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中國戰「疫」行動教會青年學生什麼?

2020-12-23 央視網

  經過持續一個多月的抗擊疫情戰役,當前,我國已經進入集中火力打好湖北保衛戰和武漢保衛戰的關鍵時期。在這樣戰役中,我們每個人都見證、感悟、懂得了太多太多。在居家學習期間,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並沒有停止。那麼,中國戰「疫」行動教會青年學生什麼?

  愛國:中國精神之魂

  每天起床我們都會被一串串跳動的數字牽動,被一幕幕深情厚愛的畫面感動、為一個個抗「疫」刷新的記錄震驚、為一項項高效有力的舉措讚嘆、為一步步真實艱難的勝利欣喜。

  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成千上萬的醫護工作者請戰馳援武漢湖北與一線醫護戰士夜以繼日奮力抗擊疫情;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助力抗擊;全國各地紛紛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落實到戶、精準到人;抗擊過程信息透明公開、準備充分細緻、預防診療科學、保障及時有力;每個普通的中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奉獻。……我們看到的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下,中國人民上下同心、團結協作、頑強鬥爭。

  通過這些愛國現象,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政府強大的執政能力,強大的綜合國力;我們看到的是臨危不懼、英勇善戰的群體英雄,還有一個齊心協力、戰無不勝的民族。我們無法盡數有多少英雄的畫面,但我們知道它們都在詮釋中國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制度、中國實力、中國精神、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就如網上流傳的那句話:生活在這樣的國度,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有的學生,其實多數人也是一樣,在和平靜好的歲月裡,對於自己和國家的關係,感覺不到或者說感覺不那麼強烈。越是身處國外或是身處國際交往的境遇中、越是在身處災難和戰爭中,愛國則以一種本能的形態呈現出來。疫情教會我們的愛國到底愛什麼?就是愛我們通過疫情看到、理解到的超越個體和集體的國家的每一個維度,可能包括了制度的優越性、共產黨的領導、偉大的民族和人民、讓人服膺的精神或者其他什麼,這都是我們所愛之國。脫離出疫情的語境,愛國的基本含義包括以上每個維度,可概括為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骨肉同胞、愛燦爛的文化、愛國家。同時,愛國又是一個歷史的範疇,不同歷史時期,愛國的內容不盡相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堅持愛國主義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就是當今愛國主義的精神實質,這樣的愛國主義才會更鮮活、更真實。

  生命:人與社會發展之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現,很可能源於一些人殺食野生動物。非洲的伊波拉病毒、2003年的非典,都是因捕食野生動物而致。一部分狂妄自大、無知無畏的人,無視野生動物生命的存在。人類是渺小的,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要尊重人類以外的生命,要保護生態的平衡。

  面對那些狂妄的徵服、攫取和破壞生態的行為,我們不禁想起恩格斯對人們的告誡:「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維護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平衡,敬畏自然。敬畏自然,歸根到底就是要敬畏生命,敬畏我們自身。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體認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命體之間平等協調和相互依存的真理,才能閃耀著光輝。

  疫情教會我們從關注生命到關注生態,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保護人類生命以外的龐大的生命系統,即生態。何為生態?簡單說就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或者說是生命的現實狀態。生態平衡的基本含義,就是各種生命體之間共生共榮的理想狀態。在實踐中我們反對以犧牲生態環境來追求經濟和社會發展。只有地球文明得到了保護,人類文明才能實現。有了這樣基本的意識,再理解當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則有了現實基礎和心理基礎。當前,保護生態平衡就是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尊重生命是疫情教會我們的重要一課,但這一課不僅教會我們關注壽命和健康,更讓我們反思生命的質量和意義。那麼如何珍愛和提升生命?我們就要認識到,生命的自然屬性決定著人的生命長度;生命的社會屬性決定著人的生命寬度,而社會屬性以文化為內核和根基,每個人都從零不斷拓展增加;生命的精神屬性,構成了生命的意義,決定著人的生命高度。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所說的關於認知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生命教育,就不僅是保護好我們的血肉之軀,還要在實踐中學好本領、提升修養素質,樹立正確三觀,厚植情懷,敢於擔當,與歷史同向、與祖國同行、與人民同在,在新時代中放飛青春夢想,從而提升個體的生命質量和意義。

  責任:人存在之使命

  在疫情中,我們每天見識和見證社會各界的社會責任擔當的人物故事。看到以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及他們的團隊,看到夜以繼日、不計報酬的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看到最美的逆行者群體,看到無數辛勤工作的基層幹部和公安幹警,看到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和各界愛心人士,還看到中國建築、國家電網、阿里雲、京東等等中國企業群體都在各自努力又協同作戰,都在詮釋個人與國家、集體與國家的內在關係,這種內在關係不是別的,其實就是社會責任。

  通過疫情我們感受到的社會責任更直接、更真切、更熱烈。我們看到的每個壯舉都包含著愛心,但更意味著責任。有了大愛和責任,我們也就有了打贏這場阻擊戰、保衛戰的信心和底氣,戰勝疫情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責任之於每個人具有必然性,歷史的洪流裹挾著每個人,每個人必然要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對於社會責任馬克思曾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於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實世界的聯繫而產生的。」這說明人承擔責任是必然的,社會責任無法避免也不能代替。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時,再次特別強調了黨員幹部的責任之心,黨員幹部要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

  對於青年學生來說,我們在疫情中,就是要學會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輕信謠言,服從管理,勇於擔當、知行合一,樂於奉獻、積極傳播正能量、做好防控,實幹興邦,為打贏這場「戰疫」承擔起我們的責任。疫情之外,直面和增強社會責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尤其是青年學生來說依然是人生必修課,必須學會社會擔當,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規則:自由之第一條件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沒有人是局外人。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明確和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凝心聚力、科學施策,上下同心、軍民一心,眾志成城,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我們作為全國的另一個戰場的戰士,都要遵守疫情防抗的總體部署和身邊的具體管理安排。守規則,是我們戰勝病毒的有效有力的、基本的底線要求。

  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為了嚴格控制疫情蔓延,全國人民都做到了令行禁止,全國上下同心,統一步調,就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的,中國人民為抗擊疫情做出的努力和決心讓他感到震驚。規則意識,讓我們在心裡形成了一條無形的界線,這條界線劃分出了什麼是該做和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該做和不可以做的,成為我們行為的內在約束。但遺憾的是,我們也看到少數無知無畏的人,無視規則,不守規矩,心存僥倖,失去理性,不聽勸阻、更有人惡意造謠傳謠,這是讓人氣憤和痛心的事。22日,中央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對於擾亂醫療秩序、防疫秩序、市場秩序、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應依法嚴懲。無以規矩,不成方圓。WHO考察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目前知道的和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守規則。

  規則不僅體現在疫情中,更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規則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樹立規則意識,是對人的一種本質要求。因為,社會是由人集合而成,人們活動的目的往往不同,如果無視規則,沒有理性,不守規矩,社會就會陷入無秩序的混亂中。中國自古就有「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的誡語。社會中的規則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它可能是共識、公約、規範、道德、制度、法律,它們都對人有約束和規範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規則意識,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發展自己,因為正如黑格爾所說的,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

  感恩:一種處世哲學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經常被感動得淚流滿面,我們為舍小家為大家的醫護人員的醫者仁心感動,我們為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精神感動,為逆行者的勇氣與擔當感動,為科研人員的不分晝夜感動,為愛心人士的義舉善行感動……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每個人感受最直接、最廣泛的應該是愛與感恩的教育,從這些大愛和大義中,我們認識到國家的呵護之恩、軍隊的保衛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醫護人員的救助之恩、逆行者群體的奉獻之恩……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感恩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感恩會讓人尊重他人、善待社會,經常懷著感恩之心,就會心地坦蕩,胸懷寬闊,自覺自愿地給人以幫助,以助人為樂。對於受恩者來說,知恩圖報則有更大可能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抗擊疫情這個社會大課堂以實踐的方式用愛去喚醒愛,激發愛,傳播愛與正能量,教會我們如何感恩和施恩,讓感恩在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不斷內化為自身的品格。(楊凌 隋牧蓉)

相關焦點

  • 【戰「疫」說理】以青年擔當助力戰「疫」脫貧雙勝利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廣大青年作為社會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力量,應視疫情防控為施展才幹的舞臺,視脫貧攻堅為能力的檢驗場;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為戰「疫」和脫貧工作揮灑青春熱血,注入青春力量,讓奮鬥的青春在脫貧攻堅中再次閃光,展現輝煌。
  • 鄭婷:青年企業家戰「疫」有擔當
    本報記者 陳建 鍾芷涵  自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級響應開始,共青團上饒市委、市青年聯合會積極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第一時間發出倡議,呼籲廣大團員青年、青聯委員和青年企業家立即行動起來,鐵肩擔道義,踴躍獻愛心,履行社會責任,號召全市各行各業的青年們科學有序參與到這場嚴峻的疫情防抗戰鬥中
  • 廣州青年志願者專題戰「疫」歌曲及MV《守護》正式上線
    金羊網訊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4月17日,在戰「疫」歌曲MV《守護》的最後,青年志願們紛紛面對鏡頭表達自己的心聲。據介紹,為弘揚新時代青年志願者精神,團市委、市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聯合廣東網絡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花都區團委、廣州市匠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製作發布廣州青年志願者專題戰「疫」歌曲及MV,利用音樂致敬戰疫一線的青年志願者,歌頌讚美每一個志願者的無私奉獻和大愛精神,用音樂的感召力量傳遞情感、傳播正能量。
  • 中國青年用行動讓青春在戰「疫」中閃光!《故事裡的中國》致敬青春...
    12月5日,《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七期播出《戰」疫「中的青春》,繼第四期《鍾南山》之後,節目從青春視角再出發,呈現了戰」疫「中奮戰在一線的年輕一代的故事,向戰「疫」中的青春擔當致敬。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一場戰「疫」》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一場戰「疫」在這場戰「疫」中,人民們都做出了貢獻,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醫護人員、自願者、一線人員、警察、環衛工、社區服務人員等全國人民,他們都奮戰在前線,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拼搏,他們用真情守護著患者。他們是最勇敢的人、是最美麗的人、也是最可愛的人!
  • 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濟南一中 戰「疫」英雄講述「疫」線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為了激發青少年樹立責任擔當意識,新學期伊始,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9月20日下午濟南一中專場如期舉行。
  • 戰「疫」中的90後青年:奮鬥的青春,越戰越美麗
    近日,一批批援鄂醫療隊正在陸續撤離,參與這次戰「疫」的人員數量史無前例。在這次援鄂醫護人員中,90後達1.2萬人,佔了援鄂總人數的近1/3,青年人已然成為這場戰疫非常重要的生力軍。  3月23日,在溫州醫科大學會議室裡,一群來自學校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青年代表結合自身戰「疫」經歷,講述抗疫故事。
  • ...戰「疫」——蕪湖法院在行動】巾幗玫瑰奮「綻」「疫」線群芳萃
    【全民戰「疫」——蕪湖法院在行動】巾幗玫瑰奮「綻」「疫」線群芳萃 2020-03-09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第一線」第126期│戰「疫」中的新警養成圖鑑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為進一步團結、凝聚青年民警投身全局性中心工作,市公安局團委組織開展了戰「疫」團旗飄徵文活動,廣大青年民警、輔警踴躍投稿,通過各種形式記錄自己的戰「疫」故事和感悟。這些故事或跌宕起伏,或樸實真摯,字裡行間難掩深沉的家國情懷和堅毅頑強的精神品質,充分展現了新時期廣州公安青年的戰「疫」風採。
  • 「戰「疫」第一線」第90期│戰「疫」故事:森林警察的堅守
    戰「疫」期間,譚相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舍小家、顧大家的真諦。他堅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場戰「疫」的勝利必定屬於我們。編輯丨小開往期回顧:【戰「疫」第一線】第89期│外防輸入!廣州市公安局花都區分局應急分隊在行動【戰「疫」第一線】第84期│廣州市公安局從化區分局全力守護廣州北大門【戰「疫」第一線】第83期│出鞘!越秀區分局應急處置小分隊戰「疫」紀實【戰「疫」第一線】第82期│精準防控!廣州白雲公安決勝阻擊戰【戰「疫」第一線】第81期│尖刀!
  • 馮秀軍:當前戰「疫」教給廣大青年如何譜寫大寫的青春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昨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解讀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戰「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 青春戰「疫」,守護福州!福州青年突擊隊持續在行動!
    只為用青春力量 築起疫情防控的青春長城來守護福州 截止2月29日 福州共有274支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3984名青年突擊隊隊員奮戰在戰「疫」 一線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魏徵中學在行動——觀《中國戰疫錄》有感
    中新社推出五集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系統梳理中國戰疫進程,全景展現疫病突襲狀況下的中國作為。這五集分別為《疫病突襲》、《全民戰疫》、《中國速度》、《醫者大愛》和《四海同心》。
  • 戰「疫」公開課 | 青春戰疫:中國精神的青春密碼
    戰「疫」公開課 | 青春戰疫:中國精神的青春密碼 2020-05-21 0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擊疫情江西在行動 戰「疫」主題徵文|我的媽媽是戰「疫」超人
    在災難面前,有一群人化身為勇猛的戰士,置生死與外,衝在前方,用自己平凡的身軀為身後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還有一群人以家為陣地,在後方用自己微小的舉措為身邊千萬同胞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我的媽媽就是駐守在家的戰「疫」超人。媽媽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普通。
  • 中國戰「疫」記憶庫項目正式啟動
    2020年4月23日,國家圖書館正式啟動中國戰「疫」記憶庫建設項目,並面向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徵集抗「疫」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紀念價值的代表性主題資源
  • 《同心戰「疫」》央視熱播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9月7日,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六集《人民至上》。這一集重點講述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黨中央帶領14億中國人民奮起抗擊、堅韌前行的歷程。
  • 戰「疫」有我!「不穿法袍的法官」在行動!
    戰「疫」有我!「不穿法袍的法官」在行動!吳苗等人民陪審員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天門法院黨員幹警逆行戰「疫」,踴躍捐款,人民陪審員深受觸動,應同舟共濟、有所作為。他們決定將5000元愛心款捐給天門法院結對扶貧村的貧困戶,為他們送去溫暖!
  • 吹響戰「疫」青春集結號
    連日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成為一場波及全國的戰「疫」。在這場戰鬥中,不僅湖北省團組織奮戰在主戰場,全國各地共青團組織和廣大青年面對疫情主動「出列」,充分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調動各方力量,積極行動,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青年突擊隊和生力軍。
  • 國家圖書館啟動中國戰「疫」記憶庫項目
    國家圖書館啟動中國戰「疫」記憶庫項目 2020年04月23日 09:0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國家圖書館啟動中國戰「疫」記憶庫項目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國家圖書館22日正式啟動中國戰「疫」記憶庫建設項目,廣泛徵集抗「疫」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