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衝動?這些被忽視的問題為孩子未來埋下「定時炸彈」

2021-02-25 心翔兒童青少年心理

在去年熱播的電視劇《親愛的自己》中,小男孩豆豆的媽媽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孩子因為有多動症和小朋友發生衝突,被其他家長聯名要求退學。為了讓孩子能繼續留在學校學習,她不得不挨家挨戶地向每一位家長道歉,但收穫的卻是不理解和白眼。

這一幕讓很多父母感慨萬千,原本以為孩子還小,發生衝突很正常,沒想到早期的忽視和不以為意,竟演變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育兒之路上難以預料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知乎親子看到很多情況都讓家長感到非常棘手。

一、棘手的育兒問題

有一個媽媽說,她接孩子放學時路過學校操場。當時,一群小男孩正在進行足球訓練,單位同事的小孩、7歲的小飛正在球場上帶球狂奔。

突然,小飛腳下的足球被另一個男孩搶走了,他也因失去平衡倒在地上。爬起來以後,他居然腳下加速,衝到了那個男孩身後,從背後把人推倒在地。

這一幕,讓人非常吃驚。

小飛從2歲開始就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一開始,父母以為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叛逆期,也沒有放在心上,覺得過一陣就好起來。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小飛的情緒問題卻愈加嚴重了。在球場上,他一被斷球就會推人犯規;在教室裡,他一做錯題就把試卷揉成一團;回到家裡,他稍有不順意就直接用頭去撞地板和牆壁……真的令家長非常頭疼。

知乎上曾經有過一個熱榜問題,自述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已經成了家長的心病。知友說自家女兒小學二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不高,要喊半天才磨磨嘰嘰挪到桌子旁邊,而且其他同學半小時能搞定的作業,她要寫上50分鐘,甚至更久。

儘管家長反覆強調,作業做完了之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看動畫片、打遊戲等;而且家長總是毫不吝嗇對孩子的讚美,但效果卻不大。有時吃完晚飯就開始寫作業,也要耗3、4個小時,寫到深夜才勉強做完,真是讓人擔心孩子身體吃不消,也憂心她學習跟不上。

開完家長會以後,老師還特意提醒說,孩子在課堂上常常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在偷偷摳橡皮、看窗外,剛教的例題,原封不動地搬過來也不會做,希望家長在家也能多注意一下。

如果問各位,上面這些孩子有什麼共性?大家會想到什麼?

他們就只是故意讓父母頭疼、不知怎麼管教的「熊孩子」嗎?

管不住,也許是有別的原因。

其實,沒有孩子願意天生就和父母對著幹,他們可能是生病了。

對於兒童而言,一兩次難以集中注意力、偶爾管不住自己的脾氣都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孩子長期難以集中注意力、反覆與長輩或小夥伴發生衝突,可能從幼年或小學入學開始就持續出現一些症狀,包括:

當孩子上面這些表現明顯比同齡孩子更明顯時,父母就一定要需要重視起來[1],因為它們可能預示著孩子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多動症」。

肯定有家長要問「這不就是一般調皮小孩都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說這是一種疾病,那麼豈不是很多父母都要帶孩子上醫院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達到疾病的標準,但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疾控中心的《多動症:父母指南》官方手冊建議[2],當這些症狀出現以下影響時,父母就要及時帶孩子去就醫確診了[3]:

● 在校內、校外、社交場合都出現上述症狀,並且造成了一些問題;

● 上述症狀已經開始影響到孩子的學業、與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團隊活動中的能力;

● 這些症狀持續了半年以上,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正處於各類生活、社交、學習技能建立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幼年時出現了這些症狀卻不加幹預、儘早就醫的話,可能影響孩子長期的學習、社交能力,甚至影響升學、就業,這些孩子可能到成年以後依然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擾,甚至相伴終身。

二、「多動症」常見誤區

國內很多家長對多動症挺陌生的,還存在一些常見的誤區:

● 有的孩子坐不住、抓耳撓腮,甚至去拿別人的東西——但家長認為這只是「性格外向、活潑」的表現,卻沒有注意到「多動」也會讓孩子在課堂聽講時受影響;

● 有的男孩子經常在學校和人發生爭鬥;但家長認為「男孩子嘛,打打鬧鬧很正常」,甚至還洋洋自喜,覺得自家孩子挺厲害的,不僅不被人欺負,反而是小霸王一個,威風得不得了;但事實上,這些孩子很難處理好同伴關係,長此以往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沒有好處;

● 有的孩子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回家以後寫作業磨蹭又耗時,考試成績也屢屢不理想;但家長認為「孩子只是成績差一點,多給他補補課、刷刷題就好了」——其實孩子可能並不是不愛學習或者不用心,只是在症狀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力很難靠努力來彌補;

●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難以集中注意力,但看動畫能一動不動半小時,家長就覺得孩子注意力沒問題。其實,動畫是通過不斷轉移注意力的興奮點來讓孩子一直被吸引的。所以,看動畫坐得住,但看書、寫作業坐不住,也需要引起重視;

● 有的孩子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多動症表現,但家長認為「長大以後就沒事兒了」。其實,隨著孩子的成長,多動症的外化表現變弱了,其實注意缺陷、衝動等核心問題並沒有解決。如沒有正常就醫,在多動症孩子長大後,其功能損害還是很嚴重,並可能影響正常的工作、社交。

三、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

當然,的確有些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的表現似乎也沒有嚴重幹擾到這些孩子的生活,這種難道也是多動症嗎?該如何判斷孩子到底是活潑,還是多動症呢?美國兒科學會提供的《多動症:父母指南》可供參考。

(美國兒科學會《多動症:父母指南》)

如果4~17歲的孩子有6個以上對應症狀,17歲以上的青少年有5個以上對應症狀,就需要考慮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對照這些標準,如果家長仍然感到難以判斷,可以聯繫心翔心理工作人員進行問卷測試,若家長仍感到難以判斷,可以通過正規途徑,向相關專科醫師進行諮詢或帶兒童前往醫院進行篩查,可就診科室包括兒童心理科、兒童精神科、發育行為兒科、兒童保健科等,可以在就診前通過官方電話詢問醫院資質。

健康無小事,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其實,隨著現代醫療科技手段的發展,越是能早檢查、早預防、早幹預,就越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如果家長對照上述症狀,已經初步判斷孩子疑似有多動症,一定要儘快就醫,獲得更精準的判斷。

相關焦點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靜不下心、情緒不那麼受控制.這些表現可能不是簡單的性格活潑,它們可能是在提醒我們有更深層的東西需要注意了。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小孩,他們注意力無法集中、不懂得處理和老師同學的關係,身體不協調,控制不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他們很容易被他人歧視,被他人忽視,長期生活在低氣壓的狀態。
  •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動症?
    當然,有時不只是孩子那麼問題來了。。今天,來和大家聊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怎麼破?那麼,可可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呢?怎麼辦?初見可可,感覺他的雙眼炯炯有神,一臉的稚氣,個子比同齡的孩子稍高一些。可可說,在班裡,他也是個子比較高的一個,自己在最後一排。三年級以前,自己都是坐在班裡的中間位置,這學期排座位,因為自己個子高,就被排在後面,雖然自己不情願,可有什麼辦法呢。坐在教室後面,因為老師看不見,就不自覺地和同學說話。
  • 「健康解碼」我的孩子究竟是活潑還是多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適當的運動也能夠幫助孩子生長發育。但有些孩子卻會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格外「活躍」,在生活中和課堂上也顯得容易分心,無法專注於某一件事。此時有些家長就不免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本期節目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主任醫師關宇光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我們應該如何鑑別孩子究竟是活潑還是「多動」。
  • 「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 最容易被忽視
    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 就診率卻不足20%「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 最容易被忽視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
  • 3類兒童多動症用藥,讓孩子遠離注意力渙散,學習困難,情緒不穩
    孩子思緒跳躍注意力渙散,極易分心,家長絕對不能忽視  ③、情緒波動非常大,會因為某些事情突然大發脾氣、哭鬧喊叫,經常表現出衝動任性,並且缺乏耐性。,近年來很多中醫學者開始研究應用傳統中醫藥治療兒童多動症,結合多動症孩子的典型症狀比如精神渙散、衝動易怒、愛發脾氣等特徵,把它歸為典籍中記載的「髒躁」、「躁動」證中,按該證施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孩子學習效率低下,記不住知識,所以按典籍中記載的健忘證、失聰證施治,效果也很好。
  • 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在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年齡越大,能夠堅持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就會越長,反之,年齡越小越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對於3歲以內的小寶寶而言,是很難長時間做同一件事的;在一件事情上,小寶寶們往往做不了多久就會跑開,或者時不時東張西望。這些在成人看來,可能就覺得寶寶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如果是年齡較大的寶寶,他們能夠堅持做一件事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許他只是在擔心你
    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導致了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的焦慮或忽視導致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許只是也許。當媽媽開始焦慮時,孩子可能會想:我做錯了什麼?有什麼辦法讓媽媽好起來?當孩子開始擔心父母時,除了遊戲,孩子可能再無法專注於手頭的事情,他變得警惕,變得焦躁。為了對抗焦躁,孩子本能的會尋找各種資源。比如手上玩東西轉移焦慮,玩遊戲逃避焦慮。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注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注力」的秘密!
    有家長憂慮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想知道「專注力到底能不能訓練?」也有的家長表示困惑:「幼兒園老師反映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是他在家看電視、玩iPAD的時候,一坐倆小時很專注啊,這專注力也沒問題啊?」
  • 多動症兒童都有這些特徵,快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僅美國就有超過500萬兒童罹患該病,在我國更是有大約1500萬的患兒。之所以看起來「多動」,是因為患者不能把興趣持續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有些輕症的孩子可能對於很感興趣的事情可以集中一段時間注意力,但是對於需要持續注意力的任務(比如學習)就不行了。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孩子與正常好動的孩子相比通常具有以下幾條明顯特點。
  • 孩子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2招幫你解決
    看到這一幕,媽媽立刻明白了為什麼佳佳上課不專心,媽媽走進房間,生氣地關掉電視,要求佳佳立刻回房間做作業。專注力養成是成功的一半只有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孩子才能更有效率地學習和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會造成很嚴重的時間浪費,家長應努力幫助孩子克服這一缺點,逐步幫助孩子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很多時候,我們愛孩子,卻用錯誤的方式讓孩子在不良習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有注意到嗎?小心是多動症!|多動症|注意力|...
    今年疫情期間,很多孩子無法去學校上學,大半年的時間孩子都跟家長帶在一塊,平時上學的時候家長並沒有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疫情期間家長要監督孩子在家學習,很多家長來私信我說,發現孩子學習的時候很費勁,有些是注意力不集中,要不然就是做作業拖拉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真不是一件小事...
    它就像一扇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今天,小博為你介紹,注意力可以給孩子帶來的7大好處: 孩子們處於一個信息泛濫的環境,很多產品都在想法設法的爭奪他們的注意力,比如抖音、微博、頭條、遊戲、綜藝、朋友圈……而注意力是稀缺資源,孩子們在這些App停留的時間越長,在學習上的注意力也就越有限。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忽視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家長要重視
    不僅僅是我家孩子,相信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這個不好的習慣。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實,注意力不集中與孩子"視覺追蹤能力"缺失有關。如果孩子有比較強的"視覺追蹤能力",那麼孩子就會對事情有很強的專注度。那麼,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什麼是"視覺追蹤能力"?"視覺追蹤能力"能夠給孩子帶來哪些優勢?
  • 孩子特調皮,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動症嗎?
    要是沒有您的幫助,我們家寶寶還不知道今後會怎樣呢?」聽到電話裡孩子媽媽激動的一聲聲感謝,高亮主任感到由衷的欣慰,記憶猶如打開的閘水,又回到了半年前的一天。據高亮主任回憶,那天孩子媽媽是帶著孩子和一大摞診斷報告來科室的。神色倉促,滿臉焦急。「孩子在班裡特別好動,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經常跟班裡的小朋友打架。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可是打了好幾頓,孩子依舊沒有改善,依舊調皮搗蛋,成績差,在學校惹事生非經常被請去道歉,感覺自己作為家長很失敗,逐漸迷茫。慢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接下來,請來自成都西南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孟青醫生為大家做詳細解讀。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提醒:孩子調皮好動難管教?當心多動症!
    受疫情影響,相信今年應該是許多父母過得非常痛苦的一年,因為將近大半年的時間裡都要和這些調皮搗蛋的小祖宗滿待在一起。而對於出籠的神獸,很多家長也是非常苦惱,尤其是那些有多動症的孩子,更是讓父母頭疼。「熊孩子」狀況百出,影響的不單單是孩子學習!
  •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這些問題那天在直播間已經給大家解答了一部分,不過還是有很多媽媽留言,問了關於孩子的專注力,以及好動、坐不住的問題。我特別理解媽媽們的感受,畢竟這些問題在我們家就是每天的常態。特別我家又是兩個男孩(好吧,我知道我在鄙視鏈的底端),一個動起來,另一個肯定也坐不住了,連吃個飯兩人就能在桌下用腿比武半天。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有可能是眼睛出了問題
    大部分人認為,視覺功能的問題就是簡單的屈光不正(遠視、近視及散光)。其實不然,除了屈光度和視力,我們還應該關注眼睛的「體質」,即眼睛本身的功能性問題。視覺訓練 (唐洪 攝) 「媽媽,我眼睛好累,不想看書……」最近,瑞瑞媽媽非常煩惱,孩子剛上小學,卻已經開始厭學。
  • 回歸線幼兒園,臺灣【e-BABY】集中孩子注意力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孩子若沒有足夠的注意力,會影響學習的質量x和效果;相反的,對任何事若能專心、投入地學習,不僅學習質量佳,相對地,學習成果也會高人一等。由此可見注意力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幼兒注意力的特點 幼兒對事物的注意是不隨意的、被動的,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點所引起的,缺乏目的性。
  • 朵唯佳真的能解決兒童多動注意力缺陷嗎
    近年來,兒童多動症的發生機率逐漸升高。兒童多動症又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兒童多動行為如果不及時幹預,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關於兒童多動的治療,臨床以利他林、擇思達等大腦神經抑制類為主,這些藥物對正處於成長發育的孩子來說,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和依賴性。那麼,有沒有一種從根本上緩解孩子多動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