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的這首歌分成四段式,寫出了一個「兒子」對於「老子」的心聲。
第1階段:我沒長大,你還未老
這時候兒子大約十五六歲,是叛逆期,他和父親的關係很差,因為父親老是揍他、罵他。
每次父子吵架,家人就來安慰兒子:你爸爸做的這些都是為你好。
兒子心生怨氣,他想,你什麼都不和我說,都不徵求我同意,美其名曰為我好。
對不起!這樣的父愛我真的感覺不到。
兒子回想起他和父親最溫暖的一幕,就是在很小的時候,他趴在父親的背後,父親騎著單車,帶他穿越田野,他覺得很溫馨。
可惜,只有那一次。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
為何這麼偉大
如此感覺不到
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
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
騎著單車的我倆
懷緊貼背的擁抱
第2階段:我剛長大,你卻走了
兒子長大後,去了外地工作,和父親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一天,父親病了,很快,父親走了。
兒子覺得錯愕,說悲傷,按照人之常情是會悲傷,可對於他來說,更多的是不理解。
他還沒有理解老子,老子就走了。
他們之間唯一溫暖的回憶,只有童年那在田野飛馳的單車,兒子一聲嘆息。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膀
誰要下車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間再冷酷
想起這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
第3階段:我成了老子,我不想成為你
兒子結婚了,有了家庭,他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從男孩轉變為男人,從兒子變成了老子。
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他想到了父親。
孩子頑皮的時候,每次兒子想發火、想打他。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被父親揍、二人爭吵的一幕。
兒子不想用父親的那一套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
他給了孩子一個擁抱。
但卻在擁抱自己孩子的那刻,忽然想到了他已經不在多年的父親。
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
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
從來虛位以待
何不給個擁抱
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
多痛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懷念單車給你我
唯一有過的擁抱
第4階段:兒子老了,老子懂了
終於有一天,兒子老了。
他的孩子也長大了,也開始叛逆,也對他說狠話。
有天他的孩子出了一件事。
兒子為了教育孩子,嚴厲的罵了他,二人大吵一架,孩子大罵父親壞,摔門而去。
這一幕竟然與二十多年前兒子和他老子吵架的一幕驚人相似。
兒子終於明白,父親的愛是什麼。
他「恨」父親,你當初真的愛我,為什麼不和我說。
他「恨」自己,沒有早一點發現父親的愛,在父親在的時候沒有對他好。
如今兒子成了老子,他完全明白了有一種叫做「嚴厲」的父愛。
你愛我愛多些
讓我他朝走得堅壯些
你介意來愛護
又靠誰施捨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或野
父愛有時粗暴、有時冰冷、有時吵鬧。
全世界有很多嚴厲的父親,都承受著這份「罵名」,用他認為對的方式教育著他的孩子。
不去判斷教育方式如何,每一個父親都是愛兒子的。
兒子懂了,可「老子」不在了。
05
這首《單車》由黃偉文填詞,柳重言作曲,陳奕迅演唱的粵語歌。收錄於其2001年發行的專輯《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中。
作詞人黃偉文講創作時候的靈感:
讀中學的時候,爸爸曾經用單車帶過他去海邊,他坐在後頭,那次是他唯一和爸爸有種親近的感覺。
其實黃偉文和父親的關係並不愉快,他覺得父親太過冷漠,父子之間甚少溝通。
後來他去寫歌,創作,父親也並不理解他在做什麼,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
父親留給黃偉文最好的回憶,僅僅是那一次騎著單車帶著他遊車河。
短短一瞬,回憶長長。
這首有點「怨氣」的作品《單車》竟然獲得了2001年度無線電視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兒歌金曲。
孩子不懂父親,是人之常態。
孩子呼喚父親多愛一點、溫暖一點,也是心聲。
06
時光飛逝,從2001年到如今一轉眼。
這首《單車》硬是在2020年的7月又火了一把,被超過883萬網友重聽了一遍。
起因是因為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廣州東莞有這樣一個單親家庭。
父親是94年的,愛好騎行。他的女兒4歲。
由於疫情,女兒的幼兒園遲遲不開學。
於是這個父親為了帶女兒去看看世界,制定了一條安全的、他之前就去過的絕佳路線。
從東莞到拉薩,4139公裡的騎行路線。
他騎著單車,帶著女兒去拉薩。
在車後頭有一個擋風遮雨的小「帳篷」,女兒躲在帳篷裡,看著父親的後背。
他們一路走走停停,看祖國美景。
整整71天,到達拉薩,父親留給女兒一段最美的回憶。
而這首《單車》作為短視頻的背景音樂,讓883w點讚的網友又聽了一遍,感動了一遍。
結語:
十九年來,《單車》一直在陳奕迅的最愛排行榜佔據Top10的位置。
為何我們對這首歌念念不忘?
是因為聽歌的我們不斷長大。
起初,我們怨氣地唱著「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騎著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不懂父親。
後來,我們感慨「可知我只得你,承受我的狂或野」,理解了父親。
願望所有的愛都不會太遲。