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甄嬛傳》裡最可怕的人,最終死於過分理性!

2021-01-10 Herm

因為要寫《甄嬛傳》劇評,我現在無事的時候,就會把《甄嬛傳》翻出來看一看。昨天天氣很好,躺在自家滿溢陽光的小院子裡,一口氣又把《甄嬛傳》看了25集。


沉下心來看的時候,確實能看出一點從前忽略的東西。


比如,剛開始追這個劇的時候,看到評論裡有人說「幸好眉莊不願意爭寵,要不然一定會是甄嬛強勁的對手」,會覺得很認同。


現在再聽到這種話,我是很不以為然的。


眉莊有家世,處處符合皇上的審美標準,這是她的優勢,但她的宮鬥技能,實在拿不出手——她根本連最基本的防範意識都沒有啊。


「假懷孕」事件被人一擊而中,就是因為沒有防人之心;


後來落魄到被禁足,還是不懂自保,連別人送進來的飯菜也不留意,還是敬嬪這種局外人留了個心眼,用銀簪子驗出了毒,幫她撿回一條命;


這就算了,明知道自己是被華妃害成這樣,華妃身邊的周寧海送來給她的茶具,她竟然連懷疑都不懷疑,就那麼用了起來。



眉莊也就是沾了一點甄嬛的主角光環,若不然,真的是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甄嬛的宮鬥技能不錯,但其實關鍵時刻也還是靠運氣——甄嬛的孩子,總是來得特別是時候。


那麼《甄嬛傳》裡,有沒有完全不靠運氣,每走一步都靠心機和手段的呢?


有的,那就是曹貴人。



曹貴人這個人,和眉莊完全相反,出身卑微,長得一般,也沒有任何琴棋書畫的才能,按道理講,非常不符合皇上的審美,可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人,能在皇后的雷霆手段下,保得住自己的孩子。


憑的是什麼,就是一般人完全比不上的心機,可以把壞運氣轉化為好運氣的手段。



曹琴默人如其名,話不多,總是抱著溫宜沉默地坐著,但,話說的少了,眼睛看見的就多了,心裡琢磨的也就多了。


甄嬛在和槿汐聊天時,說過一句話:「揣摩出皇上的心思才能受寵,揣摩出其他人的心思才能活著。」


這句話用來形容曹貴人再合適不過,縱觀全劇,沒有比曹貴人更懂察言觀色,也更懂揣摩人心的了。


宮中妃嬪和皇上第一次去圓明園消暑時,甄嬛恩寵正盛,有著掩飾不住的自信和優越感,自以為在皇上面前她是個例外,可以想聊什麼就聊什麼,因此提到了果郡王就滔滔不絕。


但曹琴默就立馬看出皇上在年輕的果郡王面前是有自卑感的(皇上時常嫌棄自己歲數大,雖然他掩飾的很好),因此看似不經意地說皇上假借果郡王身份和甄嬛幽會,很有情趣。


這一句話,立馬就把皇上的自卑心拱到最高,果不其然,皇上開始懷疑甄嬛到底愛誰?


這一句話的挑撥,後來伴隨了甄嬛一生,也成為了皇上的一塊心病,他們的關係從那時起就已經有裂縫,終其一生都要用更大精力去彌補。


這就是曹貴人的高明之處,殺人於無形之中,還能不留任何把柄。假扮果郡王的事,是皇上幹的,提到果郡王不知避嫌,還滔滔不絕說不停,是甄嬛自己幹的。


甄嬛只能吃悶虧,真要和曹貴人計較,反而更坐實了她對果郡王有好感這件事。



華妃和甄嬛,確實都很能懟人,但很多時候這倆人話雖多,我覺得都是在抬槓,整部劇中,懟得最重要害的就是曹貴人這一句話,而且曹貴人永遠不戀戰,不炫耀自己會說話,通常都是話說到位了,就絕不多說一句,以免旁生枝節。


所謂一句頂萬句,就是這麼個道理。


而甄嬛好幾次就是吃虧在話太多,說白了就是能的。


甄嬛前期也有點被皇上捧殺,所以她自信過了頭,其實根本沒有揣摩出皇上的心思。


想為眉莊伸冤,抓住華妃把柄那一次,很明顯皇上並不想處罰華妃,蘇培盛看得明明白白,來和皇上一唱一和,給皇上遞臺階,說即使要處罰華妃,也等到明天早上再說,皇上就遞了個暗話,說那好,別走漏風聲就行。



大家可以多看幾次這個片段,其實皇上是在暗示蘇培盛想個法子去給華妃透漏點消息,讓她自救。


可甄嬛沒看透這一層,認為皇上一來最寵自己,二來又有實質性證據,一定能扳倒華妃,因此不依不饒,最後搞得皇上都有點煩了,反而開始怪甄嬛是不是賊喊捉賊。



曹貴人則是立馬就get到了皇上的意思,反應過來既然甄嬛抓住證據的消息到了華妃這裡,但懲罰旨意沒到,就說明皇上心裡是不願處罰華妃的。


因此,曹貴人把皇上心裡想的分析給華妃聽,說有罪當罰,有功自然當賞,娘娘不能只指望皇上念舊情,更要給皇上現在最想要的東西,有了這一件大功,皇上就有臺階下,也能替娘娘擋住悠悠之口。



果然,事情後來完全按照曹貴人和蘇培盛預料的那樣發展,華妃拿出治療時疫的方子,給了皇上一個藉口,皇上高高興興地堵住了別人不服氣的嘴。


我每次看到這一幕,都感慨,可惜了曹貴人生在那樣一個時代,又進了宮,若她生於現在,又或者當時是個男兒身,那一定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才。


除了很會察言觀色之外,把別人心裡所想琢磨的透徹之外,曹貴人還足夠心細,十分懂得忍耐和克制。


抓住了浣碧的錯處,不當時立馬揭發,而是留好證據,放長線釣大魚;

借華妃之手殺死淳貴人,也是一舉三得,既表示對華妃的忠心,又把消息告訴甄嬛,賣甄嬛一個人情,還為日後扳倒華妃時不牽連自己留點餘地。

害甄嬛的手段也極盡高明,不心急用毒使甄嬛立死,而是來日方長而利用藥性慢慢摧毀甄嬛的意識,既不容易讓人察覺,還能不留證據。


這樣聰明的人,按道理是可以像端妃一樣,一直活到最後的,怎麼就在華妃死了之後,很快就下線了呢?


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所有人都錯估了皇上對華妃的感情,以為皇上之前不處置華妃只是因為忌憚年羹堯,包括甄嬛,包括曹貴人。


我之前寫文章的時候說過,甄嬛穿故衣被貶不過是皇上想尋她一個錯處,甄嬛那時做的兩件事都惹怒了皇上,一個是話多幹政又碰巧和皇上意見不一樣,另一個就是皇上覺得是她逼死了華妃。


大家可以看一下39-42集,就會很明顯地發現,從始至終皇上是非常不情願讓華妃去死的,他對華妃有動心有愧疚有不忍,那種感情很複雜,很特別,但是甄嬛想要摧毀這種感情。


曹貴人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她在年家失勢後,為了不讓自己受牽連,一個勁兒去摧毀皇上想要留下的這份感情,不停地建議皇上處死華妃。


很多人不明白那麼聰明的曹貴人為什麼會在這裡犯下一個最低級的錯誤——忘恩負義。


我卻覺得這非常符合她的人設,曹貴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把感情放在最末位的,認為凡事合了別人的利益,就自然可以成為一條船上的人,這是她後來能和甄嬛合作的原因——感情不重要,目的一樣就行。


她曾經無數次摸準了皇上的薄情,行對了事,所以這一次也想當然認為皇上的目的,和她一樣——都想讓華妃死。


因此就算被罵「忘恩負義」也無所謂,她覺得自己是在給皇上遞臺階呢。


曹貴人算準了一切利益,唯獨算不準人的情感。



她可能怎麼也想不到,理性務實如四郎那樣的人,也有感性的時刻。


也難怪最後連太后也要處死曹貴人,因為恰恰是在那個時刻,皇上和太后都發現,這個女人是比男人更可怕的存在——除了對女兒留有溫情,她對任何人都可以不帶一點感性色彩。


太后那麼精明,尚且對宜修有不忍的時刻;皇上那麼薄情,也有對華妃愧疚不舍的感情。


而曹貴人是全劇唯一一個,對旁人,心裡一點柔軟也沒有的人。


她的心機和手段確實可以成就大事,但問題是,一個人的心,不應該只放得下這些,總要留一片空間,盛放一些真情實意。


皇上不舍華妃什麼呢,不舍的是,只有華妃對他全心全意。


曹貴人死就死在,誤以為所有的輸贏都在手段、心機、利益之中,她不知道,人生真正的輸贏,從來都和感情有關。


一個人擁有了感情和心機,那叫強大,像甄嬛,也像太后。


但如果只有心機,摒棄感情,則會讓人害怕。


於是曹貴人最終活成了皇上口中的「很聰明,也夠狠毒」,活成了太后眼裡的「如此狡猾陰毒,怎麼能留」,她冷血到連帝王都要打個顫,又怎麼會被帝王所容?


還是那句話——不怕什麼都想要,就怕一個人什麼都可以不要。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



關於作者: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和你們一起從少女變成女王。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她是《甄嬛傳》裡最可怕的人,最終死於過分理性
    昨天天氣很好,躺在自家滿溢陽光的小院子裡,一口氣又把《甄嬛傳》看了25集。沉下心來看的時候,確實能看出一點從前忽略的東西。比如,剛開始追這個劇的時候,看到評論裡有人說「幸好眉莊不願意爭寵,要不然一定會是甄嬛強勁的對手」,會覺得很認同。現在再聽到這種話,我是很不以為然的。
  • 《甄嬛傳》淳兒:父母的過分寵愛最終把她推向了死亡
    文/軒雅 圖/網絡距《甄嬛傳》的首播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多,這八年間,《甄嬛傳》仍舊被無數人一次次重刷,我也不例外,每次重刷時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這就是經典劇的魅力。她看到的全是人性最溫情和美好的一面,她不知道人會因為自己的利益去爭奪,去暗殺,但她卻對周圍的危險沒有任何體察和感知,因為她太幸福了。父母也好,姐姐姐夫也罷,都是一派恩愛詳和的畫面,父母也不會告訴,或者說不忍心告訴她人性醜陋的一面,尤其是深宮裡面,各位嬪妃為了爭寵上位,不擇手段將別人置於死地。
  • 她是《甄嬛傳》中最腹黑的人,心機比甄嬛可怕多了!
    》系列我已經寫了十幾篇了,從甄嬛寫到了眉姐姐,人人得而罵之的安陵容和皇后我也仔仔細細寫過幾次,寫華妃最多,因為喜歡她,寫浣碧時落筆最留情,因她讓平凡的我,有些許代入感。很多看過《甄嬛傳》的人,都會把甄嬛視為全劇心機最深,手段最高的人。其實並不是。甄嬛的確是battle到最後的人,但她的贏裡,有僥倖,也有大女主的光環。不過,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從來不只是拼手段、能力,更靠運氣的加持。
  • 徐靜蕾與黃立行的愛情,理性到讓人可怕
    作為才女,她導演影片時,生活是,是理性與理智的,這一點,她不可能不會考慮到。如果是普通人,在畢業後,兩人戀愛十年不婚,想來已經被親朋好友,罵的狗血淋頭了吧。難道徐靜蕾,想做下一個沈騰(沈騰與王琦戀愛十二年,才最終走入婚姻殿堂)?這點我們不得而知,所以我諮詢了一些婚姻和情感專家,她們答覆我的一個統一答案是:太過於理性。
  • 徐靜蕾與黃立行的愛情,理性到讓人可怕
    作為才女,她導演影片時,生活是,是理性與理智的,這一點,她不可能不會考慮到。那十年的陪跑感情,作為一個女性,就沒一點想法嗎?如果是普通人,在畢業後,兩人戀愛十年不婚,想來已經被親朋好友,罵的狗血淋頭了吧。難道徐靜蕾,想做下一個沈騰(沈騰與王琦戀愛十二年,才最終走入婚姻殿堂)?
  • 七年過去了,甄嬛傳裡的女演員如今一個比一個美,可她卻胖的認不
    七年過去了,甄嬛傳裡的女演員如今一個比一個美,可她卻胖的認不雖然穎兒飾演的夏冬春剛一出場就死於華妃手下,其目中無人的傲氣讓人記得非常深刻。七年過去了,甄嬛傳裡的女演員如今一個比一個美,可她卻胖的認不作為一個反派角色的安陵容,讓人恨卻又讓人可憐。與曾經的姐妹反目成仇,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卻慘遭人利用,最終失去所有。
  • 誰是甄嬛傳裡最可恨的人
    鄭曉龍在拍攝《甄嬛傳》的時候非常喜歡嗑瓜子,不管是給演員講戲還是聊天的時候,鄭曉龍手裡總是抓著一大把瓜子,《甄嬛傳》拍了將近五個月,鄭曉龍從片場從開始一路嗑到了結束。雖然那個時候片場的女演員居多,其中也不缺乏一線演員,但是大家相處起來都沒什麼架子非常輕鬆,當時鄭曉龍和陳建斌對這部戲憂心忡忡,反倒是這些女演員幹勁十足。
  • 甄嬛傳:浣碧倒追果郡王討人嫌?果郡王3次留情又不認才過分
    #看過《甄嬛傳》的人,估計都將浣碧罵成了陰險,活該的舔狗,但事實上,還真的不能怪浣碧自作多情,果郡王這個處處留情,喜愛撩妹的缺點才是造成浣碧一點點變得惡毒的根本原因,由於果郡王3次留情又翻臉無情,浣碧才被坑得慘又慘:第一次,浣碧因為羨慕甄嬛受寵,自己卻只能做個宮女,心中羨慕嫉妒恨
  • 她是《甄嬛傳》裡最聰明,沒人懷疑過她,卻給了皇后致命一擊
    《甄嬛傳》中,大家似乎只關注了妃子們的宮鬥,通常也只討論甄嬛、華妃、皇后和皇帝之間的各種制衡鬥爭,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個小朋友,她才是整部劇最聰明的人,一擊即中就抓住了皇后的七寸,給了她致命一擊,卻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她!她就是劇裡最可愛的小公主朧月。
  • 她是《甄嬛傳》裡最無知的女人,到死也不知道做了誰的棋子
    以前聽劉心武講《紅樓夢》,雖然他講的很多我都不認同,但唯獨有一點我覺得評價很精準,他說《紅樓夢》中榮寧二府都有一條甬道,這條甬道,大觀園裡的姊妹們都不會接觸到,但賈薔買鸚鵡討齡官歡心,賈芸送香料討好王熙鳳,都是發生在這條甬道上。 從這條甬道進入賈府的,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他們勾連起外面的真實世界,是比很多主角更活色生香的人物。
  • 《甄嬛傳》時隔六年:甄嬛華妃戲約不斷,果郡王毀容,唯她最慘!
    蔣欣的華妃可謂是深入人心,蔣欣也被很多人認證為實力派演員,這幾年佳作不斷,光是最近兩年就有《花千骨》《羋月傳》《歡樂頌》《老爸當家》《繼承人》等。除了這兩位,宮鬥劇中出彩的皇后蔡少芬近些年的事業發展也不錯,成為了各大綜藝爭相邀請的座上賓,也有不錯的效果。
  • 《完美關係》,理性的女人有多可怕?
    接下來斯黛拉的一系列操作讓人驚呆了,可以說是完美的教科書式理性離婚。她沒有手撕小三的操作,更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吵大鬧,沒有一絲絲的不理智行為,她暗暗的做好調查,收集所有能收集到切實的證據,清理自己的財產,然後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 《甄嬛傳》裡這個人才是最終贏家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劇中的男人並不多。要說誰的結局最好,大多數人說是四阿哥,沒有多大懸念就當了下一屆九五至尊。但甄嬛說過:「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其實,蘇培盛才是最大贏家,從他在感情上的表現就看出端倪。
  • 愛到極致的人有多可怕?《甄嬛傳》的後宮讓人忌憚的並不是甄嬛
    這兩句對話是《甄嬛傳》裡寧嬪葉瀾依,在果郡王娶浣碧時,對甄嬛說的話。要說到這部劇中,後宮裡的贏家,貌似誰都不算真正的贏家。即便是甄嬛也不例外。甄嬛深愛果郡王,雖然登上了後位,她卻和果郡王陰陽兩隔,甚至是看著自己最愛之人,「親手」被自己殺死而抱憾終生。
  • 重看《甄嬛傳》:那麼聰明的她,為何下場最悽慘?!
    曹琴默,人如其名,平時不怎麼開口說話,就拿眼睛機敏地看著,耳朵專心地聽著。 在深宮中,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可怕的。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和孩子。 為了自己能在深宮中坐穩位置,為了自己女兒有個好的前程。 所以,她將一切心思,都放到了耍心機、使手段、算利益中,除了對自己女兒,她對任何人都可以狠心和冷血。 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可怕的。
  • 甄嬛傳:安陵容的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心裡不平衡太可怕了
    甄嬛傳:安陵容的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心裡不平衡太可怕了安陵容的一生就是一個笑話,爭了一輩子卻沒有一個人在乎過她,就連死也是那麼的不光彩。安陵容是影視劇《甄嬛傳》中的一個反面人物,她的一生可說是又可恨又可悲,因為不好的童年,讓她性格非常敏感,對所有人都不能付出百分百的真心,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在後宮中步步小心。她的一生都在爭,她沒有甄嬛的美貌,也沒有甄嬛的家世,更不如沈眉莊那樣可以討得太后歡心,在後宮中擁有自己的靠山,她想要的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爭取,即便不想也不得不爭。
  • 理性最終教給我的是理性的蒼白
    我看了它在最上面列印的日期,就是今早,就是剛才。 我決定將它交給總服務臺,坐著扶梯向下行,又看了一眼:女,1990年,肝惡性腫瘤。 瞬間,心也隨著扶梯不斷向下,向下... 這麼年輕,怎麼會?
  • 別小瞧《甄嬛傳》裡的安陵容,她才是那種最需要我們警惕的人.
    《別小瞧《甄嬛傳》裡的安陵容,她才是那種最需要我們警惕的人》寫《甄嬛傳》劇評,發現安陵容的呼聲很高,很多讀者留言都說讓寫一寫她,並且幾乎人人都提到一個詞「自卑」,大家都認為,安陵容的命運最終走向覆滅,全是因為「自卑」二字。安陵容毀於自卑嗎?
  • 遊戲世界裡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
    這話放到遊戲界,也一點不過分。 講個鬼故事,去年年底大家都還在心心念念的等著《賽博朋克2077》,在裡面瘋狂的捏牛子,創造了steam在線人數的新紀錄。 這才發售不到一個月,玩家就開始了大跳水,流失速度是CDPR旗下的另一款RPG遊戲《巫師3》的三倍,峰值最終維持在22.5萬,有79%的人都消失了!
  • 她是《甄嬛傳》裡唯一命好的人,比甄嬛還要清醒.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一個認知,所以我們在劇中可以看到,玉嬈面對皇上,差不多每一句話,聽起來都有點諷刺之意,像是說自己喜歡忠貞的鳥,又說宮裡的畫師往往喜歡熱鬧富貴的顏色,和自己話不投機等等。 即使是面對自己最喜歡的允禧,玉嬈一開始也時不時會流露出一種不屑情緒,她不信皇宮裡能有她所渴望的那種美好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