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方麗
12月20日一則公告顯示,高瓴資本158億元受讓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股份之後,將原本火爆的光伏行情繼續推高,也帶動相關光伏企業、光伏指數創出歷史新高。
「得光伏者得天下」的行情之下,不僅讓一批積極布局光伏領域的主動權益基金成為業績領跑者,更讓光伏ETF也成為本月指數基金中的「黑馬」選手。後續還有不少光伏ETF在路上,如銀華光伏ETF設限20億發行,天弘、嘉實、國泰、平安、鵬華旗下品種也將出爐。
銀華光伏ETF設限20億發行
天弘、嘉實、國泰、平安、鵬華在路上
因光伏板塊漲勢如虹,市場關注度急升,引來多家基金公司積極布局。
日前,銀華基金就宣布,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在12月29日開始募集,而這隻基金限制為20億。
值得一提的是,銀華基金專門發布了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調整募集期限及設置最高募集規模上限的公告,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於2020年12月3日獲準註冊。原定募集期限為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6日。現因市場行情變化,為保護投資人利益,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將基金的募集日期變更為12月29日,其中,網上現金認購變更後的發售日期為12月29日,通過基金管理人及其指定的發售代理機構進行網下現金認購變更後的發售日期為12月29日。
同時公告中也顯示,為履行社會責任,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合理控制基金規模,有效防範風險,基金管理人決定該基金在募集期內最終確認的有效認購總金額不超過20億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下同)。若達到募集規模上限,將採取「全程比例確認」的方式對募集規模進行限制。
不僅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即將發行,目前天弘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型發起式基金已經獲批,預計也即將進入發行,而嘉實、國泰、平安、鵬華旗下的相關光伏產品在受理中,也呼之欲出。
基金君發現,其實自7月份以來,不少ETF指數基金就頻頻宣布「限購」,設置了20億-100億元不等的規模上限,如此前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也設置了20億的募集上限。此外,首批四隻上證科創板50ETF均設置50億的規模上限等。
但是,從實際發行來看,有些限購的ETF產品並沒有達到募集規模上限。
據一位基金公司產品人士表示,此前對ETF等指數產品發行規模也有要求,不過因為這類產品並沒有主動權益基金那麼發行火爆,因此影響很小。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確實是對ETF產品也有要求,也是在引導行業更長期、更理性。
重倉光伏基金業績大舉擠入行業前十
光伏ETF六個交易日吸金38億元
「得光伏者得天下」的行情,也在年末基金排名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截止12月24日,全市場公募基金中(不含分級基金),趙詣所管的農銀匯理工業4.0以155.92的年內收益暫列公募基金冠軍,他管的其他兩隻基金,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分別以154.15% 、144.95%的收益分列第二、第三名,同一基金經理包攬公募基金年度業績前三的現象有望在2020年繼續上演。
在排名前十基金中,還有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廣發高端製造、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諾德價值優勢等基金。
瀏覽上述業績居前的基金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不難發現,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光伏類股對上述基金在最後一個月衝刺公募基金排名前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混合基金11月末還排在10名開外,短短18個交易日,就從第11名衝至第4名,從淨值走勢上看,截止12月24日,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本月以來淨值上漲了18.66%,該基金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中,有4隻光伏股,其中,陽光電源本月以來大漲近50%,晶澳科技、隆基股份本月漲幅也高達30%。
此外,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工銀瑞信主題策略兩隻基金更是從11月末接近30名的位置擠進前十名,上述兩隻基金月內漲幅均接近20%,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前三大重倉股——東方日升、邁為股份、捷佳偉創,清一色全是光伏類個股,截止12月24日,上述三隻股票12月以來漲幅42.67%,在滙豐晉信低碳先鋒衝入公募基金前十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工銀瑞信主題策略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也有3隻光伏股,分別是陽光電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三隻股票12月以來平均也接近40%。
除了「霸榜」主動權益基金,光伏ETF也成為本月指數基金中的「黑馬」選手。
華泰柏瑞光伏ETF12月18日登陸上交所,短短一周時間內,淨值上漲9.22%,規模更是從成立之初的17.18億元,接連跨過20億、30億、40億、50億四道「整數關」,截止12月24日,最新規模達到58.16億元,逼近60億大關,華泰柏瑞光伏ETF也是最近一周時間內,規模增長最多的股票ETF,而排名第二的創業板ETF最近一周規模僅增長12.77億元。
而從份額變化上看,截止12月24日,華泰柏瑞光伏ETF最新場內流通份額為52.46億份,相比上市首日增加了35多億份,以上市以來成交均價計算,累計流入資金超過38億元。
光伏ETF最近幾個交易日的交投活躍度上也節節攀升,截止12月25日,最近3個交易日的單日成交金額均超過14億元,穩居股票型ETF成交金額前五名。
光伏產業指數年初至今漲幅接近100%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光伏產業指數年初至今收益高達99.9%,部分成份股更是在年內實現5倍左右的漲幅。站在目前時點展望明年,如何看待光伏行業的機會及估值,業內人士各抒己見。
在泰達宏利轉型機遇基金經理王鵬看來,目前包括供給、需求、技術等多重驅動因素帶動下,光伏板塊迎來火爆行情。「在需求上,中美歐三大經濟體在碳達峰、碳減排方面達成共識,光伏在大部分區域已經平價,且其成本仍在不斷下降,未來10年將持續較快增長;供給方面,全球70%的產能在中國,各個環節的龍頭公司也都在A股,可投資的標的質地優秀;技術上,perc+、Topcon、HJT等技術進入爆發期,帶來設備等環節的很好的投資機會。」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表示,今年正式邁入平價時代以後,無論是中央定調,資本增持還是產業利好,四季度整個光伏產業都處於一個利好密集期。在此之下,全市場唯一一隻光伏ETF——華泰柏瑞光伏ETF(515790)上市後這五個交易日體現出了很強的態勢,根據交易所數據,光伏ETF規模從17億增長至66億。
「光伏行業是今年以來A股表現最好的行業之一,光伏板塊的突出表現,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政策的友好度進一步提升;第二,在市場格局持續改善、龍頭企業技術與成本優勢增強的情況下,核心企業有望迎來Beta與Alpha共振的收益機會,這是罕見的微觀利好因素。」 銀華光伏50ETF擬任基金經理王帥認為。
談及光伏細分領域投資機會,柳軍稱,光伏產業鏈的各個模塊目前都是中國企業獨佔鰲頭,中國在光伏行業佔據著絕對的領先優勢。若是擔心競爭主產業鏈加劇的話,一些做光伏輔材或者儲能的企業或許會表現相對更好。從產業角度,做下一代電池片異質結(HJT)電池的相關產業鏈公司也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
對於目前光伏行業的估值水平,柳軍建議,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來說如果明年產業盈利確定有30%,現在看估值也就30多倍的水平,相比最近也漲的不錯新能車板塊,又或是醫藥白酒板塊都還是相對較低的。」
王鵬則稱,板塊行情的掉頭核心因素每一次都不是因為估值高,相比估值,他認為更應該關注的風險有兩方面:一是光伏玻璃、矽料緊缺導致的供應量低於預期;二是電網消納能力限制;三是,疫情超預期發展;
王帥談到,站在當前時點,雖然光伏行業漲幅已經較大,但復盤過去10年光伏行業的數據會發現,光伏行業的整體估值目前並沒有脫離歷史的區間。與此同時,光伏行業無論是企業的發展戰略還是投資者的選股策略都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長期發展趨勢和成長確定性成為大家更為關注的因素。
編輯:艦長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在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