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主最享受的就是每天接娃的時光,一上車,小喇叭就開始廣播了,今天幼兒園裡誰穿了件漂亮衣服,誰給她吃了顆好吃的糖,誰又調皮被老師批評了。
她特別奇怪地說,皮大王球球最近好象變了個人,經常被老師表揚變乖了,是不是有什麼神奇的魔法啊?果然連小小女生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啊。
昨天在幼兒園門口等娃的時侯,恰好碰到了球球媽媽,便聊了起來。她說球球原來調皮好動,經常被老師告狀,回家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管用!
後來聽了朋友的推薦,她帶球球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發現是感統失調的問題,現在球球正在專業機構裡做一些矯正訓練,效果很明顯,原來的一些小毛病都慢慢改掉了,老師經常表揚他,他可開心了!
球球媽媽說,一直以為孩子調皮沒事,長大會慢慢變好的,沒想到還是有原因的。幸好去檢查了,因為感統失調及早發現並加以訓練,是可以改善和治療的,如果聽之任之,嚴重得很有可能會演變成為注意力障礙,多動症這一類。
到底什麼是感統失調?都有哪些症狀?又應該怎麼預防和治療呢?邦主帶著疑惑,諮詢了無錫市四葉草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的楊韻老師。
楊韻老師
法學學士;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人才庫入庫高級人才、中國心理學家協會特聘專家、江蘇省十佳青年志願者、無錫團市委特聘心理專家、無錫廣播電臺家庭教育節目「家有兒女」「寶貝計劃」特邀嘉賓、中央電視臺動畫片《成長不煩惱》心理顧問、江蘇省婦聯《區域性提高家庭教育實效性行動研究》課題組專家成員。
簡單來說,感統就是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再由大腦統合,對外做出反應。而感統失調,就是這個統合過程出現了協調障礙。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會出現注意力不好,平衡不好,協調不好等現象,很難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家長不用太擔心,只要留心觀察,在青春期之前正確訓練,就能夠預防和矯正,而一旦定型就無法改變了。
感統失調有先天性的,比如懷孕期間胎位不正,不正確的打針和吃藥,還有就是早產和剖腹產導致的壓迫不足。
而大部分的感統失調,還是因為後天缺乏運動導致感官和刺激不足。我們的神經細胞是呈點狀發布的,到6周歲左右生長達到高峰,生物電流過的多的神經細胞就會加粗。
而不常受到刺激的神經就會消退、脫落,從而出現大腦感覺統合不好的情況。而各種運動正是起到了強化刺激神經細胞的作用。
一般來說,一歲以內的小朋友,症狀不是太明顯,家長可以觀察一下爬和走路。如果爬的時侯手腳不協調,走路容易摔,那家長就要注意了。
到了幼兒園,最能看出感統問題的就是能否左右手連貫得拍皮球和連續跳繩,這些協調性都是和本體感和空間感有關的。
如果孩子出現好動,喜歡肢體衝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玩旋轉的遊戲但不會暈,看到桌椅仍然會撞上去這一類現象的孩子 ,有可能是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如果孩子繫鞋帶、鈕扣等精細動作困難,缺乏自信心,容易沮喪,喜歡咬人或玩具,語言表達能力弱,那可能是本體感失調。
如果孩子躲避或是喜歡身體接觸,愛咬指甲愛哭,害怕陌生環境,那可能是觸覺感失調。
如果孩子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經常忘記老師的話和布置的作業,那可能是聽覺感失調。
如果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出現跳讀,漏讀,做錯題目,那可能是視覺感失調。
其實,現在提倡的親子閱讀,不僅是為了促進親子關係,我們還可以在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侯,觀察孩子,是否能夠完整地複述大人講的故事,自己看的時侯是否有漏看錯看的情況。
如果有這些現象,那家長就要注意,可能是孩子在聽覺或是視覺上有一些障礙。
上面提到的這些症狀僅供家長們參考,如果孩子符合其中的一條或幾條 ,並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是出現了感統問題,還需要進行專業的評估。
感統失調一定要治療嗎?有沒有可能在發育階段重新長好?
感統的概念主要用在6周歲之前,其實大多數孩子多少都會有這方面的問題,只要發現及時,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是可以調整過來的。
如果不加以重視,等到7周歲以後,錯過了敏感期,感覺統合功能的問題就有可能轉變為注意力障礙,發育遲緩等問題。
楊老師說,很多孩子都是到了小學五六年級,家長用了各種辦法都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個時侯再回過頭來思考,才發現,或許跟學習方法本身沒有關聯,而是跟小時侯的感統有關。
到了這個階段再來調整,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說,難度大大增加,效果肯定也是打折扣的。
當然,等到青春期二次發育的時侯,神經也會再次發育,也是有可能會自然長好的,但也只是個案。
而且感統失調的孩子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控制力不夠好,在進入小學低年級以後,孩子很容易被認為是調皮或者態度不好,從而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時間久了,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喪失自信心。所以及早進行幹預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孕期媽媽要做適當運動,避免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導致因胎位不正引起平衡失調。
等到出生以後,多帶寶寶遊泳和做撫觸,能夠提升觸覺敏感度。到七八個月的時侯,一定要鼓勵多爬行,練習抬頭,來鍛鍊前庭覺,提高手腳協調能力。
在家裡還可以讓小朋友適當地練習持續穩定地靜坐,當然是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時間也相應的調整,比如小小朋友可以讓他坐個10秒,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如果連20分鐘都坐不滿,那以後上小學就有問題了。
家長可以買一些簡單的器材,在家給孩子玩一玩,練一練。
▲
蹦床可以讓孩子發洩掉多餘的精力,又可以練平衡
▲
爬行筒,通過前後左右明暗的訓練,刺激小朋友的本體感
三四歲的高度敏感期,要強化做一些視覺專注力的練習,比如走迷宮,找不同,視覺大發現這一類能夠訓練視覺和觀察力的書和玩具,在小班和中班多做這方面的訓練,到大班再上培訓班才是有意義的。
這是因為,每個孩子適合的培訓班是不一樣的。以學畫畫為例,有的機構學的是臨摩,這個用到的是左腦,而有的機構是讓你發揮想像力自由地畫,這個用的是右腦。我們只有先找準孩子的點,後期的培訓才會事半功倍。
其實感統訓練並不是強迫孩子一成不變得完成某項任務,而是在開心快樂地玩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完成感覺統合的成長。
打開淘寶,可以搜到很多關於感統訓練方面的書和玩具,但是,這些能夠幫助孩子的居家感統活動,並不是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了。最重要的還是要針對性的鑑別,找到孩子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問題,然後進行訓練。
如果感統失調的孩子已經錯過了6歲的敏感期,還有辦法嗎?
到了小學以後,跟學習能力有關的部分會更突出。首先還是要先精準的找到,到底是哪一部分,出現了什麼問題,到了什麼程度,然後我們才能幫孩子進行強化刺激。
很多孩子並沒有到注意力障礙的程度,比如只是有點小粗心或者上課容易走神,經常被老師批評,心裡很難過。
一般通過6個月左右的訓練,就能慢慢調整過來,大家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自己也變得自信了。如果到了注意力障礙,那就需要2-3年的時間。另外,家長的配合度以及持續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而等孩子到了青春期,這個訓練基本上就已經沒有效果了,到時只能通過心理幹預來進行調整。
網上有一個「兒童感覺統合發展評定量表」,一共58題,分為五項:前庭失衡,觸覺防禦,本體感失調,學習能力及10歲以上專用,家長可以先在家做一個自測。
如果只是有一些輕度的失調,家長可以找一些書和訓練的材料,大部分孩子通過玩具和親子是可以改善的。
如果自測的結果有點問題,家長可以前往兒童醫院的兒保科做一個全面的生理性排除。(據說目前兒童醫院已經排到11月份了,看來現在確實是整體高發的階段。)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醫院還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南京腦科醫院。
同時,一些專業機構也可以進行測評。楊老師說,如果家長想了解一些基本情況,也可以來四葉草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這裡的老師也會免費幫孩子做測評,並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以及後續的項目支撐。
四葉草中心還開展了由政府資金扶持的公益項目,專門針對有注意力不集中、自閉症等的孩子進行免費的系統課程。其他關於兒童及青少年學習能力、心理健康及親子關係調整等問題也可前往諮詢。
我們家長在物質生活和智力培養上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我們會關注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乖,會認多少字,但很少關注行為表現類。
當孩子出現調皮搗蛋,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或者怕生,做手工協調性差等等,我們常常會說,等長大一點就會好的,於是錯過了最佳的調整期。
另外,我們從感覺統合功能的角度來觀察孩子的行為,能夠更好得了解並支持孩子的需求。比如有的孩子喜歡聽著音樂做作業,有的孩子上課時侯喜歡抖腿或者看上去在發呆。
其實他們都在認真學習,只是每個人接收信息和輸出信息的感覺通道是不一樣的,於是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行為表現,而我們家長很容易就對孩子這些行為產生了誤解。
所以邦主希望,我們今天的推廣,能夠讓更多的家長和老師了解感統,並且重視它,對孩子的小問題及時有效地進行幹預和訓練,我們的寶寶才能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福 利 時 間
本期福利由 四葉草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 親情提供
福利內容:
有關感統失調問題
免費為孩子進行評估
並為家長答疑解惑
請務必提前預約!
名額有限!獲取方式如下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2.在公眾號後臺回復「感統失調」
(如圖所示)
| 四葉草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 |
📍 地址:無錫市濱湖區萬達廣場C區13號603室
☎ 電話:13961843600
✍ 營業時間:周三至周日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