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綜藝節目的生產線將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節目的嘉賓身上。但其實每檔節目的真正氣質往往是取決於節目的導演。《奔跑吧》是浙江衛視的一檔王牌節目。很多觀眾都曾經在驚鴻一瞥中,記住了一個曾經給節目嘉賓派發過幾次任務的鐵面人:
這個人叫陸皓。嚴格意義來說,那一季節目中的每個任務都是他「派發」的。他是《奔跑吧 兄弟》第一季、第二季的總導演,同時他也擔任了今年浙江衛視首次嘗試用「知識跨年」方式打造的《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的總導演。這檔高信息量的跨年節目一經播出,就獲得了優良的口碑和極佳的播出效果。
傳媒1號(id:zcfhxy)獨家對《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總導演——陸皓,進行了專訪。
作為如此多王牌節目的製作者,在採訪前我設想過他可能性格高冷,行事一絲不苟;也設想過他可能性格外向,非常善於交流。但是在真正採訪中我才發現,陸皓導演跟想像中的綜藝節目導演完全不同。
他是一個性格內向、溫暖,並不善於言辭的人。你很難想像這個說話斯文,甚至有些沉默的人會打造出如此多高口碑的爆笑綜藝節目。可每每聊到跟節目創作思路相關的話題時,陸導演的交流狀態馬上會變的截然不同,注意力高度集中,每每說到有趣處自己還會先笑出來。
我們的提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有節目製作思路,有話題延伸,也有幕後故事。但是在實際的採訪中,我們發現這些試圖「對比分析、層層遞進」的設計,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用途。在陸導演的節目製作思路中,基本上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金科玉律和條條框框。所有做節目的衡準和分寸,都熔煉成了彼此絞連的線路。問題之間往往彼此相連,只有統一看過,你才能大概了解陸導演思路的大致輪廓。複雜的綜藝設計想法在他的闡述下顯得很簡單,但退後三步再看似乎又大有深意。時不時的惜字如金和有趣處的爽朗笑聲總會同步出現,外界看起來競爭激烈的「綜藝江湖」,在陸導口中卻顯得赤誠簡單。
接下來就是我們就《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對總導演陸皓的獨家專訪。
陸皓,浙江衛視資深節目導演,《奔跑吧 兄弟》第一季、第二季總導演
問:您也是第一季、第二季《奔跑吧 兄弟》現場執行的總導演,如果讓您來總結這兩檔節目有什麼異同,您會如何總結?用知識跨年取代晚會跨年,您之前擔心過已有的固定觀眾的接受度嗎?
陸皓導演:其實都不太一樣(笑)。戶外更關心非常非常多的問題,環節設置、環境協調、道具以及其他元素等等。做這種(知識跨年)節目是在一個固定場所內,你更顧忌舞臺效果、話題選擇和講述內容。他們(嘉賓)講什麼大家能聽懂,大家願意聽,你會更關心他們的觀點和例子。
這次的節目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所以我剛剛接到這個任務時,個人也是帶著一個有點小焦慮的狀態進入這個節目組的。在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一個結構設置,但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我做了一些調整。比如說我想到了增加舞臺上的互動機制、增加舞臺上的看點、以及對舞美進行了一些調整。
我想做的是一個「更高級的綜藝」。所以我心裡的觀眾群他們同樣都是年輕人。他們是一群有思想、上進的年輕人。他可能還是一個大學生,可能是一個剛剛工作幾年的上進的年輕人。他們樂於思考,但存在困惑。現在信息很多、機會很多,但是大量的信息湧過來會造成在選擇上會面臨困惑甚至會焦慮。
我們希望能夠提供他們感興趣的,並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高信息量的跨年內容。當然也得符合最基本的電視訴求——好看。
問:「2018思想跨年」節目中,設置了20位年輕人加入到與嘉賓的對話中,這個環節設置的目的是什麼?
陸皓導演:我們原本的方案中其實就有這20個人,但是這個版本的方案他們主要是在聽。我總覺得現在年輕人,「乖乖聽講」並不是一個很典型的狀態。所以我們無論是從節目的可看性還是我們的傳達目的來說,我們更希望代入的是一種討論、交流甚至辯論的氛圍。比如說,在「張召忠比心」、大家討論「戀愛」話題來說,這些都是年輕人非常希望交流的一個點。
從大的邏輯來說,年輕人是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參與者,而臺上的人往往年紀都比較成熟了。所以我們試圖想要實現的是一種跨年紀、跨成長環境的交流方式。但是這部分交流產生的很多內容,也是我們剪片子中的一個難點。現場的交流有非常好的內容,信息量非常大。但是很多不適合在節目匯總播出(笑)。(減掉的這些都是什麼,您方便告訴我們嗎?)不太方便(笑)。
我的概念是想做一個「比較高級的綜藝」。審美這個東西隨時都在變化,對於觀眾來說它是流動的、主觀的。我們兼顧到的審美是思想審美和視覺審美兩點。
在這些問題上,陸導演對於節目元素梳理的回答顯得專業而細緻,但答案並不讓人意外。我們想請陸導演對於剛剛播出的《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做一個整體的評點。這個節目在播出後無論口碑還是數據表現都有目共睹。可隨後陸導「打分75分」的回答,讓我們很意外:
問:如果讓您回顧和總結這次「思想跨年」節目整體,以及製作過程和包括嘉賓在內的各個關鍵元素,您會如何評價?
陸皓導演:如果要是打分的話,對我個人來說打75分吧。首先我們合格地完成了預先設定節目目標,但也有一些遺憾。
在我進組前,就已經敲定好了這些老師了。進組後,我分別跟每個老師都單獨溝通過,溝通得非常流暢。但是溝通過程中我發現,這些老師他們本身的講述邏輯感和講述節奏感已經非常穩定了。所以對我們很多的提前設計,他們甚至是不贊同的。只有用邏輯來說服他們,他們才會贊同。很多講述方案我們花了很長時間來調整和修改。這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點。作為節目製作者,我們需要在節目中,完成跟「大眾審美」和「節目目標表達信息」的協調,不能讓觀眾覺得太曲高和寡,也必須要符合嘉賓的表達訴求。
四位節目嘉賓都非常優秀。首先馬東先生具有很強的脫口秀能力,我們原計劃是讓他可以「搞氣氛,帶節奏」,高曉松先生具有很強的談話氛圍營造和話題發散能力,吳曉波先生是一個善於寫作的、財經行業的專家。張召忠是一個在年輕人中人氣非常高的「年輕老頭」,他是現代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個長輩,本人又是一個將軍。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身份,更好地代入「中國製造」這個很權威、很厚重的話題。這些老師們也都很好地完成了節目預先設想的內容和效果。但是在我的理解中,高曉松可能更適合某種輕鬆的談話範圍,吳曉波適合做一些專業性的演講,馬東也許更適合在一個精緻、精巧的談話環境去表達。
所以等於我要用已經準備好的食材做一桌菜。我原本希望能有一個更加開放的話語場,最初的設想是他們四個都在臺上,在一個更加開放式的演講環境,有人說的時候,有人在提問。
但是因為很多客觀元素,比如說嘉賓們的時間,節目控制的時長等等沒有實現,這一點是比較遺憾的。
對於一個「首次嘗試就獲得高口碑」的節目,回顧過來卻看到的都是遺憾之處;如此「闖蕩江湖」多年的成熟導演,進組前還「滿是焦慮」。雖然陸導演通篇都沒提跟「工作態度」有關的任何內容,但是我們似乎有所窺見。在談及和節目團隊中「小年輕們」的合作時,這段採訪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陸導演頻繁發出的笑聲。
問:據說,本次《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是80/90的年輕人,您跟這群年輕人合作,有什麼特殊的感受嗎?
陸皓導演:是的,我們大部分的團隊成員都是90後80後。我最直觀的感覺是他們的思維能力、感受和表達方式都非常「自我」(笑)。這種「自我」指的是非常關注自己直觀的感受,非常敢於表達,工作的效率非常高。我們團隊這些年輕人的問題就是現在太自信了,自信到自負了(笑)。比如我們剛剛入臺的時候領導說話,我們都不太敢說話。但是現在我們一開會,領導說完,他們想說什麼舉手就敢說。這一點我也挺佩服的(笑)。我們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沒有任何障礙,他們還經常「黑」我。(那您怎麼處理?)我也反黑他們(笑)但是在這種來往和交流中,他們產生的很多想法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跟他們合作很愉快。
問:思想跨年和晚會跨年在形式上來說,差異是很大。為什麼沒有選擇相對柔和的調整方式來降低收視風險?比如明星+知識分享之類的形式?
陸皓導演: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首先從政策的角度來說,我們現在更多要做的是「星素結合」。假如我們把這二十個年輕人,都設置成明星,那這個「知識跨年」的味道就變了。但我們又想提供一種讓觀眾有所收穫的跨年方式,但同時還希望大家能夠更感興趣,所以我們沒有選擇很多明星,只有迪麗熱巴一個人。但這一次迪麗熱巴上臺之後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個收視高點。所以這也給我們很多啟發,明星跨年,和這種有知識、有觀點、有看點的跨年方式都有各自龐大的市場空間,所以如果明年還做的話,我們會有更多具體方案。當然了,從成本的考量角度來說,「知識跨年」方式的性價比還是可以的(笑)。但明年如果還做「知識跨年」這種方式,通過這一次我們積累的經驗,可能還會有更多方式呈現。
問:您會擔心有人拿我們的節目和羅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或者吳曉波的《年終秀》這樣的同類型節目去做比較嗎?您認為這種比較的結果將會是如何?
陸皓導演:肯定會有比較。所以首先我們就計劃,跟這些「單人演講類」節目相比,我們想要更多人來做這個演講。比如《時間的朋友》,只是羅振宇老師一個人。內容當然非常好,但是長時間舞臺上只有一個人,可能看起來就會比較枯燥。電視畢竟是一個可視性很強的東西,所以我們設置了多個嘉賓。
另外從可視性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之前還設計了很多穿插的表演。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可能會造成「知識跨年」這個主題和信息傳達上的一些幹擾。最後考慮下來,只留下了裘繼戎的一個表演。在這個節目主題下,這是一個最經典、最有質感的表演。另外這個舞蹈中包含的傳統文化,也能夠提契合我們話題中「文化自信」這個點。
我覺得我們節目的可看性肯定是要比《時間的朋友》高的。他們也許可以提供更加集中的信息量,但是作為一個電視節目,我們綜合來說一定會更好看(笑)。
不管之前做了多少檔口碑節目,對於製作節目,永遠保持真誠;談及自己的作品,先說遺憾,不說成就;談及合作的團隊,語氣「寵溺」;對節目滿懷信心,不迴避挑戰……這是這次採訪中,陸皓導演留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象。我們不知道對陸皓導演的印象算不算「國內優秀綜藝導演」的典型印象,但在採訪結束後,似乎很難用一言兩語就概括清楚陸皓導演的個人標誌。內向而熱忱、對節目永遠自信也充滿遺憾、非常信任自己團隊、面對挑戰無畏,但還有點小狡黠……
實際上《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只是浙江衛視文化類節目布局中的一環。隨著觀眾綜藝審美中「美學審美能力」的提升,優質文化類節目正在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市場之中。浙江衛視在一線衛視的方隊裡,也有更多的像陸皓導演這樣優秀的綜藝製作人正在致力於此。我們非常期待陸皓導演後續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節目。
非常感謝陸皓導演接受我們的採訪,也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