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之父麥兆輝:這劇本我寫了3年,找了很多人都不願意拍

2020-12-27 八琦影視

2002年,一部與以往港片都不一樣的警匪片,橫空出世,在21世紀初,港片已經低迷了很久,票房一直慘澹無比。

2002年12月12日,《無間道》在香港上映,當時,連主演劉德華都沒有報太大希望。

沒想到,只用了兩周,票房就突破3000萬港幣。最終《無間道》以5505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成為2002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當時,我們還沒有依賴豆瓣去看一部作品的評分,但《無間道》,在世界權威電影評論網站IMDb上,就成為了史上評分最高的中文電影,甚至高過了李安的《臥虎藏龍》和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無間道》,被稱為港劇最後的輝煌。

如今,距離無間道上映,已經過去18年了,可無論是誰在哪提到這部作品,依然要讚不絕口地說一句:

這是一部巔峰之作,是香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不過,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在它被創作出來時,也曾陷入過冷遇的境地,這麼多年過去,導演兼編劇麥兆輝在回憶當初的創作和拍攝經歷時,依然會感嘆地說一句:

我當時差一點就要放棄了,我就想,這一次再不行,就真的要轉行了。

麥兆輝的艱難創業

1990年,25歲的麥兆輝,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員系畢業。第二年,他開始為一些小成本的電影擔任副導演。

但對麥兆輝來說,這條路實在是難走,論表演,當時港星裡面有太多巨星了,他沒有出色的外貌,成為不了偶像明星,演技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磨鍊。

做導演呢?一直以來,都是在服務於小成本電影,拍來拍去,也沒拍出什麼名堂來。

就這樣,一晃很多年過去了,麥兆輝在影視圈,依然寂寂無名。做了多年的副導演,獨立執導的幾部小片,既不賣座,也不惹人關注。

麥兆輝有個好友,叫莊文強,莊文強大學念的就是電影,然而,和麥兆輝一樣,他長相不怎麼出眾,表達也不夠好,他喜歡寫劇本,可是每當遇到向投資人講述劇本時,莊文強的表達力就讓他吃了一次又一次虧。

直到有一次,電影圈的前輩指點他,要他先去電視臺培養溝通能力,再出來走這條路。

莊文強還真聽了。一頭扎進了電視臺,等到覺得自己溝通能力鍛鍊的差不多了,莊文強辭職了,又扎進了電影公司去寫劇本。

麥兆輝和莊文強第一次見面是在1995年。但那時也只限於一面之緣,彼此在一次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有了少許交集。

但那時,僅限於知道而已,此後幾年,兩個人在各自的領域默默無聞地勞碌著,誰也沒想到,5年後,一部電影,會將兩人的命運緊緊綁在一起。

無間道的難產

麥兆輝其實很早就想寫一部警匪的故事,麥兆輝出生在警察世家,從小接觸過很多警匪真實案件,潛移默化下,麥兆輝對警匪片也情有獨鍾。

就這樣,在完全沒有投資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拍攝的情況下,麥兆輝偷偷寫起了一個警匪相互間臥底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和往常的警匪片又有所不同,他更側重人性和人心的揣摩。

麥兆輝的媽媽信佛,家裡很多佛經。麥兆輝覺得,佛教是哲學,而不是宗教,它教人怎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父母的雙重引導下,這樣一部探討人性複雜的警匪題材就誕生了。

但一開始,他只有一個故事梗概,細節還沒完全寫出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麥兆輝和莊文強提到了這個故事,莊文強一下就被吸引了,他鼓勵麥兆輝繼續寫,同時,也產生了和麥兆輝一起創作的熱情。

有了故事梗概,莊文強借著自己這些年混的圈子,開始為這個作品找投資。

他第一個找的人,是杜琪峯,但杜琪峯當時精力都在《向左走,向右走》上面,聽完這個故事,他就說了三個字:

很好啊,然後就接著忙自己的去了。

但兩個人沒有灰心,又去找了很多導演,沒想到,其他導演的反映竟然出奇的一致。

莊文強在回憶這段經歷時,用了幾個對話來描述當時的場景。

「莊文強:導演,這個臥底的故事你覺得怎樣啊?

杜琪峯:很好啊。

莊文強:導演,這個臥底的故事你覺得怎樣啊?

馬偉豪:很好啊。

莊文強:導演,這個臥底的故事你覺得怎樣啊?

陳木勝:很好啊。」

後來,他們找到了劉偉強,在找劉偉強之前,麥兆輝心裡想:「這回再不行,我就改行了。」

《無間道》的曇花一現

麥兆輝和莊文強找到劉偉強時,劉文強只說了一句,你先把劇本做出來再說吧。

就這樣,麥兆輝,莊文強,劉偉強三人合作,最終完成了《無間道》劇本。

但直到今天,劉偉強在談到《無間道》的成功時,他還是有那麼一些疑惑:

「《無間道》其實是一部很商業化的電影。商業電影很難拿獎,然後不知道為什麼,《無間道》就有很多獎拿。」

這些獎項中,他又特別提到金馬獎:

「最開心就是拿了金馬獎,(因為)金馬獎是完全一套不同的規則去選片的。」

並且,他面對媒體時,十分坦誠地說:

我拍《無間道》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賣錢。當時,香港電影業不好幹,不止麥兆輝想轉行,劉偉強也想過,他打算如果《無間道》再不行,他也要轉行了。

其實,《無間道》上映之前,不僅他們心裡忐忑,媒體也大都不看好。

當時很多娛樂媒體在介紹這部片子時,產生過對導演的強烈質疑:

「劉偉強是個質量不穩定的導演,所以本片雖然有眾多大牌,好不好看卻還得打個問號。」

但就是這樣一部所有人都認為不太好的商業片,卻給日漸沉迷的港片打了一針強心劑。

過後,很多人分析,《無間道》的成功,在於他內容的超越性。

以往,港劇被王晶的爛片霸佔了半壁江山,後來,無釐頭又風靡了一段時間,警匪劇一直是港劇的主題劇,但也僅限於熱鬧的槍戰和正義的演繹。

只有《無間道》,以一種細膩的手法,去描述了人心的掙扎,在刺激的劇情下,給了觀眾深深的思考,這在港片裡是前所未有的。

但可惜的是,《無間道》最終還是宛如曇花一現,有人說,《無間道》之後,再無港片。

雖然有些誇張,但《無間道》之後的港片,卻一直沒有逾越過這座高山。《無間道》,也沒能救的了港片的市。

2002年12月,張藝謀的《英雄》上映,掀起了內地電影大片的序幕。

2002年12月,《無間道》上映,港片的輝煌,到達了頂峰,迎來了再無可逆的拐點。

時至今日,對於麥兆輝和莊文強來說,《無間道》依然是他們的成名作以及巔峰作,後續的作品差之甚遠,但這不是他們創作能力的錯,香港影片輝煌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但沒有人會忘記,21世紀伊始,麥兆輝這個寫了3年的故事,在當時給觀眾內心裡帶來了什麼樣的震撼。

相關焦點

  • 麥兆輝、莊文強的犯罪電影:冒險失敗我們就什麼都不是
    《無間道》三部曲留下的經典臺詞很多,這一系列誕生於2002年和2003年間的電影,為低迷的香港電影帶來了活力,被稱為香港電影「最後的巔峰時刻」。與劉偉強合作的麥兆輝、莊文強,因此成為香港電影圈,乃至整個亞洲電影市場的金字招牌。人們也習慣稱麥兆輝和莊文強為「麥莊」組合。因香港廉政公署邀約,麥兆輝得以了解香菸走私的幕後故事,並拍出《廉政風雲》。
  • 麥兆輝:拍電影,我有自己的創作規律和方法
    所以這在創作上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要找到一個角度去拍這個故事。後面我們想到了時間,這個故事剛好發生在1991年-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在大的社會變動下,人一定會有改變。所以《無間道2》一定不是一個精彩刺激的故事,而是人和社會的故事。
  • 莊文強:當年《無間道2》寫不下去,得知張國榮去世,一口氣寫完
    剛步入新世紀的那幾年,內地電影市場尚未立即激活,香港電影依舊沒有出路,就在這時,一部《無間道》的橫空出世,讓大家目瞪口呆,原來港片在有才能的電影人手中,依舊是這麼有風採。吳宇森的《變臉》、退休警察父親講述的故事,兩者給了麥兆輝《無間道》的靈感。麥兆輝擅長導演,莊文強擅長劇本,麥兆輝將未完成的《無間道》劇本初稿交給莊文強完善修改潤色。2002年,《無間道》上映,在香港影市低迷的情況下,《無間道》豪取5505萬港幣一舉奪得年度票房冠軍。
  • 《無間道》背後:你所不知道的9件事
    《涅槃經》第十九卷裡有說:八大地獄之最,即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迴的,只有永遠受苦。寓意著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裡,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定稿第一版的片名叫「無間行者」。
  • 「三年之後又三年」,一眨眼《無間道》已經15年了
    劉偉強(左)和麥兆輝憑藉《無間道》斬獲各大電影獎項開機前,這部電影很難找投資,編劇莊文強和麥兆輝最初寫的就是臥底題材,不過單純的警方人員臥底黑幫的故事,已經拍過不少了,比如《新邊緣人》、《龍虎風雲《無間道》刨除節假期,前後一共用去26個工作日拍攝完成,暑期拍完,2002年12月12日香港公映。在公映之前,照例是主創們在香港舉行宣傳活動,首映禮當天,就連成龍都去捧場,可見當時的行業內對這部戲有多看重。首映禮現場,有記者問劉德華預計《無間道》香港票房會有多少?劉德華說:「之前我拍《暗戰》也是警匪片,當時香港票房2000多萬,《無間道》應該會比《暗戰》多一點。」
  • 《非凡任務》導演麥兆輝:段奕宏喜歡用不安全感來演戲
    麥兆輝:警匪片肯定是(往後作品)很主要的題材,但我的確有其他「古仔」(故事)、技術想試。不過,我發現現在電影工業的發展反而把可以拍攝的題材收窄了 。譬如,投資人來找我們(麥莊潘),會想知道有沒有另外一套《無間道》或者《竊聽風雲》。
  • 《無間道》大揭秘,梁朝偉、劉德華片酬公開及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於是麥兆輝寫完劇本,交給莊文強完善,然後麥兆輝再修改,就是在這樣的精雕細琢中,歷經3年才完成電影劇本。接下來就是投資,可當時的市場太不景氣,很多製片方都不願意冒險投資、三部,之後更是二三部一起拍,這也開創了香港電影的先例,當然更離不開寰亞電影公司追加投資的支持。
  • 《無間道》往事:本應是一部動作大片,未能內地公映與審查無關
    《無間道》是一部奇蹟。之所以這樣說,不僅僅是因為這部電影所創造的成績和影響力。要知道在決定要拍的時候,領銜製作的導演劉偉強還很煩惱製作資金的事情。21世紀初,香港電影失去了黃金時期的市場號召力,越來越少人願意給港產大片砸錢。一時間找不到投資,是正常的。環境如此,劉偉強只好準備了一套小成本的方案。
  • 《無間道》幕後:劉德華零片酬出演,陳冠希被導演扇了一巴掌
    《無間道》原名叫《無間行者》,聽說當時拍這部劇的時候,老是發生大大小小的問題,老闆才去白龍王那裡求了名,把劇名改成了《無間道》。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吳宇森執導的《變臉》,導演兼編劇的麥兆輝,覺得換臉不如交換角色身份來得更現實主義,轉頭就寫下了《無間道》。
  • 《無間道》幕後:演員沒「獅子」,片頭花2個月,上映前沒人看好
    1994年,在天幕電影工作的麥兆輝正創作一個黑社會大佬之子被綁架,隨後引發系列故事的劇本。寫著寫著,他突然有了不一樣的靈感,一個「警匪對調」的故事躍然紙上。《無間道》。警察和黑幫各自派出臥底,前往對方陣營中潛伏十年之久,一場毒品交易,引發臥底陳永仁、劉建明與各自陣營之間的巔峰對決……劉偉強聽說後,覺得好有意思,立即拍板加入。兩人幾乎沒見面,就是通過電郵你來我往,你刪我改,把最初劇本寫了出來。
  • 聊聊《無間道》幕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他們希望能儘快把劇本完成並開拍電影,於是劉德華和劉偉強也參與到了劇本的創作中,而麥兆輝又找來了莊文強一起寫劇本。可沒多久,劉德華和生意合伙人麥紹棠因生意糾紛對簿公堂。但劉德華並沒有放棄《無間道》項目,他在背負官司的同時仍四處為劇本尋找投資,但卻四處碰壁——當時看好這個劇本的人不多,因為這劇本文戲太多,香港警匪片裡特有的招牌動作槍戰戲太少。《無間道》原本是打算叫《無間行者》,後來,劉德華和好友王晶,劉偉強一起到泰國見白龍王並改名叫《無間道》,恰巧碰到一心想在電影圈大展拳腳的寰亞電影老闆林建嶽。
  • 《無間道》導演拍內地緝毒電影,會是下一部《湄公河行動》嗎
    這部電影除了導演是香港人,演員班底全部來自內地。不見香港警匪片的熟面孔,內地的實力派演員們撐起了這齣緝毒大戲,黃軒、段奕宏、祖峰、郎月婷各位演員在戲中都有亮眼的表現。《非凡任務》不久前已宣布提檔至3月31日18:00全國公映。3月23日,導演麥兆輝、潘耀明,主演黃軒來到華東政法大學為影片宣傳。麥兆輝、潘耀明與黃軒共憶拍攝點滴。
  • 解密經典《無間道》幕後故事
    該片以《無間道》作為片名,寓意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裡,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迴的,只有永遠受苦,但片中的兩位主角卻在尋求輪迴。麥兆輝認為《變臉》中「交換面孔」的橋段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於是麥兆輝提出可不可以講一個故事,將兩個角色交換過來,但是不需要手術,只是身份和內心的交換。麥兆輝、莊文強在創作《無間道》劇本的時候一直在寫作上相互溝通,麥兆輝寫完了一個完整的劇本,寄給莊文強,莊文強把劇本改了一遍又寫信送給麥兆輝修改。
  • 被遺忘的時光——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輓歌《無間道》
    2002年,第一場雪並沒有在香港落下,但香港電影確實迎來了寒冬。過去幾年,徐克、吳宇森、成龍、周潤發、李連杰等人遠走好萊塢,票房保證的雙周一成另一人周星馳也與王晶停止合作。人才流失,市場低迷,很多人無工可開,不得不轉業。一直以來,除了功夫武俠片,香港電影另一個永恆的主題就是黑幫警匪。
  • 《收穫》專欄 香港電影從來就沒自主過(麥兆輝 莊文強 徐展雄)(下)
    你說劉德華和梁朝偉上面都有上司的這個設置,是從劇本一開始就有了的。因為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就算是拍警匪片,我也希望自己能把一些真實的人性、真實的人放進去。我想我們每個人在現實生活裡,都是不可能做到頂的,你的上面必然是有一個人可以命令指揮你。我寫的不是黑幫大佬、超級英雄,而是些小人物。徐展雄:莊文強是什麼時候開始介入劇本創作的?
  • 「三年之後又三年」《無間道》十五周年
    開機前,這部電影很難找投資,編劇莊文強和麥兆輝最初寫的就是臥底題材,不過單純的警方人員臥底黑幫的故事,已經拍過不少了,比如《新邊緣人》、《龍虎風雲》,就連今天大家常說的「臥底」這個名字,也是從香港電影裡學的。在2000年前後,臥底電影已經成為冷門電影題材,在《無間道》之前,臥底電影已經許久沒有賣座片出現。
  • 無間道:香港藝人的一次空前大團結,梁朝偉鄭秀文眾星齊幫劉德華
    說到香港電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無間道》,毋庸置疑,這是香港電影巔峰之作,是港片輝煌時代的一記絕唱,是落日餘暉下最嘹亮的《南屏晚鐘》。
  • 《無間道》原來拍了兩個結局:內地版因為票房慘敗,許多人不知道
    韓國的《新世界》,導演樸勳政也承認100%的構思是來自於《無間道》。這一切的一切無疑都證明了,《無間道》在香港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而《無間道》這樣的以大量的文戲來渲染內心效果的電影可以算得上異類,沒有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沒有電影公司敢投資,一直到當時香港寰亞電影公司的老闆林建嶽通過該公司的一位監製得知《無間道》的劇本不錯,才有了著落。
  • 2000萬投資,梁朝偉改劇本,三版結局,你所不知道的《無間道》
    寓意著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裡,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定稿第一版的片名叫「無間行者」。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在不了解這部電影的背景之前,光看片名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而現在提起「無間道」三個字,顯然已經成為「臥底」的代名詞。名字確定之後,下一步就是找投資了。
  • 麥兆輝:你唯一能做的是拍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
    在不同的地方拍戲都要符合當地的文化,所以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拍電影總是會用到其他地方的演員,比如說如果讓一個內地演員去演一個香港人,這對他來講其實是不公平的,怎麼演也演不像;反過來,如果你讓一個香港演員來演一個北京出生的人也完全不像,甚至會很搞笑。所以你看我們的《竊聽風雲3》裡內地演員的角色都是從內地到香港的,比如周迅的角色就是一個從內地嫁到香港的女孩子,這讓我們開始找到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