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專訪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中國雙循環絕非將...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未能如期舉行。但隨著中國經濟地位與日俱增,跨國企業家迫切希望了解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和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

為回應跨國企業家訴求,進一步宣介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國家發改委以世經論壇創新合作方式,聯合組織跨國企業代表按月輪流舉辦各地方調研活動和政企交流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今年內將舉辦三場活動,10月的第一場調研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義烏市舉行,深入了解了當地吸引外資政策和營商環境、數字經濟、小商品外貿經濟等特色產業發展情況。而第二場政企交流會則於昨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之所以選擇成都,「主要考慮成都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自然稟賦,獨特的文化性格優越的現實條件,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具備顯著優勢。」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是本次交流會的主持人。他自2015年8月起出任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全面負責包括夏季達沃斯在內的論壇在華活動。他認為通過搭建平臺,讓跨國企業家與中國政府更直接的交流,將有助於外界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故事。「這個政策交流會就是世界經濟論壇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能夠中立、獨立地指出中國所做的努力。」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接受每經記者專訪

全球經濟是時候做一次「大重構」

NBD:您認為剛剛舉辦的政策對話會是否成果豐碩?

艾德維:剛剛的政策會非常棒,我認為跨國公司都很享受這次交流。大家坦誠、開放地交換關於中國政策的想法、見解和問題。這些企業應該也很感謝這個會在成都舉辦,這座城市正在經歷快速發展和創新。

NBD:跨國企業對中國機遇需求明顯,但似乎對中國現行的幾大重要戰略並不太熟悉。

艾德維:我認為雙循環對跨國企業來講還是一個需要去理解的新概念。今天中國相關官員的解釋也表明雖然這是一個新的提法,但從經濟現狀來講,中國(雙循環)已經存在好幾年了。

我們注意到出口經濟的變化,注意到在外商直接投資下降的同時,中國國內消費和服務產業的GDP佔比越來越高。所以我認為從這個角度講,雙循環更是對現實情況的概括。從企業的角度講,聽到和理解這個政策是大有裨益的。但就像剛剛一位司長所說,尋找市場機會是公司自身的課題,而非由政府來創造。政府的職責在於打好基礎、畫好框架(頂層設計)。我想外企會很願意聽到未來的空間還會擴大,雙循環絕非把外企排除在外。事實上,當中國講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個內循環已經涵蓋了諸多跨國公司,這些企業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多年,有得甚至已是「百年老店」,許多企業在歷史上就與中國淵緣頗深。

我想指出的是,這種疑慮也不僅僅是發生在中國,各個國家都有類似情況。面對新政策,企業總是需要時間來消化。所以我認為今天的政企關於政策的對話有助於企業在中國語境下更遊刃有餘。

NBD:世界經濟的走勢總是備受關注,您對未來的預測是什麼?

艾德維:在低迷的全球經濟中,中國是一個亮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經濟的預測是2020年將萎縮4.4%,眼下中國開始逐漸重回正軌,經濟增速有望超過1.9%。我們總是說中國是全球經濟的引擎,今年就更是如此了。與此同時,我認為全球經濟還將持續低迷一段時間。這也就是中國的雙循環要發揮重要作用的地方,尤其是內循環在商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能幫助中國穩住增長。中國現行的一些結構性改革也還將繼續,各種改革措施將確保繼續開放的態勢。

中國當然也還要繼續推進相關工作以確保外資的公平機遇及國內市場,不僅僅成為法律、文字條款,還有執行以及提供切實可行的營商環境。世界經濟論壇與中國合作已經有40年,我們見證一個持續正向上升的軌跡,所以對中國有能力渡過難關並且繼續向上保持信心。我同時認為中國在可持續發展上表現出了領導力,尤其是中國對減排的承諾。這釋放出了強烈、可靠的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形態的信號。

而站在世界經濟論壇的角度,這也正是我們期望看到的。因為在新冠疫情下,我們是時候做一次重要「大重構」,審視現行經濟下的問題,並且找到一條更好、更可持續、更包容的路徑。我認為中國在正確的軌道上,可以為全球樹立榜樣。

NBD:中國即將迎來「十四五」時期,您認為這一個五年是否關鍵?

艾德維: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就從現在的跡象看,世界經濟論壇已經覺得備受鼓舞,其一,「十四五」規劃更以科技、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發展為重點,這是我們討論了多年的科技的轉型力量。中國也深刻認同科技創新將根本性地改變我們的經濟社會。更重要的是,中國正仔細思量如何通過這些新產業、新基建而達到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以及更包容地發展。這就是當下所展現出的領導力。我們也看到一些短視的經濟體,置問題於不顧,現在的日子就很難過。這不光是國家,企業層面也一樣。那些能長遠地看問題、更注重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的企業,在全球疫情下就比競爭者過得更好。所以說會「十四五」規劃,從已有跡象來看,是一個符合這個時代規律的規劃,令人振奮。

RCEP將加速世界經濟東移

NBD:如果要說全球經濟有什麼好消息,那應該是經過8年長跑後,RCEP終於正式籤署,您對此是什麼看法?

艾德維:我認為這是該區域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如果要說新冠疫情凸顯了什麼,我認為是凸顯了東西方經濟體不同系統下的不同思維模式。我們也看到亞洲的國家,在應對疫情上的表現更深思熟慮。我們也看到亞洲國家在控制疫情上也更迅速。一部分原因是其經濟系統的獨特性,另一部分則是其視世界、社會為一個整體的文化。RCEP就高度體現了這種精神。

我們已經探討了多年,世界經濟的中心在逐漸向東移動。通過破除壁壘、增加該區域的貿易,RCEP只會加速東移這個趨勢。而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地區卻保護主義盛行、邊境被關閉、投資受阻。當下,所有的資金流、人流、創新流都會湧入RCEP所在區域,所以我認為這將不止對中國還有整個區域來都帶來提升,對全球其他經濟區帶來壓力。

我也希望其他西方國家能加入,因為我認為RCEP有諸多正面性。世界經濟論壇一直倡議更好的全球化、更開放的貿易,我們希望好的想法、人、資本流入有機會之處。所以我們認為8年談判後,這個區域邁出了非常正面的一步。

NBD:這是多邊主義的一次勝利。

艾德維:我非常贊同。我們的角色就是加強所有的多邊機制及其努力,因為我們知道自由貿易、更開放的邊境是我們多年來通往和平、安全、繁榮的關鍵。

中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減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融入全球經濟、貿易系統。但現在令人失望的事情就在於保護主義和一些國家正式圖逆全球化。所以我們支持諸如RCEP這樣的區域行為,因為這些才是全球多邊系統的基石。我們見證的地區合作越多,就越能幫助我們推動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重回正軌。但我們也只能一步步來,畢竟我們不主張不計代價的全球化。我們需要的應該是一個更具包容性、人文性、可持續的全球化。現在有些地區反對全球化,原因是全球化未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感到被拋下了。所以,把這些區域基石建入全球系統就非常重要,照顧那些認為自己被拋下的群體以及我們的地球。

像成都這樣的城市已經開始領先

NBD:雖然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但眼下全球的挑戰的確是嚴峻的。

艾德維:世界經濟論壇一直保持樂觀向前看。但我認為中國當下的挑戰是,過去40年,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得到很多實惠。有觀點認為「中國贏了,別人輸了」,但我們都知道不是這樣的。我們知道在過去40年,全球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所以我認為中國所面臨的更是一種單向的輿論,這是中國無法控制的。中國的文化和傳統更多是保持謙遜、低調,不去過多的談及自己的成就。這很高尚,值得傾佩。但我認為在當下這個信息快節奏流通的世界,這為中國用自己的聲音講出自己的故事帶來了挑戰。所以世界經濟論壇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中國的頂尖企業家聚在一起,大家一起討論如何與跨國公司更好的合作,在媒體上更多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另外我們做的更多是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來展現中國真正的狀態。

我們啟動了一個全球性的框架讓企業共同探討這幾大類問題,讓中國企業家明白差異在哪裡、哪些還有改善空間,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其中。因為這讓中國公司用一種跨國投資者能聽懂的語言講述他們所做的努力,並得到尊重。

NBD:如果我們把尺度收縮至城市這個層面,您對後疫情時代城市之間的競爭,有何看法?

艾德維:當下的環境,對城市的轉型和影響將是巨大的。目前95%的新冠病例發生在城市裡,這也導致了人們開始重新考慮是否還要居住在城市裡,也讓很多大公司開始重新評估讓員工聚集辦公的好壞。可能還有好幾年時間,這些轉變才會真正成型,但我認為現在就開始重新想像城市會如何運行、如何更宜居、更可持續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認為像成都這樣的中國城市在品質生活方面就可以提供很多內容,成都現在重視科技創新,努力成為樞紐,吸引年輕的專業人才。這些是所有城市都會去做的事情,成都或許會經歷很激烈的競爭,但好消息是,當我看到這座城市的綠意和美麗,我認為成都已經開始領先了。

相關焦點

  • 一場行走中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國家發改委國際司一級巡視員李斌表示,希望通過組織聯合調研,推動和吸引跨國企業來天津市和大連市投資興業和長期合作,助推這兩座夏季達沃斯主辦城市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表示,世經論壇積極支持跨國企業會員與中國加強對話,協助企業在華投資興業,參與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 理享家達沃斯之行 理享家作為香港企業代表受邀出席
    來源:新浪證券當地時間2020年1月21日至24日,世界經濟論壇第50屆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57位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與來自117個國家的政府高官、商界精英、科學家、學者、社會組織負責人、傳媒人士一起,圍繞「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年會主題展開交流,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為全球治理建言獻策。理享家有幸作為中國金融諮詢服務機構的代表受邀出席世界經濟論壇50周年慶祝活動,親臨這場全球矚目的年度盛會。
  • 進博會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以線下方式舉辦 雲集全球企業參展 助力...
    距離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還有100天,儘管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已明確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以線下方式舉辦。「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疫情之下,進博會將成為構建「雙循環」格局的一扇窗口。
  • 「雙循環」是中國經濟鋼琴的「黑白鍵」
    或許有,但絕非「常態」,因為白鍵主管基本音級,而黑鍵管變音,「各有所長,互為依託」。換成今年中國經濟的熱詞——「雙循環」,其實講的是另一個維度的「黑白鍵」。不久前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回味總書記講話中裡的「雙循環」,與「彈鋼琴」有異曲同工之妙。
  • 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原標題:海內外專家雲集南財國際論壇 共商「疫後」經濟發展新趨勢   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體系而言,既是充滿挑戰與變革的一年,又是充滿轉機並開啟了新一輪經濟體系驟變的啟點之年
  • 聚焦高質量 暢通雙循環 第五屆中國西部財經論壇暨2020年高質量...
    集團以「聚焦高質量 暢通雙循環」為主題,舉辦第五屆中國西部財經論壇暨2020年高質量發展峰會,希望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圍繞產融融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等話題進行深度剖析、交流研討,把握髮展大勢,凝聚廣泛共識,著力打造共建共享的高端智庫,推動搭建政策引導、資源聚集和產融對接的多功能平臺,為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匯集起各方的智慧與力量,助力四川和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在此關鍵節點,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世界金融風險加大,而信息技術革命和新工業革命深入發展,新興產業風起雲湧,變中有機,危中有安。2021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又怎樣以自身發展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為此,《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教授。
  • 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在上海舉行
    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在今年迎來而立之年,三十載風雲激蕩帶來歷史性飛躍。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中國資本市場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態融入多元化發展格局,繪就新的願景。 一年一度,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10月15日在上海黃浦江畔拉開序幕。
  • ...訪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吳品慧
    「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訪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吳品慧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 題:
  • 超400家優秀公司高管、頂級學者齊聚深圳 把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過去四十年講好了三個故事:一個是市場經濟,二個是外向型經濟,三個是工業經濟。未來三十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這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11月27日在深圳參加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時所分享的觀點。
  • UNTHINKABLE | 2020大中華區艾菲國際論壇正式開幕
    包括聯合利華中國總裁、聯合利華北亞區執行副總裁Rohit Jawa,群邑中國首席投資官底飛,小米集團網際網路商業部總經理白鵬,小米集團網際網路商業部品牌部總經理陳高銘,小米集團網際網路商業部AIoT商業化總經理雷笛,愛瑪首席品牌官胡宇鵬,新潮傳媒創始人&CEO張繼學,百事品牌大中華區高級市場總監穆欣硯,青島啤酒品牌管理總部總經理朱佳怡,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VMLY&R中國區執行長朱晨吟
  • 運鴻集團受邀參加「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李玉保榮膺「2020中國...
    2020年是全國兩個一百年目標交匯,兩個五年規劃交接的關鍵之年,為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20日,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環球時報》社和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海外嘉賓熱議 世界經濟復甦依賴合作...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從春季推遲到11月。面對一場深刻的全球變革,面對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由此產生的經濟動蕩,海外政商研人士表示,世界經濟復甦不能誤入封閉孤立的歧途,全球性挑戰要用全球性的辦法來解決。海外人士還高度評價中國的「十四五」規劃,並為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 在對話中尋找世界未來希望(環球熱點)
    1月21日—24日,2020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暨達沃斯論壇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面對當今世界的種種不確定性,迎來50歲生日的達沃斯論壇將如何做世界未來的「思考中心」?用芬蘭前總理亞歷山大·斯塔布的話來說,當今世界陷入新的混亂。  世界經濟論壇近日發布《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將「經濟對抗」和「國內政治兩極分化」視為排在前兩位的最大風險,認為2020年將是分化加劇、經濟增長放緩的一年。  在瑞士達沃斯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日益加劇的氣候危機威脅著世界一半以上的GDP。
  • 「2020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將於...
    近日,從「2020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大會組委會獲悉。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規劃的決策之年。為了總結「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的發展經驗,共同探討「十四五」發展戰略,由中國商報社、人民日報新聞戰線雜誌社、中國商界雜誌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流通研究院共同發起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經濟影響力人物年會」定於2021年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盛大舉行。
  • 對話人頭馬君度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碰杯中華」與中國共享...
    (第三屆進博會)對話人頭馬君度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碰杯中華」與中國共享未來機遇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題:對話人頭馬君度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碰杯中華」與中國共享未來機遇  中新網記者李佳佳  作為全球高端烈酒市場的領軍企業,法國人頭馬君度集團今年將攜旗下所有品牌首次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在南科大解讀「雙循環」:中國經濟將進入新的...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簡稱「雙循環」)是近期經濟領域的熱詞,也是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家戰略。但究竟應該如何理解雙循環?如何開啟內循環?
  • 每經專訪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今年外貿增幅有望保持2%...
    在《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2021站在復甦的地平線上」 年度系列專訪中,《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圍繞這些問題,專訪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
  • 「行業」融入雙循環,洞見新未來——2020中國紡織經濟發展高峰論壇...
    12月17日,「2020中國紡織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江蘇無錫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紡織》雜誌社、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協辦,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獨家戰略合作。
  • 總編時刻丨對話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樂:引領汽車...
    中國車市最先實現復甦,以寶馬集團為代表的豪華車市場更是呈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寶馬超越奧迪、奔馳,重回豪華車冠軍寶座。今年第三季度,寶馬實現在華銷量23.06萬輛,同比增長31.1%。前三季度,寶馬在華銷量達55.97萬輛,同比增長6.4%。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樂認為,寶馬能夠快速實現V型反彈,受惠於中國抗疫鬥爭的成功、自身積極的應對以及強大的產品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