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孩的自理能力有多強?不達標不讓入園!(附兒童版自查表)

2021-02-19 慢成長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海歸碩士媽媽——小7媽,目前定居於日本。她是牛津大學早期教育系碩士,中國早教標準化體系聯合創始人

現在的小7媽一邊自己帶一個兩歲半的混血女娃,一邊繼續搞她的家庭教育,同時她還創辦了育兒公眾號「牛爸津媽」,至今已有三年時間。不得不提的是,小7媽還有個萬裡挑一的「神隊友」——在牛津讀書時認識的數學家小7爸,連吃個橙子也能出道題呢。

 

看他倆一文一理、一中一西、一感性一理智,所以分享的日常特別豐富有趣,既有紮實的理論高度,又有前瞻的國際視野,關鍵還巨接地氣,寓教於生活的例子隨手一抓就一大把!

歡迎大家去圍觀這個超學霸家庭的育兒生活,你會看到不同文化板塊的育兒理念碰撞,得到高質陪娃的育兒乾貨和靈感,打開在教育選擇上的視野和更多可能。

 

今天的文章就附上了小7媽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兒童版自理能力達標清單》,特別實用,相信大家一定會所有收穫的。

最近我在給小7考察幼稚園時,發現一家超有名、超難進、學費超貴的私立國際幼兒園,在網站上詳細列出了他們的「入園前必達自理標準」。

· 獨立如廁

· 獨立穿衣

· 穿脫鞋子

· 穿脫外套

· 穿脫手套和帽子

· 扣上和解開各種扣子(暗扣、紐扣、拉鏈)

· 把衣服掛在衣鉤上

· 正確洗手(至少20秒)

· 保持臉部清潔(用紙巾擦鼻涕,飯後擦嘴)

· 不用手指摸嘴巴

· 用叉子,勺子或筷子自己吃飯

· 順利打開午餐便當盒(如果自備午餐的話)

· 打開和關上水壺

· 刷牙

· 收拾玩具和自己的物品

我還花時間準備了一份專門為孩子設計的自查清單。有需要的同學請去後臺回覆信息「自理」,就可以早列印早訓練啦!清單列印出來後,請貼在與小朋友視線平行的位置(比如冰箱上)。每做到一項,讓孩子親自在上面貼個貼紙,或者打勾!好好鼓勵一番哈!👏在日本,入園前都會有一個所謂的「面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帶小7去面試大學的一家附屬保育園,那時她兩歲兩個月大。面試一開始,老師就讓我填一份達三頁紙、關於自理能力的自查清單!比如只是「穿脫衣物」這一項,就細緻到什麼樣款式的衣物、扣子類型、孩子能夠做到的程度等等。連平常對孩子的自理能力蜜汁自信的我,心裡都開始打起了小鼓。我邊填就邊在心裡默記:「回去要著重訓練下小7這個,還有那個」。「暫時沒有做到也沒關係,我們只是想了解下孩子目前的能力而已。」但我心裡覺得,如果差不多同齡的日本孩子都能做到,我家小7要是做不到的話,我🤦‍♀️……

其實在一般情況下,我並不贊成拿孩子之間做比較。

如果小7在「認知語言」方面發展落後點,我是無所謂的 ,像她日語一點不會就送出去我都毫不擔心。但是,我不能讓在「自理能力」方面落後於其他小孩,讓老師覺得咱的孩子不夠獨立自主。

我對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此看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這能幫助小7減輕剛入園時不必要的焦慮。什麼都能自己幹,也會幫助她在新的環境中感到自信和放鬆。

後來小7順利進入了這家保育園,和同齡的日本孩子相比,她的自理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心裡暗想:「多虧老師讓我填了那麼一大堆表,讓我回家對孩子的自理能力進行查漏補缺地訓練啊!」

比如,老師很驚訝小7可以一天都穿著小內褲,包括午睡(當然偶爾有失靈的時候,各國文化也不同);小7還會自己系和解開小小的襯衣紐扣。這些,班上大多數孩子都做不到。

日本孩子以「獨立」著稱,因為他們從小就特別重視對自理能力的培養!事實上,三歲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仍在發展,有些事情他們可能一時很難掌握,比如扣紐扣和穿襪子。所以到三歲入園時,大多數小朋友很難整齊地穿戴好衣物。恰恰相反,開始得越早,得到的鍛鍊機會越多,小朋友才可能儘早掌握這些未來需要的自理能力。但也萬萬不可操之過急!難度大的可以晚點再開始。循序漸進有助於一點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樂於提供支持。如果父母從一孩子出生起就有這個意識,未來就不會感到「培養自理能力」是個難題。小7出生後不久,我就利用嬰兒的抓握反射培養她的自主意識,鼓勵她主動配合媽媽為她做日常的護理。其實操做起來很簡單!比如我想讓平躺的她抬起上身時,會伸出兩根食指擺在她眼前,鼓勵她抓住我的手指,我好把她拉起來。當然,我也沒指望小7能聽懂照做。但在她約四個月大時,有一回她突然伸出小手抓住了我的手指!!不管是不是有意識而為之,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先試試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不行再叫爸爸媽媽幫忙。」只要從一開始就懷著這麼個心態,這就為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意識開了個好頭了!準備一個利於小朋友自我照顧的生活環境(包括易於使用的生活物品),這點也很重要!你讓個兩歲孩子去開關一個旋蓋的水壺,或者家裡掛衣服的地方都在高處,那怎麼要求他們在外自己喝水,進屋自己掛外套呢?再比如,3-5歲的孩子膀胱小,會突然需要使用洗手間。所以在訓練如廁期間,得確保馬桶前有個小凳子,而且給小朋友穿著可快速脫下的褲子及短上衣。要知道,在著急出門的時候對著孩子大叫「快一點,快一點!」,他們也還是快不了的😅。沒有從容的練習時間,小朋友只會一著急就撂挑子,大人還生氣。除了早點準備之外,我真沒別的招了.(誠實地攤手)既然穿襪子是個挑戰,那就從穿鞋子、脫襪子開始吧!既然扣解小紐扣比較難,就從媽媽大衣上的大紐扣開始吧!寫到這,我突然想起蒙臺梭利幾款關於訓練自理能力訓練的教具,比如這個繫鞋帶的。即使是從最容易的事情開始,小朋友要學會自己獨立做,還是需要一個過程。雖說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樂於提供支持,但如果孩子沒有提出請求,我們就不要主動幹預(除非趕時間,經常趕時間的請參考上一條)。孩子需要學會自己處理問題,所以我們要等一會再上前。即使上前幫忙,也要遵循鼓勵+「動口不動手」的原則。實在看不下去了,再動手。清單上列出的15項自理能力,是為了排除小朋友的入園障礙專門列出的。但實際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做的遠遠不止這些。我仔細想了想,還真沒想起一樣小7不能跟我一起做的家務。大人做飯時,她可以幫著洗菜,剝豆子,剝大蒜,打雞蛋,手撕包菜.她從小和爸爸一起鋪床。現在我們會先看她鋪,然後爸爸再偷偷整理下。今早不小心尿溼了褲子,那就請自己洗吧!(我會再放洗衣機)現在天氣熱了,要把冬天的衣服洗淨收起來。小7至少可以幫我幹這個👇。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很難教孩子,比如小7總愛把鞋穿反,教了也會穿反。這時候不如利用他們善於模仿的特點,通過其他小朋友的影響來做一些事情。可以給孩子從小讀一些關於獨立和行為培養的繪本。比如這套法國的《0~3歲行為習慣教養繪本》,我推薦給3歲以內的孩子們。還可以讓孩子從別的小朋友身上學習,看看哥哥姐姐是怎麼做的。我寫過的關於小7治理能力訓練方面的文章,也可以在公眾號的全目錄裡輕鬆找到。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其實不僅僅是照顧自己或幫幹家務這麼表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學會了獨立思考,大聲說出自己的獨立觀點,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說實話,看到小7現在說「媽媽不要幫我」比說「媽媽幫我」更多,我就不怎麼擔心她以後上學的問題了。雖然我整篇強調從小培養獨立的重要性,但還有一點必須強調:每個孩子的發展太不一樣!比如獨立上廁所,有的孩子兩歲多就做到了,有的可能要到四五歲。只要我們堅持有意識地做這件事情,讓孩子會感覺到爸媽看到了他們的努力,這真的就夠了!一樣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我專門為孩子設計了那份自查清單,大家可以用起來,順便給孩子自查,也可以調動孩子的主動積極性啊,到公眾號後臺回覆信息「自理」就能獲得列印清單哈!關於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文章,我已經陸陸續續從不同角度,寫過好幾篇了:

但是因為這個「點」,太痛了!所以還是意猶未盡.我前腳剛從日本幼兒園偷師回來,後腳就趕緊上來分享!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碼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蔡少芬曬小女兒下廚照: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都有捨得放手的父母
    一個天才苗子,卻因為生活不能自理給耽誤了,多可惜啊!在自理能力培養上,我們應該向鄰國日本學習。日本孩子以「獨立」著稱,因為他們從小就特別重視對自理能力的培養。並且孩子掌握了穿衣脫衣,整理書包玩具等生活必備技能,入園後也能極大的緩解孩子的不適應和入園焦慮。
  • 《五哈》:鄧超自理能力有多差?兩次被陳赫嫌棄,還好情商不低
    ,知道他不太擅長打理生活,如今《哈哈哈哈哈》開播,沒想到他的自理能力竟然差到這種程度。《五哈》:鄧超自理能力有多差兩次被陳赫嫌棄,還好情商不低!鄧超還沒有下船的時候,就表現出「超差」的自理能力。節目組給他們3位發放了一個電子工牌,如果在打工過程中被認出來,只要有人叫一次他們的名字,就會被扣1塊錢。
  • 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備好這6項能力=害娃!
    如果寶寶已經滿3歲,但自理能力、表達能力和運動能力卻明顯落後,或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建議寶寶晚半年或1年入園。圖源:寶寶呵護團隊製作如果此時強行將寶寶送入幼兒園,反而有可能起反作用。如果此時孩子已經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強行與父母分開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會更加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影響寶寶的學習積極性當孩子的自理能力、表達能力和運動能力都明顯落後於同齡人時,強制讓寶寶融入到群體當中,不僅不會讓孩子進步,反而會大大打擊寶寶學習的積極性。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入園?巧虎KIDS入園成長營來幫忙!
    孩子入園三大核心需求01解決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孩子在進入新的環境之後,需要對環境有一個了解的過程,在孩子對新環境沒有全面了解之前,孩子的安全感肯定是不足的,由於這種安全感的不足,就帶來了焦慮感。孩子入園之初的這種焦慮,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體驗。
  • 支招 入園第一天寶貝哭慘了,當媽的咋辦?
    這時,寶寶的心情一定會牽動你的心,其實這就是離別焦慮,影響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最愛孩子的你,送孩子入園的第一天你哭了嗎?入園前: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入園前1~2個月,多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參觀玩耍,同時給孩子講解幼兒園的樂趣,如有許多新奇的玩具,老師、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等,使孩子對幼兒園環境熟悉,嚮往上幼兒園。
  • 幼師說最佳入園年齡是兩歲半?過來人嘲諷:園方「小算盤」要懂
    文|秘籍君前幾天,後臺又有粉絲留言訴說自己的心酸,尋求我們的指導:這位寶媽家裡的寶寶到九月份才滿三歲,按照寶媽自己的想法,孩子現在自理能力不太好,送進幼兒園不太合群,想著讓孩子在家裡多待半年,等孩子大點,適應能力更好了,再送去。
  • 人手必備的產品自查表(建議收藏+列印)
    (有一說一,有蠻大部分產品人沒辦法面面俱到地寫好一個需求)作者在這篇文章當中所說的產品自查表,主要指的是需求文檔的產品自查。深感需求的重要性,於是乎整理了這份產品自查表,望能夠給到各位產品朋友一點啟發。簡單來說,文章適用於以下幾類朋友:1、還不明白產品自查的重要性,目前在「野生」地寫文檔。
  • 第一天入園不哭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長大好成功概率更大
    一:不哭的孩子多來自這三種家庭幼兒園對很多人來說是人生中的第一個正式校園,是除了家庭以外第一個接觸融入的新團體,也是從這裡開始,孩子的人際交往也拉開序幕。而為什麼有的孩子對去幼兒園這麼抗拒,出現了非常強烈的焦慮情緒,有的同齡孩子卻表現的遊刃有餘絲毫不慌呢?
  • 繪本書單|推薦6本幼兒園繪本,緩解寶寶入園焦慮更快適應幼兒園
    還有二個月就是9月,適齡小朋友要上幼兒園了,入園的準備工作該做起來了。安全別針、名字貼、手絹……這些需要採購的小物品可以淘起來了。比物質更需要準備的是孩子的心理,是孩子有沒有做好上幼兒園的思想準備。要知道天底下的孩子都不捨得離開母親片刻。小朋友要接受上了幼兒園就不再是媽媽陪著一起玩的現實。他要學會和小夥伴一起玩。
  • 孩子入園有哪些必要準備?如廁訓練是第一要務,要多加訓練
    開始覺得尿溼讓自己不舒服,有換尿不溼的意識。 可以保持尿不溼兩個小時以上是乾燥的,說明孩子的膀胱功能逐漸完善。 能夠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穿脫褲子,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 「我不想去幼兒園」,入園最佳年齡不是三歲,參考一下霍思燕的做法
    然而這些都是父母的想法,儘管三歲的孩子如果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但是孩子的身心真的已經發育到,可以適應集體生活的程度了嗎?剛滿三歲就入園,與四歲才送的孩子相比差在哪?1. 孩子自理能力差有寶寶的媽媽都知道,三歲的寶寶和四歲的寶寶掌握的技能一定不一樣,表達能力也不同。通常三歲的孩子在表述吃飯、睡覺、上廁所方面並不熟練。
  • 如何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家長總是對孩子恨鐵不成鋼:明明這件事這麼簡單,對你來說肯定是能做到的,你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年紀,別人都能做到,可你為什麼就是不敢/不能做呢?
  • 關於冬季入園,爸爸媽媽你要知道......
    有時孩子不能入園,是因為身體有恙,可是關於孩子生病要不要去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清楚寶寶得的是什麼病,有些病可以上幼兒園,有些則建議不要送!除了生病的情況以外,很多家長或是心疼孩子,或是出於無奈,總是隔三差五的為孩子請假,送孩子入園斷斷續續,最終不僅沒有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反而更加依賴父母了。
  •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體能達標活動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體能達標活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及體能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一次次的操作實踐中,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收穫成果的喜悅。為了發展幼兒的動作能力,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每學期都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相應的達標任務。
  • 劉德華帶女兒幼兒園面試引轟動 寶寶入園考點啥?
    孩子入園面試,最主要的就是對孩子進行初步了解,看看孩子的膽量、認生以及家庭的撫養情況,以便於幼兒園對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有一些簡單的掌握,更好地照顧孩子。  寶寶入園面試的主要內容:  提起面試,父母先不要緊張,幼兒園是沒有面試的,但老師會看看孩子,與孩子聊聊天。
  • 小朋友不哭不鬧愉快返園 「萌娃」花式入園反應各不相同
    我最想的是王老師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灃潤和園幼兒園 中二班 嘟嘟: 因為我想楊老師了 我想和我同學玩了 在家裡媽媽不讓我多看動畫片 在幼兒園可以玩幼兒園裡面的玩具 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 小朋友們返園開學,家長們的心也放了下來。
  • 入園方式是…(附第六期留言...
    入園方式是…(附第六期留言互動獲獎名單) 2020-06-04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七小福愛之舞兒童版啟動 邀上千孩子參與
    【解說】由成龍家族新七小福工作室推出的「愛之舞」兒童版MV拍攝計劃新聞發布會,15日晚在廈門鼓浪嶼舉行。該計劃將聯合教育機構在北京、深圳和福州等八個城市,邀請上千名兒童參與拍攝。  【解說】當晚,新七小福成員攜手楊紫等正在廈門取景拍攝的《鬥茶》劇組成員亮相發布會。
  • 日本網紅止癢藥「無比滴」,有一類人不建議用
    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來自日本的「無比滴」,傳說中能「一秒止癢」,堪稱代購圈裡的網紅。 圖片來源:某電商平臺 但也有人疑惑:網紅產品往往也是智商稅重災區,而且以前就聽說有些很火的日本產品根本不適合中國人,「無比滴」能放心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