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文學家、為民築堤、「美食家」-帶您認識別樣的蘇軾

2020-12-24 老wu侃國學今用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實,蘇軾除了文學方面的造詣之外,還是個「築堤好官」、「成語高產戶」及「美食家」,今天就給您說說蘇軾的這幾方面的事情。

蘇東坡

一.為民築堤

民間有句俗語:「東坡處處築蘇堤」,說的是蘇東坡一生中共主持修築過三條長堤。第一個的當然是杭州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

宋朝元祐四年(1089年),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當時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他來杭州的第二年就決定疏浚西湖,並動員了民工20餘萬,開除葑田,恢復往日景觀,且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標誌。

他還想出變廢為寶的好主意: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上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蘇東坡曾有詩云:"我來錢塘拓湖綠,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堤旁遍種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個品種。


每當寒冬一過,春風吹拂,蘇堤便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豔桃灼灼。堤上垂柳微綠、桃花盛開之時,柳條如煙、紅桃如霧,紅翠間錯,燦爛如錦。

最動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時,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花香,柳絲舒捲飄忽,桃花笑臉相迎。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無限柔情。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多方神採,如夢如幻。這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首"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

除了著名的「蘇堤」之外,蘇軾一生中還主持修築了另外二條堤:一是他被貶潁(yǐng)州(今安徽阜陽)時,對潁州西湖也進行了疏浚,並修築了一條堤。

二是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他命運不好,一生中曾多次被貶官)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年近6旬的蘇軾,日夜奔馳,千裡迢迢趕赴惠州,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蘇軾還慷慨地把皇帝賞賜的黃金拿出來,用來捐助疏浚西湖,並同樣也修了一條長堤。為此,「父老喜雲集,簞(dān)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人們歡慶不已。如今,這條蘇堤在惠州西湖入口處,像一條綠帶,橫穿湖心,把湖一分為二,右邊是平湖,左邊是豐湖。

由此看出,蘇軾是一個關心民眾疾苦的「築堤好官」。

蘇堤景色

二.「成語高產戶」

據不完全統計,與蘇軾相關的成語就有十個,分別是:

雪泥鴻爪、河東獅吼、胸有成竹、出人頭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水落石出、明日黃花、堅忍不拔、海屋籌添、滄海一粟。

其中「雪泥鴻爪」:出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意思是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河東獅吼」: 出自宋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三·陳季常》中蘇東坡寫的一首詩取笑陳季常:"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比喻婦人妒悍,大吵大鬧。

文學家蘇軾

「胸有成竹」: 出自蘇軾《文與可畫篔簹(yún,dāng)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意思是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出人頭地」:出自如下一故事:

講的是北宋嘉佑年間,蘇軾到京城汴梁參加進士考試,主考官歐陽修看到蘇軾的試卷讚不絕口,但他誤認為是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他將本應取第一名的只給其第二名。蘇軾在後來加試中又考取了進士,他得知前情後,為了感謝歐陽修就給他寫了一封信,歐陽修感嘆他的才華,說應該給他出人頭地的機會。即: 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其餘六個成語,大家可查閱相關資料。

蘇軾

三.美食家

蘇軾還是個美食家,宋人筆記小說中有許多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元祐五年五、六月間,蘇軾在杭州時,浙西大雨,太湖泛濫。蘇軾指揮疏通西湖,修築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著豬、擔著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粉爛,然後分送給大家吃,百姓們吃了都稱讚,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曲洧舊聞》又記:蘇東坡與客人談論美食時,曾經取紙一幅對客人說:「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鱠;既飽,以廬山玉簾泉,烹曾坑鬥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後賦》,亦足以一笑也。」看來,蘇東坡發明的美食還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杭州東坡肉

今天帶大家介紹了蘇軾除了文學家外,其他方面的成就及生活狀況,幫助全面了解蘇東坡這一人物形象,希望你們喜歡。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十年生死兩茫茫,認識蘇軾的妻子
    有時候我們認識歷史,不是非要去執著真相如何,然後決絕知道。不如從相傳的記錄中,找到一些讓自己有感而發的情節,充實生活,滋味反而會好很多。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名人故事】超曠豁達的人生——蘇軾
    人物介紹: 一般講到蘇軾,我們一瞬間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這些詞彙,但蘇軾除了這些身份,同時也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
  • 蘇軾這首「絕命詩」,堪稱一生自畫像,心如死灰的原因何在?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代著名詞人文學家,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這位大文豪臨終前曾留下一首絕命詩,這首詩可以說是蘇軾對於自己一生的總結,同時也是對他晚年心境的概括。蘇軾出身書香門第官宦家庭,他的父親蘇洵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在朝為官。蘇軾年輕時便才華出眾,受到歐陽修等文壇巨擘的青睞,後來考中北宋特招的「制科」,可謂風光無限。
  • 三一律|蘇軾 · 少年成名懷壯志,卻遇劫波過一生
    ——張欣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唐宋八大家蘇軾
    從古文來講,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六大家之一,並且是最好的一家。從詩來講,蘇軾與北宋的黃庭堅並稱「蘇黃」,整個宋代與南宋的陸遊並稱「蘇陸」。從詞來講,蘇軾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從書法來講,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蘇黃米蔡」,北宋四家。當然,蘇軾在繪畫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留下作品頗多。
  • 最讓蘇軾牽腸掛肚的人是誰?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北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讀蘇軾幾首著名的茶詩茶詞,簡單看北宋飲茶的那些事兒
    蘇軾的著名詞作《望江南·超然臺作》中有「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佳句。這幾句詞新奇獨特,其實除了意境絕妙之外,也因為蘇軾本人,便是一個地道的愛茶之人。蘇軾在我國燦爛的茶文化中,可以說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東坡一生愛茶、嗜茶、懂茶,茶在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在他的詩詞作品中,也是經常提到,關於茶形形色色的描寫,為我們留下了關於北宋時期茶俗、茶藝、茶技、茶器等多方面的茶文化,堪稱一筆寶貴的遺產。
  • 中外歷史上的今天:蘇軾生於眉州、戴高樂就任第五共和國總統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卒於常州。徽宗朝立"元祐黨人碑"(罪人碑),蘇軾碑上有名。高宗朝才得正名,贈太師,諡文忠。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
  • 宋朝歷史上的十大著名人物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主持變法改革。
  • 北宋文豪的幽默感,蘇軾寫了一首詞,感謝朋友的宴請,風趣生動
    蘇軾把自己的真誠在作品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他還不忘諷刺一些東西。小編帶你走進這個偉大的作品,感受東坡先生不一樣的情懷吧。為什麼寫他,蘇軾其實是想感謝人家請他吃飯,所以提了這麼一嘴。籍籍聲名不負公這一句的生風表達了蘇軾自己對對方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敬畏。籍籍其實是形容鼎鼎大名的意思。這幾個字其實是在稱讚太守為國為民,是一個受的百姓敬仰的好官。
  • 三曹二陸兩司馬都是誰 古代文學家並稱整理
    中學的文學常識中,經常遇到有關於文學家的並稱的問題,今天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下,古代文學家的並稱。兩司馬兩人同為晚唐的著名詩人。後有人稱之謂李杜或小李杜。韓柳唐宋八大家三蘇指北宋文學家蘇洵與子蘇軾、蘇轍。洵稱老蘇,軾稱大蘇,轍稱小蘇。其中蘇軾的成就最高,在詩、詞、文各方面都居重要地位。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號東坡居士。有一年,我去四川遂寧,恰好路過此地,特意去謁三蘇堂。這裡位於巴蜀大地一個較為偏僻的丘陵地帶,連綿起伏的群山,蟄伏在天府之國腹地的小山,仍然非常完整的保持了北宋時的風貌,古拙樸實,書香襲人,仍保留著那個時代的風骨,一股深漬千年的味道讓人神往。這是一個非常有故事,有才情的地方。蘇軾是書香世家,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文學家。
  • ​文人與美食
    為官9年後的32歲時急流勇退,辭職回家為民。袁枚乃清乾隆年間江左三才子之一,享年81高壽,極其會吃善吃能吃,而且用心去吃,以80年高齡,積40年日積月累之力,將口腹之樂的精華精彩精粹精緻……一一記錄下來,寫出了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上空前絕後的美食著作《隨園食單》。為何稱此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呢?
  • 蘇軾最著名的一首詩卻被誤解了千年
    《海棠》宋·蘇軾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乍一看,這確實是這首詩的內容,而且蘇軾也確實是一個樂觀豪邁的人。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這個說法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 2021國考行測常識積累:唐宋八大家及代表作
    一、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韓愈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 元結到底在鄂州做了些什麼,竟然令一代文豪蘇軾緊隨其後也來了
    元結,唐代著名文學家,生於魯山縣,鷹城十大歷史名人之一。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對早於自己300多年的元結非常敬佩,多次寫詩作賦表達景仰之情。
  • 蘇軾:一首《定風波》豪邁達觀,我有竹杖芒鞋,何懼風雨飄搖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 在600歲的故宮裡,賞蘇軾大展
    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文華殿開展。展覽通過78件(套)文物精品,全面展現文學家、書法集、文人典範的蘇東坡形象,帶領觀眾回到那個文化昌盛的時代。舉辦以文物為載體,展現蘇軾藝術造詣與其人格風範的展覽,故宮還是頭一次,蘇迷們可以大飽眼福啦!
  • 詩詞之巔 | 蘇軾:水調歌頭
    【人物生平】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意思你得知道!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熱衷於蘇軾的文學作品。因為蘇軾的文學作品中飽含了太多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它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