旦有敵軍上來可倒熱水熱油阻擋。
巴赫萊城堡是阿曼最著名的城堡,它和賈布林城堡一樣地處在尼茲瓦城周邊不遠處,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巴赫萊是阿曼最古老的村落,以製造陶器而聞名。
我們從山丘下先是登上一個很窄的小門,旁邊掛著世界文化遺產的標識牌,顯示著城堡的地位和價值。當我們一步步攀登上堡壘頂端時,才發現這是一個三角型城堡,眺望那綿延15公裡長的舊城牆,感嘆它的壯觀和古老。客戶介紹說,該城堡始建於公元830年,之後經歷了三次擴建,擴建最完整的時期是在12至15世紀的巴努·內布罕時代,採用了末經窯燒的磚塊堆砌。從堅固宏偉的建築群可見當時的設計標準和建築藝術之高,尤其是崛地而起的主塔,直插雲霄,見證著歷史的滄桑。
我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拜訪客戶、考察市場,客戶很熱情很nice,帶我們去吃土耳其燒烤,客戶點了很多,只可惜我們兩個小鳥胃真的吃不下這麼多。客戶看到我們吃這麼少,臉色不是很好看。我們只好硬撐著吃,直到真的撐不下為止。
午飯後已經是下午兩三點了,客戶送我們到酒店,晚上再接我們去看他的倉庫。
晚上的阿曼依然炎熱,大約40攝氏度。晚飯,客戶帶我們去吃中國菜,因為中午真的吃撐了,我們打算吃一點粥。可是。那裡沒有粥,最後兩個人點了一個炒飯。
接下來,我們兩個人開始了掃街模式。因為在阿曼的街上,真的很少看到有兩個國外的女子這樣走在路上,於是我們整個白天都接受著異樣的目光。中午回酒店,順路經過了Lulu market買點補給品。Lulu用我們的產品,是應該去看下的。那裡的水果真的很便宜。聽客戶說,水果和蔬菜都是他們自給自足的,而且十分豐富。真想不到,這個沙漠國家居然能夠種植出這麼多的蔬果。
晚上我們逛了一下市區,街上很是熱鬧。白天沒看見的,神秘的女士們出現了。很多是拉家帶口的出來閒逛,與國內無異。我們走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家印度餐廳。這家餐廳分為一般的大堂(其實也就30平米左右),我們兩位女士被分到了family room(10+方的大小)。可能因為習俗的關係,男女是分開用餐的。一同在family room的還有兩個印度家庭。小孩很活潑,氣氛很融洽。印度餐,我倆不甚習慣。還好有偏中國一點的菜色供選擇。
笫三天,客戶帶領我們去了海豚灣,去海上看成群的海豚遊弋、跳躍、嬉水,純原始的狀態。阿曼的海非常清澈,或者蔚藍或者墨綠,淺淺的海邊野生著大片的海膽,當地人是不吃海膽的,也沒有人捕撈;各種顏色的小魚遊來遊去,還有紅毛螃蟹來回爬行,看的非常真切。出海的區域都是光禿禿的小山,卻很陡峭,突兀在海邊或者海水裡,煞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船急速地駛出了港灣,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心裡有股強烈期待的興奮,遼闊的海面上,一片墨綠,水依然是清澈的,卻看不到底,漸漸的海豚出現了,兩頭,三頭,很少有單獨一隻的,越往深處,海豚越多,有十幾隻海豚在一起遊,時而鑽到船底,然後在前方不遠處跳出水面,做一個漂亮的翻身.它們是沒有演練過的美麗、帥氣的演員。在海豚密集的區域,船會緩慢的行駛。漸漸地,整個人從興奮,進入到適應,忘卻煩惱。
從海豚灣出來,快速前往Sultan Qaboos Grand Mosque大清真寺,因為開放時間一般為8:00-11:00,免門票,但是男女都要著全身的衣服,女士最好帶頭巾。
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這座現代化風格的建築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也是中東最美麗的清真寺之一。建造歷經九年,直到2001年才完工。它有寬敞的前庭,兩個秀麗的中庭,一個前廳,一個主廳,兩側有長長的圍廊,主建築和圍廊外表門窗都有很多精細的裝飾,寺內鋪著世界上最大的波斯地毯,整個大廳被中央幾噸重的施洛華士奇吊燈照的通明,金黃的色彩更顯得無比絢麗。
從清真寺出來,找個地方吃一頓阿曼風味的烤魚或者BBQ烤肉,下午的行程可以進入散漫模式。開車沿著秀麗的濱海大道,一邊是風和日麗與藍色交映的大海,停泊著巨大的遊艇,還有皇家軍艦;道路兩旁是草坪與鮮花;陸地一側則是或高或低的陡山,阿曼是中東為數不多的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奇怪的是山上幾乎沒有一棵樹,極其稀落的的野草,整個山都是土黃的顏色。幾種亮眼的色彩調和,讓你感受不一樣的海濱。
撒拉拉位於阿曼南部,是阿曼境內的第二大城市,這裡充滿綠意、泉水處處,過著遊牧生活的貝都因人將駱駝、牛羊趕至此處放牧,公路旁不斷出現「注意駱駝」的標示牌,提醒著遊人.除了原生態的動植物,這裡還隱藏了蔚藍的大海,椰子棕櫚樹,長長的白色沙灘.塞拉萊港在中東堪稱地理位置優越、設施齊全、安全可靠.
客戶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帶著我們來到了新開張一周的金龍商城。聽名字就知道是為中國人而開的。因為是新開的,所以店鋪沒有全開,人氣也不是很足。午飯後我們參觀了客戶的農場,那裡養了養、雞、狗,種了橄欖、椰棗、芒果等。
參觀完農場、吃完芒果汁後,我們歇了一會又要出發了。中東的工作時間跟中國不同,上午一般9點到13點,下午16點到晚上。我們16點去客戶的另外一個商鋪參觀的時候,他們居然還沒有上班。在阿曼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們抓緊有限的時間,感受一下阿曼.
時間過得真快,早餐過後,拖著疲憊的軀殼,準備折返杜拜了。
阿曼,古時稱「烏幹」,在當地語中,「烏幹」意為船的骨架,一千零一夜中辛巴達航海的故事就取材於阿曼著名的航海家艾布·歐貝德·卡賽姆.
總的來說,我對阿曼的印象很好。如果說有遺憾的話,就是這次是拜訪客戶、考察市場,來去匆匆.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