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期間的吳雨松鋼琴、文化課「兩條腿走路」,他說自己申請經驗就是:早決定,堅持到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通訊員 廖曉瑜
同時被8所世界名校錄取,是什麼感覺?
廣州市執信中學「鋼琴王子」、高三13班吳雨鬆手握8所大學offer,其中包括羅徹斯特大學藝術、科學及工程學院和伊斯曼音樂學院雙學位。
廣州市執信中學高三13班吳雨松從初中就立下明確目標、拼搏努力,最終在日前迎來「割韭菜」的收穫季: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南加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音樂學院、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奧柏林學院及音樂學院、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羅切斯特大學及伊斯曼音樂學院、密西根大學等8所大學的錄取通知。
他說,最可能選擇羅徹斯特大學藝術、科學及工程學院和伊斯曼音樂學院雙學位,已獲得該校高額獎學金。學制五年,除了鋼琴,第二個專業打算選擇經濟。
伊斯曼音樂學院是羅徹斯特大學附屬音樂學院,獨立招生;在U.S.News排名中多年穩居第一,是公認的世界最頂尖音樂學院。
4歲學琴 高分考入執信
吳雨松,是執信中學有名的「鋼琴王子」,執信曾為他舉辦個人音樂會。
他4歲學琴,11歲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家住增城的他日常在學校學習,每周末到香港學琴。這樣奔波的生活他卻不覺辛苦,只因「不彈琴就覺得哪裡不舒服。」
2016年吳雨松剛升入初三,正是全力備戰中考之時,媽媽卻查出癌症,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他更加努力學習和學琴,爭取獎學金以減輕家庭負擔,「香港學校的學琴,是如果足夠優秀的話,減免一半的學費。」
2017年,吳雨松沒有以特長生身份,而是以720多分的高分考入廣州市執信中學。
進入執信後,他向學校申請一臺鋼琴練習,校長何勇一揮手:「全校的鋼琴隨便挑!」撥了一臺三角鋼琴給吳雨松專用練琴。
每天早上六點半學校琴房一開門,他就獨自練琴,然後正常上課;下午課程結束,又擠時間到琴房練習,隨後參加班級自習、11點多睡覺。每天的練琴時間有時高達6個小時,同時吳雨松依然保持了很好的學習成績。
考入執信後,吳雨松一直有一個夢想,「在執信這個古色古香的校園裡,開一場個人演奏會。」
他認為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恩格斯說,音樂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我熱愛音樂,不希望音樂像奢侈品一樣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希望把音樂分享、傳遞給每個人,過音樂幫助有需要的人。」
兩年前,他開過一次個人演奏會,跟一位患自閉症的小朋友一起演奏,所有收入用於幫助這位小朋友的生活。
他的想法感動校長和老師,高二時為他舉辦了「夢想與愛同行:廣州市執信中學吳雨松鋼琴演奏會」。
門票、CD售賣及現場捐款所得款項共1.5萬元全部捐贈給廣州市越秀區青草青少年成長服務中心,圓更多外來工子女的高質量讀書夢,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跟一般有藝術特長的孩子不同,吳雨松一直沒有決定,未來是否走職業音樂道路。他很有想法和主見,不放鬆文化課學習,給自己留下很多選擇的空間和可能。
因此,中考他靠成績考入執信,而不是藝術特長生。在執信,練琴之餘,他也從未放鬆文化課的學習。申請國外大學的資料中,他在校成績亮眼,SAT1500,託福108分。
備考期間,他參加過美國大學考試,宏觀經濟,拿到滿分5分,「用統計和數據知識,從日常生活中找到經濟規律、精準分析、抓住規律,很有意思。」他決定經過時間大學學習之後,再考慮未來方向問題。
申請國外高校含藝術類雙學位的中國學生不多,參考資料很少,吳雨松自己DIY摸著石頭過河,光推薦信都需要準備6封,全英文面試。
他的經驗是,中考之前就要提早打算、定下目標,中考考入一所不錯的高中,「申請國外大學,戰線很長、考試很多,高一就要開始準備託福等考試。」
在準備過程中,遇到低谷要堅定信念、堅持到底。高二有段時間,吳雨松文化課成績和鋼琴都陷入低谷,此時有人可能會搖擺,回頭選擇國內高考,吳雨松選擇堅持,「過了那段時間,堅持下來就好了。」
此外,他建議其他同學,準備過程中在文化和藝術之間平衡安排,藝術課業也不能落下。
雙學位,申請人不多,參考資料不多,他摸著石頭過河;高一前決定,讀比較好的中學,成績上有保證。準備過程中,文化和鋼琴平衡安排,注重備考,鋼琴時間也不能落下。(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崔文燦
審編 | 呂航
實習生 | 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