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Gizmochina 報導,今天早些時候中興通訊表示其已實現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目前已經量產了 7nm 處理器,並已在全球 5G 基礎設施中使用,同時也開始投入 5nm 製程技術。
在中國不斷崛起的路上,有一個行業遙遙領先世界好幾年,這個行業將敲開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大門,帶領人類走向新的世界。5G的出現,將帶動新的科技革命,改變全人類的生活方式。但在這條路上,所有的聚光燈都打在領頭羊——華為的身上,而忽略了身後的中興通訊。
中興通訊,是否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興通訊的那些委屈。
中興通訊的身份是驕傲,也是累贅
在5G網絡時代,華為、中興等眾多國產企業強勢崛起,分別成為了全球第一、全球第三的5G廠商,中國企業正式在無線通信技術領域上實現逆襲反超。中興通訊作為國之驕子——國企,但近20年中,開拓創新,勇往直前,殺入世界通訊領域十大俱樂部,為中國贏得行業話語權貢獻相當大的力量。在眾多的國企中,算是相當爭氣的一個。
「國之驕子」,在眾多人心中,都是盤踞壟斷地位,坐吃國家紅利的代名詞,更有少部分靠國家補貼活著的企業存在,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在競爭力上總是讓人詬病,因有眾多的碩鼠存在,讓國企蒙上了一層陰影,中興通訊就是背負著這些影響砥礪前行。
在國際舞臺上,以中興通訊是國企為藉口,藉機打壓,失去了很多市場和機會,但依然沒能打壓中興創新的動力和勇氣,反而越挫越勇,進入了行業領先地位。
細數中興通訊的那些委屈
對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中興手機,但談到中興手機,第一印象是充電話費送的。
但這件事需要細品,在當年的國企,在銷售渠道有其優勢,也有其短板,國企不能像民企那樣大手大腳的去拓展自己渠道,作為國企,要做好企業表率,從用人到開拓市場,做任何事情必須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對各種市場潛規則基本都免疫,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利益輸送的帽子扣上來。更何況,有兄弟單位的渠道幫扶,幹嘛不用呢?
實際上,當年的中興手機,質量也是槓槓的,和國內其他品牌比起來一點都不差。唯一的缺點就是讓用的人決定「沒面子」。
在國際市場上,為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讓全世界用戶享有語音、數據、多媒體、無線寬帶等全方位溝通。
但就是因為它的強大,在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
2016年3月,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實施出口限制措施。
2017年3月,支付11.9億美元的罰款。
2018年4月,美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發出新建議,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
在當年的國人眼裡,看待中興的心態是怎樣的?至少我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中興是不是被冤枉的?直到今天,美國再次對華為動手,我們才恍然大悟:
當年真的錯怪中興了!
不是因為我們不遵守規則,而是因為我們太強大了,強大到讓美國害怕!
於是,我們把欠中興的愛國熱情,一股腦兒的給了華為,當然,華為也值得我們為之驕傲,也值得我們為之打氣。
我們,我們欠中興一個「道歉」,為我們當年的想當然,內心錯怪了她。
後記——中興的地位
中興通訊強化自主創新力度,保持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晶片等核心領域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連續多年保持在營業收入10%以上。中興通訊擁有全球專利申請量7.4萬件,已授權專利超過3.4萬件,連續9年穩居PCT國際專利申請全球前五。同時,中興通訊是全球5G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根據IPlytics 2020年2月的報告,中興通訊向ETSI披露了5G標準必要專利2,561組,位列全球前三。
中興的實力確實被廣大民眾所低估了,目前中興無論是在5G、還是在固網終端設備市場中,所取得成績,確實也是值得讓我們為其點讚。對此,各位小夥伴們,你們是否也要重新認識一下中興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同意我的觀點,點讚。關注我,將給你帶來更多財經領域話題的解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