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時光,安靜的看部電影,也是一不錯的選擇。
今天安利一部韓國電影,一部喜劇片《我能說》。
前半段是歡樂,後半段是申訴。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懂了。
該影片豆瓣評分8.8分。
女主角羅文姬是韓國的國民奶奶,參演過多部電視和電影,其中多為古靈精怪的奶奶形象。是的,她就是出演過《搞笑一家人》的羅文姬女士。
2017年,76歲的羅文姬更是憑藉《我能說》成為韓國影史上首位憑藉單片拿下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和大鐘獎三大視後的女演員。
假如你沒看過她演的電視電影,那麼她的誇張活潑表情包,你應該見過。
同題材的有韓國眾籌拍攝的 《鬼鄉》,中國的紀錄片《二十二》而《我能說》一改悲痛,金炫錫導演用詼諧幽默的喜劇方法,以歡喜冤家開展,從積極樂觀、溫情堅強的角度去講述。由市井生活到美國聽證會。一個個小人物的平常生活鋪墊開主題,就像一本小說,充滿懸念,曲折,矛盾,體諒,歡笑,頓悟。愛打抱不平、不討喜的羅玉粉。眼裡容不得一丁點不良現象,是區政府和街坊們不敢得罪的對象,號稱「鬼怪奶奶」舉報的信訪案有8000多起,熬走了5個區長,鬼怪奶奶依然在。男主是剛調過來的9級公務員-樸民栽。為人冷靜刻板守規矩。必須要取號?好的,羅奶奶取號幾十個,一堆信訪表格。羅奶奶想學英語和弟弟溝通,拜師樸主任的經歷也是樂趣多。一身朋克風到酒吧面對面交流學英語,還順帶給老師介紹女孩子。前半段兩人從冤家到師徒,到忘年交。有家中小聚,談心,當然少不了對不良現象的挑刺。逗趣簡單又溫暖的日常,羅奶奶的自然高深演技,讓人對這角色也討厭不起來。直到商業街拆遷的矛盾出現,兩人鬧不愉快且放下狠話。其實,劇裡很多人都是孤單的。男主兩兄弟痛失父母,豬爪店老闆娘,珍珠嫂...本以為是反拆遷的主題,市民對官僚的控訴。實際不是這麼簡單。一直忙於慰安婦維權的閨蜜病情加重開始失憶,羅奶奶深知,自己該做點事情了。之前的手絹,為何不想見金珠?家人不在,弟弟不理。為何終身不嫁? 這一切謎底終於揭開了面紗。當羅奶奶出現在議案報紙上,觀眾的心都被點燃了。所幸,市場圈子的溫暖還在。聽證會上,被人質疑身份,穩定思緒後,痛定思痛公示這日軍劃下的塗鴉。這就是證據。倖存的老人們都是證據。把這沉重的過往剖開。勇敢的我能說。呼應了片名。一段演講,即使主角沒
有流淚,觀眾的心早已淚流成河。影片被推向高潮。
2007年,HR121決議案通過。遺憾的是十年後,依然沒能收到正式道歉。這種 I can speak的勇氣,I am fine的樂觀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