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劇中的男人並不多。
要說誰的結局最好,大多數人說是四阿哥,沒有多大懸念就當了下一屆九五至尊。
但甄嬛說過:「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
其實,蘇培盛才是最大贏家,從他在感情上的表現就看出端倪。
《甄嬛傳》裡的皇帝,看似長情實則薄情,傷透了許多嬪妃的真心,終是孤家寡人;
果郡王對甄嬛柔情萬千,卻不得不另娶他人;
太醫溫實初老實本份,可在感情中始終慢半拍而錯失所愛。
而皇帝身邊的大太監蘇培盛,能和喜歡的女子心心相印並終成眷屬,日子過得比其他男人舒心多了。
雖然他身體殘缺但人格健全,不但痴情專一、勇於擔當,而且是個有實力撐起一個家的男人。
1
痴情專一
說到蘇培盛,就不得不提崔槿汐。
相比果郡王和甄嬛兩情相悅卻情深緣淺;溫實初和沈眉莊後知後覺而抱憾終生;蘇培盛和崔槿汐反而被賜婚,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他們是早年認識的同鄉,崔槿汐入宮後也得到蘇培盛百般照拂。一個追隨皇帝,一個伺候太妃,一來二去也就更熟絡了。
自古後宮中,就有太監和宮女對食的現象。兩個入宮為奴為婢的人相伴相依,互相慰藉。雖然不被當朝者首肯,但更多時候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只當成全。
早在甄嬛入宮前,崔槿汐就知道蘇培盛對她也有這樣的心思,出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答應。
照理說,首領太監雖然不算一個「完整」的男人,可只需用手上的權利施壓,或者用榮華富貴來誘惑,要什麼樣的宮女對食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可蘇培盛不強人所難,也不重新選擇,就一直等著。
他對崔槿汐一如往昔,沒有因為她遲遲不肯而疏遠她,為難她。甚至,甄嬛被貶為廢妃後想回宮,崔槿汐一開口,他便鼎力相助。
不勉強、不施壓,是男人真心待女人的表現。
那天,崔槿汐去找蘇培盛幫忙,他激動地說:「你終於肯啦?」語氣裡絲毫沒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反而像墜入情網的少年一樣喜不自勝。
看到喜歡的女人衣裳款式不時興了,蘇培盛出手就是一大袋銀子,連給甄嬛準備回宮的衣物裡,都捎帶適合崔槿汐的衣料。
他看見她為自己縫補衣服,大喊「捨不得,捨不得」,寵溺之心溢於言表。
對一個人動心了,就不捨得她吃苦受累,懂得她的不容易,就會自然而然地心疼和珍惜。
古時婚姻不平等,女子必須從一而終,男子卻可以妻妾成群。能做到痴情而專一的男人不多,蘇培盛做到了。
感情遲到了不要緊,喜歡你是我的事,至於你喜不喜歡我,是你的事。
緣分沒到時,安分守己,遠遠看著也能心滿意足,感情來了,就好好把握、全心投入,必然有真心的回應。
2
勇氣擔當
蘇培盛也知道,崔槿汐最初找他,是為了幫助甄嬛重返後宮,可他仍願意被「利用」。
無論能為她做點什麼,都能讓自己的心更踏實。
如果沒有蘇培盛的推波助瀾,甄嬛回宮的事情沒法進展得那麼順利。
他一邊給宮外落難的主僕給予照應,一邊在宮內選擇時機,在皇帝面前婉轉提出祈福踏青的建議,以製造帝妃重逢的機會。
每個人都在打自己的算盤。
蘇培盛順水推舟,成全了皇帝和甄嬛,也成全了自己和槿汐。
不過,太監和宮女對食,始終是見不得光的。
一次大意,兩人對食的事情被告發,皇后把他倆打發到慎刑司服役。甄嬛上下打點,終於大事化小,把蘇培盛和崔槿汐救了出來。
回到養心殿的蘇培盛,面對皇帝又感激又慚愧,他想問槿汐是否被牽連,是否在受苦。
皇帝見他欲言又止,就建議:不如就不要來往了吧,省得再生事端。
可蘇培盛卻篤定地表態,自己只想和她互相依靠,相伴到老。
皇帝都拿他沒辦法,只好隨他去了。
見到甄嬛,蘇培盛又問,槿汐呢?她好嗎?聽到肯定的答案後,才鬆了一口氣。
後來槿汐出現在他宮外的府邸,蘇培盛還問,「你還好嗎?」
堂堂太監總管,周旋在各宮的娘娘堆裡,本該口齒伶俐,可在心愛的女人面前卻變得笨嘴拙舌。
他思來想去就怕連累她,甚至提出「分手」:
「不如就這麼算了?」
難得的是,經過這件事,崔槿汐打從內心接受了蘇培盛。
她對甄嬛說過,在獄中時,蘇培盛不管受什麼刑罰,都不肯把她供出來,她才知道什麼是患難見真情。
有擔當的男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女人,總是自己一肩扛起所有。
終於,皇帝在甄嬛產子的好時機大施恩典,把崔槿汐賜給蘇培盛作妻子。從此,他們就是名正言順的夫妻,總算是圓滿了。
一個男人,擔當不起並不可笑,但沒有擔當就很可恨。
生活中很多新手奶爸總是笨手笨腳,卻願意一板一眼跟著學衝奶粉、包尿布,雖然代替不了妻子生孩子的痛苦,但是能分擔養育的責任也算一種擔當。
成熟的男人懂得對愛人負責,即是對自己負責,就會樂在其中,而不會推三阻四。
3
實力護愛
吃過苦的女人想要的家很簡單,無非是有瓦遮頭、三餐可繼、老來相依。
蘇培盛懂得,崔槿汐正是這樣的女人。自從崔槿汐成為自己的愛人後,他也暗暗下定決心,要護她周全。
祺貴人陷害甄嬛和溫實初有私情那次,揚言要嚴刑拷打甄嬛的心腹崔槿汐。
在場的人有皇帝、皇后、各宮嬪妃、王爺……無一不是比蘇培盛身份貴重,照理說輪不到他反駁。
可蘇培盛仍奮力一試,他當著一眾主子開口說:「慎刑司七十二道刑罰下來,不死也廢了,就算是冤枉的,出來也沒用了。」
表面上看是公平公正維護正義,實則不願崔槿汐再受一丁點委屈。
為心愛的人拼盡全力,是一個好丈夫的本能。
後來祺貴人陰謀失敗,皇帝把她貶為庶人並未趕盡殺絕。
蘇培盛見她大吵大鬧,不動聲色地指使侍衛把祺貴人亂棍打死,悄無聲息為崔槿汐出了一口氣。
可見,蘇培盛的權利是不容小覷的,只不過他從來不輕易顯山露水。
能從小太監一路升級到大總管,是皇帝對他能力的肯定。無論前朝大臣還是後宮妃嬪,誰不想拉攏皇帝身邊最得力的蘇培盛?
可蘇培盛多年來獨善其身,從不輕易站隊,也證明他情商智商無人能及,就連後宮之主的皇后和盛寵多年的華妃也對他禮讓三分。
而自從有了崔槿汐,蘇培盛才開始動用大總管的權利,無時無刻護著妻子。
哪怕違抗聖旨,也在所不惜。
崔槿汐是他後半生最想要的幸福,為了她,他甘心為愛打破原來的規則。
蘇培盛有實力,卻只在愛人需要的時候顯露,他的鋒芒,只對傷害愛人的人回擊。
感情不是靠你儂我儂就能天長地久,必要的時候,實力才是證明愛意的最好武器。
現實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每年的畢業季被稱為大學生分手季,儘管兩情相悅卻不得不分手的校園情侶比比皆是,其中就有一個理由是,我暫時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說白了,就是實力不允許。
真正珍惜感情的男人,更想給予愛人一個溫暖可靠的肩膀,絕不允許自己在妻子需要扶持時無能為力。
4
《甄嬛傳》裡的男人中:
皇帝一方面對亡妻心心念念,一方面又能見異思遷,稱不上專一;
果郡王對甄嬛情根深種,卻無法為她救出父母,只能說權力所限;
溫太醫在沈眉莊死後終日借酒消愁,又怎能擔起養育女兒的責任?
而「不夠完美」的蘇培盛沒有顯赫的身份,卻能忠於感情、敢於背負責任、憑實力護妻。
他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有擔當才有真幸福,才能成為值得託付終身的男人。
感情裡最需要的從來不是甜言蜜語,而是有你在,我便心安。
此時此刻,你身邊的他或許仍是木訥寡言,但每當沒有理由地抱抱你,或許就是他能所能做到的最盡力的表白了。
願我們都有一顆明亮的心,去感受無聲的愛意。
作者簡介:柯婉,湯小小寫作基礎班、提高班、書評影評人物稿班學員。十點讀書邀約作者。慢熱撰稿人 。一邊寫字,一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