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淪為「歐洲武漢」
向14個國家輸出病例
居民仍然不戴口罩
真實的義大利防疫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因為疫情的發展,整個歐洲都提心弔膽。
其中義大利最為嚴重,現已確診2502例,總確診人數已超過中國湖北以外所有單個省和直轄市,並向14個國家輸出病例。
義大利也因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被稱作——「歐洲武漢」。
2月23號政府緊急宣布對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的11個市鎮「封城隔離」,涉及五萬餘名民眾。
疫情最嚴重的兩個大區GDP總和佔整個義大利的三分之一,人口為1500萬,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尼雅是居住在義大利米蘭的中國人,她距離最嚴重的疫區Codogno僅有43英裡。
以下是尼雅的部分口述。
01
從拉響警報到成為「歐洲武漢」
我叫尼婭,是浙江嘉興人,從事建築設計行業,2011年念完碩士以後便在米蘭定居。
在我印象裡,義大利是最早拉響警報的歐洲國家。
1月30號,義大利確診了第一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是兩位跟團旅遊的武漢遊客。
當天晚上,政府立馬宣布跟中國停航了,暫停向中國公民派發籤證。
衛生部也追蹤了旅行團的觀光路線與接觸過的酒店和餐館,反應速度非常快。
讓人意外的是,實施了一系列對外措施後,義大利對內並沒有採取更多防護手段。
他們沒有要求從中國入境的人必須隔離14天,很多義大利人從中國回來都立即投入了工作。
我身邊很多義大利人也沒意識到病毒嚴重性。大家照樣聚會、社交、四處奔走。酒吧、餐館都是人滿為患。
2月21號,義大利第一例本國確診患者是一名38歲男子,感染原因不明。
之後3天裡,義大利的確診病例以每天約80例增長,感染地區也從北部逐漸擴散到中南部地區。
直到2月23號一大早,我在電視上看見不斷更新的感染人數,一直在上升。幾乎是一夜之間,疫情蔓延的消息佔據義大利所有新聞頭條。
當天政府通過為期一周的政令,北部疫區進入緊急狀態:關閉學校、酒吧和其他公共場所,所有人被要求留在家中,所有慶祝活動、宗教活動和體育賽事將被禁止舉行。
政令下達後,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的11個市鎮立即開始封城隔離。
封鎖地區由義大利警方負責進出管制,只允許醫務人員進出,必要時將出動軍方加強管控,違反禁令者將被視為犯罪。
為了防止病床不夠,疫區及部分非疫區城市的醫院急診室外, 民防部門緊急增建臨時診室進行分流。
有些地方建立起義大利的「火神山」,是些臨時的醫用充氣帳篷,這是義大利應對自然災害和進行國際救援的常規措施。
雖說義大利封了11個小城鎮,但大部分是在郊區小鎮,跟一千多萬人口的武漢還是不能比。
像米蘭這樣的大城市並沒有封城,但由於馬上下達了嚴格的政令,恐慌肯定還是有的。
我居住在米蘭的西北部,不算市中心核心地段,但離地鐵都很方便,旁邊有商業中心。
2月22號疫情出現後的第二天,我去過周邊的幾個超市,當時比較流行的免洗消毒液已經沒有了。
次日,我想再去商場碰碰運氣,發現幾乎所有消毒用品都快沒有了。
尼婭/攝
食品也是大眾搶購的對象,肉類、水果、蔬菜所在的貨架都空蕩蕩的,結帳處人們大排長龍。據新聞報導,周日有些電器店連冰箱冰櫃都快被搶空。
尼婭/攝
其實義大利物流還是有保證的。第二天早上8點多,我朋友去超市,他看見貨架已經補齊了,除了消毒用品,其他的東西都不缺。
有意思的是,那天義大利民眾搶購物資的新聞相繼登上媒體頭條。總理孔特表示,義大利物資充裕,民眾無需緊張。
我認為食物是肯定夠的,問題是接下來,很多食物開始賣不出去了。
因為之前大眾的囤貨現象,像我就買了很多肉類進行冷凍,還有義大利麵和罐頭,確保之後儘量不出門不買或少買,所以這方面對當地一些市場影響很大。
我記得25號出門去市場採購食物時,印象很深的是兩個賣魚攤老闆的對話,「這樣下去(賣不出去)怎麼辦?明天還能去哪賣?」。
02
無法停下來的餐館、酒吧、景點
我是屬於自由工作者,自從1月31號開始,就一直在家裡工作,所以義大利的疫情暫時對我影響不是很大。
當地電臺也開始鼓勵企業儘量在這段時間採用smart working遠程工作,所以很多大公司從 24日開始就在家遠程工作了。
但對於另一部分需要外出工作的人,特別是服務行業,直接影響還是很大。
新聞裡有記者早上8:00去中央火車站,作為人流熙攘的交通樞紐,不管是站臺、地鐵和火車車廂現在全都空空的,連火車站平時吃早飯的bar都關著門。
以前運河邊上一到晚上夜生活都特別豐富,有人散步,有人喝酒,但在政府宣布晚上6點以後關門(雖然只執行了2天就取消了),但是很少有人再去了。
現在酒吧限制了外面座位的數量,而且客人只能坐在自己位置上等候點餐服務,不能聚集在吧檯。
義大利空曠的街道
在服務業裡面,最先受到挫傷的是義大利華人,從1月底起華人街就沒有什麼生意。現在因為北部開始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整條街幾乎全部關門。
由於華人大多從事經商或是務工,所接觸的社會群體較為多樣複雜,面臨的壓力也很大。
我在華人街網站上面看到有一些人發帖,說自己本來跟公司談定了要去工作的,現在企業因為疫情,也突然爽約了。
蕭條的唐人街餐館
2月底正好是義大利各地的狂歡節,疫情一出,威尼斯狂歡節戛然而止,其他各地的狂歡節也被取消。
如今米蘭多摩大教堂關了幾天,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曾在1943年二戰時關閉,現在第二次取消演出。全球四大時裝周之一的米蘭時裝周也受到了疫情影響。
像阿瑪尼就決定在沒有現場觀眾的情況下舉辦閉門網上直播時裝秀,米蘭原定的幾場國際性展會宣布取消或改期。
阿瑪尼米蘭時裝周的秀場外,工作人員帶起了口罩。
義大利旅行商業聯合會主席伊凡娜·傑利尼奇(Ivana Jelinic)表示,目前義大利旅遊市場超過70%的預訂已經被取消。
光是三月旅遊預定金已經蒸發約2億歐元,復活節和暑假的預訂量也在大幅下降。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了,雖然米蘭現在還沒有被封鎖,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全變了。
除北部三個大區外3月2日起部分學校將重新開門,佛羅倫斯博物館重新開放,並且三日內門票免費。(北部三個大區政令繼續延長一周)
雖然義大利正在加緊恢復中,但我很擔心實行這些措施以後,疫情會擴散得更厲害。
我很難去評價這些政策好不好,如果所有公共場所真的都關了,商業活動都停止,對任何國家的經濟都是非常大的打擊。
03
為什麼戴口罩才是個問題
對我來說,現在最焦慮的還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我身邊大部分義大利人還是沒有佩戴口罩的習慣。
現在街上,只能零星的看到幾個人佩戴口罩。在中國人心裡戴口罩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但義大利人卻不這麼想。
因為政府宣傳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我周圍很多義大利朋友都認為,戴口罩的原因是自己得病了,怕傳染給別人。「如果我沒有病,為什麼要戴口罩呢?」
疫情控制上的逐步放鬆,也進一步讓義大利人不以為然。
義大利權威商業媒體《24小時太陽報》就曾出過專家文章。內容直指新冠肺炎和流感差不多,甚至致死率比流感還低。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一些義大利的迷惑新聞,包括橘子大戰(舉行1天後被叫停),一起聚會喝咖啡…..不是因為義大利人太樂觀,而是他們並沒在一個特別緊張的環境裡。
另外世衛組織的人也一直在強調,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
2 月 17 日,義大利衛生部發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十項建議》中,戴口罩被排列在了第七位,並被認為口罩只在懷疑自己感染或者需要照看病患時才使用。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十項建議》漢化版
義大利人不戴口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在藥店、商場很難買到口罩了。
在1月底的時候,口罩已經很稀缺了。當時我們一個華僑組織想找一個企業訂口罩,但那邊的回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訂單都流向中國」。
我是在2月21號疫情爆發第一天在亞馬遜上買的口罩,100隻醫用口罩需要90歐(約694元),是平常的10倍。
除了口罩,現在連消毒水都被義大利人笑稱為「液體黃金」。
米蘭副檢察官蒂齊亞娜·西西里亞諾說,「口罩的在線價格從10分歐元(約0.76元)長到10歐元(約76.2元),而一瓶容量一升的消毒劑上周的售價為7歐元(約53元), 24號的價格為39歐元(約300元)。」
如果政府真的要求大眾都戴口罩,那麼也意味著,很多人買不到口罩的都不能出門了。這在某種程度也會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經濟損失。
有人在米蘭中央火車站門口一個口罩賣10歐
04
遠沒有到「排華」的級別
現在也有很多國內的朋友在問我,義大利華人有沒有受到歧視。我覺得這始終是少數,至少我現在並沒有遇到過。
像很多義大利歧視華人事件也有造謠,比如義大利人因洩憤和歧視打砸華人商店視頻,已證實是假新聞,當時是因為理髮店股東糾紛造成的。
總得來說,目前義大利的氛圍對於華人還是友好的。
2月28日,義大利紅十字總會還開通了中文專線,將24小時為在意華僑提供免費服務,包括專科醫生及心理醫生在線接診。
在義大利疫情尚未大規模爆發前,各地政府官方和民間團體為了表達團結還開展了一系列聲援華人的活動。
如佛羅倫斯市長在Twitter上發起擁抱中國人活動;倫巴第大區主席走訪米蘭華人街,品嘗美食為中餐加油;米蘭「市長與您共進早餐-社區見面會」在米蘭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等等。
國內疫情爆發後,義大利很多華人也在積極的打破隔閡。
義大利佛羅倫斯街頭,就有華人男孩戴上口罩、蒙上眼睛,站在白板旁邊,上面寫著「我不是病毒,我是人,不要對我有歧視。」
當地很多人都選擇了走上前去,擁抱了他……
An Italian Chinese young man named Massimiliano Martigli Jiang conducted a test on the streets of Florence, Italy, on Sunday.與佛羅倫斯相距不遠的米蘭,一位華人Sijia Christina也選擇了接力。
短短的兩三個小時裡,先後有四十多個人擁抱了她,他們還安慰、鼓勵Sijia Christina,「加油,中國」。
面對國內現在各種各樣繁雜的信息,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大家儘可能的從各種渠道來了解一下信息。
像我包括英文、義大利文和中文的新聞基本上都會看,然後再判斷、分析真假。
目前,我了解到的是中國拐點慢慢要出現了,很多省份確診病例都正在下降。
恰恰在這個節點上,伊朗、義大利進行了爆發。國際衛生組織宣稱伊朗、義大利和韓國的疫情正處於一個「決定性的時刻」,這三個國家的疫情表明了這種病毒的能力。
所以說中國或者全世界能不能控制得住疫情,還要看其他高發國家的病例能不能控制住。
越是在這樣緊張的時刻,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應該更理性,更應該團結一致。只有這樣,世界才能真正好起來。
獻上一個義大利網紅奶奶的防護建議
希望大家能樂觀一點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