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季入園,爸爸媽媽你要知道......

2021-02-15 培傑楓之谷幼兒園

天氣逐漸寒冷,孩子起床也變得困難了,小小的身體仿佛也是弱不禁風,不想入園的情緒又一次捲土重來.

有時孩子不能入園,是因為身體有恙,可是關於孩子生病要不要去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清楚寶寶得的是什麼病,有些病可以上幼兒園,有些則建議不要送!

除了生病的情況以外,很多家長或是心疼孩子,或是出於無奈,總是隔三差五的為孩子請假,送孩子入園斷斷續續,最終不僅沒有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反而更加依賴父母了。

 首先來談一談可以入園的輕微病症

      1、如果寶寶就是一點小感冒,流點清鼻涕,沒有咳嗽,也沒有任何發燒的跡象,精神狀態良好,食慾與平日無異,這樣是可以帶藥入園的。

       

      2、非傳染性的慢性病是可以正常入園的。比如季節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氣管炎等。其實一些慢性病、過敏性的體質都是因為體質下降、免疫力不足造成的。上幼兒園有助於轉移注意力,與小夥伴一起玩耍,孩子不舒服的感覺也能減輕。

 再來說一說一定不能入園的常見病症

1、腹瀉

      家長要知道,造成腹瀉的細菌有傳染性,如果寶寶大便呈水狀或黏液狀,腹瀉很頻繁,偶爾還會出血,那就一定不能去幼兒園,以免傳染給其他的小朋友。

       如果寶寶上吐下瀉,也不宜去幼兒園,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很虛弱。如果嘔吐停止,大便不再呈噴射的水狀,寶寶感覺好很多時,就可以去幼兒園了。雖然還沒徹底好,但是已經不具傳染性了。

2、感冒和發燒

      大部分感冒病菌不會像腹瀉一樣引起幼兒園的病菌大流行。如果寶寶流清鼻涕,人還是很自在,沒有特別不舒服,只發一點低燒,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去幼兒園的。如果寶寶鼻涕黏稠,呈黃色或者綠色,還伴隨著發燒、耳朵疼、經常夜醒,精神也懨懨的,說明寶寶應該待在家裡,寶寶有可能耳部或者鼻竇感染。

      寶寶如果感冒咳嗽,還想去幼兒園,家長要教他在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蓋住鼻子和嘴,不要把臉對著別人,以免把感冒傳染給別人。如果寶寶感冒發高燒,體溫持續在38.3℃以上,最好不要去幼兒園。

3、喉嚨疼痛

       寶寶喉嚨痛,如果還伴有發燒症狀,最好不要去幼兒園,因為這種疼痛很可能是手足口病等傳染性疾病造成的。至少要等到發燒和喉嚨疼痛症狀消失後才能去幼兒園,一般需要5天左右。

4、眼睛有分泌物

      雖然感冒會造成寶寶眼睛有分泌物,但是這種情況不會傳染。會造成傳染的是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病,如果寶寶眼睛分泌物中帶有血絲,就說明是有傳染性的結膜炎,需要待在家裡。如果分泌物中沒有血,就說明是不會傳染的情況。

5、咳嗽

       寶寶感冒通常會伴隨咳嗽,如果只是乾咳或者只有晚上咳嗽,就沒必要待在家裡。如果寶寶咳嗽還伴隨著發燒、發冷、咳出黃色或者綠色黏液的痰,就需要去看醫生,不能去幼兒園。等燒退後,寶寶感覺好了點,雖然咳嗽還會持續一兩周,但是已經可以去幼兒園了。

6、水痘

       水痘是兒童最易傳染的疾病。長了水痘一定要去看醫生,然後待在家裡靜養。寶寶長水痘,剛開始的症狀類似於流感,發低燒無精打採,然後寶寶的背上、胸前、肚子和臉上都像被蚊子叮了一樣。在一天之內,這些斑點會變成水皰,流出膿液。等所有的斑點結痂之後,寶寶才能去幼兒園。

    幼兒園就像一個小社會,孩子會在這個集體中學會交往、學會分享、培養獨立自理能力、探索新知識等各種能力。老師也會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體育鍛鍊活動等,這對3—6歲的兒童身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孩子在家,大多數時間是和家人陪伴,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群中無法建立交往、分享的意識,家長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去和孩子一起進行遊戲、探索的活動。所以,兩者相比,在家裡孩子是不容易學到這些的。

    孩子容易生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抵抗力差,而幼兒園每天都安排了戶外活動,這能夠讓孩子的抵抗力逐步提升。讓孩子待在溫室裡,孩子失去鍛鍊的機會,反倒更容易生病。

    小中班的孩子年齡小,往往更加依賴父母,周末或長假後,時常哭鬧,不願上幼兒園,如果家長把孩子抱回家安撫,隔三差五請假,反而會拉長孩子的適應期,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

     很多孩子因為賴床而遲到,甚至直接請假,這確實會讓孩子舒服一些,但是,可是,這也會讓孩子養成賴床、拖延的習慣,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規則意識。 

     孩子入園斷斷續續,難以維持友誼,長此以往,別的孩子會認為他很特殊,孩子融入集體和交朋友都會變得更加困難。有些孩子上了一學期了,對班上的其他孩子都不認識。

    經常請假缺課,會打破孩子學習的連貫性,孩子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和步伐,容易注意力分散,甚至失去學習興趣。有些孩子甚至會因為不想上幼兒園,而裝病。

    幼兒園有規律的生活、合理搭配的膳食、習慣性格的培養、和小朋友的交往、遊戲活動中身體的協調性鍛鍊等,對3-6歲幼兒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斷斷續續入園,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經常請假的孩子與老師的交流少,不利於老師了解和更好的照顧孩子,也不利於師幼感情的增進,有的孩子甚至會牴觸老師。

    經常把入園哭鬧的孩子帶回家安撫,孩子會更加依賴父母,分離焦慮也會更加嚴重,難以獨立自理。

    經常請假,會讓孩子覺得入園是不需要堅持的,可以用請假來逃避,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任何事都可以中途放棄,有困難就會逃避,難以堅持下來。

多與教師交流孩子的情況,掌握幼兒保健護理常識,提前預防疾病。

多帶孩子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早上堅持晨操,晚上回家跳跳繩、拍拍球,玩玩遊戲。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做到早睡早起,不賴床。這裡家長要做好表率,給孩子帶好頭。

準時入園,不遲到、不早退,讓孩子明白按時入園是必須遵守的規則。

相關焦點

  • 爸爸媽媽,你上班時會想我嗎?
    02有一個叫格林的小男孩就想知道:「爸爸上班時想我嗎?」一大早,小格林就問爸爸:「爸爸,你今天什麼時候回來?昨天我等你等了好長時間!」爸爸說:「對不起,格林。爸爸也很想你.」「想了多少次?一是因為,我是全職媽媽,雪上幼兒園時,她知道媽媽在家,在等她。二是因為,我每天每天都告訴她:媽媽愛你,媽媽一直都在想著你,當你需要媽媽的時候,我在。並且,我兌現了。粲然在《騎鯨之旅2》裡,曾經寫過米尼入園時的一段經歷。
  • 【搶置頂——轉載】孩子入園不哭不鬧,這6件事媽媽一定早知道
    每天都要經歷三場戰爭:早晨叫起床、洗漱、穿衣都超級抗拒,從叫醒到出門每天都需要半個多小時;平時走路必求抱,但每次去幼兒園路上都一邊抽泣一邊說自己走——媽媽抱著會走得很快,而領著走可以死拽著媽媽,能多慢就多慢;進園前每天都哭得渾身發抖,臉也憋得通紅。
  • 中美星星橋|泉羽爸爸分享自閉症孩子入園的社交、行為、飲食問題
    關於幼兒園的選擇,泉羽爸爸首先給出了個人的建議:儘量找有熟悉的親戚、朋友在其中工作的幼兒園。畢竟當家長把孩子自閉症孩子交給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園區是不願意接受的。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它都不具備非常完善的醫療條件,如果孩子出現問題他們是很不願意承擔這一責任的。
  • 孩子入園有哪些必要準備?如廁訓練是第一要務,要多加訓練
    入園後老師要面對很多小朋友,既要引導小朋友做遊戲,又要關注每個小朋友的安全問題。可能有時無暇顧忌到其中的一兩個小朋友,要兩個小時換一次尿不溼這樣的小事情。所以有的幼兒園入園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必須會自主如廁。
  • 入園第一天,爸爸哭上熱搜:年度「苦情大戲」,失控了……
    第一天,好不容易軟磨硬泡把孩子送入園,有了第一天的經驗,孩子的「戲碼」也開始升級:那一刻,老母親的心早已經碎了一地。恨不得從老師手裡把她搶回來,「好,不去了不去了」。明明正在哭,聽到老師要拍視頻發給媽媽,一秒強顏歡笑。惹得網友心疼地回覆:「她還是只是個孩子啊!最終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 孩子的智商到底遺傳爸爸還是媽媽?關於遺傳的這些真相,你要知道
    有人說:「孩子的智商主要遺傳媽媽。」事實上,智商的組成非常複雜,大腦的構造,遠遠沒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孩子的智商,到底遺傳爸爸還是媽媽?我高中時的同桌小蝶,是個非常聰明的「天才少女」。小蝶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對古代文學非常感興趣,詩詞歌賦幾乎都是信口拈來。
  • 康貝兒第六幼兒園小班組「寶寶入園100天」慶典
    爸爸媽媽為寶寶們寫下了愛的寄語,寄語裡承載了爸爸媽媽最深的愛和祝福!   時光荏苒,寶寶們入園時的哭鬧和不安還歷歷在目,一轉眼,已在康貝兒第六幼兒園度過了100天的集體生活。爸爸媽媽一定非常想知道:通過100天的集體生活,寶寶們還哭鬧嗎?是否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
  • 甜甜圈寶貝入園三部曲(二)
    你是否也在擔心著這些第一次會給寶寶帶來一些問題?為了讓寶寶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家長們應幫助寶寶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初期家長接送時應該注意什麼愉快地與孩子說「再見」孩子極易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父母首先應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情緒,每天以輕鬆、樂觀、快樂的心態送孩子去幼兒園,以及向孩子告別。
  • 寶妹入園記
    在入園前,通過讀繪本和各種描述,給寶妹已奠定了對幼兒園的嚮往之心,她覺得去幼兒園會有好多有趣的事情,有小朋友一起玩兒,還可以聽老師講故事。所以第一天送過去時,在幼兒園門口,她很瀟灑地對媽媽擺手再見,沒有哭也不粘人。我也特別放心地回家了,終於有了快四年來的第一次的獨處時光,心情是相當的愉悅哈!到了下午兩點多時,主班雷玲老師發來微信,告訴我寶妺的狀態,描述她一進門就和小朋友招手微笑,很有趣。
  • 天狼星、冬季大三角……天文館館長帶你遨遊冬季星空,內附音頻
    一大早卡卡就趴在飯桌上,眨著那雙大眼睛盯著我問,卡卡爸爸見此情形「咳咳」就藉故溜之大吉.「我什麼時候說帶他去看什麼星星了?」心裡暗自想著,可表面上還要裝作怎麼可能忘記的神情。「媽媽記得,可是卡卡啊,你看冬天這麼冷,去看星星的話是會感冒的,聽話,夏天媽媽再帶你去好不好?」「不要!我要看『冬季大三角』的星星!只有冬天才有呢?」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你的回答很重要!
    雖然已經開學好幾天了,但是這樣的場景依然每天在家裡上演,這讓爸爸媽媽既心疼又無措!最後沒辦法,爸爸只能硬抱著哭泣的陽陽去幼兒園。      各位親愛的家長,您家孩子剛上幼兒園會有這樣的狀況嗎?當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時,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辦?是嚴厲告訴他「必須去」?或者心軟停止送園?還是諄諄教誨,灌輸一番「幼兒園裡可以學知識」的大道理?
  • 「不知道爸爸娶你幹嘛」,女兒為爸爸爭辯,說出的話卻讓媽媽寒心
    「爸爸下班還要洗碗,真不知道娶你幹嘛?」視頻內容是這樣的,爸爸正在洗碗,女兒心疼爸爸,於是不開心的質問媽媽:為什么爸爸下班回來還要洗碗?真不知道娶你這個老婆幹嘛?媽媽開玩笑說到:爸爸娶我是為了生你啊!隨後女兒的話卻刺痛千萬媽媽的心,女兒表情得意,翻白眼說媽媽是一隻只會下單的母雞。聽到這句話,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有人認為這樣說太傷媽媽的心了,而且也否定了全職媽媽的價值。
  • Back to School Season‖ 爸爸媽媽~我需要在幼兒園裡長大~
    但是爸爸媽媽必須得放手,因為這正是讓孩子成長的第一步啊。沒有哪個孩子能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所以孩子要走出去,面對更廣拓的天地。((#^.^#)老師像媽媽~)(媽媽,想你的時候就看看你的照片,我要親親你~)
  • 入園在即,十個娃九個會哭天搶地抱大腿!五要五不要,十招輕鬆搞定...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有入園娃的老母親們準備好了嗎?有的媽媽肯定要說,我早準備好了,等娃一上學我先放飛自我個三天三夜,一想到老母親終於熬出來了,要解放了,根本就開心到睡不著覺啊!有的媽媽則說,這怎麼能準備好呢。三年多的朝夕相處,一想到從此以後不能隨時陪在他身邊了,就難過,娃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怎麼辦,和同學相處不融洽怎麼辦?
  • 甜甜圈寶貝入園三部曲(一)
    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親愛的爸爸媽媽們:非常感謝您和寶寶選擇了我們幼兒園,並且加入到了我們這個溫馨而快樂的大家庭裡。我們將用愛心和真誠讓寶寶們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寶寶上幼兒園,是他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從這一刻起,就邁出了家庭裡的小天地,走進了豐富多彩的幼兒園集體生活。
  • 收下堅果媽這份繪本清單,娃兒入園不焦慮
    八月過半,九月孩子要上幼兒園了。不少媽媽們開始找我來借入園焦慮的繪本。一方面,在孩子看來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老師、小朋友包括日常的作息都很陌生,一切的一切會給孩子帶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家長也擔心,萬一她不喜歡幼兒園怎麼辦?TA哭怎麼辦?不吃飯不睡午覺怎麼辦?別人欺負TA怎麼辦?家長們的焦慮不比孩子輕。媽媽們的心情我特別能理解,因為九月堅果也要上幼兒園了。
  • 「入園焦慮」如何破:你和孩子真的準備好了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入園焦慮的問題。秋高氣爽,百果飄香,到了孩子入園的季節,操碎了心的媽媽們,貌似可以放鬆一下,把熊孩子們扔進幼兒園去學學規矩,改改性子。你可能一年前就開始準備,讀入園相關的繪本,做角色扮演的遊戲,上早教班適應集體生活,老人還時不時帶娃溜到幼兒園玩一會兒。
  • 「甲方爸爸」你走開,我要媽媽!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爸爸」而不是「媽媽」?是比較通順嗎?NO. Let me tell you the reason——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裡,爸爸總是「嚴」的化身,而媽媽總是「愛」的使者。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總是喜歡唱雙簧並且一般都是爸爸「唱白臉」,媽媽「唱紅臉」。所以爸爸總是讓人感覺到很嚴厲,而媽媽卻是很溫柔。
  • 【英倫萌寶成長記 一】 入園第一天,「No tears, no problems at all」
    雖然英國媽媽朋友們總提醒說,一定要珍惜他們小寶寶的時光,一溜煙他們就長大了。即便這樣,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她的N多「第一次」成長重要時刻:第一次自己站起來走路,第一次用不帶吸管的杯子,第一次對父母說「我愛你」.女兒本月底滿三歲。本周一(9月7日)孩子第一天去上幼兒園。幼兒園就在家附近,走路5分鐘!這家幼兒園口碑很好,我在一年之前就到幼兒園排位置了。
  • 幸福童年,最美遇見你!鄭東實幼小班入園開啟新生活
    我們一起許下愛的約定仲夏之秋,翹首以盼的幸福遇見到來了,2020年9月10日,鄭州市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小班的寶貝們入園了,帶著對新環境的期待,開啟了全新的幼兒園生活。為緩解幼兒和家長的分離焦慮,幫助幼兒建立起對幼兒園的信任感及安全感,幼兒園小班的老師們經過多次研討精心策劃,通過階梯式分階段入園安排,使幼兒到園的時間呈「階梯式逐漸遞增」,家長在園陪伴的時間呈「階梯式逐漸遞減」,讓幼兒在情感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從而喜歡上幼兒園,以愉悅的心情接納幼兒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