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2020-12-28 中國財富網官方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將啟之際,如何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確保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

中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意涵?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可從哪些方面發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戰略抉擇

「我國提出新發展格局,有人說,中國正走向封閉,是這樣子嗎?」剛坐定不久,林毅夫便拋出這樣一個設問。

「當然不是。」他微笑道。

在他看來,理解新發展格局,首先要看到格局中既有「國內大循環」,又有「國內國際雙循環」,前者為「主體」,後者則要「相互促進」。「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把兩個循環割裂開來。」

林毅夫認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必然的選擇,也是共贏的選擇。

他闡述道,過去中國發展更為倚重「兩頭在外」的國際市場,隨著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經濟結構不斷調整,中國對內需的依賴逐漸增強。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7.8%,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從國際上看,經濟體量越大、收入水平越高、服務業佔比越高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中有更多的(部分)在國內消化。」林毅夫說,我國2006年出口佔GDP的比重超過35%,隨後逐漸下降,到2019年降至17.4%。作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的美國和日本,出口佔GDP的比重都在10%左右。隨著我國收入水平、經濟體量和服務業佔比進一步提高,未來我國國民經濟會更加依賴國內循環,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漸進的轉變過程,這個規律解釋了為什麼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我認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論斷。」他說,我們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但這並不是說國際循環不重要,我們依然要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依然要擴大開放、擁抱世界。

曾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的林毅夫說,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大約30%,在新發展格局下,一個依然開放、擴大開放的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

「新發展格局與新發展理念之間,有什麼內在邏輯?」訪談中,記者問道。

「可以說,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理念的一種具體呈現。」林毅夫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可以用來指導解決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發展動力、內外聯動、可持續、互利共贏等問題。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在林毅夫看來,這既需要有效的市場,也需要有為的政府,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怎麼劃?」他又拋出一個設問。

「我個人認為,市場有效以政府有為為前提,政府有為以市場有效為依歸。」他說。

眼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林毅夫認為,打通國民經濟循環中的淤點堵點,更加需要有效的市場,更加需要有為的政府。

在他看來,目前產品市場基本比較暢通,要素市場還有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如何讓金融活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如何更好發揮土地功能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課題需要不斷探索研究。

持續用好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

「船到中流浪更急。怎麼破浪前行?」林毅夫再次設問,並作出回答——「改革開放!」

他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放眼未來,要持續用好這關鍵一招。他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層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生產層面,林毅夫提出「兩個強化」的觀點,即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強化區域一體化。

「我相信,任何技術,只要我們有決心,都能攻克。」他說,在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方面既要注重以改革促創新,也要打開大門搞創新,在全球範圍內更好配置資源、共享資源。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林毅夫認為,我國重大區域戰略不斷完善,也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了新課題、創造了新空間。

在分配層面,林毅夫認為,應該在一次分配中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這需要繼續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各地能夠充分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也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政府二次分配的能力。

在流通層面,他認為,必須加快打通流通體系中的淤點堵點,充分利用壓縮審批等方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消除跨地區的障礙。

在消費層面,他認為,要持續增強消費信心、改善消費預期,這既需要不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只要我們堅持做好自己的事,不斷地改革、不斷地開放,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突破瓶頸和障礙,打通淤點和堵點,我們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林毅夫說,「而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利於中國,還將有利於世界。」(新華社北京2020年9月20日電 新華社記者 劉紅霞)

(本文節選自《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ISBN:978-7-5166-5443-9

新華出版社 2020年11月

定價:58.0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

相關焦點

  • 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望海樓)
    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望海樓) 2020年12月23日 08:17: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求是》雜誌近日發表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深刻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世界性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闡述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展示了中國智慧,為世界經濟如何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
  • ...的學術重鎮與研究中心 |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
    本次活動由上海財經大學主辦,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承辦,並由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共同協辦。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海良,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權衡,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上海財經大學資深教授、原校長談敏出席並為研究院揭牌。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陳信元主持成立儀式。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
    MBA中國網訊】2020年12月23日,「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陳春花榮獲「中國商學院十大最受歡迎的教授」獎項!此次排名由MBAChina與《經理人》雜誌以第三方身份發布。
  •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發展研究院年初開始籌備,得到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協會、中國鋼研集團、中國寶武、鞍鋼集團、東北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全球鋼鐵領域知名專家的大力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第一屆理事長幹勇講話中指出,在鋼鐵行業面臨諸多挑戰的新形勢下,成立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必要而且及時。已經進入世界一流強國範疇的中國鋼鐵工業,有責任並且有能力為世界鋼鐵工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董事會主席Kathryn Lincoln到訪北京大學
    6月28日下午,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董事會主席Kathryn Lincoln女士一行到訪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臨湖軒會見來賓。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總裁George McCarthy博士、副總裁Armando Carbonell先生、總裁辦公室主任石心蕊博士等陪同來訪。郝平對Lincoln女士的到訪表示歡迎。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22級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招生簡章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學位項目創辦於2000年,是中國最早開設EMBA教育的項目之一。二十二年的積澱,國發院以經濟學與管理學為翼,以中國高校領軍的國家高端智庫為獨到優勢,幫助企業家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提高應對商業環境變化的能力,從而精準把握商業機會。立足全球視野,紮根中國現實,通過看勢尋道,保持和振奮旺盛的企業家精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綦偉 張智偉)2020年12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
  • 喜訊|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家偉成為愛拍拍商學院顧問
    人的思維層次一但被拉升、境界格局一但被放大,就再也回不到過去,所以人們更希望比自己更高思維層次、更大境界格局的高人所指引。在增強信心發展經濟的同時,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市場監管和金融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成為當前經濟學界尤其是金融學界的重要使命。在此國際國內背景下,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The HSBC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at Peking University,縮寫HFRI)成立於2008年12月,研究院接受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會資助。
  • 十議外國人永居條例:怎樣算為中國經濟作出突出貢獻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十議外國人永居條例 :怎樣才算為中國經濟作出突出貢獻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近日,司法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條例)引發廣泛討論,其熱烈程度可能遠超發布者的預期。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2021 年「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國家發展研究院、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採用「申請-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請人須按照北京大學 2021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和本說明要求報名並提交申請材料。申請國家發展研究院的考生須在規定時間之前寄(送)達以下 8 項材料(郵寄只接收 EMS 或順豐快遞)。請務必在申請資料封面及快遞備註中註明申請專業和學院,即「國家發展研究院-相關申請專業)。
  • 國家發展研究院2018級本科生班獲評「示範班集體」
    2020年,在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學院學生思政工作圍繞立德樹人核心任務,立足青年需求、立足學院實際,取得顯著成果、獲得廣泛認可,多名優秀師生和集體獲得學校表彰,同學們在學習、科研、實踐、志願、文體活動中拔節而長、出彩成才。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學院將推出系列文章,展示獲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風採。
  •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在京成立
    在工業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盛行的新型技術時代,我們需要思考未來鋼鐵產業模式和形態的改變,想方設法提高中國鋼鐵產業的競爭力,注重社會與鋼鐵的協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殷瑞鈺認為,鋼鐵是支撐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工業脊梁,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 中國加強國際合作打造更廣平臺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疫情衝擊世界,也帶來一系列深刻啟示。人類命運與共,單邊主義沒有出路,團結合作是人間正道。面對疫情大考,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合作成果逆勢上揚,不僅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曾憲梓教育基金會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曾憲梓先生是享譽中華的愛國企業家、慈善家,他同時設立了「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會」和「曾憲梓體育基金會」,為中國內地的教育、科技、醫療、體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基金會對北大發展也提供了重要支持。北京大學將奮力前行,為中國發展、民族進步和世界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 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主辦「疫情衝擊下的世界與中國」視頻...
    繼3月7日成功舉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中國式治理」視頻會議、3月17日成功舉辦「公共衛生系統與突發流行病(COVID-19)」視頻會議之後,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於4月11日舉辦了第三次公共衛生事件和全球治理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的題目為「疫情衝擊下的世界與中國」,圍繞在疫情環境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議題展開討論。
  • 經濟日報:為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作出貢獻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專利申請第二大國美國的兩倍以上。報告再次反映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 重磅|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在北科大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第一屆理事長幹勇在講話中指出,在此時期,由中國組織成立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是一個必要且及時的決定,具有重大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殷瑞鈺指出,鋼鐵是支撐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工業脊梁,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 財經觀察 : RCEP為疫情下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分析人士認為,RCEP經過8年談判得以籤署,各成員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減少標準壁壘,向世界表明開放合作是各國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體現出地區國家追求自由貿易、維護多邊體系、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廣泛共識。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賴斯代爾指出,RCEP不僅構建了全球重要的自貿區,涵蓋區域也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
  • 專訪:免籤政策將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訪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旅遊發展...
    新華社塔什幹1月12日電專訪:免籤政策將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訪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阿扎莫夫新華社記者蔡國棟「對中國公民實施的7日免籤政策將有助於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到烏茲別克斯坦旅遊觀光。」
  •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2020/12/23 11:36:2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