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受到許多打擊的時候,更需要國產企業能夠相互拉一把,能夠繼續前進,把這個瓶頸打破。而中興似乎就負擔起了這樣一個責任,在華為已經被切斷臺積電的供應幫助的同時。中興這邊卻宣稱自己已經可以將中興7nm晶片投入量產了,要知道,我們一直受到牽制的地方就是晶片。而華為雖然有晶片設計的技術,但還是需要依靠像臺積電這樣的企業為之生產,在中興有了這樣的膽氣時,大家都是非常高興的。
然而在中興這個消息傳播不久,徐子陽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其實本質上而言,中興仍然是掌握了設計晶片的技術,但是生產晶片的過程和技術支持仍然還是以全球的或作夥伴為支撐的。這其實也意味著,中興與華為的處境還是相似的。原本大家都是一陣狂歡,以為這樣就可以不再受到外人的鉗制。但是沒想到,中興所走的道路也並不是那麼順利,更沒有那麼迅速,急切地高興,不僅代表了國人對技術的支持,也代表了對於技術還未成熟的不滿。
中興早在一年以前,其實就在致力於自己的晶片研發,但是沒想到,舊事重提,得到的結果還是相近的,為此許多網友也表示非常悲哀。而這背後,也有中興自己曾經走過的坎坷的痛心。中興與華為幾乎是在前後不差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一起被美國制裁的,但是華為選擇了不向美國妥協,而中興則走了另一條路,那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接受美國方面提出的苛刻條件。
對於中興而言,生存下去是一個非常富有藝術性的問題。在美國與美國政客之間互相斡旋,儘管面臨幾十億美元的罰款,但是利潤仍然是不容小覷的。但是沒想到的是,這樣一直糾結在美國。卻始終沒能夠擺脫美國的這種制裁。可以說,中興也是打錯了算盤的。不過至少中興現在還在研發自己的晶片。
在未來中興也終將有一天可以從製作工序到設計定位,一條龍把自己的晶片弄出來。到了那個時候,中興也可以不再受制於人了。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非常悲哀的。前途尚且還不太明朗,要怎麼才能繼續走下去,是中興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